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8762740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2 2节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的过程。草草兔子兔子老鹰老鹰草草兔子兔子老鹰老鹰能量的输入:能量的输入:1 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 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如何被小草吸收、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如何被小草吸收? ?这些这些能量都被小草吸收了吗能量都被小草吸收了吗?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3.3.生产者生产者( (第一营养

2、级第一营养级) ) 能量的去路能量的去路有哪些?有哪些? 太阳能太阳能生产者所固定(同化)的太阳能生产者所固定(同化)的太阳能植物中(第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植植 物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残枝落叶残枝落叶分解者分解者下一营养下一营养级摄入级摄入热能热能自身生长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发育繁殖(呼吸作用呼吸作用)1 1、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 ,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获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获得了吗得了吗? ?2 2、兔子获得了能量后、兔子获得了能量后, ,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思考思考: 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摄入摄入用于生长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发育和繁殖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

3、者摄入摄入呼呼吸吸作作用用散散失失遗体遗体残骸残骸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同化同化分分解解者者利利用用粪便粪便(未同化未同化)呼呼吸吸散失散失.能能量量流流经经初初级级消消费费者者示示意意图图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1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及总能量起点及总能量是什么?是什么?2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渠道是什么?是什么?3 3、 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生产者生产者( (植物植物)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 (植

4、食动物植食动物)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肉食动物)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分 解解 者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三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肉食动物)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1) (1)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生产者) )所同化能量的百分所同化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比是多少? ?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百分比呢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百分比呢? ? (2)(2)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 “流入流入” 和和 “流出流出” 是否平衡是否平衡? (3 3)通过上述

5、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上述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例分析:实例分析:(书书P95)5.0(4)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一、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逐级递减的原因: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第二、单向流动第二、单向流动。 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由由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能量数值由由低到高低到高绘制的图形叫做绘制的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说一说说一说能量金字塔可以说明能量金字塔可以说明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

6、,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5-95-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数量是否也呈金字塔?是否存在数量是否也呈金字塔?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特殊情况?鸟树昆虫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为a a,全部的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全部的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 b,全部的分,全部的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 c,则,则a a、b b、c c之间的关系是之间的关系是 ( ) A a=b+d

7、A a=b+d B aB ab+cb+c C aC ab+cb+c D c=a+bD c=a+bB 练习练习 A营养级营养级能量(能量(Jm-2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1 1、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 4个个营养级(以营养级(以a a、b b、c c、d 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经这4 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A、 a B、b C、 c D、d练习2、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根

8、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 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计算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计算:牧草牧草鼠鼠蛇蛇猫头鹰猫头鹰 如果牧草固定了如果牧草固定了1000焦耳的能量焦耳的能量, 则则猫头鹰最少能获得猫头鹰最少能获得_焦耳能量焦耳能量, 最多最多能获得能获得_焦耳能量焦耳能量.1403、例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计算的几种题型.doc1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如: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桑基鱼塘桑基鱼塘)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桑桑基鱼基鱼塘

9、塘”农业农业生态生态系统系统蚕蚕桑桑猪猪鱼鱼稻稻塘泥塘泥粪尿(饲料)粪尿(饲料)鱼粉鱼粉粪尿粪尿粪粪(饲饲料料)粪尿粪尿茎叶、糠加茎叶、糠加工场工场粪粪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草原上如何放牧,才能达到产畜量高又不会导致草原上如何放牧,才能达到产畜量高又不会导致草场退化?草场退化?合理确定合理确定载畜量载畜量,灭鼠、灭虫,灭鼠、灭虫2.帮助人们合理地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小结小结小结小结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的的能能量量流流动动概念概念过程过程特点特点实践实践意

10、义意义单向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传递效率10102020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输入、传递传递、转化转化和和散失散失过程。过程。1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 系统,使能量得到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最有效的利用。的利用。2 2、使能量、使能量持续高效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地流向对人类最 有益的部分。有益的部分。练习反馈练习反馈: :1.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 A.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 叶面上的太阳能叶面上的太阳能 B.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

11、太阳能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 能的总量能的总量 D. D. 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C B 2.2.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 一般是一般是( ( ) ) A A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 B B生产者生产者 C C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D D分解者分解者 C3.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 最少,人们应采用哪种食物结构(最少,人们应采用哪种食物结构( ) A A以禽类、蛋类为主以禽类、蛋类为主 B B

12、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 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4.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鹰、昆虫和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鹰、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食虫鸟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4000千焦,如千焦,如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率为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率为15%,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分别是(养级所利用的能量分别是( )540KJ和和81KJ 解析:解析:第三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第三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24000千焦千焦 (15%)3-1= 540千焦千焦 ;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量= 24000千焦千焦 (15%)4-1=81千焦。千焦。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