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100648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五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 五年级古诗牧童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1、作者介绍:吕岩,唐代诗人,中过进士,曾做过两次知县,后来因为发生农民起义,为躲避战祸带着一家人逃到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2、生试读,读出节奏。 指名读,齐读 指导书写两个生字 默读,思考:诗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再自由读,同座讨论每句诗的大意。反馈: 前两句: (1)、“铺”的读音。这个字说明说明?六七里说明什么? (2)、“弄”什么意思?笛子“逗弄”了什么?是它逗弄的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四声”是什么声,“三四声”说明什么?这么空旷的原野“三四声

2、”你说是怎样的境界啊? (3)、这里的“六七”、“三四”不是具体数字,一个说明“少”。学生说说诗意。 后两句:、读后问:这两句写谁? 指导看图,用一句话概括图意。这幅画表明什么时间?这幅画之前,牧童可能做了哪些事情?指导理解“归来饭饱黄昏后”:这句讲谁?“添”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归来”、“饭饱”两件事,“黄昏”表示时间。三个词,按照我们放牛啊、劳动啊的生活经验,你们觉得应当怎样的顺序?调整语序也是理解故事的一种方法。谁说说这句什么意思?、后一句什么意思? 牧童晚饭后,不和家人相聚,不和伙伴玩耍,甚至连蓑衣也不脱,手握笛子,与晚风为伴,以天当被,以草地当床,你能不能猜一猜,他为什么会一个人躺

3、在原野的草地上呢?如果你是这个牧童,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这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安详、恬静、舒适)。 7、总结:前两句写景,突出原野的宽阔和夜晚的静,后两句写事.表现牧童的安详恬静。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两次做过县里,后来跑终南山学道,你觉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l 三、各种形式练背诵。 l 四、拓展:读有关牧童的诗词,感受诗词的意境。 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牧童捕蝉的诗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宋代诗人雷震描绘过一幅牧牛归来图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另一位唐代诗人栖蟾也写过一首牧童: “

4、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宋代诗人黄庭坚自幼聪颖,七岁就写了一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五年级语文教案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l 五、作业,把诗改写成短文。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写清。 要求合理想象:之前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去草地,在草地发生什么,牧童的心理活动以及心情。你还可以想想作者怎么看到这个景象的,作者什么

5、感受,什么心情。 板书 牧童 七八里 宽阔(景)三四声 静 卧月明 安详、恬静(事) 第2篇:牧童教学设计 27 古诗三首 牧童教学设计 定州市大渡河小学 鲍晓华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2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暇和美好。 2.教学难点

6、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1读准字音,通读诗词句,认识生字词。2查阅工具书,借助资料,弄清古今字音、词义的变化。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4适当批注,并对疑点进行标注。5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的童年生活的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童年歌曲节选,学生猜测歌曲的名字-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令人留恋的,童真童趣依然会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古诗,回忆童真。 出示27 古诗三首,讲明学习第一首 (二)出示所见图片,回顾引入。 1出示“牧童骑黄牛”的图片,学生说一说看到每

7、张图片之后会想到哪句古诗。 2课件出示所见古诗,大家齐读,勾画“牧童”一词,引出今天的讲课内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学习牧童 1检查预习效果。(1)学生介绍诗人吕岩。(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读准确、读清楚、读得有节奏就是一种美。同时指导书写“蓑”。 字词解释 弄:吹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跟“蓑衣”相关的诗句(学生思考并回答)柳宗元的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卧

8、:睡到,躺或趴 含有“卧”的诗句(学生思考并回答)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分小组读,读整齐、响亮,读得有节奏,读出味道。(设计意图:古诗是一种经典,千百年前的作品,我们如今读来,依然让我们感动,引起我们的共鸣,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贵财产。如何亲近经典,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不断的回旋往复的朗读中,在不同的朗读要求下,多次反复地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祖国言语与文字的音韵。) 2品读想象,理解诗意。 (1)小声地静静地用心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有所想,有所悟。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生活趣事? (设计意图:想象

9、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2)小组交流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场景),同时结合学习。a“草铺横野六七里” 重点理解“铺”:从“铺”让你感受到什么? 视觉: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铺: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b“笛弄晚风三四声” 结合注解理解“弄”。 听觉: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弄:显出一种情趣,把风中低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从笛声中你听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结合指导朗读。 “六七里”“三

10、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知识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旁晚的寂静。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不脱蓑衣卧月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牧童不脱蓑衣卧月明,那是因为什么?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你的脑海中牧童的形象?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则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请同学们把四句古诗连起来说一说所描绘的场景。轻松话主题。 一起诵读此诗,能背的背。 六、布置作业 (一)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默写牧童 七、板书设计 牧童 唐.吕岩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则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11、。 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充满了儿童的纯真与烂漫。 第3篇:牧童 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赵学珍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7课古诗三首之牧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细细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有感情的朗

12、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时感悟古文化的魅力,并去传承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童趣 师:古诗是一种经典,经典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背诵村居小儿垂钓) 师:这两首诗是几年级学的?这两首诗都是与什么有关? 童年纯真的岁月里,一切都那么新鲜美好。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记录了千年以前孩子的生活情景。到了六年级我们将再次学习一组这样的诗,为我们的童年画上难忘的一笔。 好,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再一次

13、分享古代儿童的乐趣吧! 二、初读,想童趣 1、出示题目牧童,齐读。 理解:牧童是什么人? 2、指名读,正音:蓑衣。再自读三遍。 3、出示诗的节奏,指名读,要求字正腔圆,有节奏,有韵味。 4、检查字词及全诗内容的理解: 师:通过预习,这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么?(出示词语)铺:展开,铺展。 横野:广阔的原野 六七里:虚指,形容原野广阔 弄:逗弄 三四声,虚指,可不翻译,突出乡村傍晚的寂静。 蓑衣:用棕或草编制成的衣服,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师:古诗是一幅有声的画,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

14、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师:是啊,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让我们边读边欣赏这些画面吧!(出示:四幅画面) 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连成一段话说给大家听。 这样的景,这样的诗,你喜欢吗?为什么?把你的感觉读给大家听。 三、品读,悟童趣 师:不是不觉,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诗了。歌传情,诗言志,所以,我们不仅要用口读,还要用心读,读出作者所想,读出自己所悟。让我们品一品这首诗,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从那句诗,那个字中体会到的? 预设: 1、草铺横野六七里。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