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8854780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8(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201082010830年召开过的4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1994、6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6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培训:更多地显现功利的性质 教育:更多地具备人本的性质 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类型的教育的教育 应有初、中、高的层次。 中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者) 高职培养生产、管理、

2、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 0级级1级级 2级级 3A3B3C4A4B5A 5B0级(学前教级(学前教)1级(小学教)级(小学教)2级(初中阶段)级(初中阶段)3级(高中阶段)级(高中阶段)4级(补习)级(补习)5级(大学教育)级(大学教育)6级(研究生教育)级(研究生教育)(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2010年天津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及启示:项目及启示: 模具:3D测量与制造 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加工 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 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 计算机网络组建

3、和安全维护 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 2、几个“模式模式”的概念界定 办学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教学模式 融“教、学、做”为一体 “做中教才是真教,做中学才是真学” 评价模式 主体多元 形式多样 双证书制 3 3、“双师结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一般是相对个体而言;“双师结构”师资是相对群体而言 “双师结构”师资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一个闪光点 4、质量工程质量工程 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方向,是一项重点战略工程 加强内涵建设

4、的策略 : 理念更新是先导 专业建设是根本 课程改革是核心 师资队伍是关键 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支撑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闪光点 二、专业建设 职业学校最基本的建设 专业设置结构调整及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竞争力 专业彰显学校属性 专业引领内涵建设 专业反映学校特色 名校、名专业是学生择校和就业的依据和依靠 1 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为依托 区域性 前瞻性 匹配性 规范性 专业建设策略之一: :“五个五个对接对接” 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5、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努力构建与产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职成20104号),规定有 19 (原13类) 大类,321个(原270个)专业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目录,规定有 19大类,275个专业 “联院”现设有16大类,134个专业,12个专业协作委员会,10个院级重点专业 专业建设策略之二: 做强主体专业 改造传统专业 拓展新兴专业 学校专业结构的构建学校专业结构的构建: : 群集式(Cluster)专业结构 以重点专业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专业建设走集约型(Intensive)发展道路 专业教育资源集成化(Integra

6、ted)的配置 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目标: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环 2、专业建设的内容、专业建设的内容 一个出发点: 就业为导向 二个着力点: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三项保障点: 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 3、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也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开发工程的流程 开发主体 开发技术 开发结果 人才需求调研人才需求调研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材开发模式教材开发模式课程内容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

7、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结构分析教育部门教育部门职业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专家行业专家工作分析专家工作分析专家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专业教师课程专家课程专家行业专家行业专家专业教师专业教师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专业教师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学习结果学习结果教材教材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能力标准能力标准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格式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格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招生对象、学制(招生对象、年限) (2)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3) 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岗位 (4)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 对应 的知

8、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拟设课程) (5)主要专业课程介绍(6)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7)教学计划表(8)编制说明 三 课 程 改 革 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 1、课程概述、课程概述 课程课程(Curriculum)有多种定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有序教育活动,它是指对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 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具体的科目课程(或学科)的教学。 2、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从广义课程广义课程的角度:的角度: 课程开发决策(确定专业) 课程目标开发(明确培养目标) 如:仅是“首岗适应”还是要为以后“多岗迁移”,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门类开发(确定主要课程) 课程结构开发(形成课程计划

9、) 从狭义课程的角度:课程的开发(分析、设计、课程文件、教材、硬件等)课程的实施(指备课、讲课、作业、实践环节、辅导、考核等)课程的评价(质量监控体系、评价方式)课程的管理(课程文件、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的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料库建设(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CAI课件、电子教案、教学素材库和题库、 网络课件、音像媒体、多媒体软件等) 课 程 职教课程观课程工程系统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3、 课程开发几种模式的比较: 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1)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优点: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逻辑性、系统性强 不足 :

10、 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能力, 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 增加了基础理论学习的难度 (2)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上的课程开发 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理论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将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能力分解为专项能力,开发课程。 DACUM (Development A Curriculum)方法 CBE课程开发模式 优点: 课程设计采用能力组合,按模块设计方案,重视学生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足: 实践中,将单项能力组合为综合能力的方式忽视了工作的整体特

11、征和经验成分,没有理清与工作过程间的关系,加上受传统课程的影响,将专项能力组合成课程时又回到老路上了。 CBE对课程开发的贡献主要在理念上 (3)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模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驱动, 确定模块式的学习项目。 一般来说,通过几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系列的学习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鉴于我们目前对项目课程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条件的制约,开发项目课程显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在技术上如何确保“项目”能覆盖这个工作领域?如何使得项目课程能负载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等? “开发没有统一模式,但有统

12、一的导向” 机电类提出,以技术体系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基础,多元整合课程体系。具体化为基础类课程综合化,技术类课程理实一体化,技能训练项目化。 财会类提出,以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两个链路的课程体系(一是基础知识技能,一是岗位实践)。 护理类提出,以人为本,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宽基础、多方向的课程体系。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是围绕培养目标,规定各门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课程标准也是教材编写、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分为:指导性课程标准实施性课程标准“课程基本要求”等三类 课程

13、标准结构框架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要求(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 内容标准 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考核与评价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制订“课程标准”的关键课程内容开发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把工作实践的要求课程化,把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 即:实现工作体系到课程化的转变 职业能力标准到课程标准的转变 5、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 怎样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

14、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任务导向项目教学模式 怎样选择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法: 讲解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探究法模拟法、演练法、实验法、调研法 要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儿教,怎么教? (4W-what who where why ) 项目教学法流程 项目目标基础知识技能准备学生制订实施方案方案展示与完善项目实施成果展示与评价取得相应学分教师指导项目小组讨论自我信息收集教师传授 6、说课与评课 说课与讲课的不同: 目的不同 对象不同 内容不同 方式不同 课堂教学评价 目标达成度 学生参与度 时间有效度 7、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

15、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 ( 1)明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要体现当前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品牌课程,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应有自已的特色和风格,应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学校要制定建设规划 ( 2)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思路以名师培养为起点, 形成一个核心以教学名师为核心, 构建一个团队以教学团队为主力,编写精品教材以优秀教材为基础,建设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中心,打造特色专业以特色专业为依托,铸就教学成果 四、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改的切入点、突破口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出真知,实践

16、长才干” 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涵义:工学结合的涵义: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校企合作是载体 要通过系统化设计,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 技能与能力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智力的和体力的活动方式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即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实际操作技能形成的几个阶段: 知识准备阶段(定向) 掌握局部动作的阶段(具体化) 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阶段(联接) 动作协调和完善的阶段(完善) 两个“系统”的深度融合 理论联系实际 系统的能力培养:将实验、实训、实习到最后的顶岗实习系统化设计 系统的基础知

17、识培养: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精心设计基础知识要求,为学生学习技能、技术,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操作类为主的专业 可探索先工后学,先会后懂 管理类为主的专业 可探索先学后工,先懂后会 工学结合课程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比较工学结合课程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比较 学科系统化课程 工学结合课程 1、目的是掌握事实的知识2、在具体的学科中传授学科知识3、以工程或学科结构为基础4、每位老师对自已的“学科”负责5、其特点是在学科体系中学习,与工作缺乏直接联系6、按照课时节次进行,学习进程由教师安排1、目的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2、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3、以典型工作任务结构为基础4、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对

18、某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负责5、其特点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学习,与工作有直接联系6、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学习情景进行,学生有安排学习进程的空间 项目主导模式厂校一体化顶岗实习模式实习就业一体订单培养模式职教集团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科研攻关模式合作培养模式联合共建模式项目主导模式十种模式 2、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性教学环节指: 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 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描述的随意性 偏重“硬实践”忽视“软实践” 教师实践能力不适应要求 实践教学资源亟待丰富和完善 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目前最难实施的教学环节 企业分散,难以集中管理 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难以坚

19、持 交了学费,不在校实习和住宿,产生误解 企业有自身的任务,不能接纳大批学生 师傅要生产,不能进行有效指导 对策:对策: 科学地细化顶岗实习的组织工作 明确教学要求明确教学要求 分层、分阶段的递进认识实习学徒工顶岗实习 “五定五定” : 定单位、定岗位、定课题、定计划、定指导师傅与教师 实习组织形式实习组织形式: 可以集中一段时间如“2 1”,“4+1”,“3.5 1 0.5”,也可以分成若干部分,交替进行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功能: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

20、训中心 建设原则: 现实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 服务性原则 生产性原则 要在“建、管、用”上下功夫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原则:建设原则: 长期发展性 校企“双赢” 区域代表性 职业性 构建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化、生产化、标准化、实用化 引企入校,校企组合的新模式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1)企业提供教学、科研设备,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与实训;(2)学校提供优质人才 领校入企 国外产学合作的几种主要模式国外产学合作的几种主要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 共性:共性: 一个目标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两种环境

21、学校、企业 三元主体学校、学生、企业 四项结合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经历,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全面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小结 围绕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主题, 明确: 为什么要改 改什么 怎么改 改成怎么样 教育教学改革 一个永恒的主题 说易行难,任重道远 愿:为此共同努力奋斗! 以此共 勉 参考资料 -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石伟平 徐国庆 - 学习领导域课程开发手册高林 赵志群 -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 戴士弘 - 职教育课程改革有关论述 姜大源 - 五年制高职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马能和 -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马树超 谢 谢 大 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框架 专业平台课程 机械制图、 机构与传动、 汽车力学、 汽车材料与零件加工 专业方向课程“7+1”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电控发动机理论与实训、 传动系统、 自动变速器、 防滑控制系统、 悬架和转向、 汽车电器、 空调系数 整车检测与综合实训 工学结合课程企业文化及生产流程、 电控发动机检修、 汽车大修竣工检验、 职业健康与安全 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