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125565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板块七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第1讲 ~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甲午中日战争中日两国关于马关条约签订的记录1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八国联军侵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客观影响3列强侵华促进中国外交近代化4义和团运动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5义和团对清廷的警惕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辽宁抚顺一模)下面是甲午战后中日两国报刊上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反映出()A.大中华思想下的历史误区B.主观情感影响历史记录C.主观想象不具备史料价值D.大众媒体刊载不足为据解析:B首先必须明确中日谈判的基本史实是存在的,两国大众传媒的报道并非主观想象,有一定的史学价值,C、

2、D两项错误。两组图片的区别是,中国的报道突出李鸿章的中心位置,日本的报道突出伊藤博文的中心位置,两国媒体的主观情感影响了历史记录,B项正确。任何国家的传媒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情感,并非大中华区独有,A项错误。2.(2018湖南长沙摸底)“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促使近代化进程首次转移D.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解析:C材料中“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表明由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西方

3、的制度,也就是近代化进程的首次转移,C项正确。3.(2018云南昆明二模)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A.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B.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C.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 D.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解析:A美国因为美西战争丧失了参与瓜分中国的最佳时机,于是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本质是在承认各国瓜分中国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要求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对世界

4、各国开放,有利于美国凭借经济优势加强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也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A项正确。19世纪末,美国对华侵略处于劣势,B项错误。列强对门户开放政策态度不一,俄国反对这一政策,C项错误。美国窥窃的是中国的市场,而非势力范围和租借地,D项错误。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

5、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解析:C根据材料“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体现了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缺乏正确的认识,体现不出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的全面回绝,A项错误;清政府遵守条约说明其对国际外交规则的认可,并不能说明其卖国立场,B项错误;由对条约的不遵守到最终恪守条约,体现出了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5.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A.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B.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C.强调了清朝政

6、府的反动性D.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解析:D材料中只评价“义和团事件”,没有涉及八国联军,A项错误;抹杀了愚昧性,与材料中“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对义和团运动进行评价,没有涉及清朝政府的反动性,C项错误;材料中“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强调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忽略了爱国性,D项正确。6.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A.对于外来文明没有排斥B.对清廷未完全放松警惕C.转移了斗争的主要矛头D.放弃了“扶清灭洋”初衷解析:B结合题意可

7、知攻陷涿州前后义和团“对铁路、电线杆”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清军的进剿”,由此可知义和团对清政府有所防范,并未完全放松警惕,B项正确。破坏铁路、电线杆客观上排斥了外来文明,A项错误,排除;防范不能等同于转移,C项说法不准确,排除;动手破坏铁路不能表明是否放弃“扶清灭洋”的初衷,D项说法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7.(2018山东临沂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11912年部分省的临时约法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江西省临时约法广西临时约法备注1911年10月颁布1911年12月颁布1912年1月颁布1912年2月颁布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规定了约法的

8、目的及期限第二章人民第二章人民第二章都督第二章人民规定了人民的义务和权利第三章都督第三章都督第三章人民第三章都督规定都督由人民公选并有任期第四章政务委员会第四章邦联制第四章政务委员会第四章政务司规定了政务委员的产生及职权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规定了议会的组成及职权第六章法司第六章法院第六章法司第六章法院规定了司法机构的组成与审判诉讼制度第七章补则第七章补则第七章补则第七章补则规定了约法修改程序依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回答时主要寻找四部临时约法的异同点,如共同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

9、析,从阶级属性上看均属于资产阶级的约法;从内容上来看均涉及国家体制、政府组织、职权分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从特点上来看,均体现出革命性和进步性;从作用上来看,均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程等。不同点注重四者的差异,如国家的结构形式,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等。除此之外,还可从四者异同点产生的背景角度考虑。总之,本题论题较多,学生回答时要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论题,做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论题:四省约法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论述:辛亥革命初期,上述独立各省颁布了以“约法”命名的文件。这些文件从内容和体例来看,基本包含了近代宪法的几大要素:一是关于国家体制、政府组织和职权分配;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

10、是宪法修正和解释的程序。因此它们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示例2:论题:四省约法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论述:这些法律文件,规定实行议会制,依据三权分立组织政府。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实行人民主权原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推动辛亥革命走向深入,为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示例3:论题:四省约法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论述:材料中部分省的临时约法,揭示了鲜明的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架构,如议会制、选举制、三权分立制等,这些均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得以明显体现,如临时约法规定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

11、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材料中各省临时约法对地区性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也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继承,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就是对君权的否定,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故而从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上讲,它们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示例4:论题:四省约法具有鲜明的相似性,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论述:材料中部分省的约法第五章明确实行议会制,规定了议会的组成及职权。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章明确了人民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了政务机构的产生实行选举制和任期制,体现了行政权的独立。第六章的规定体现了司法独立,带有鲜明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而议会制、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等原则,均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部分省约法的制定,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建设。示例5:论题:四省临时约法都体现了革命者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实践,但特点各异。论述:四省颁布的这些临时约法,从其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一次大规模实践。如规定实行议会制、三权分立等。但同时这些约法又各具特点: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规定实行邦联制。江西省临时约法在体例上和其他约法有较大区别,将“都督”置于人民之前,相较其他约法是最缺乏民主色彩的一部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