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905331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1 圆柱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圆柱、圆锥都是根本的几何形体 ,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一局部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本单元注重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 ,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 ,有利于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根底。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圆 ,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外表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 ,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局部几何知识 ,也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形体做铺垫。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

2、锥 ,掌握它们的根本特征 ,并知道圆柱、圆锥各局部的名称。2.理解圆柱的外表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3.经历圆柱的外表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圆柱的外表积、体积计算公式及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4.能运用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2.掌握圆柱侧面积、外表积、体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1.理解圆柱外表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单元编排结构课时教学设计1.圆柱课时1 圆柱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圆柱的认识P17、P18例1、P19例

3、2课型新授课方案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圆柱形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出圆柱。例1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实物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了解圆柱的特征。例2教学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承前启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圆柱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 ,掌握圆柱的各局部名称及特征。2.明确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与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3.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思想探索问题的乐趣。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根本特征 ,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理解长方形

4、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化解措施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思路复习稳固 ,导入新课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稳固应用 ,提升能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圆柱模型、装满牙签的圆柱形牙签盒、两个直径是1厘米的圆、一张长3.14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纸学生准备: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直尺、三角板、木棒、长方形纸板、胶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稳固 ,导入新课。5分钟1.复习旧知。(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2)关于长方体、正方体你了解多少?2.谈话引入。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 ,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 ,即它的组成和组成局部之间

5、的关系。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组成和特征。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新知的方法 ,在学习新知时 ,自觉运用知识的迁移 ,亲身体验研究立体图形方法的一致性。1. 在下面的图形中 ,是圆柱的画“ ,不是圆柱的画“。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20分钟1.认识圆柱。(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7页的主题图 ,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2)出示圆柱形实物。指出:像这样 ,直直的 ,上下粗细相同的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 ,叫作圆柱。(3)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让学生整体感知圆柱。2.教学例1 ,掌握圆柱

6、的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圆柱形实物 ,说一说 ,圆柱由几局部组成?(2)让学生物、图对照 ,明确圆柱各局部的名称。(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征?两底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认识圆柱的高。课件出示圆柱的高并演示高的画法。出示装满牙签的圆柱形牙签盒 ,引导学生感知圆柱高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直尺、三角板测量圆柱的高。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板的一边粘在木棒上 ,快速旋转 ,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4.教学例2 ,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1)出示两个圆直径都是1厘米和一个长方形长3.14厘米 ,宽1厘米 ,组织学生观察、猜测:它们能不能组成一个圆柱?

7、(2)组织学生汇报 ,结合学生的答复 ,用实物进行演示。3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4)课件反复演示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后变为长方形 ,再复原成圆柱侧面的过程。5组织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 ,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1.(1)认真观察教材第17页的主题图 ,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2通过观察圆柱形实物 ,认识圆柱。3自由发言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2.(1)观察实物 ,并摸一摸 ,明确圆柱的组成。圆柱由三局部组成:上、下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2物、图对照 ,知道圆柱各局部的名称。底面:圆柱的两个圆面叫作圆柱的底面。侧面:圆柱周围的面叫作圆柱的侧面。3认

8、真观察圆柱形物体 ,比较、思考后汇报: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一样的两个圆。4认识圆柱的高 ,会画高 ,知道圆柱高的特点。观看课件中高的画法 ,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通过观察、比较 ,明确圆柱高的特点:圆柱有无数条高 ,且长度都相等。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的高。3.动手操作 ,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4.(1)观察教师出示的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大胆猜测它们能不能组成一个圆柱 ,并说一说:如果能 ,那么怎么样组成一个圆柱?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测 ,并观看教师的演示 ,明确:用这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能组成一个圆柱。3学生动手操作 ,将自备的圆柱形学

9、具的侧面展开并观察。得出:沿高剪 ,展开后可以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斜着剪 ,展开后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4观看课件演示 ,得出结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 ,宽就是圆柱的高。5学生思考并在组内交流 ,明确: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 ,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2.判断。1木桶、硬币、篮球、乒乓球都是圆柱。2圆柱是立体图形。(3) 圆柱有无数条高。3.标出下面圆柱的高、底面、侧面。4.填空。(1)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R ,它的高是R ,那么把这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 ,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玉玉把

10、一个圆柱形饮料罐的侧面沿高剪开 ,得到的图形如下所示。(1)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48)cm2。(2)这个圆柱形饮料罐的高是(8)cm ,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cm。6.腾腾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筒 ,这个圆筒的底面直径是4dm ,这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值取3.143.14412.56(dm)答:这张正方形纸的边长是12.56 dm。三、稳固应用 ,提升能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2题。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1.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2.实际动手操作 ,强化所学知识。7.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 ,高是4厘米

11、 ,侧面沿高展开图的长是12.56厘米 ,宽是4厘米。值取3.14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2.圆柱的侧面只有沿高剪开时 ,其展开图才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个人补充意见:板书设计圆柱的认识培优作业选择哪些材料恰好能做成圆柱形的盒子?值取3.14选择和B、和A或和C都恰好能做成圆柱形的盒子。提示: 长方形的长(宽)或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周长 ,先根据公式C2r或Cd求出圆的周长 ,然后与长方形的长(宽)或正方形的边长进行比较即可确定答案。教学反思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 ,生动的直观图形能为学生提供理解的起点 ,表象的建立那么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 ,结合实物 ,让学生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之间的关系设计微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