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913354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教案本教材主体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第一二、三、四、八章)第二部分:以生命周期法为主线,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第五、六、七章)第三部分:以图书管理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为案例,深入学习信息系统的开发(第九章)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一)信息的基本知识:理解以下内容:1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2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3掌握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对定义的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信息的价值,信息可以减小不确定性。(二)信息的特性:1真伪性。真实性是信息最

2、基本的性质。2层次性。3可传输性。4可变换性。5共享性。(三)信息流理解信息流在企业中重要作用。一是信息流伴随物流等其它流产生;二是信息流反映其它流的状态,并对它们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二、管理信息系统(一)管理信息与信息化1管理的概念: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2掌握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计划职能:管理的首先要职能,计划就是对未来作出的安排和部署,计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目标。 组织职能:包括工作的组织和人的组织。 指挥职能:是一种行为过程,主要是命令。 协调职

3、能:主要是通过非命令等行为。 控制职能:检查和纠正。管理的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三个4管理信息的三个层次:掌握相关实例。5企业信息化(二)系统与系统方法1系统的定义与理解: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信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目标(或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特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边界性3系统方法:认识的方法;分解方法和系统方法4信息系统: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由人、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组成,其基本构造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组成。5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分析方法 “自底向上”的策略:从

4、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由低级到高级建立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适用范围:小型系统的设计及系统开发缺乏实际经验的情况。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策略:强调从宏观出发,从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上到下,从探索研制合理的信息流出发,设计出适合于这种信息流的信息系统。适用范围:大型系统的设计。(三)管理信息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业务处理子系统、执行

5、控制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战略计划子系统。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计划、控制、预测、辅助决策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AS(非、半)结构化问题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单项数据处理阶段、综合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战略支持系统。6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与挑战。三、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一)理解信息技术平台(二)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存储方式:指将数据集中并可以减少重复,有效率地提供多方面应用的数据组织方式。(传统数据文件处理方式的主要问题:数据混乱、数据冗余、程序和文件过分依赖、实用性差)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数据模型来实现。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等类型。2

6、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使用人员(系统分析员、系统程序员、应用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的总和。3数据库管理系统(M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常见的数据库系统:cae等。(三)关系数据模型(二维表)有关概念(表):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关系模式2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优点:易于理解、应用简单灵活、有较高的完备性和规范性、有好的数据独立性和安全保密性;缺点:查询效率低于其它模型。(四)图(实体联系图)1表示形式:矩形描写实体,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菱形表示联系。2联系形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3转换规则:一对

7、一转换为两个表,互加关键字;一对多转换为两个表,多方加关键字;多对多转换为三个表,增加新实体,包含双方关键字。4用图进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描述实体和属性,确定主码;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绘制图;转化为关系文件。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的概念: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严格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去开发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五个阶段:系统规划阶段:用户提出开发请求、初步调查、可行性分析系统分析阶段:详细调查、逻辑设计、写出分析报告。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实施阶段:程序设计、编写调试程序、人员培训、系统转换、试运行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评价

8、、系统维护。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以系统工程思想为基础,运用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先将整个系统自顶向下按模块化结构进行模块分解,然后逐步编程实现,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法的特点:A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工作文件规范化;自顶向下的系统观点;用户的观点。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优点:目标明确,开发过程易于控制;质量保障措施完备;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文档齐全。缺点:开发周期太长;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的过渡难度大;文档化工作大。适用于:大系统2原型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者和用户在系统的主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开发者很快开发

9、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然后通过用户使用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反复修改、扩充和完善,直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开发步骤: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系统;使用原系统确认用户需求;修改和改正原型需求。原型法的主要特点:优点:便于满足用户要求;开发时间短、效率高。缺点: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适用范围:用户事先难以说明需求的较小的应用系统;与生命周期法结合使用,仅对其中功能独立的模块采用原型法。3面向对象方法方法五、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1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复杂性:技术的复杂性;管理的复杂性;用户需求的复杂性与变化性;环境的多样性;维护费用的不可预见性;需要借鉴国际标准。2信息系统开发的必

10、要条件:合理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企业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保证;领导重视,业务人员配合;开发配备结构合理的开发队伍。六、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安全管理1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风险:社会经济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公共关系风险、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步骤: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规划、风险监控。2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基础安全设施的安全、信息系统平台的安全、网络安全层次模型。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软件与数据安全控制、计算机操作安全控制、管理安全控制、实施审计安全控制、输入输出处理安全控制、网络安全策略。第二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系统分析系统

11、分析的本质是通过对现有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来回答未来系统“要做什么”的问题,即从抽象的信息处理角度看待系统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一)初步调查(二)可行性分析1必要性分析:“显见”的必要性;“预见”的必要性;“隐见”的必要性。2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3可行性分析报告(三)详细调查1详细调查的内容:现有系统的基本情况;管理业务(组织结构的调查、管理功能体系的调查、业务流程的调查、数据流程的调查);信息需求、处理手段和信息资源;信息化的现状。2详细调查的方法:研究资料法、开调查会、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发电子邮件。(四)逻辑分析(设计)1数据流程图(描述现有系统、产生新系统

12、逻辑模型)外部实体(本系统以外的单位和人)数据流(一项或一组数据或操作)处理(由谁完成,一个人、部门或计算机)数据存储使用数据流程图进行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明确系统边界;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局部上遵循由外向里的原则。绘制注意事项: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数据流必须经过处理环节;注意不同层次的编号规范;对数据流程图的校验(数据守恒、文件使用);数据流程图的可读性。2数据字典(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成分给以定义和说明)组成:数据元素(如学号:03374)1、数0据1结5构(如学籍卡片)、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加工处理。3新系统逻辑方案确定新系统目标;确定新系统的管理模式、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关系、确定新

13、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五)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引言、项目概述、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分析和优化、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产生、其它、实施计划二、系统设计(一)系统设计的任务、分类和原则1分类:按开发内容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从设计任务的角度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2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及可变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二)系统划分(划分子系统)1系统划分的一般原则: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子系统功能独立、简洁、便于维护;子系统之间信息关联低、接口简单明确;不出现子系统间数据冗余和数据交换频繁;扩展性。2模块和模块化模块是指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具备四个要素:输入输出、处

14、理功能、内部数据和程序代码。结构化的基本思想就是模块化。3模块设计优化的原则: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大小;扇入与扇出;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三)代码设计1代码:用数和字符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A-A-1=1符号。2代码的主要功能:标识、分类、排序、专用含义3代码的种类(1)顺序码(2)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个意义。层次码;特征码;十进位码注意: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的应用(3)助记码4代码结构中设置校验位的作用(加权除模法)5代码设计的原则(惟一性、标准化、合理性、可扩充性、适用性、简洁性、系统性)(四)数据库设计1用户需求分析(数据要求,处理

15、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概念结构设计(关键)局部图到总体图逻辑结构设计: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面向用户的物理结构设计:面向计算机的,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5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五)用户界面设计1输出设计2输入设计(原则:量小、简便、尽早检验)3人机对话的设计(六)物理配置方案设计1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处理方式、系统的地域范围、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2系统的工作模式设计(集中式还是分布式)3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计(七)系统设计说明书功能结构设计、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三、系统实施、评价与维护(一)系统实施1. 软、硬件准备:设备的购置与安装;软件的购买与安装2. 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指标):可维护性、可靠性、可阅读性、效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