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910484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双周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1-6小题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13-15题分别涂在答题卡7-9题的位置上。以后高三月考选择题都这样涂。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

2、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

3、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

4、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格律是

5、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B.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C. 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D.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答案】C、【解析】“都从”错误,应是大半从格律入手。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6、 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B.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C. 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B.

7、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C. 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D. 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答案】A【解析】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

8、,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之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绬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

9、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令。”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复上疏曰:“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惟陛下度之。”丰恽等见震连切谏不从,无所顾忌。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

10、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云,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设祭祠。”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后汉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A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 举:推荐B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 缘:缘分C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绬交通 交通:勾结D遂共谮震云 谮:诋毁【答案】B 【解析】缘:依仗。5.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作师说以贻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C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 D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震赴东莱任太守,王密暮夜上门送礼,以为无人知晓,杨震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驳斥他无人知道的想法而拒绝受礼。B皇上任命杨震代理太尉,他坚持用人唯贤,不徇私情,即使皇帝的舅舅亲自去见他,向他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并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也遭杨震拒绝。C杨震本已掌握了樊丰等人假传诏书的罪证,准备上书皇帝,但未做好

12、保密工作,反被对方抢先在皇上面前诬告,故先被撤去太尉之职,后又被遣返原籍,并在回家路上赐毒酒令其自尽。D杨震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本可以为子孙谋点福利,可是他认为给子孙的最好的福利是给他们留下好的名声,让后世人称他们是清正官吏的后代。【答案】C【解析】“未做好保密工作”于文无据,“赐毒酒令其自尽”是无中生有。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绬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5分)【答案】他和已故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瑰私下勾结,刘瑰就娶她为妻,得以承袭护爵,官位做到侍中。(2)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5分)【答案】司空刘授

13、听到这两件事,随即征召了这二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破格提拔。从此之后,杨震更加被人怨恨。【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太常引 辛弃疾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8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简要赏析,并说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借月抒怀(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抒发了年事渐高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或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

14、感情)。9散文家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结合本词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答案】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的。“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两句让我们似乎聆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血泪哭诉。(引1分、评2分)“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两句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1分、评2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3)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想当年,金戈铁马,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乡村铁质刘向民 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