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07987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 1、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核心步骤: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4、要变化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的联系。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行过程中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实状况加以变化。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并且要发觉和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潜能,协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 传授者 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10、促进教学内容展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1、教育具备 生产性 和 永恒 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备阶级 性。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 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 确实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措施 教学伎俩的改革。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 指向 和 集中 ,它是学

3、生掌握知识的 必要条件。14、教学过程是 教师 和 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个特殊形式。15、教学标准是教学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备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严禁的,是一个非法行为。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涵养的重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一般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22

4、、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停涵养而形成的一个取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一般话。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标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25、教育法要求,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个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26、义务教育法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小朋友、少年接收义务教育的权利。27、实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要求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情况,应当每个月检查一次。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

5、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 )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 八)章( 六十三)条。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A. B. C. D.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演出、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能够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

6、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措施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加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A.讲解接收式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觉式 D.情境陶冶式8 在“

7、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行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步骤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知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

8、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教授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15.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小朋友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升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性的是(C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

9、等级性18.我国当代学校产生于(C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以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升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备(D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 A.幼儿期 B.小朋友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 )A.强制作用 B

10、.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19.法国知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一般教育学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经典的( A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21、“学校下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乐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能够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背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协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标准 B、和平共处标准22.一个人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

11、部分,是他的( BD )A学习动机 B学习方略 C学习习惯 D学习倾向性 E学习途径23.在档案袋评价中,理想型档案袋的组成部分重要有( BCE )A作品意义的阐明 B作品产生过程的阐明 C系列作品 D作品效果的阐明 E学生的反省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 D )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行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利用信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 D ) A.语文 B.数学 C.政治 D.体操 17、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 A )

12、 A.内容 B.伎俩 C.措施 D.程序 1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初次以官方文献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阐明的文献是( A ) A.有关教师地位的提议 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 D.今日之教师 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 D )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 ”,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备研究性质,是指( A )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D.教师培训 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履行 ( C ) A.当代教育 B.减负 C.素质教育 D.科技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引思想是( B ) A.教育政策 B.“三个面对”“三个代表” C.教育法规 D.素质教育 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正确是( A ) A.空无课程 B.隐性课程 C. 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4、信息技术教育能够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行: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二是( B ) A.开设活动课程 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