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909437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复习课_人教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 ,能正确地化简比、求比值和解比例。来源: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例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于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 ,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能理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 ,建构知识网络。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 ,回忆已学知识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和比例?1比和比例1你能举出一

2、个比和一个比例的例子吗?举例:比:2.1:0.7;比例:80:84=20:21板书。2出示表格:比比 例意 义各局部名称根本性质3根据学过的知识 ,你能将表格补充完整吗?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合作来源:比和比例的意义各是什么?比: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和比例各局部名称是怎么样的?比:比例:请同学们结合刚刚自己所举的例子 ,说说它们各局部的名称。比和比例的根本性质是怎样的?这些性质分别是什么的依据?比的根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化简比的依据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解比例的依据)出示填好的表格。【设计意

3、图】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比和比例的不同点清楚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让学生比照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点及其差异一目了然。2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1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将以下表格补充完成吗?各局部名称举例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比2学生讨论完成后 ,出示填好的表格。3结合上述表格 ,你能说说分数的根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和比的根本性质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吗?我们在应用这些性质和规律时 ,都是将各局部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结果不变。【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将分数、除法和比各局部的名称一一列举出来 ,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各局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也能清楚地了解到分数的根本性质、商不变

4、的规律和比的根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3求比值和化简比1先求以下各个比的比值 ,再化简比。12:18;0.5:1.5;。来源:2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根据问题将表格补充完整: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来源:化简比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是一样的 ,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是有区别的。学生讨论完成后 ,出示填好的表格。【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 ,借助表格的形式总结和归纳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对这两个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产生清晰的认识 ,有助于知识的梳理。4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吗?能分别举例吗?正比例的意义:一定 ,那么

5、和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例如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一定 ,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一定 ,那么和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例如 ,购置苹果时 ,总的价格一定 ,苹果的单价和所购置的重量成反比例。2判断以下各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全班人数一定 ,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与;三角形的面积一定 ,它的底和高;正方形的外表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能说清正、反比例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判断两个量之间是否成比例 ,如果成比例 ,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二知识应用 ,拓展提高1填空1小明身高160 cm ,小东身高也是160 cm ,两人身高之

6、比为 。2小丽的身高是125厘米 ,她的体重是35千克 ,小丽的身高和体重的数量之比为 。3如果3a=5b(a ,b不为0 ,那么a:b= 。4一幅地图 ,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 cm ,表示实际距离是15 k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一个长4厘米 ,宽2厘米的长方形 ,按照3:1的比例放大 ,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 。 2. 解决问题1水是由氢和氨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含氢和氨各多少千克?2在同一幅地图上 ,量得甲、乙两地直线距离是25厘米 ,甲、丙两地直线距离是15厘米。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 ,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稳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对知识的掌握又有一个新的提升。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