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9456576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八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6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6讲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考纲扫描】1.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纲解读】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1)原因: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历程: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_试爆成功。1966 年 10 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

2、70 年 4 月,运载火箭将“_”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原子弹东方红 1 号1975 年 11 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袁隆平(1)研制:1973 年,_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2)影响: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3.“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银河信息化1983 年,每秒运行亿次的“银河”型计算机诞生。1997 年,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_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

3、“神舟”号飞船:杨利伟(1)发射:2003 年 10 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_顺利地送上太空。(2)意义: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在未来的 510 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建设:(1)重大措施:扫盲教育国民教育重视工农教育,把_作为重点工作。确定全面教育方针。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2)成就: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文革”时期的教育:(1)表现: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

4、考制度高等教育遭受严重破坏:1966 年_被废止;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2)影响:民族文化道德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时间教育方针成就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在教育战线上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20 世纪80 年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_”(1)基础教育:制定_(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3)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扩大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 世纪90 年代(1)高等教育:国家着手实施“_”计划(2)社会教育:国家启动了“希望工程”(3)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

5、一批高校建设,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3.教育的复兴与发展:未来义务教育法211 工程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的提出:(1)地位:“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2)提出:1956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3)影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起来,_各部门生机勃勃。学术文化人口学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_、社会学、遗传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2.遭遇挫折:反右斗争百花凋零(1)1957 年_扩大化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2)文艺界呈现出“_”的局面,

6、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中止。3.文学艺术的春天:(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2)表现:伤痕文学文学艺术领域:以“_”“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文艺形式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创新见解,许多社会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不少新学科。【归纳总结】1.新中国科技成就2.现代中国的教育(1)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两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3)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革”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4)四项决策:恢复高考、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义务教育。阶段新中国成立至

7、20 世纪 70 年代末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背景(1)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3)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侧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1)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2)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重难点 1 新中国科技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影响(1)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2)提高了

8、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共同因素(1)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3)积极借鉴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杰出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精神和献身于科技事业的高尚情操(续表)【史料探究】探究点 1 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和重大意义材料一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毛泽东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

9、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读史信息:揭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信息:说明了“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1)据材料一分析,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研究“两弹一星”有何意义?答案:1)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2)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国际影响;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论从史出】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和重大意义(1)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2)“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

10、造了安定的环境;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真题链接】(2015 年北京文综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 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 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列举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解析:注意时间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可以列举1970 年的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等。答案:航天成就:人造

11、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重难点 2 “双百”方针的内涵、过程、原则、意义1.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过程:(1)提出:1956 年,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2)曲折发展:19571976 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百花凋零”。(3)恢复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双百”方针重新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推动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3.基本原则:(1)“双百”方针是一个基

12、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方向。(2)“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4)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与发展。4.现实意义:(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2)“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3、。【史料探究】探究点 2 对“双百”方针的认识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共和国走过的路材料二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材料三“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

14、 年 6 月 27 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读史信息:说明“双百”方针是党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信息:表明“双百”方针的服务方向及作用;信息:说明“双百”方针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1)据材料一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2)据材料二分析,“双百”方针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双百”方针遭遇了怎样的挫折?答案:1)“双百”方针的提出不仅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也是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2)让文艺为人民服务。3)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双百”方针遭遇严重破坏。【论从史出】对“双百”方针的认识(1)“双百”方针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

15、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真题链接】(2016 年北京文综节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严复认为: “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 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

16、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阅读材料,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等信息概括出特点为: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根据材料“以公治众而贵自由”“尊孔与信

17、教自由相违”“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信息归纳出特点为: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第二小问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严复是维新变法思想家,当时比较早地宣传西方自由平等观念和民主政治,以助变法,自然成为培养人才的标准,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教育宗旨把维新派没能实践的教育主张奉为宗旨加以实行,1957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教育方针强调的是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这两个一红一专,1995 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教育既不离开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根本事业,又坚持全面发展。答案: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分析

18、: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真题组】1.(2016 年浙江文综)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B.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A.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答案:B2.(2015 年新课标卷文综)到 1952 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

19、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导学号 50520086)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选 D。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直到 1952 年底,外交政策并没有转变,故 A 项错误;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B 项不如 D 项表述全面,故 B 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 C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引进苏联的人才和经验

20、,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做准备,故 D项正确。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3.(2014 年浙江文综)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A.B.C.D.解析:选B。由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中的“禁军”即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中的“本路蒙古学”即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由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

21、重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方志,选择B 项符合题意。4.(2013 年新课标卷文综)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选A 。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

22、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 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模拟组】5.(2015 年湖北稳派强化训练)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不是一位科学家,故A 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

23、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B 项错误;1973 年,袁隆平研制了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饥荒问题,故C 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落后于中国,故D项错误。6.(2016 届山东威海高三期末)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解析:选A。材料中从1949 年到2008 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校的入学率明显增加,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故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故B 项错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20

24、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故C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 年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 项错误。7.(2016 年广东珠海一模)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导学号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50520087)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解析:选B。材料中高校多种办学方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的,A 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

25、因,而不是材料现象的出发点,故A 项错误;多种办学方式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其目的是满足经济发展对更多人才的需要,故B 项正确;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也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而不是实行多种办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故C 项错误;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是多种办学方式的影响,故D 项错误。8.(2016 年安徽合肥二模)1957 年,在当时全国 6 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观需要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

26、彻执行解析:选B。百花齐放方针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工作方针,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 项错误;1956 年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经济总量不高,故B 项正确;材料中马寅初强调的是人口增殖过快对经济发展的阻滞,并不是一刀切地反对人口再生产,故C 项错误;在当时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马寅初的人口观点一度受到批判,其主张并未得到贯彻实行,故D 项错误。年份大事记1952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政府接办改造了65 所私立高校。重工轻理,取消不少学校的政法财经等人文学科1958全国高校从1957 年的229 所增加到23 500 所1966

27、高校停止招生,大批青年上山下乡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教育大事记年份大事记1977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1996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 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续表)年份大事记1999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 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 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2000 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02000 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

28、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半公半民(如独立学院)三种方式并存的局面,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续表)摘自教育大事记等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答案:示例 1:特点:1952 年高校院系调整;政府办学;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原因: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计划经济的反映;“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示例 2:特点:2000 年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答题术语

29、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 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4.“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5.1958 年开始“教育大革命”,学生要边学习边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1977 年恢复高考。6.20 世纪80 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1995 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