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9228348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3分)1 1根据全卷书写质量酌情记分。(3分)略二、听的能力考查。(共8分)(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面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题边答题)听力材料18颗樱桃18次弯腰 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路上看到一块小小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但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捡起来马蹄铁,路过城镇时到铁匠铺换了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18颗樱桃。两人继续前行,经过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知道彼得又渴又饿,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掉出一颗,彼得慌忙捡起来吃掉。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不堪地弯了18次

2、腰。耶稣笑了,对彼得说:“如果当初你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2 2这则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2分)_耶稣_彼得_3 3请给这则材料拟写一个标题。(2分)_18颗樱桃,18次弯腰4 4材料中的小故事是谁在什么地方讲的?(2分)_歌德;叙事谣曲。 5 5请写出这则材料中揭示文章主题的一句话。(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作答)(2分)_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21分)6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2分)A窜(cun) 笃志(d) 感慨(ki)B确凿(zo) 枉然(wn) 和蔼(i)C绽开(

3、din) 尴尬(n) 渊博(b)D搓捻(nin) 诅咒(zhu) 截然(ji)7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2分)A鉴赏弹簧饥肠辘辘B云霄狼狈众目睽睽C企盼倜傥花团锦族 D激荡盔甲人声鼎沸8 8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2分)A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不求懂得大概,力求深刻了解。B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D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9 9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2分)A窃读记的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台湾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散文集城南旧事。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4、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C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1010下列各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C)(2分)A“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这些成语都出自于论语。B“敌人诡计多端我们此行务必小心,不能上当。”这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诡计多端”是一个贬义词。C“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这句话中的加点词“驾驶”“缓慢”“去”都是动词。D“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的同情。”这个句子中的加点词“寂静”和“黑暗”不是一对近义词。1111语文活动

5、。(4分) 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图A图B图C图D_示例一:我选择图A。图A以旧城墙、骆驼队为主体,展现了小说的故事地点(背景);内容取材于冬阳童年骆驼队,有利于读者联想到作品“(让)心灵的童年永远留存下来”的创作初衷,感受到小说的意境。示例二:我选择图C。图C以英子为中心,选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重要情节为内容,整个画面有一种怀念、感伤的意境。城南旧事全书以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结,表现“实际的童年过去”的

6、淡淡哀伤与浓浓诗意。此图与全书的主题情感比较一致。_ 1212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识书信写汉字】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语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交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活动二:做调查说现状】如图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_绝大多数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中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活动三:提倡议共参与】针

7、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的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2分)_示例:现代通信技术固然时尚便捷,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四:写书信表情意】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100字以内)(2分)示例: 爸爸,您好! 在成长的每一天,您给我创造的都是自由宽松的环境,您从不给我压力,从不过分要求我,从不当面斥责我,全力支持我学习舞蹈,

8、使我快乐成长。爸爸,作为您的女儿,我是幸运的!感谢您! 祝生活愉快!_2016年月日_ 四、阅读与欣赏。(共38分)(一)论语十二章(选段)(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31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1)不亦说乎

9、说:_通“悦”,愉快_(2)温故而知新 故:_旧(知识)_(3)思而不学则殆 殆:_有害_(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以为乐趣_141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_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515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两个。(2分)_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1616这几则论语中有一则和其他所写内容不同。是哪一则?写的是什么?(2分)_最后一则写的是穷有穷的乐趣,不义之财形同浮云。 (二)温暖的小刀(13分)马德 考场里静

10、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握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

11、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 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 不一会儿,女老

12、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 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 原来即使是锋利而冰冷的

13、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1717下面两个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哪些相同细节最能体现人物形象?(3分)A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的老师)B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温暖的小刀)_动作、神态描写。“笑”和“轻轻地”这两个细节最能体现人物形象。 1818文中的这位女老师和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_这两位老师都具有关爱学生,心思缜密,品格高尚的特点。1919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女老师对这个女孩感情的变化过程。(2分)_怀疑_愧疚_悲悯尊重2020阅读文章,请分

14、析小女生的性格特征。(3分)_这是一个虽然身有残疾,却能自强自立,懂得感恩的女生。2121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表达了作者对女老师助人为乐精神的高度赞美之情。 (三)集中营的课堂(13分)程刚 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

15、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关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沙宁成了集中营里

16、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 ,绽。另外,这 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17、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

18、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2222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2分)地点情节主要事件学校开端看见沙宁老师被捕。集中营门口发展(1)手握一枚手雷,大叫着冲向敌人而被捕。集中营门口高潮(2)准备用火柴点燃油库而被纳粹射杀23.23.文

19、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_示例一: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作用:(1)交代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2)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示例二:例句:“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作用:交代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242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_描写了赛夫

20、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_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发愣的神情;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的心领神会)。 2525“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_含义:一是沙宁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二是以谢达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演的为反抗纳粹而慷慨赴死的感人的一幕。作用:(1)故事围绕“集中营的课堂”展开,是文章的线索。(2)表明了地点的特殊性:集中营是关押囚犯的地方,课堂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以谢达、沙宁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却将集中营变成了反纳粹的课堂,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主题。 五、写作与表达。(50分)2626题目:翻过这一页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套作,不抄袭,不能用本试卷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略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