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9045443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解剖学研究究背景近年来,针刀疗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已被广泛报道,传统操作依靠解剖结构的盲视操作方法仍存在操作难度及风险,超声引导下针刀可视化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但目前超声引导下针刀操作仍处于经验实践阶段,因此需结合解剖学研究进行评估与实证。目的探寻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操作规范及优势,并与传统非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操作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操作技术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并观察桡骨茎突部解剖结构,研究桡骨茎突部解剖结构对针刀松解操作的影响。方法

2、选取 59 例 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前臂标本,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11 月2018 年 5 月。 59 例标本中 23 例(U 组)含水量较高,超声显影清晰,采用超声引导方式进行针刀松解桡骨茎突部第一骨性纤维鞘管,另 36 例标本(C 组)因含水量较低超声探查困难,进行非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桡骨茎突部第一骨性纤维鞘管。针刀松解操作完毕后,暴露桡骨茎突区域,逐层解剖观察并记录针刀及其周边解剖结构,并将解剖结构与超声图像进行对比识别。 (1)对 U 组及 C 组分别进行操作安全性评估,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内容如下:是否损伤桡神经浅

3、支,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松解切口离桡神经浅支桡侧分支的最短横向距离(L1),松解切口离桡神经浅支尺侧分支的最短横向距离(L2),松解切口离桡神经浅支分叉处最短纵向距离(L3),肉眼观察桡神经浅支是否存在切割痕迹;是否损伤桡动脉:测量松解切口离桡动脉的最短横向距离(L4)及松解切口离桡动脉鼻烟窝段的最短纵向距离(L5),肉眼观察桡动脉是否存在切割痕迹。是否损伤肌腱:肉眼观察及评估是否存在肌腱损伤。并分别计算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率。(2)准确性评估:肉眼观察针刀推割痕迹位置是否位于桡骨茎突部第一骨性纤维鞘管表面或偏离目标松解区域;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针刀推割痕迹的长度(L6),并计算松解成功率。(

4、3)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以下解剖结构的长度及两解剖结构间距离: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的长度(L6),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离远端腕横纹的距离(L7);桡骨茎突掌侧骨嵴的长度(L8);桡骨茎突掌侧骨嵴远心端距离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远心端边界的长度(L9)、 桡骨茎突掌侧骨嵴近心端距离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近心端边界的长度(L10)。 肌腱在桡骨茎突处斜行角度(A1);是否存在纤维间隔及纤维间隔长度(L11),桡骨茎突桡侧骨嵴及掌侧骨嵴间的骨沟内是否存在骨突及其大小,测量骨突的长(L12)宽(L13)高(L14)。结果高频超声探头能较好显示桡骨茎突部解剖结构。(1)安全性:U 组 L1为 5.161.6

5、1mm(2.548.09mm),L2 为 6.591.75mm(3.359.59mm),L3 为14.285.70mm(6.0926.86mm),未见明显桡神经浅支损伤。有 3 例在肌腱表面发现轻微损伤有划痕。L4 为 9.852.46mm(4.7315.85mm),L5 为 8.772.61mm(3.9813.28mm),未发现桡动脉损伤。C 组 L1 为 5.291.21mm(2.938.05mm),L2 为 6.252.20mm(2.6611.55mm),L3 为 15.075.11mm(6.3127.74mm),未见明显桡神经浅支损伤。有8 例在肌腱表面发现轻微损伤有划痕。L4为10.

6、432.15mm(6.6015.16mm),L5为8.483.34mm(3.3615.48mm),未发现桡动脉损伤。两组的L1、L2、L3、L4、L5 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肌腱损伤率进行比较,U 组为 13.04%,C 组为 22.22%,U 组低于 C 组,但是二者显著性 p=0.377>0.05,因此,未发现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2)准确性:U组 20 例松解成功,针刀松解痕迹都位于腕第一腔室的桡骨茎突区域内,未见水平偏移。3 例松解失败,2 针刀在浅筋膜内切割,未在第一骨性纤维鞘管表面腱鞘表面进行松解,1 例刺入腱鞘内。C 组 27 例松解成功,

7、9 例松解失败,包括 1 例纵向偏离,4 例在腱鞘表面为点样针孔针刀刺入腱鞘内,4 例在腱鞘表面未见松解痕迹。U 组成功率为 87%,C 组成功率为 75%,U 组成功率高与 C 组,但是二者显著性p=0.266>0.05,因此,未发现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比较两组松解痕迹长度,U组痕迹长度为 6.873.91mm(013.99mm),C 组痕迹长度为 6.163.60mm(012.52mm),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解剖学测量:L6 为 23.233.0mm(18.1630.75mm),L7 为 5.765.16mm(016.26mm),L8 为 9.651.67

8、mm(6.2315.70mm),L9 为 6.784.59mm(017.96mm),L10 为 9.164.27mm(2.4923.22mm)。 按纤维鞘管按与桡骨茎突及远端腕横纹的距离分类,可分为型: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延伸至远端腕横纹处 35.59%(21/59),型: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延伸至远端腕横纹及桡骨茎突间 47.46%(28/59),型:腕第一腔室骨性纤维管延伸至桡骨茎突远端处 16.95%(10/59)。肌腱在桡骨茎突处斜行,夹角 A1 为 15.334.02(1025)。32.20%(19/59)存在纤维间隔,6 例存在完全纤维间隔长度伴随整个肌腱延伸,13例为不完全纤维间

9、隔长度 L11 为 6.782.91mm(2.4510.88mm)。针对于有纤维间隔的情况,其中仅有 3.39%(2/59)的针刀操作对两个纤维间隔同时进行了松解,松解的针刀痕迹长度分别为 3.62mm、5.32mm。 40 例标本中有12 例在桡骨茎突骨沟内有骨性突起,骨性突起的出现率为 30%。结论超声引导可以较好识别桡骨茎突部结构,减少操作过程中对肌腱的损伤,同时在识别解剖变异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能提高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两种操作方式对桡骨茎突部第一骨性纤维鞘管推割都具有较好成功率,超声引导的成功率高于非超声引导方式,且肌腱损伤率较非超声引导方式低,超声引导的方式能实时观察到进针轨迹与解剖结构的关系更适合临床初学者采用。腕第一腔室纤维间隔、 桡骨茎突骨槽内骨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病针刀治疗难度,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在桡骨茎突处斜行应注意其角度,防止推割中的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