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主题探究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8839340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主题探究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祝福主题探究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祝福主题探究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祝福主题探究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祝福主题探究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祝福主题探究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主题探究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福祝福,习俗与庸众之恶习俗与庸众之恶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行为,就是平庸之恶平庸之恶。犹太学者犹太学者 阿伦特娜阿伦特娜 人们为何会对恶行熟视无睹,或者是公然参与,而没有任何犯罪感?“平庸”思考的匮乏;“恶”,助纣为虐式的作恶。人间惨象人间惨象举世狂欢,祝福一人独悲,殒命祥林嫂在死之前,已遭受祥林嫂在死之前,已遭受习俗的千遍虐杀习俗的千遍虐杀而致命一击,或许就是春节千家万户传来的吉祥如意的祝福庸众的虐杀?庸众的虐杀?严厉苛刻的鲁迅,真有此意?一言难尽一言难尽正这个:福福字的演化:从甲骨文字形看,“福”字的意思是会意双

2、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韩非子认为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全寿富贵谓之谓之福福”古书中常说人的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五福”:一是一是长寿长寿,二是二是富裕富裕,三是三是康宁康宁,四是四是修好品德修好品德,五是五是考终命考终命。五福的具体含义:“长寿”,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祝福表达追求幸福的意愿?还是获得幸福的实际途径?小说开头:由远而近、由上而下,渲染祝福的氛围,然后“我正是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这里,有着特别的意味 有故乡而无家,全社

3、会在春节都信奉祝福,习俗也是一种统治的力量,个人无力改变,只得顺从。 偏僻落后,鲁镇社会,四叔还在大骂新党,乡下最有见识的人思想意识不过如此,其他人的见识,便可想而知了。在一个封闭的社会里习俗构成了思想和行为的温床,所有的人都无力脱离它的束缚,四叔,四婶,柳妈,祥林嫂“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社会死气沉沉,在旧的习俗中,鲁镇人浑浑噩噩地生活,祝福的未见得有福,贫穷、疾病和灾难总会降临,躲得过的人,要感谢神灵,于是祝福更加虔诚,躲不过的人,自认有罪,还得加倍祝福,更迷信四叔书房里,半截名言:事理通达心气和。乡村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困境,只能靠古代圣贤残留的心灵鸡汤来治疗自身精神的疾患。在小小的书房外

4、,踽踽独行的祥林嫂在风雪交加的黑夜追问:一个人死了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谁能回答祥林嫂的疑问!就是在城里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毫无办法。整个社会的愚昧和迷信,知识分子仅靠个人修养无力改变,只能自我安慰,逃避现实。在春节之夜,家家户户祝福的时候,流浪在旷野的祥林嫂无疑是个缺乏温暖和安全感的乞丐,她到哪里找一座神庙找一尊神来为自己祝福?两次丧夫,失去阿毛,按照迷信说法,从四叔到普通人,大家达成了共识:这样的女人是不洁之物,不祥之物,早已从家的概念中开除了,失去祝福的资格,沦为孤魂野鬼,甚至,死了之后也要遭受鬼神的惩罚。 鲁镇人啊,到底是什么心肠?不是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善良和同情心吗? 春节祝福为

5、何要拒斥祥林嫂一个人?祥林嫂是不祥之物吗?她的名字里还带一个”祥“字呢。为了家庭和个人幸福,鲁镇人心理如此虚弱,连她的死也不敢明说。她不招惹任何人,孤独地离开人世,竟然还被有文化的四叔诅咒鲁镇人对祥林嫂真的那么绝情吗?四婶两次收留祥林嫂,并不排除怜悯的因素;鲁镇的其他女人,也不同程度地对祥林嫂的不幸流过眼泪然而,两次丧夫,又失去了阿毛,这样接连不断的灾难落在祥林嫂的身上,让所有的同情心都变得脆弱不堪!在这样的天灾面前,任何一个草民都不具有抗击的能力,心理上恐惧转化为一种迷信和禁忌,祥林嫂,一定是招惹了神灵,她是有罪的冷漠,嘲笑,最后发展到公开的歧视,其实是鲁镇人对无法预测和无法抗击的天灾的消极

6、逃避,大家孤立、隔绝、远离祥林嫂,唯恐相似的灾难落到自己身上四婶不准祥林嫂碰祭礼,也是同样的心态。至于好事的柳妈,则是对祥林嫂的不幸做了一个错误的归因:没有从一而终,毁了女人的名节,阿毛之死,祥林嫂难辞其咎,罪孽深重,殃及死后的世界。再来看鲁镇人的风俗春节祝福吧。依靠给神灵奉献鸡鸭猪的供品和内心的欲望能否获得神灵赐福呢?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无神论者,即使供神也抱着一种不够严肃的态度:诚则灵,不诚则不灵。或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信仰具有极强的投机性。什么意思呢?信不信神,取决于个人的主观需要。也就是说,凭借自身能力难以获得的事物,而自己又非常渴望获得,这个时候,便想到了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神

7、灵了。非分之想,竟然想通过用祭品贿赂讨好的神灵的方式获得成功。这种信仰是私欲膨胀的产物,从道德上来说,是极端利己主义的情绪发作,不利他,不利社会,具有强烈的排他色彩,是人性阴暗和堕落的表现。在春节这样全民信奉的风俗里,祝福其实就是一场人性集体堕落的大灾难。 当然,无神论者的中国人有着天生的幽默和睿智来宽容和谅解这种自私行为。利己而不损人,祝福的行为有什么错呢?祝福不会给他人造成直接的、实质性的伤害,顶多是一种趋吉避凶的心理暗示而已。在过去的时候,我们看到太多的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以为祥林嫂悲惨地死于普天同庆的祝福之夜是社会旧制度和旧道德的罪恶。但这样的批判是肤浅的。社会制度没有能力强制鲁镇人同

8、情和救助祥林嫂,更没有办法强制鲁镇人放弃内心的迷信和禁忌去热烈拥抱祥林嫂。道德也如此,不可能在人的外部产生一种强制行善的力量。多数人在采取利他行为之前首先要就自我的利益进行安全性的评估,这更符合人的理性选择。道德的善与恶是建立在认识能力基础之上的。真善美,首位是真(认知能力),其次为善(道德觉悟和行为),最后才是美(价值判断)。鲁镇人意识不到关心和救助祥林嫂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具体直接的利益,反倒受迷信禁忌思想控制,选择逃离祥林嫂来保护自身利益,从鲁镇社会的整体认知水平来衡量,鲁镇人并不认为他们做错了什么。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两次丧夫不是她的过错,迷信思想却要她来承担,阿毛之

9、死带有偶然性,但发生在两次丧夫的祥林嫂身上,这也是她的罪孽了。鲁镇人为了追求自己家的幸福,对祥林嫂采取冷漠、嘲讽和歧视的态度,让祥林嫂无辜地承担了无中生有的罪责。而祥林嫂从头至尾都希望通过符合社会习俗和信仰的方式在社会里获得立足之地,但她彻底失败了。夫家剥夺祥林嫂的人身权利,把她卖给贺老六,破坏了她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从而让她失去了在旧的道德社会生存的合法依据,这是悲剧之三。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有制度层面的因素,更主要的却是思想层面的因素。整个社会都把幸福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之上,没有找到获取幸福的实际手段,这样的悲剧不只是祥林嫂一个人的,祥林嫂的不幸完全可能降临到鲁镇社会任何一个人的头上。鲁四

10、老爷,四婶,柳妈,谁也逃不脱宗教迷信,如果激发的是私欲,迟早会殃及无辜的百姓,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当然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施害者。草民的生存力量弱小,生存风险极大,于是幻想拥有超自然能力的神灵;这样,对待可能发生的灾难,不是积极想方设法解决,而是抱着侥幸心理;若是无法逃避的灾难降临,归咎于神灵的惩罚也是对个人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责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求得内心安宁。迷信,是一剂观念的毒药,它把人类鸩杀在习俗的温情脉脉的庭院里。九十一年了,鲁迅先生目光如炬,看穿了阴霾沉沉的鲁镇,振聋发聩发出吼声:要救治病态社会,先要救治人的灵魂,科学启迪智慧,逻辑唤醒理性!历史前进的小径总是迷失在习俗的花园里,智者孤独地先行,他们身影在黑夜闪烁,恍若萤火今天,我们一切顺随习俗今天,我们一切顺随习俗的行为,是否存在认知方的行为,是否存在认知方面的缺位?面的缺位?有关习俗的众说纷纭有关习俗的众说纷纭习俗是人生的伟大的向导(休姆)习俗是最好的主人(西塞罗)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习俗是暴君(拉丁语)习俗是位态度粗暴而使人失望的小学女教师(蒙田)习俗是聪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英国)习俗,世界上的巨大的偶像(庞弗雷特)人哪,到底是入乡随俗,还是移风易俗?是脱俗,还是媚俗?面对习俗,是否要拿起思考的利器? 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