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99727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背诵全诗。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诗句的意思。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三读法”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诗句本身的美,并能通过歌曲进一步感受诗歌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诗句的意

2、思。 2. 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1. 通过“三读法”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学习提示 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

3、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一、导入新课 梁启超先生曾有诗句“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绵绵、杏花繁盛,极尽江南春光明媚深幽之态,连孝宗看后都连声称赞。雨下着春过,花落时春深,美诗美景,历经流年,总能唤起与表达我们对春天的感受。而在那个春天,在那句诗中,诗人陆游心里有何种滋味? 二、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

4、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

5、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为秦桧所黜。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继位,赐进士出身。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将领王炎聘陆游至幕中襄理军务,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

6、,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淳熙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淳熙十三年,知严州。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 之后历经多次升降官职,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后的二

7、十余年,长期蛰伏在山阴农村老家,因为养生有术,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聪目明。期间虽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敌作战的主张,但始终遭受非议。最后于在嘉定二年(1209年)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86岁。 三、背景介绍 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1178)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在临安写了此诗。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与他的许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

8、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四、知识支架 分 茶 分茶这种游艺大约始于北宋初年。北宋初年,陶谷在荈茗录中已经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他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陶谷所述“茶百戏”便是后来的“

9、分茶”了,玩法是一样的。玩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此时,盏面上的汤纹水脉会幻变出种种图样,若出水云雾,状花鸟虫鱼,恰如一幅幅水墨图画,故也有“水丹青”之称。 五、整体感知 首联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居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 颔联写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诗人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颈联就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在这明艳的春

10、光中,诗人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尾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诗人应召入京,却只匆匆一过,便拂袖而去。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六、解题 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初霁,刚刚放晴。 七、文本研读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

11、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1.首联: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以讽喻书无奈) (1)字面意思:世态炎凉,不该来京华做客。 (2)实际含义及情感: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薄则直道穷(正直的处世态度却行不通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表达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居京华的蹉跎。 (3)艺术手法:比喻、反问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

12、便有人叫卖杏花。 2、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反衬写愁情) (1)字面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2)实际含义及情感:“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诗中“一夜”两字,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相对明快的字眼,但仍意在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鲜明的对照,可谓以乐景写哀情的经典之作,表达出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

13、。 (3)艺术手法:乐景衬哀情、通感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3.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以细节显悲情) (1)字面意思:闲得无聊,练趣斜行草字及在窗下坐着品茶。 (2)实际含义及情感:“矮纸”指短纸、小纸,“草”指草书。这句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漫长等待,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故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

14、。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的境界,然而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山河沦陷、百姓受苦,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真是无聊而又可悲。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 (3)艺术手法:情态描写、细节描写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4.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以用典现悲愤) 明确:(1)字面意思:不要叹

15、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2)实际含义及情感: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3)艺术手法:用典 八、总结全诗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