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38KB
约62页
文档ID:569380294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_第1页
1/62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  1、体现当前课程整体改革的基本理念2、体现当前德育研究的最新成果3、体现当前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一、教材编写理念 1、体现当前课程整体改革的基本理念• “培养论” “学习论”• 教材由“支配者”“说教者” “对话者”“商谈者”•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体现当前德育研究的最新成果• 理论基础:“生活德育论”• 在生活中学习、践履、体验、感悟• 教材的编写要走进学生文化 3、体现当前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 教材编写的总原则:“正确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教材的引领作用• 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伙伴与共同参与者 价值多元化 学会选择 正确引导 总体说,新教材体现了几个根本转变:• 教育观:由“培养论”到“学习论”• 教材任务:由“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更加注重 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培养”• 教材形态:只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审美情趣的      载体• 教材功能:由“以讲授为主的文本”到“以学习为主      的文本”• 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到“生活德育      理论” 二、人教版教材的整体设计和编写体例规范(一)整体设计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课标规定:• 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 与初一走进新的生活相适应,我们着力培养初一 学生的适应(新环境)能力、调适(情绪)能力 和 生活(自立自强)能力。

• 与初二面临因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问题相适应, 着力培养初二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维权能力• 与初三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问题,着力培养初三学 生的社会参与和选择能力 确立七年级的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学任务确立七年级的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学任务面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走向新的学习生活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核心概念:核心概念:关爱、自尊、自强关爱、自尊、自强教育的主题:教育的主题: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学会适应、调适学会适应、调适 (二)编写体例规范(二)编写体例规范1、相关内容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一单元按课、框、小目的层次编写2、单元伊始,安排主体探究活动对这些小课题、长作业要结合具体内容,灵活安排,并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3、本课引言(功能:趣味引入;承前启后)4、正文设计(宋体:概念、观点、结论楷体:教学资源)5、辅助小栏目 三、七上教材的内容分析教学的主要任务: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涵盖、整合、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 面临的主要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核 心 概 念 :关爱、自尊、自强笑迎新生活自我新期待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主题:珍惜新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第二单元:自我新期待主题: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拍自我新期待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主题:做情绪的主人品味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主题:学会拒绝保护自我主要矛盾:适应 调适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二单元:自我新期待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笑迎新生活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主题探究: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主题探究: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 设立本单元的原因初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转折点。

不适应 —— 笑迎新生活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教育生活场所 新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热爱与归属感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 学习是学生各种活动中的主导活动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新的学习生活、新的同学关系、创建新的集体这是从面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第一框:新学校 新同学第二框:创建新集体从被动的适应主动的创建 从点上落实七年级的教育主题――适应问题• “学习新天地”• “享受学习”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 “学习新天地”:• 学习的新特点• 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 怎样采取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来适应 初中阶段的学习 “享受学习”:•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知识、探索奥妙 “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的主题探究• 一方面,让同学们把学过的知识融会 贯通;• 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开发、挖掘学生 的潜能和创造力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一)1.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 开朗的性格二)1.6: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 “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 荣誉和利益。

(一)1.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1.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 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三)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 确的学习观念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五课:自我新期待主题探究:畅言青春新自我 • • ¨设立本单元的原因¨初中生有强烈的认识自我的需要 “我是谁”——偏激或错误的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质量的重要内涵¨ 生命、青春、新自我:新的平台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的特殊需要 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自我价值认同——正确把握自我 第三课“珍爱生命”• 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 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如何尊重生命、 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从青春悄悄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如何消除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 如何解读青春,怎样理解青春的意义• 怎样保持青春的心态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第二框:“发现自己的潜能”第三框:“自我新形象” “日新又新我常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自我观察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了解自己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通过自我检查来反省自己 “发现自己的潜能”:• 如何认识自我的潜能• 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畅言青春新自我”的主题探究• 引导学生展现青春的活力• 由解读青春期到感悟人生• 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自我新形象”:• 心中设定的理想形象• 初中生对自我的新期待• 对未来的展望 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一)2.1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 的可贵。

二)2.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 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三)2.5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 (一)1.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 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二)1.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 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 的心理活动三)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 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 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七课:品味生活主题探究: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趣的生活 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 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 "情绪万花筒"• "情绪与生活" “情绪万花筒”• 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 情绪的喜、怒、哀、惧四种基本类型• 情绪与情境的关系• 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人们多姿多彩 的生活 “情绪与生活”: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排解不良情绪” •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改变态度就可以改变情绪 “排解不良情绪”:由青少年的情绪特点谈起,谈到调节情绪的一些具体方法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侧重于从道德教育的角度,• 指导学生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适合 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七课“品味生活”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 第一框:“情趣与兴趣”• 从情趣源于兴趣入手• 什么是情趣• 情趣有雅俗之分 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 保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正确对待好奇心,不盲目从众•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趣的生活”的主题探究 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指导学生追求这样的生活,充分展示他们每个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信、乐观的心态 通过这种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与设计展开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起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一)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 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二)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 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 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二)1.5 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 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三)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八课"学会拒绝"第九课"保护自我"主题探究: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 第八课“学会拒绝”两框内容:“身边的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身边的诱惑”:• 领奖台的诱惑• 金钱的诱惑• 游戏机的诱惑•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联想后果抵制诱惑• 主动请人帮助自己拒绝不良诱惑• 避开诱因法• 婉言谢绝• 专时专用 第九课“保护自我”•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青少年可能面临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侵害,要学会自我保护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材提出了学生应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和智慧来保护自己 “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的主题探究 是一个总结知识与实践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对学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活动。

通过此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护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实际,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一)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 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二)3.4 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 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一)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 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 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二)3.5 学习在特定情景下自我保护的 方法 四、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配套产品n1、教师教学用书n2. 素质教育新学案(同步练习、同步训练) 以上二本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联系:010-67661430,67661424)n3. 成长的足迹――初中《思想品德》学习评价手册  由人教社政治室审定、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联系:020-83790621,83794490) n4. 教学挂图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邮编:230063  n5. 投影片n6.思想品德教学培训包(有关教材的文字介     绍、讲课录像VCD、课堂实录4~5节)  以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出版  (联系:010-62389388,82014492) n7. 教学设计与案例 由人教社政治室组稿审定、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 (联系:010-82608377,82608850)n8. 课堂实录VCD精选 (由人教社音像出版社出版,七上正在制作之中)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