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9542974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2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送培送教”项目-小学书法-碑与帖-方波(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碑与帖碑与帖中国美院书法系 方波01 碑帖之别02 审美分野03 工具与技法04 碑帖融合与书法教学中的碑帖问题01 碑帖之别碑帖之别一.碑的源流1.碑的本义及延伸:竖石、各种形式的石刻2.上石方式:书丹、钩摹二.帖的源流1.帖的本义及延伸:帛书、小幅书迹、法帖2.复制方式:摹、双钩廓填(硬黄、响搨)、刻帖三、碑帖之别功用不同:碑:表功颂德、祭祀、纪事;帖;书法传真,为习书者提供历代名家书法的复制品。文字内容不同:碑:有特定格式和内容;帖:以书法优劣为选择标准,以诗文、简札为主,内容庞杂,形式不一。书体不同:碑:正体;帖:行、草、小楷形制不同:碑:竖长形,碑制;帖:小横石或木质。上石之法不同:

2、碑:多书丹上石;帖:摹勒上石。刻法不同:碑:循刀法之便,可不完全顾及所写字之笔势甚至不书丹直接奏刀;帖:忠于原作,镌刻者无脱离原作任意奏刀的自由。四.碑学与帖学1、碑学的广义:秦汉石刻、北朝石刻 狭义:北朝石刻2、帖学:刻帖和墨迹、唐碑3、取法对象:碑学书派以非名家书法为主,帖学书派以名家书法为主。4、帖学:以刻帖为主、以二王书系为核心;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宋以后至清前期学书者,楷从唐碑入,行草则取法刻帖。5、碑学自清中期后重视汉魏六朝碑志书法,产生新的审美观念及相应技法。五、经典作品1.帖派行草、小楷以晋、唐、宋、元明名家墨迹和刻帖为主;楷书以初唐四家和颜、柳等唐名家碑刻为主。2.碑派:以北

3、朝石刻为主,大致分为碑碣、墓志、摩崖、造像记等。碑碣:皇帝东巡碑、嵩高灵庙碑、张猛龙碑、晖福寺碑等。墓志:元氏墓志、张玄墓志、崔敬邕墓志、刁遵墓志等。摩崖:石门铭、郑文公上下碑、论经书诗、四山摩崖等。造像记:龙门二十品等 02 审美分野一.北碑南帖问题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三.金石味与书卷气1、帖派以雅致、劲媚、秀丽为主导,称为书卷气。雅、逸、秀、正2、碑派有高古生拙、自然真率的意趣,甚至丑陋荒率,称为金石味。厚、重、拙、奇三.康有

4、为“魏碑十美”1、整体气势: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精神飞动2、笔法之美:笔法跳越、点画峻厚、骨法洞达、血肉丰美3、结构之美:意态奇逸、兴趣酣足、结构天成“魏碑无不佳”一类的观念,是针对帖学长期以来一直在名家中讨生活,形成陈陈相因的书风所产生的,有见地亦有弊端。唐至清前期以帖为主,清中期后重碑抑帖,清末民国后倾向于碑帖融合。启功“半生师笔不师刀”。碑.帖属于不同的技法类型,构成不同的书法线条质感系统.帖尚韵味,气质飘逸;碑尚气势,风格厚重.二者各有所长,应能互补,兼容并蓄气势不足时应取碑,写大字,以增长笔力和气势;韵味不足时则取帖,写中小字,注重运笔的灵活性和笔触的敏感度,写精到.四.线质感觉古人

5、对笔法的描述:内擫、外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书法作品中的不同线质感觉需注意的是,对线条质感的描述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是复合的,要综合把握1.内涵. 内涵,束毫裹锋行笔,力量从点画外轮廓处向内集中,张力向内,感觉深远.如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杨凝式等2.外拓2.外拓,线条由中间向两侧张开,张力向外,感觉高远,如王献之.王远3.锥画沙锥画沙:属于内涵类型而略异,力量由边缘两侧向线条中心紧缩,既有厚度又有纵深感,如.4.玉箸玉箸:亦属于内涵类型而略异.线质纯净,外形似箸,如.等4.屋漏痕屋漏痕,逆势涩行,强调反向的摩擦力,如陆机.颜真卿.等5.印印泥印印泥,力量沿线条轮廓边缘处垂直向下

6、,介于内涵.外拓之间,有浮雕感,如.柳公权.苏轼等6.干裂秋风枯笔,墨少,偏干,笔锋与纸面摩擦力大,行笔需加力下按并随时调整笔锋,使之始终处于中锋状态,笔锋铺开后应能回收,笔画肌理呈颗粒状,如杨维桢.倪元璐行草条幅等7.润含春雨湿笔,含墨和水多,点画饱和滋润,行笔速度快,劲健爽利,如.米芾行草等8.速度感与厚重感疾笔,快速有力的行笔产生的速度感,如怀素草书.米芾.黄道周.沙孟海等的行草厚重,多按笔,墨色坚实沉稳,如.苏轼楷书.王蘧常章草等03 工具与技法工具与技法一、写手刻手论刻工加工问题毛笔对刀味的表现刀刻痕迹与金石气、枣木气二、笔与纸不同软硬.长短的毛笔,对应着不同质地的纸张或绢绫,形成不

7、同的表现效果。碑:长锋羊毫、吸水性强的生宣,以正体为主帖:富有弹性、笔锋锐利,吸水性不强的纸绢,适于行草三.铺毫与提按1、包世臣: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中实之妙提中有按,按中有提四、起收、转折与方圆起收藏露外圆内方.外方内圆五、结体与章法魏碑:斜画紧结:张猛龙、龙门四品等平画宽结:郑文公、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刁遵、崔敬邕等魏碑结构多朴拙、开张,多见险势;唐碑结构多妍美、匀称,法度森严。 04 碑帖融合碑帖融合与书法教学与书法教学中的碑帖问中的碑帖问题题一、书法教学与写字

8、教学二、初学顺序问题1.由唐楷到行再到篆隶草的通行学习次序2.以隶书、北碑为核心的学习次序. 相对简单的技巧有助于表现意识的培养,可以强化对线条质感的理解,增长笔力,增加气势,解决格调低俗,线条软弱等问题对不同类型范本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对金文.汉碑.魏碑等相对粗犷.随意性强的范本,要把握作品的大感觉.审美特性.趣味等,不必拘泥于残破.风化.椎拓等,以对范本的分析.对比.写意性临摹为主,一般不需完全准确临摹以晋唐宋为中心的行草墨迹,如唐摹二王墨迹.颜.苏.黄.米等,是主要的技法之源,要精临精读,反复体会临摹刻帖须以墨迹相参三、对毛笔性能以及笔法的把握1.笔法指控制毛笔的运动,从而写出具有一定审美品

9、质的线条的方法2.笔法不是起.行.收笔处的运笔程式3.笔法的目的是塑造线条质量,体现自身的表现力,调整笔锋的状态,连接点画线条,使其间的关系合理4.通过点画的形状来感受.认识笔法5.笔法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线条的形状-笔法的结果 笔和笔锋的运动形式-笔法的根本 指.腕.臂的操作方式-控制笔法的关键6.笔法的选择与所要表现的线条质感直接相关。通过对笔触的分析,线条质感的判断,工具材料的选择等,由线条轮廓将笔法还原到笔锋着纸状况以及决定笔锋变化的运笔动作。7.中锋是笔法的基础、核心;侧锋等围绕中锋而生发;中锋、侧锋不可偏废。四、对线质等的感觉古代书论的比喻:点如高峰坠石等力量、运动、立体、厚重、变化: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生命感五、用点线分割平面的能力:动态中的平衡方笔.露锋 谢 谢! 2014年11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