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9272805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0.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过程与调节PPT课件(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过程与调节呼吸过程与调节第七章第七章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u 组成及功能组成及功能 鼻、咽、喉鼻、咽、喉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 呼吸道呼吸道 气管、主支气管气管、主支气管 下呼下呼 肺内各级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 吸道吸道 肺肺 肺泡肺泡 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管 呼吸系统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呼吸系统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其中喉是。其中喉是发音发音的器官,鼻有的器官,鼻有嗅觉嗅觉功能。功能。 肺实质肺实质肺间质肺间质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n前正

2、中线前正中线n胸骨线胸骨线n锁骨中线锁骨中线n腋前线腋前线n腋后线腋后线n腋中线腋中线n肩胛线肩胛线 n后正中线后正中线u 胸部的标志线胸部的标志线侧侧面面后正中后正中线线肩胛线肩胛线前正中线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线锁骨中线锁骨中线胸胸骨骨旁旁线线u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的分区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的分区 1 1、九分法、九分法: 两横线两横线:上:左右肋弓最低点,下:两髂结节上:左右肋弓最低点,下:两髂结节 两垂线:两垂线:经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经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 腹上部腹上部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腹中部腹中部左、右腹外侧区和脐区左、右腹外侧区和脐区 腹下部腹下部左、右腹股沟区和腹下

3、区左、右腹股沟区和腹下区2 2、四分法、四分法:用通过脐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用通过脐的水平线和垂直线 把腹部分为四个区:把腹部分为四个区: 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第二节第二节 呼吸道呼吸道外鼻外鼻 鼻腔鼻腔 鼻旁窦鼻旁窦 鼻是呼吸道的鼻是呼吸道的起始起始部部,也是,也是嗅觉嗅觉器官。器官。鼻鼻组组 成成 鼻鼻一、外鼻一、外鼻鼻根鼻根鼻背鼻背鼻翼鼻翼鼻鼻唇唇沟沟鼻尖鼻尖鼻孔鼻孔鼻鼻柱柱 位于面部位于面部中央中央,以,以鼻鼻骨骨和和软骨软骨为支架,外覆为支架,外覆皮肤皮肤。 以以骨骨和和软骨软骨为基础,内覆以粘膜或皮肤。鼻腔向为基础,内覆以粘膜或皮肤。鼻腔向前与前

4、与外界外界相通,向后通向相通,向后通向咽部咽部。以。以鼻中隔鼻中隔为界分为为界分为左、右鼻腔。左、右鼻腔。 二、鼻腔二、鼻腔鼻鼻腔腔以以鼻域鼻域为界为界鼻前庭鼻前庭固有鼻腔固有鼻腔鼻域鼻域鼻毛鼻毛 鼻域鼻域是皮肤与鼻粘膜是皮肤与鼻粘膜的的分界分界处处 鼻腔的鼻腔的外侧壁外侧壁分别附着分别附着三片卷骨,分别叫三片卷骨,分别叫上鼻甲上鼻甲、中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下鼻甲; ;其下方的空腔分别形成其下方的空腔分别形成上鼻道上鼻道、中鼻道中鼻道、下鼻道下鼻道. .上鼻甲上鼻甲中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下鼻甲固有鼻腔的固有鼻腔的外侧壁外侧壁固有鼻腔固有鼻腔 易出血区易出血区(LittleLittle区):区): 位

5、于鼻中隔的前位于鼻中隔的前下部,该区域下部,该区域粘膜粘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中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90%的的鼻出血鼻出血均发生于此处。均发生于此处。固有鼻腔固有鼻腔 内侧壁为内侧壁为鼻中隔鼻中隔,由,由筛骨筛骨的垂直板的垂直板、犁骨犁骨和和鼻中隔软鼻中隔软骨骨表面覆盖粘膜构成。表面覆盖粘膜构成。鼻腔的粘膜鼻腔的粘膜呼吸区呼吸区:占鼻粘膜的大部分。:占鼻粘膜的大部分。嗅区嗅区: 上鼻甲上鼻甲内侧面以及与之相对的内侧面以及与之相对的鼻中隔鼻中隔的粘膜,的粘膜, 内含内含嗅细胞嗅细胞,其发出的,其发出的纤毛纤毛为为嗅毛嗅毛为是嗅觉的为是嗅觉的 感受器感受器。 鼻鼻旁旁窦窦或或称称副副鼻

6、鼻窦窦,是是鼻鼻腔腔周周围围的的颅颅骨骨内内一一些些与与鼻鼻腔腔相相通的含气空腔,共有通的含气空腔,共有上颌窦、额窦、蝶窦上颌窦、额窦、蝶窦和和筛窦筛窦四对。四对。 三、鼻旁窦三、鼻旁窦额窦额窦蝶窦蝶窦筛窦筛窦上颌窦上颌窦( (最大最大) )喉既是喉既是呼吸道呼吸道,又是,又是发音器官发音器官。 喉喉(Larynx)位置位置: 位于颈前部正中,位置表浅,平对位于颈前部正中,位置表浅,平对C C3 3-C-C6 6椎体水平,椎体水平,活动度大,随吞咽可上下移动,上接咽与口、鼻相通,下连活动度大,随吞咽可上下移动,上接咽与口、鼻相通,下连气管。气管。 1 1、喉的软骨、喉的软骨 2 2、喉的连结、

7、喉的连结 3 3、喉肌、喉肌 4 4、喉腔、喉腔喉的结构喉的结构喉:喉:软骨软骨和软骨间的和软骨间的关节关节,韧韧带带及及纤维膜纤维膜围成的结构,内衬围成的结构,内衬粘膜粘膜,外附喉部的,外附喉部的肌肉肌肉。喉软骨构成喉的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支架,有四种:,有四种: 甲状软骨甲状软骨不成对不成对 环状软骨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会厌软骨成对成对杓状软骨杓状软骨一、喉的软骨一、喉的软骨左板左板右板右板喉结喉结上角上角下角下角甲状软骨甲状软骨喉软骨中喉软骨中最大最大,位于,位于舌骨舌骨的下方,的下方,环状软骨环状软骨的上方。的上方。喉结喉结:成年男性较突出。成年男性较突出。前角前角 环状软骨环状软骨:甲状

8、软骨的下方,形似:甲状软骨的下方,形似戒指戒指,前部窄低称,前部窄低称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弓,后部,后部高而宽阔称高而宽阔称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弓环环状状软软骨骨板板 呈叶片状,呈叶片状,上圆下尖上圆下尖。其下端狭细。其下端狭细附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随附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随吞咽吞咽活动,活动,覆盖覆盖喉口喉口,防止,防止食物误入喉腔食物误入喉腔。会厌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杓状软骨 呈三棱锥体形,底朝下与环呈三棱锥体形,底朝下与环状软骨板上缘构成状软骨板上缘构成环杓关节环杓关节。由底向前方的突起有声韧带附由底向前方的突起有声韧带附着,称着,称声带突声带突。肌突肌

9、突声带突声带突底底声声韧韧带带甲状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上缘环状软骨上缘环甲正环甲正中韧带中韧带甲甲状状舌舌骨骨膜膜声带突声带突舌骨舌骨声韧带声韧带-位于两侧位于两侧声带突声带突和和甲状软骨前角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之间,为后面之间,为发音的主要结构。发音的主要结构。 均为均为骨骼肌骨骼肌,附着于,附着于喉软骨喉软骨的表面,是发音的动的表面,是发音的动力器官。主要功能是通过作用喉部的关节,使声韧带力器官。主要功能是通过作用喉部的关节,使声韧带紧张或松弛,控制紧张或松弛,控制声门裂声门裂开大或缩小。喉肌的运动可开大或缩小。喉肌的运动可控制发音的强弱和音调的高低。控制发音的强弱和音调的高低。三、喉肌三、喉

10、肌四、喉腔四、喉腔 是以喉软骨为支架围成的是以喉软骨为支架围成的桶装腔隙桶装腔隙,上经喉口与,上经喉口与咽咽部部相通,下与相通,下与气管气管相延续。喉的入口,称相延续。喉的入口,称喉口喉口。杓会厌襞杓会厌襞杓间切迹杓间切迹喉口喉口会厌会厌四、喉腔四、喉腔 喉腔侧壁的中部有突入内部的喉腔侧壁的中部有突入内部的一对粘膜,叫一对粘膜,叫前庭襞前庭襞。左右前庭。左右前庭裂间的裂隙叫裂间的裂隙叫前庭裂前庭裂。其下方还。其下方还有一对突入腔内的结构叫有一对突入腔内的结构叫声襞声襞,声襞间的裂隙叫声襞间的裂隙叫声门裂声门裂。前庭襞前庭襞声声襞襞喉喉室室声声门门裂裂声带声带:由:由声襞声襞及其覆盖的及其覆盖的

11、声韧带声韧带和和声带肌声带肌构成。构成。声带声带喉前庭喉前庭(声门上区(声门上区) )喉中间腔:喉室喉中间腔:喉室, ,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是喉腔 中最狭窄部位。中最狭窄部位。声门下腔声门下腔(声门下区(声门下区)喉喉腔腔分分部部(声门区(声门区) 气管和主支气管气管和主支气管气管气管左主气管左主气管右右主主气气管管右右主主气气管管由呈由呈“C”型的型的透明软骨透明软骨构成,后端构成,后端缺如缺如,由,由CT和平滑肌封闭。和平滑肌封闭。 气管气管通常由通常由1416个气管软个气管软骨构成。骨构成。上端起自上端起自环状软骨环状软骨下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左、右主支气

12、管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分叉处称气管杈气管杈,气管杈内面有一向上凸的半月气管杈内面有一向上凸的半月状峭,称状峭,称气管隆嵴气管隆嵴,是支气管,是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标志。镜检查的定位标志。一、气管一、气管气管隆嵴气管隆嵴一、气管一、气管毗邻毗邻:前方:前方:甲状腺甲状腺和和胸腺胸腺后方:后方:食管食管两侧:颈段:颈部大两侧:颈段:颈部大血管血管 胸段:胸段:胸膜腔胸膜腔颈段沿颈段沿正中线正中线下行;下行;胸段走行于胸段走行于上纵隔上纵隔内。内。走行走行:气管气管左主气管左主气管右右主主气气管管右右主主气气管管连于气管杈与肺门之间,分连于气管杈与肺门之间,分左、右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特点特点:

13、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短而粗,较陡直短而粗,较陡直。(异物易坠入)。(异物易坠入) 左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较倾斜细而长,较倾斜。二、支气管二、支气管650-800三、气管和支气管微细结构三、气管和支气管微细结构由内向外分三层: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由内向外分三层: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1 1、粘膜层、粘膜层包括包括上皮层上皮层和和固有层固有层 2 2、粘膜下层、粘膜下层为为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内含气管腺、淋巴组织、浆细胞气管腺、淋巴组织、浆细胞等。等。3 3、外膜、外膜含含透明软骨透明软骨、平滑平滑肌肌和和弹性纤维弹性纤维等。等。 为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

14、毛可有节律的向,纤毛可有节律的向咽部方向摆动,将分泌物、尘埃、病菌等异物,咽部方向摆动,将分泌物、尘埃、病菌等异物,推向咽部咳出。推向咽部咳出。粘膜上皮粘膜上皮第三节第三节 肺肺(Lungs)位置位置:胸腔内、膈肌上方、纵隔两侧。:胸腔内、膈肌上方、纵隔两侧。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上上 叶叶下下叶叶上上 叶叶中叶中叶下下 叶叶分叶:分叶:右肺斜裂右肺斜裂右右肺肺水水平平裂裂左肺斜裂左肺斜裂肺底肺底肋面肋面下缘下缘形态:形态:圆锥形,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圆锥形,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1. 1. 肺尖肺尖: :突出锁骨内侧突出锁骨内侧1/31/3上方上方2 23cm3cm。2. 2

15、. 肺底(膈面)肺底(膈面)3. 3. 肋面肋面: :有肋压迹有肋压迹 纵隔面:有纵隔面:有肺门肺门、肺根肺根。4. 4. 前缘、后缘、下缘前缘、后缘、下缘前缘前缘肺尖肺尖右主右主支气支气管管左主左主支气支气管管右右肺肺下下静静脉脉右右肺肺动动脉脉左左肺肺动动脉脉肺门肺门:纵隔面中部的凹陷,是:纵隔面中部的凹陷,是主气管、肺动静脉、主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神经淋巴管、神经出入肺的部位。出入肺的部位。肺根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包裹构成:出入肺门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包裹构成肺根肺根。右肺右肺纵隔面纵隔面左肺左肺纵隔面纵隔面左左肺肺下下静静脉脉由前向后由前向后排列:排列:肺静脉、肺动脉、主

16、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内支气管与支气管肺段肺内支气管与支气管肺段支气管树支气管树主主支支气气管管 肺肺叶叶支支气气管管肺肺段支气管段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每一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支气管及其分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肺组织,构成,构成肺段肺段。肺段呈。肺段呈圆锥形圆锥形,尖朝,尖朝向向肺门肺门,底在肺的,底在肺的表面表面,相,相邻肺段以薄层纤维组织相隔。邻肺段以薄层纤维组织相隔。 根据肺段支气管的分支根据肺段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左肺分布:左肺8 8个肺段,右肺个肺段,右肺1010个肺段。个肺段。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段:二、肺的组织结构二、肺的组织结构q主支气管主支气

17、管(Br)(Br)叶、段叶、段BrBr小小BrBr细细BrBr终末细终末细BrBr呼吸性呼吸性细细BrBr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肺泡. .q肺导气部肺导气部: :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终末细支气管以上. .q肺呼吸部肺呼吸部: :从呼吸性细支气管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到肺泡. .q肺小叶肺小叶: : 直径直径1mm 1mm 的细支气的细支气管极其分支和所属的肺组织。管极其分支和所属的肺组织。 肺实质肺实质:各级支气管及肺泡各级支气管及肺泡24级级.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肺间质:肺间质: 呈多面形囊泡状,是肺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呈多面形囊泡状,是肺进行物质交

18、换的场所,数量庞大(数量庞大(3-43-4亿)。内覆肺泡上皮,由亿)。内覆肺泡上皮,由I I型和型和IIII型肺泡细胞组成。型肺泡细胞组成。I I型肺泡细胞型肺泡细胞:肺泡上皮的主要细胞,扁平状,:肺泡上皮的主要细胞,扁平状,无核部分胞质较薄,是无核部分胞质较薄,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肺泡肺泡肺泡结构模式图肺泡结构模式图IIII型肺泡细胞:型肺泡细胞:体积小,数量少,呈立方形,分体积小,数量少,呈立方形,分散在散在I I型细胞之间。型细胞之间。功能:功能:分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覆盖与肺泡上皮,覆盖与肺泡上皮表面,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表面,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19、气血屏障: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毛细血管进行交换时是肺泡内气体与毛细血管进行交换时必须通过的结构。(必须通过的结构。(肺泡上皮细胞的基膜、毛细血管基肺泡上皮细胞的基膜、毛细血管基膜及血管内皮膜及血管内皮)三、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三、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一)血管(一)血管n功能血管:功能血管: 肺动、静脉;肺动、静脉;n营养血管:营养血管:支气管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二)淋巴(二)淋巴(三)神经(三)神经1 1、上、下呼吸道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组成;2 2、鼻旁窦的名称、位置;、鼻旁窦的名称、位置;3 3、喉的位置、喉软骨的形态、及喉腔分部;、喉的位置、喉软骨的形态、及喉腔分部

20、;4 4、气管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气管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5 5、肺的位置、形态及分叶;支气管肺段的概念。、肺的位置、形态及分叶;支气管肺段的概念。6 6、气血屏障的概念。、气血屏障的概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四节第四节 胸膜胸膜与纵膈与纵膈胸胸 膜膜:覆盖于覆盖于左、右肺表面左、右肺表面,胸腔胸腔内表面,内表面,纵纵 隔隔侧面和侧面和膈膈上面的一层上面的一层浆膜浆膜。胸腔:有胸壁和膈肌围成。胸腔:有胸壁和膈肌围成。胸胸腔腔左左胸膜腔和肺胸膜腔和肺右右胸膜腔和肺胸膜腔和肺纵膈纵膈 脏胸膜脏胸膜脏胸膜脏胸膜(肺外膜肺外膜):被覆于):被覆于肺表面肺表面并伸入并伸入肺裂肺裂内的内的

21、胸膜,与胸膜,与肺实质肺实质紧密结合。紧密结合。 壁胸膜壁胸膜壁胸膜壁胸膜:被覆于:被覆于胸壁胸壁内表面、内表面、膈膈上面与上面与纵隔两侧面纵隔两侧面的胸膜。的胸膜。 胸膜腔胸膜腔胸膜腔胸膜腔:脏、壁胸膜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两肺周围分别围成左、右各一个两肺周围分别围成左、右各一个完全密闭完全密闭的呈的呈负压负压的的潜在腔隙。内含少量的潜在腔隙。内含少量的浆液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壁胸,可减少呼吸时脏、壁胸膜间的膜间的摩擦摩擦。 胸膜的分部胸膜的分部胸膜顶胸膜顶肋胸膜肋胸膜膈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膈窦)左肺左肺右肺右肺

22、膈膈左心室左心室 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膈窦)心包腔心包腔脏胸膜脏胸膜 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膈窦)膈胸膜膈胸膜胸膜顶胸膜顶肋胸膜肋胸膜脏胸膜脏胸膜胸膜腔胸膜腔纵隔胸膜纵隔胸膜心包腔心包腔胸膜腔胸膜腔心包腔心包腔肋胸膜肋胸膜脏胸膜脏胸膜纵隔胸膜纵隔胸膜 胸膜隐窝胸膜隐窝胸膜隐窝胸膜隐窝(胸膜窦)(胸膜窦)(胸膜窦)(胸膜窦):在两侧在两侧壁胸膜各部壁胸膜各部移行转折移行转折处,形成的处,形成的潜潜在间隙在间隙,肺缘,肺缘不能不能伸入其内。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膈窦)(肋膈窦)(肋膈窦)由由肋胸膜肋胸膜和和膈胸膜膈胸膜的返折而成的的返折而成的间

23、隙间隙,整体,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一,人体直立呈半环状,左、右各一,人体直立时,是时,是胸膜腔位置最低处胸膜腔位置最低处(胸膜腔(胸膜腔穿刺引流部位)穿刺引流部位)。壁胸膜的结壁胸膜的结构构 肋膈隐窝肋膈隐窝(肋膈窦)(肋膈窦) 肺的肺的下界下界投影:两侧大致投影:两侧大致相同相同。右侧起自。右侧起自第第6 6胸肋关节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后方,左侧起自第第6 6肋软骨肋软骨中点。两侧均向外下走行。至中点。两侧均向外下走行。至锁骨中线锁骨中线处与第处与第6 6肋相交,肋相交,腋中线腋中线上与第上与第8 8肋相交,肋相交,肩胛线肩胛线上平第上平第1010肋,在接近肋,在接近脊柱外侧脊柱外侧处平

24、第处平第1010胸椎棘突。胸椎棘突。肺的体表投影肺的体表投影 下界下界:约比两肺下缘低两个肋约比两肺下缘低两个肋。右侧起自第。右侧起自第6 6胸肋关节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第后方,左侧起自第6 6肋软骨后方。至锁骨中线处与第肋软骨后方。至锁骨中线处与第8 8肋相肋相交,腋中线上与第交,腋中线上与第1010肋相交,肩胛线上平第肋相交,肩胛线上平第1111肋,在接近肋,在接近脊柱外侧处平脊柱外侧处平T T1212棘突。棘突。胸膜的体表投影胸膜的体表投影 概念:概念: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其间CT的总称。的总称。纵隔纵隔位置:位置:前界前界: 胸骨胸

25、骨后界后界: 脊柱脊柱两侧界两侧界:纵隔胸膜:纵隔胸膜上界:上界: 胸廓上口胸廓上口下界:下界: 膈膈 特点特点:呈:呈矢状位矢状位, 偏向左侧。偏向左侧。纵隔纵隔 以以胸骨角平面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将纵隔分为上纵上纵隔隔和和下纵隔下纵隔。下纵隔下纵隔再以再以心包前、后心包前、后缘缘为界又可分为为界又可分为前纵隔前纵隔、中纵隔中纵隔和和后后纵隔纵隔三部。三部。纵隔的分部纵隔的分部纵隔纵隔上纵隔上纵隔下纵隔下纵隔前纵隔前纵隔中纵隔中纵隔后纵隔后纵隔四分法四分法左膈左膈N左迷走左迷走N主主A弓弓w上纵隔:上纵隔: 胸腺胸腺 左、右头臂静脉左、右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上腔静脉 膈神经膈神经 迷走神经

26、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喉返神经 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 食管胸段、气管胸段、胸导管等食管胸段、气管胸段、胸导管等纵隔内结构纵隔内结构(了解了解)下纵隔下纵隔前纵隔:前纵隔:少量淋巴结、疏松少量淋巴结、疏松CTCT;中纵隔:中纵隔:(最宽阔)(最宽阔)升主动脉、肺动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及其分支、上腔静脉、左右肺静脉、干及其分支、上腔静脉、左右肺静脉、膈神经、气管叉;膈神经、气管叉;后纵隔:后纵隔:食管胸段、胸主动脉、奇食管胸段、胸主动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静脉和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经。纵隔内结构纵隔内结构(了解了解)呼吸生理呼吸生理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卫生

27、职业技术学院第五章第五章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第五节肺的通气功能第五节肺的通气功能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实现肺通气的器官:1.1.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呼吸道:沟通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通道加温、加加温、加湿、过滤、清洁湿、过滤、清洁吸入气体的作用和引起防御反射等保护吸入气体的作用和引起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功能。2.2.胸廓:肺通气的前提。胸廓:肺通气的前提。 3.3.呼吸肌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等。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

28、肌、胸大肌等。肺通气原理肺通气原理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作用:一一 、推动气体进入肺的动力;、推动气体进入肺的动力;二二 、阻止其进入肺的阻力。、阻止其进入肺的阻力。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才能实现肺通气。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才能实现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呼呼 气气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缩缩 小小肺肺 脏脏吸吸 气气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胸胸 廓廓吸吸 气气 肌肌缩缩 小小收收 缩缩舒舒 张张扩扩 张张原动力原动力: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直接动力直接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肺内压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间的压力差。扩扩 张张1.1.

29、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1)(1)型式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按呼吸深度分: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 深呼吸;深呼吸; 按参与肌肉分按参与肌肉分: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2)(2)频率频率 成人成人:12:121818次次/ /分分 1-2 1-2月婴儿可达月婴儿可达4040次次/分分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eupnea)(eupnea)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气体经呼吸道出肺胸廓容积缩小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肺被动缩小膈肌和肋间外肌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舒张,胸廓上下上下、前后前后、左右径左右径 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气体

30、经呼吸道入肺胸廓容积扩大,肺被动扩张胸廓容积扩大,肺被动扩张 膈肌收缩,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胸廓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前后、肋间外肌收缩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左右径 吸吸 气气 呼呼 气气 深呼吸深呼吸(deep breathing)(deep breathing) 用力呼吸时,参与呼吸的肌肉增加,胸廓容积用力呼吸时,参与呼吸的肌肉增加,胸廓容积 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artificial respiration)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使肺内与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使肺内与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方法方法: :举臂压胸法举臂压胸法

31、气管插管,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气管插管,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u 特点特点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 :吸气为主动(耗能),呼气为被动(不耗能)。吸气为主动(耗能),呼气为被动(不耗能)。 深呼吸: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均耗能)。深呼吸: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均耗能)。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间肌舒缩活动为主,伴有明显的胸:以肋间肌舒缩活动为主,伴有明显的胸 壁起伏的呼吸运动。壁起伏的呼吸运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伴有腹壁明显起伏: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伴有腹壁明显起伏 的呼吸运动。的呼吸运动。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呼吸运动均是两种形式共存,成为混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呼吸运动均是两种形式共存,

32、成为混合型呼吸。合型呼吸。病理情况下病理情况下妊娠后期、腹水,腹部肿瘤妊娠后期、腹水,腹部肿瘤-以以胸式呼吸胸式呼吸为为主主胸膜炎、胸膜腔积液胸膜炎、胸膜腔积液-以以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为主为主胸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腹式呼吸 2.2.肺内压的变化肺内压的变化(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 肺内压即肺泡内的气体压力。肺内压即肺泡内的气体压力。吸气初吸气初 肺内压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气出肺气出肺呼气末呼气末 肺内压肺内压 = = 大气压大气压气流停气流停3.3.胸内压胸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intrapleural pressure)(1 1)胸内压)胸内

33、压: : 指胸膜腔内的压力(负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负压)。(2 2)胸膜腔的结构)胸膜腔的结构(3 3)压力压力 平静吸气末平静吸气末: :胸内压胸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 -()() 平静呼气末平静呼气末: :胸内压胸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 -()() 特点特点: :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 终为负压;终为负压; 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用力呼吸时负压变动 较大;较大; 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形成机制形成机制 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代数和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代数和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内压胸内压0 0肺回缩力肺回缩力迫使脏层胸膜回位迫使脏层胸膜回位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

34、张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 )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肺肺 内内 压压 结论结论 胸膜腔内负压是肺回缩力引起的。胸膜腔内负压是肺回缩力引起的。气胸气胸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1 1、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2 2、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 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二)肺通气的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弹弹性性阻阻力力非非弹弹性性阻阻力力肺肺通通气气阻阻力力胸廓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来自胸廓的弹性成分:来自胸廓的弹性成分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与气体流动形式+气

35、道半径有关气道半径有关粘滞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肺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 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常态下可忽略不计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1. 1.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外力使弹性组织变形时,弹性组织对抗变形的回位力。外力使弹性组织变形时,弹性组织对抗变形的回位力。 (1)(1)肺的弹性阻力(肺回缩力)肺的弹性阻力(肺回缩力) 与吸气肌作用方向相反,与呼气肌作用方向相同。与吸气肌作用方向相反,与呼气肌作用方向相同。 度量法度量法:顺应性顺应性(compliance) =(1/(compliance) =(1/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 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指在外力作用下

36、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顺应性顺应性大大 易易扩张扩张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小小 顺应性顺应性小小 不易不易扩张扩张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大大构成构成 肺的回缩力肺的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存在与肺泡内液存在与肺泡内液- -气界面上气界面上的使肺泡表面积缩小的力的使肺泡表面积缩小的力。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2/3.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来源:来源:肺泡肺泡型细胞分泌型细胞分泌成分成分: : 脂蛋白混合物脂蛋白混合物作用作用 a.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降低 吸气阻力吸气阻力 b. b.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减少肺泡内液

37、的生成 防肺水肿的发生防肺水肿的发生 c.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 防肺泡破裂或萎缩防肺泡破裂或萎缩临床临床 成成人人肺肺炎炎、肺肺血血栓栓 等等 表表 面面 活活 性性 物物 质质肺不张。肺不张。 胎胎儿儿6 67 7个个月月才才开开始始分分泌泌表表面面活活性性物物质质,故故早早产产儿儿可可发发生生呼呼吸吸窘窘迫综合征。迫综合征。 吸吸 气气 肺泡表面积肺泡表面积 DPL DPL分散分散降表面张力的作用降表面张力的作用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回缩肺泡回缩 防肺泡破裂防肺泡破裂( (呼气呼气) )( () )( (密集密集) )( () )( () )( (扩张扩张

38、) )( (防防萎陷萎陷) )2.2.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气体通过呼吸道时遇到的阻力气体通过呼吸道时遇到的阻力其实是气体通过气道时与管壁间的摩其实是气体通过气道时与管壁间的摩擦力。擦力。与气道半径的与气道半径的4 4次方成反比次方成反比(R1R1r r4 4) 哮喘哮喘 支气管痉挛、分泌物支气管痉挛、分泌物气道口径气道口径 气道阻力气道阻力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指标 ( (一一) )肺容量(肺容纳气体的量)肺容量(肺容纳气体的量)潮气量: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的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的量。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400

39、-600ml400-600ml,运动或劳动时增加。),运动或劳动时增加。)补吸气量: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1000-1500ml1000-1500ml),), 反映人体吸气能力储备。反映人体吸气能力储备。补呼气量: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900-1200ml900-1200ml),反映人体呼气能力储备。),反映人体呼气能力储备。残气量:残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残留的不能呼出的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残留的不能呼出的气量。 (支气

40、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残气量增加)(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残气量增加)肺总容量(肺容积):肺容纳的气体的总量。肺总容量(肺容积):肺容纳的气体的总量。肺总容量肺总容量=潮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残气量 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 (肺气肿增加;肺纤维化减少)(肺气肿增加;肺纤维化减少) 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FRVFRV)= =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2500mL2500mL)肺活量(肺活量(VCVC)=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250025003500mL3500mL,不限定呼

41、气时间),不限定呼气时间)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TVCTVC):):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并快速呼出的气体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并快速呼出的气体 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第一秒末呼出占肺活量第一秒末呼出占肺活量83% 83% (意义最大)(意义最大) 第二秒末呼出占肺活量第二秒末呼出占肺活量96%96% 第三秒末呼出占肺活量第三秒末呼出占肺活量99%99% 意义: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指标意义: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指标肺总量(肺总量(TLC)=TLC)=肺活量余气量肺活量余气量 3500 35005000mL 5000mL 个体差异(性别、年龄、身体素质等)个体差异(性别、年龄、身体素质

42、等)u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二二) ) 肺通气量肺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量每分肺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次次/ /分分) )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2.2.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 (潮气量潮气量- -无效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次次/分分) 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 从上呼吸道从上呼吸道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 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不能与血液进

43、行气体交换 (6 69 L/min9 L/min)(7070120 L/min120 L/min)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率高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率高平静呼吸平静呼吸深慢呼吸深慢呼吸浅快呼吸浅快呼吸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 1.呼吸的概念及意义和三个环节。呼吸的概念及意义和三个环节。 2.2.胸膜腔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生理意义?胸膜腔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生理意义? 3. 3.什么叫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什么什么叫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什么 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4. 4.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关系。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关系。 5.

44、 5.肺活量的概念肺活量的概念 为什么说时间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功能?为什么说时间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功能? 原理:原理:物理扩散物理扩散 动力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分压: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某一气体的某一气体的分压分压= =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总压力 肺部: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肺部: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换气)组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组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组织换气组织换气)(分压(分压高高 分压分压低)低) 第六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第六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一、气体交换一、气

45、体交换该气体该气体容积容积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容积容积PCO2 肺泡肺泡静脉血静脉血 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 动脉血动脉血组织组织%二、气体交换的过程二、气体交换的过程动力:动力: 分压差分压差方向:方向:分压高分压高分压低分压低结果:结果:肺肺 血血 血血 1、肺换气、肺换气O22、组织换气、组织换气 CO2动力:动力: 分压差分压差方向:方向:分压高分压高分压低分压低结果:结果:组织组织 血血 血血 CO2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气体分压差分压差(动力动力) 气体扩散的气体扩散的速率速率 呼吸膜呼吸膜的通透性和扩散面积的通透性和扩散面积 通气通气与与血流血流比值比值O

46、2气体扩散速度气体扩散速度(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量)(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量) O O2 2、COCO2 2扩散速率(扩散速率(D D)的比较)的比较 分子量分子量 血浆溶解度血浆溶解度 肺泡气肺泡气 A A血血 V V血血 D D O O2 2 32 21.4 13.9 13.3 5.3 132 21.4 13.9 13.3 5.3 1COCO2 2 44 515.0 5.3 6.1 244 515.0 5.3 6.1 2 在同等条件下,在同等条件下,COCO2 2的扩散速率是的扩散速率是O O2 2的的2020倍;但在肺中,倍;但在肺中,由于肺泡气和由于肺泡气和V V血间分压差的不同,血间

47、分压差的不同,COCO2 2的扩散速率实际约为的扩散速率实际约为O O2 2的的2 2倍倍。 肺换气功能障碍者往往缺肺换气功能障碍者往往缺O O2 2显著,显著,COCO2 2潴留不明显潴留不明显分压差分压差温度温度气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扩散距离分子量分子量 D = D =(ml/L) (ml/L) (KPaKPa) (KPaKPa) (KPaKPa) 1. 1.厚度(通透性)厚度(通透性) 肺炎、尘肺、肺水肿肺炎、尘肺、肺水肿 呼吸膜厚度呼吸膜厚度通透性通透性 气体交换速度气体交换速度 2. 2.面积面积 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 呼吸膜面积呼吸

48、膜面积扩散量扩散量6 6层层1m1m厚厚 呼吸膜(气呼吸膜(气- -血屏障)血屏障) 呼吸膜:肺泡与呼吸膜:肺泡与CapCap中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中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CO2O2 通气通气/ /血流比值:血流比值: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 =每分肺泡通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V V)/ /每分肺血流量每分肺血流量(Q Q) 1.1.V/QV/Q肺通气肺通气或肺血流或肺血流增大生理无效腔增大生理无效腔 换气效率换气效率( (如心衰、肺动脉栓塞如心衰、肺动脉栓塞) ) 2. 2.V/QV/Q肺通气肺通气增大功能性增大功能性A-VA-V短路短路换气效换气效

49、 率率(如支哮、肺不张、支气管栓塞(如支哮、肺不张、支气管栓塞)(5L/min (5L/min ) )(4.2L/min)(4.2L/min)思考:思考:1.1.何处何处POPO2 2最高(最高( )2.2.何处何处PCOPCO2 2最高(最高( )A A 肺泡肺泡 B B 静脉血静脉血 C C 动脉血动脉血 D D 组织组织F 运输形式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物理溶解: :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溶解度小,量少溶解度小,量少) )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 :气体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化学结合。(主要)气体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化学结合。(主要)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二

5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物理溶解物理溶解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是呼吸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沟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是呼吸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沟通内呼吸和外呼吸的关键步骤。通内呼吸和外呼吸的关键步骤。O O2 2和和COCO2 2是如何在血液是如何在血液中运输的呢?中运输的呢? u物理溶解:物理溶解:(1.5%)(1.5%)u化学结合化学结合:(98.5%):(98.5%) O O2 2与与HbHb的可逆性结合的可逆性结合: : (一)(一) O2的运输的运输POPO2 2 ( (氧合氧合) )POPO2 2 ( (氧离氧离) )POPO2 2(肺肺) )POPO2 2(组织组织) )HbO

51、HbO2 2Hb + O2Hb + O2在在肺肺脏脏氧氧与与二二氧氧化化碳碳运运输输形形式式在在组组织织氧氧与与二二氧氧化化碳碳运运输输形形式式 发绀发绀: :毛细血管丰富表浅部位血液中毛细血管丰富表浅部位血液中去氧去氧Hb50g/LHb50g/L,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一般是缺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一般是缺O O2 2的标志)的标志) 临床常见缺氧及紫临床常见缺氧及紫绀绀(亲和力大,(亲和力大,200倍)倍)POPO2 2(氧合氧合) )POPO2 2(氧离氧离) )HbOHbO2 2Hb + O2Hb + O2POPO2 2足够大足够大时时, 100ml 100ml血液中,血液中,Hb+OHb

52、+O2 2结合的最大量结合的最大量氧容量氧容量 实际并非能达到最大值,实际并非能达到最大值,Hb+OHb+O2 2结合的实际量结合的实际量氧含量氧含量 2.2.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血液含氧量的多少)(血液含氧量的多少)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 100%氧容量氧容量氧含量氧含量3. 3. 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受氧分压影响,但两者究竟关系如何?血氧饱和度受氧分压影响,但两者究竟关系如何?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曲线。(S形)形)反映:反映:在不同氧分压在不同氧分压时,氧气与血红蛋白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和解离的情况。结合和解离的情况

53、。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POPO2 2只要不低于只要不低于60mmHg60mmHg,就不会缺氧。,就不会缺氧。氧解离曲线特征及生理意义氧解离曲线特征及生理意义1.1.曲线上段:曲线上段: PO PO2 2:6060100mmHg.100mmHg.特点:特点:坡度较平坦坡度较平坦表明:表明:(1 1)POPO2 2变化对血氧饱变化对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和度影响不大。即使外界即使外界或肺泡中或肺泡中POPO2 2下降,但血氧饱下降,但血氧饱和度依然可维持在较高水平。和度依然可维持在较高水平。(2 2)POPO2 2100mmHg100mmHg时,血氧饱和度变化很小。时,血氧饱和度变化

54、很小。2.2.曲线中段曲线中段: :上上中中下下 PO2 PO2:404060mmHg60mmHg特点:特点:坡度较陡坡度较陡 表明:表明:POPO2 2降低能促进大量降低能促进大量 氧解离,血氧饱和氧解离,血氧饱和 度下降显著。度下降显著。意义意义: :维持正常时组织的维持正常时组织的 氧供。氧供。 安安静静状状态态时时组组织织的的供供氧氧,POPO2 2在在中中段段范范围围变变化化,在在此此段段每每升升血血液液能能释释出出氧氧气气50ml50ml供供组织利用。组织利用。 表明:表明:POPO2 2稍有下降稍有下降, ,血氧饱和血氧饱和 度就急剧下降,有较多度就急剧下降,有较多 的的O2 2

55、与血红蛋白解离。与血红蛋白解离。 意义意义: :维持剧烈运动时组织的维持剧烈运动时组织的氧供。下段释放氧供。下段释放O O2 2量为安静状态量为安静状态下的的下的的3 3倍。倍。反映:反映:血液的氧储备能力血液的氧储备能力 。 上上中中下下 3. 3.曲线下段曲线下段: : PO PO2 2:(15(1540mmHg)40mmHg) 特点:特点:坡度更陡。坡度更陡。 血血红红蛋蛋白白与与氧氧的的结结合合或或解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解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4. 4.影响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 1. 1. P PCO2CO2和和pHpH的

56、影响的影响 2. 2.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3.3. 2,3-DPC 2,3-DPC的影响的影响曲线曲线右右移移:同样:同样POPO2 2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较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较低低,O O2 2和和HbHb亲亲 和力和力下降下降,有利于,有利于HbOHbO2 2解离解离。曲线曲线左左移移:同样:同样POPO2 2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较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较高高,O O2 2和和HbHb亲亲 和力和力上升上升,有利于,有利于O O2 2与与HbHb2 2结合结合。u 物理溶解:(物理溶解:(6 6)u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9595) 碳酸氢盐形式(碳酸氢盐形式(8787)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碳

57、酸酐酶碳酸酐酶H H2 2COCO3 3HCOHCO3 3- -H H+ +二、二、CO2的运输的运输 CO CO2 2H H2 2O O氯转移氯转移 Hb+CO Hb+CO2 2在组织在组织在肺脏在肺脏HbCOHbCO2 2(碳酸血红蛋白碳酸血红蛋白)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7 7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在肺脏在肺脏在组织在组织第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第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基基本本呼呼吸吸中中枢枢 本节讨论的中心内容:本节讨论的中心内容: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呼吸为什么有节律?呼吸为什么有节律?调节呼吸运动的环节?调节呼吸运动的环节?一一. . 呼吸中枢与呼

58、吸节律的形成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切断部位切断部位 呼吸运动形式呼吸运动形式1.1.延髓与脊髓之间延髓与脊髓之间 呼吸停止呼吸停止2.2.脑桥与延髓之间脑桥与延髓之间 不规则呼吸不规则呼吸3.3.脑桥与中脑之间脑桥与中脑之间 基本正常基本正常动物实验:动物实验:1 13 32 2结论:结论:延髓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基本呼吸中枢脑桥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呼吸调整中枢高位中枢高位中枢呼吸综合调节呼吸综合调节 u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 CNSCNS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呼吸中枢的分布及功能呼吸中枢的分布及功能 包括脊髓、延髓、脑桥、间脑、大脑皮层。包括脊髓、

59、延髓、脑桥、间脑、大脑皮层。 延髓延髓: : 呼吸基本中枢呼吸基本中枢(延髓网状结构)(延髓网状结构)一一. . 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一)呼吸中枢(一)呼吸中枢延延髓髓吸气中枢吸气中枢-吸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吸气肌吸气肌-吸气动作吸气动作呼气中枢呼气中枢-呼气神经元呼气神经元-呼气肌呼气肌-呼气动作呼气动作冲动下传冲动下传冲动下传冲动下传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脊髓脊髓( (一一) )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 (黑黑- -伯反射伯反射) ) 指肺扩张或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加强的反射。指肺扩张或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加强的反射。(1)(1)过程过程: : 肺扩张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兴奋肺牵张感受

60、器兴奋迷走迷走NN延髓延髓 抑制吸气抑制吸气中枢中枢N N元元吸气转为呼气吸气转为呼气呼气加深呼气加深肺缩小肺缩小肺牵感器刺激肺牵感器刺激减弱减弱迷走神经冲动减少迷走神经冲动减少吸气中枢吸气中枢N N元抑制解除元抑制解除吸气中枢吸气中枢再度兴奋再度兴奋下一个呼吸周期。下一个呼吸周期。(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2)(2)意义意义 加速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加速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 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共同调节呼吸频率、深度。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共同调节呼吸频率、深度。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二二) )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

61、(1 1)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小体和主动脉小体颈动脉小体和主动脉小体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POPO2 2、PCOPCO2 2、HH+ + ( (二二) )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化学感受性反射调节1.1.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POPO2 2PCOPCO2 2HH+ +外周化学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器三者有相互协同的现象。三者有相互协同的现象。呼吸呼吸中枢中枢呼吸呼吸加深加深加快加快 (2 2)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腹侧面,椎体表层位于延髓腹侧面,椎体表层. .适适宜宜刺刺激激:对对H H+ +高高度度敏敏感感,血血液液中中H H+ +不不易易透透过过血血- -脑脑屏屏障障,C

62、OCO2 2易易透透过过血血- -脑脑屏屏障障进进入入脑脑脊脊液液:CO:CO2 2H H2 2OHOH2 2COCO3 3H H+ +HCOHCO3 3- - 发发挥刺激作用。挥刺激作用。 2. 2. 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1)COCO2 2 COCO2 2 4 4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肺通气量11倍以上倍以上; ; 6 6肺通气量增大肺通气量增大6-76-7倍倍; ; 7 7呼吸减弱呼吸减弱=CO=CO2 2麻醉。麻醉。 COCO2 2呼吸减慢(过度通气可发生呼吸暂停)呼吸减慢(过度通气可发生呼吸暂停) 机制机制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延

63、髓呼吸中枢延髓呼吸中枢+ +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 +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 +COCO2 2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 : CO CO2 2H H2 2OHOH2 2COCO3 3H H+ +HCOHCO3 3- -COCO2 2 特点特点 CO CO2 2兴奋呼吸的作用兴奋呼吸的作用, ,以中枢途径为主以中枢途径为主 CO CO2 2兴奋呼吸的中枢途径是通过兴奋呼吸的中枢途径是通过H H+ +的间接作用的间接作用 ( (血液中的血液中的H H+ +不易透过血不易透过血- -脑屏障脑屏障) ) CO CO2 2兴奋呼吸的外周途径虽然为次,但当动脉兴奋呼吸的

64、外周途径虽然为次,但当动脉 血血PCOPCO2 2突然增高或中枢化学感受器对突然增高或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CO2 2的敏的敏 感性降低(感性降低(COCO2 2 麻醉)时,起着重要作用麻醉)时,起着重要作用(2)(2)低低O O2 2 对呼吸中枢直接作用为抑制对呼吸中枢直接作用为抑制, , 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 轻度缺氧轻度缺氧 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兴奋呼吸中枢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兴奋呼吸中枢, ,对抗对抗 缺氧对中枢直接抑制作用,呼吸增强。缺氧对中枢直接抑制作用,呼吸增强。 严重缺氧严重缺氧 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抗不了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抗不了缺

65、氧对 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呼吸减弱,甚至停止。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呼吸减弱,甚至停止。 特点特点 缺缺O O2 2对呼吸刺激作用远不及对呼吸刺激作用远不及PCOPCO2 2和和HH+ +作用明作用明 显,仅在动脉血显,仅在动脉血POPO2 280mmHg80mmHg起作用。起作用。 长期高长期高COCO2 2和低和低O O2 2状态,中枢化学感受器对高状态,中枢化学感受器对高COCO2 2适适 应,低应,低O O2 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为驱动呼吸的主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为驱动呼吸的主 要刺激。要刺激。u 慢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若慢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慢性支气管炎、

66、肺心病),若吸入高吸入高O O2 2导致呼吸停止导致呼吸停止(缓慢低浓度持续给氧)(缓慢低浓度持续给氧)(3)(3)HH+ + : : H H+ +呼吸加强呼吸加强 H H+ +呼吸抑制呼吸抑制 H H+ + 呼吸抑制呼吸抑制 特点特点 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 感受器而引起的感受器而引起的 H H+ +对呼吸的对呼吸的 调节作用调节作用PCOPCO2 2 H H+ +呼吸呼吸COCO2 2排出过多排出过多PCOPCO2 2 限制了对呼限制了对呼 吸的加强作用吸的加强作用呼吸抑制甚至停止呼吸抑制甚至停止。(三)防御性呼吸反射(三)防御性呼吸反射 1.1.咳嗽反射咳嗽反射 2. 2.喷嚏反射喷嚏反射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 1.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交换的动力。 2. 2.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3. 3.解释:通气解释:通气/ /血流比值血流比值 4. O 4. O2 2和和COCO2 2运输的形式及过程?运输的形式及过程? 5.5.呼吸基本中枢和呼吸调整中枢分别在?呼吸基本中枢和呼吸调整中枢分别在? 6. 6.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包括?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