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902267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篇1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板书课题:齐读。、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生读,后齐读。二、初读感知、请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交流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说说对此句的理解。、师小结过渡: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觉在画中一样,那感

2、觉真是太美了。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用你们美的心灵,美的眼睛去感觉桂林山水美的神韵。先来感受漓江的美。三、感受漓江的美、师配乐朗读第二小节: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漓江水的特点。、师:听出来了吗,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抓静、清、绿)、指导朗读:读出“静、清、绿”的感觉来。(练读、指名读、齐读)、迁移句式,完成填空:万里长城真长啊,长得( )。尚湖的水真( ),( )。、有感情地朗读: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漓江的美。四、领略桂林的山过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桂林的山。、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学习第三小节,说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可用小组内喜欢的

3、方式读,如可以读读画画,可以边读边想象桂林山的样子,也可开展朗读比赛等。、交流:(媒体出示该段内容)抓(奇、秀、险)用相关图片帮助理解。、在感情地朗读:桂林的山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师引读第一句。谁能把它的这种魅力感染给大家。推荐读,齐读。五、小结升华、师引读小节。后接着引读: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问:这幅画是谁画的?、小结:大自然用它那绝妙的彩笔为我们描绘了这么美妙的一幅画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老师和同学一起随着音乐朗读这首诗。六、布置作业、你出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搜集桂林山

4、水的图片,办成小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篇2一、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2基础知识: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写法。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2学习在默读中边读边想像。三、教学难点:理解排比句。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教扶放”相结合等方法。2学法:“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方式和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方法。五、教学辅助手段 电脑课件学习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者的感受和我们一样不一样呢?他是

5、怎样描写桂林山水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水有什么特点?课文用了什么句式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边读边想象,在你脑海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默读课文十二分钟体会对比描写的特点。问:第一句话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水?重点写哪个地方的水?为什么要写大海和西湖水呢?(读第一句话)学生回答问题(通过与大海和西湖水的比较,强调漓江水的独特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问:漓江水的独特美体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第二句话)总结:作者抓住漓江水的特点,具体描写静清绿。学生回答(静、清、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

6、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通过比较让学生学习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方法,以及学习排比句。问: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同学们比一比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用原句比较:1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2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很,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学生回答:1不具体,使人对漓江水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而感觉不到漓江水的具体美。2感情不强烈,原句运用感叹句,语气强烈,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之情,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

7、漓江水的美。3读起来感觉乱,不如原句的排比句读起来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让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再次突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静)六、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见下表)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新课用谈话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话:同学们,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旅游过吗?都去过什么地方?你们去过桂林吗?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桂林山水的。学生回答问题。二分钟学习第一自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概括能力。齐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谁、在哪里、做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什么意思?学生回答问题。二

8、分钟体会文章内容,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所起到的总领全文的作用。本段一共两个句子,写作者荡舟漓江去观赏桂林山水,既是受桂林山水的吸引,又是想验证“甲天下”,因此,“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在全文起着总领的作用。那桂林的山水到底有没有“甲天下”这样美?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吧。(放录像)看完录像请学生谈桂林山水给自己的最深的感受。学生看录像,然后说自己的感受。(美丽、秀美)四分钟学习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的的自学能力,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比较和第二段写法有什么相同,归纳出桂林的山的特点。学生回答问题。十二分钟通过读,引导学生学语言,体会感情。我们再来回味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放幻

9、灯片)边看录像边读课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体会文中的感情。学生看幻灯读句子。学习第四自然段,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问:“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分别指什么样的山和水?为什么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请在这一段中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一句话。学生回答问题。四分钟理解重点句含义。出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齐读。1.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这保存话与开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问题。总结进一步深化感情,总结学法。这篇文章不仅描写了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同时又使我们从中学会了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大家可以以此为例,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景物写成作文

10、。学生做课堂练习。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能背诵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并仿写一句或一段话。、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因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今天我们就走进桂林山水,来欣赏一下桂林的美景。、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出示句子和画面:大

11、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朗读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美,它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找出相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欣赏漓江图片,理解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

12、。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说话练习:教室里真静啊,静得_。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_。师小结:作者描写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时,用了三个结构特点相似的分句,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排比句。它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一样,也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个句子写得多美啊,让我们再边读边美美地体会一下吧。 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学习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齐读第二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 游过了漓江的水,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桂林的山吧!(欣赏图片) 桂林的山如此之美,让大家都情不自

13、禁地发出赞叹,那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赶快找到描写桂林的山的第三自然段。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要求: 作者把桂林的山与什么作了比较?(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桂林的山写好的?(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还用了很多好词,好句) 思考: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奇”: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山还可能像什么呢?有的像背着娃娃的

14、妇女,有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表现出郁郁葱葱,色彩明丽的特点。“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夸张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再次欣赏图片,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齐读整个自然段。、学习第四自然段: 如此美的水,如此美的山,难怪作者发出了如此感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请大家读读第自然段,也找找这种感觉。 读读第四自然段,欣赏桂林山水视频:“画卷”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