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8831073 上传时间:2024-07-2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7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新课程改革.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秋期教师资格培训第二讲第二讲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主主 讲:讲: 唐唐 旭旭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15086719621 E_mailE_mail: Q Q Q Q:304727693一一一一 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它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一一一一 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1、课程概述、课程概述传统的课程概念。传统的课程概念。“应试教育” 价值观在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

2、的总和,即指的是学校的教学内容教材。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 ) 新课程概念。新课程概念。 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一个系统。一一一一 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课程及其本质2、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1)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知识。通常表现为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 (2)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经验。只有被学

3、生真正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课程。 (3)课程是活动。)课程是活动。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4)课程是育人指南。)课程是育人指南。课程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系列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与运行活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技术水平环境因素青少年的特点发展的规律对象因素教育方针教育体制特点教育观内部因素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时代的变迁时代的变迁

4、时代的变迁时代的变迁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1、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 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指出:“全球化,是增多的人口流动、改进的通讯设施、极大提高了的贸易和资本流动以及技术发展的结果。它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机会。全球化还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从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互丰富。与此同时,日益加剧的贫穷、失业和社会

5、解体却伴随着迅速变革和调整的进程。对人类幸福的各种威胁也已成全球化现象。进而言之,世界经济的全球性转变正深刻地改变着所有国家的社会发展之特征。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驾驭这些进程和威胁,以便增强它们带给人民的利益而减少其消极影响。”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2、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路甬祥:创新与未来路甬祥:创新与未来 p.3p.3;科学出版社,

6、科学出版社,19981998 “信息爆炸”“信息爆炸”指的是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知识信息迅猛增长的现象。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必须终身学习。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多种不同渠道找到并获取信息,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将新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网络结合起来,判断信息的价值,将有价值的新信息应用到实践中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对公民的基本素养重新进行思考,什么是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与道德修养对传统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有大体的了解某一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欲望和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沟通的能

7、力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人生规划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3、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改革的关键 现行的课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明显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等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普遍存在;学科

8、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几个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4、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 课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的改革历程,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一种潮流,改革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增强,究其原因,其中最为普遍和根本的原因应在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变革。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课

9、程改革的背景之二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世界各国的应对世界各国的应对世界各国的应对世界各国的应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是:调整培养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发展目标 六项基本技能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英英英英 国国国国 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

10、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u交 流u数的处理u信息技术u共同操作u改进学习u解决问题英国新课程的六项基本技能英国新课程的六项基本技能英国新课程的六项基本技能英国新课程的六项基本技能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英国新课程的四方面共同价值观自我:认同客观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养成自尊心和自制力。人际关系: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尊重他人,诚

11、实、可信、自信。社会:追求自由与正义,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重视公民的责任和家庭,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环境:把由社会和自然共同构成的环境视为生命和变化的起源,对未来和可持续发展抱有责任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努力保持自然的平衡性与多样性。 美国美国20002000年教育战略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在课程方面提出: : “ “美国学生在美国学生在 4 4、 8 8、12 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 , ,最近特别强调最近特别

12、强调“ “不让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个孩子掉队” ”。 美国美国美国美国日日日日 本本本本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 宜人的教育环境;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

13、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韩韩韩韩 国国国国 20002000年台湾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其基年台湾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其基本目标可概括为本目标可概括为3 3大关系、大关系、1010项能力:项能力: 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 1 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2 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3 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提升生涯规

14、划与终身学习能力。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4 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识与技能。 5 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6 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 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识与技能。、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识与技能。 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 8 8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9 9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10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湾即

15、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台湾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把人、自然、社会视为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为有机整体,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规划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目标体系。 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公民的责任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国际视野国际视野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

16、: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实行学分制。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选择性的统一。选择性的统一。选择性的统一。 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国民

17、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中,1998年)韩 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 。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美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

18、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备。(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中学生年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德国 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发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印度 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2000年11月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英国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法国个体化帮助、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日本信息科、综合学习赋予学校更多

19、的课程自主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瑞士 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日本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空间。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各国实行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主要包括:课程说明选课指导手册专职咨询员辅导员制度同学合作计划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 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三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三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三课程改革的背

20、景之三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基础教育的滞后1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教育要面教育要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重要思想为的重要思想为的重要思想为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指导,全面贯

21、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育。教育。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2 2、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程改革的程改革的程改革的总总总总目目目目标标标标 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体主义

22、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23、,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

24、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代新人。代新人。代新人。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 3、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标标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的中小学中提出的的中小学中提出的的中小学中提出的的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改革的6 6

25、项具体目标为:项具体目标为:项具体目标为:项具体目标为:(1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新课

26、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 3、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标标标 (2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

27、发展的要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 3、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标标标 (3 3)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难、繁、偏、旧难、繁、偏、旧难、繁、偏、旧” ”和过分注和过分注和过分注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

28、容与学生生活以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 3、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

29、目标标标标 (4 4)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识的能力

30、、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 3、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标标标 (5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践的功能。践的功能

31、。践的功能。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 3、新、新、新、新课课课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标标标 (6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

32、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

33、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

34、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5 5、课程设置必须、课程设置必须、课程设置必须、课程设置必须“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选择性选择性选择性” ”。 四、新课程结构四、新课程结构1 1、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领性文

35、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规定某一学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规定某一学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规定某一学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五、新课程标准五、新课程标准2 2、新课程标准的框架、新课程标准的框架、新课程标准的框架、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国家课程标准的表述包括以下内容:国家课程标准的表述包括以下内容:国家课程标准的表述包括以下内容:国家

36、课程标准的表述包括以下内容:(1 1)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2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

37、、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3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

38、程度。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4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

39、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案例供教师参考。案例供教师参考。案例供教师参考。(5 5)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于使用者

40、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五、新课程标准五、新课程标准1 1、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位学生的发展。位学生的发展。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包含着三层含义:(包含着三层含义:(包含着三层含义:(包含着三层含义:(1 1) 以人(学生)的以人(学生)的以人(学生)的以人(学生)的发展

41、为本;(发展为本;(发展为本;(发展为本;(2 2)倡导全人教育,即关注学)倡导全人教育,即关注学)倡导全人教育,即关注学)倡导全人教育,即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生全面、和谐的发展;(3 3)追求学生个性)追求学生个性)追求学生个性)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化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化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化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42、2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本次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本次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本次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本次课程改革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课程改革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课程改革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课程改革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试从课

43、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来阐述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来阐述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来阐述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来阐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1 1) 反思反思反思反思“ “课程是学科课程是学科课程是学科课程是学科” ”的传统观的传统观的传统观的传统观念,确立念,确立念,确立念,确立“ “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经验” ”的新型课程的新型课程的新型课程的新型课程观

44、。观。观。观。 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2 2)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注学生作为注学生作为注学生作为“ “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 ”的发展。的发展。的发展。的发展。“ “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 ”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性与生活的完整性。性与生活的完整性。性与生活的完整性。 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3 3)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

45、构筑具)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生活世界与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生活世界与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生活世界与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同的世界。同的世界。同的世界。 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4 4)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教学

46、应关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教学应关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教学应关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教学应关注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注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注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注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5 5)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习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习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习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方

47、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2121世纪的基世纪的基世纪的基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恢复个人在知识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恢复个人在知识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恢复个人在知识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建构中的合法身份建构中的合法身份建构中的合法身份 。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6 6)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确立确立确立确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48、促进者、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程开发者和研究者” ”的新型教师角色。的新型教师角色。的新型教师角色。的新型教师角色。 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六、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综述世纪之交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情况,探讨这些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是否有必要?是不是成功?以你所了解的一种与教育有关的现象,如教育不公平、不考试的科目就不开课、全国共用一套统编教材,等等,分析其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探讨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将其中一些负面的弊端加以革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