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视及其验配 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天津市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 陈晓琴陈晓琴定义n指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调节能力缓慢的、永久的、自然的下降所导致视近物模糊、不适、困难,出现视疲劳,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基础上另加凸透镜才能有近视力,缓解症状n属于生理现象,一般出现在40~45岁临床表现n视近困难n视物不能持久n喜欢在强照明下阅读或工作n短暂性复视、阅读时串行,少数出现内斜视验配n初步确定近附加光度数n调整(精细)近附加度数n最终近附加处方初步确定近附加度数n根据年龄和原有的屈光不正状态为依据n按照“保留1/2调节幅度”的原则n根据视力判断下加度数的方法n使用融合性交叉柱镜(FCC)方法年龄和原有屈光状态与初步近附加的关系年龄 近视、正视 低度远视 高度远视33-37 0 0 +0.7538-43 0 +0.75 +1.2544-49 +0.75 +1.25 +1.7550-56 +1.25 +1.75 +2.2557-62 +1.75 +2.25 +2.50 >63 +2.25 +2.50 +2.50 保留½调节幅度的原则阅读附加=工作距离(单位为“D”)-1/2调节幅度调节幅度的确定nDonder调节幅度表n移近法n负镜片法n年龄计算法Donder调节幅度表年龄 幅度 年龄 幅度 10 14.00 45 3.50 15 12.00 50 2.50 20 10.00 55 1.75 25 8.50 60 1.00 30 7.00 65 0.50 35 5.50 70 0.25 40 4.50 75 0 FCC法仪器设备Ø综合验光仪Ø交叉柱镜视标Ø近点杆Ø照明光源根据视力判断下加度数的方法远矫正基础上近视力 0.6下加+0.50D 0.8下加+1.00D 1.0近附加度数为+1.00DFCC法FCC法FCC法 FCC视标FCC法准备工作Ø综合验光仪上加入患者的远矫正镜片Ø放置交叉圆柱镜视标在近点杆40cm处,降低照明Ø放置JCC在病人眼前(镜片负轴在垂直方向)Ø综合验光仪调整至患者的近用瞳距,确保双眼都未被遮盖FCC法具体步骤Ø询问患者什么方向的线更清晰Ø若患者报告水平线更清晰,表明患者调节滞后或有老花Ø双眼同时增加正镜片,每次+0.25D,直至患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如果不能获得同样清晰的结果,以患者报告水平线更清晰时的最高正镜片为止调整近附加(NRA/PRA)ADD=临时近附加+1/2(NRA+PRA)NRA/PRA测量具体步骤Ø在远矫正基础上,置入临时附加Ø检查NRA 双眼前同步增加正镜,逐步递增+0.25D,直至视标开始出现持续的模糊,记录增加的正镜总量Ø回到检查开始时的镜片度数Ø再次确认视标清晰Ø检查PRA 双眼前同步增加负镜,逐步递增-0.25D,直至视标开始出现持续的模糊,记录增加的负镜总量例:(1)BCC测得临时附加 +1.50D(2)调整近附加 测量结果 NRA +1.00D PRA -1.50D(3)精调近附加度数 ADD=+1.50+1/2×(+1.00-1.50) =+1.25D确定最终近附加处方 根据患者实际用眼距离及阅读物的视标大小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0.25D直至患者感觉清晰及舒适老视矫正方法框架 Ø单光眼镜Ø双光眼镜Ø渐进多焦眼镜老视矫正方法n框架n隐形n手术老视矫正方法隐形Ø同时视型 双焦、同心双焦、环区双焦、渐变多焦Ø单眼视型 一般以优势眼视远或近视眼度数较低眼视远老视矫正方法手术Ø更换人工晶体 视远戴镜ØLASIK手术 一眼视远,一眼视近ØHelmoholtz经典“松弛学说”Ø巩膜扩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