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8729194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600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0页
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0页
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0页
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0页
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规划原理文字PPT课件(6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规划原理主要讲课内容第一章 旅游规划的发展第二章 旅游规划的基础第三章 旅游规划的技术第四章 旅游规划的编制前 言课程简介学习方法开课目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旅游规划,马耀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旅游规划教程,赵黎明黄安民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月主要参考书:3.旅游规划教程,陈秋华、张建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4.旅游规划原理,张伟强、陈文君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5.旅游规划原理,吴国清主编,旅游 教育出版社6.旅游规划原理(第一版),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7.旅游规划,黄羊山 王建萍 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8.现代旅

2、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吴承照 编著,青岛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9.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5月10.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世界旅游组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11.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八版),查尔斯. R. 戈尔德耐等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12.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13.城市旅游规划原理14.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15.旅游规划案例16、国家各种旅游规范第一章 旅游规划概述第一节 国内外旅游规划的进展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对象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作用第四节 问题与对策第一节 国内外旅游规划的进展一、旅游规划简

3、史二、旅游规划的进展与趋势一、旅游规划简史我国古人早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划思想。二次大战后,旅游进入以大众化、洲际化为标志的现代旅游阶段。世界上一些地区开始形成了具有稳定的功能、一定的规模、重复运行的现代旅游系统。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旅游被政府意识到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会带来不良影响时,一些国家、地区的规划中开始涉及旅游。其中,具有较完整的旅游规划形态的是1959年的夏威夷洲规划 (State Plan of Hawaii),可被看作是现代旅游规划的先驱。旅游规划,第一次成为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后,法国、英国相继推出了正式的旅游规划。随后,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斐济、

4、波利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均兴起了旅游规划。如法国郎济道海岸、印度尼西亚巴厘、澳洲中部地区的旅游规划等等。70年代,旅游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旅游需要规划,这两点开始被各国及国际组织所重视和认同,如EEC(欧共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UNDP(联合国发展计划,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等等, UNDP的执行机构WTO(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于70年代末颁布了旅游发展规划目录,书中汇集了对118个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调查结果。80年代起,旅游规划

5、普及到许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发达国家进一步普及和深化,还出现了规划修编(Revision and Updating),如夏威夷洲旅游规划(1980)、奴萨坦格拉旅游发展规划(印尼,1981)等等。中国的现代旅游,起步于1979年。开放政策使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开始涉及旅游。同时,大量出现了各类旅游地、风景区规划。1986年,中国政府将旅游业正式确认为一个产业部门,并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同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制定了中国旅游发展计划,标志着中国旅游规划的正式确立。在此期间,各类风景旅游区规划,如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风景旅游城市规划等等,在规划方法上、规划内

6、容上,也日趋走向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相互整合。二、旅游规划的进展与趋势1、旅游规划的进展2、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1、旅游规划的进展与趋势第一,旅游需要规划。第二,对旅游实施规划控制的途径,主要有以社会经济为主的旅游发展规划(经济类)和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类)两大方面。第三,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接受资源承受力反馈和社会承受力的反馈。第四,旅游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障碍。第五,现代旅游及旅游规划在短短四十年中的发展十分迅速。2、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第一,从部门规划走向合成规划(由产业规划向系统规划发展)。第二,从规划文本走向实施过程。第三,走向知识与价值的社会参与。由领导规划、专家规

7、划向参与性规划发展。第四,旅游规划由实体规划向形象规划发展。第五,旅游规划由规划文本向发展纲要发展。第六,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一体化发展。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对象一、从旅游到旅游系统二、旅游规划的对象三、旅游系统的功能四、旅游系统的问题一、从旅游到旅游系统(一)旅游的内涵(二)旅游系统的形成(三)旅游系统的性质(一)旅游的内涵1、旅游的内涵2、旅游者3、旅游目的地4、旅游企事业1、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为非基本生存需要所作的旅行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总和。为休闲、观光、宗教、交往、集会、采风、健身、求知、猎奇、购物、探险、特殊爱好等目的,去异地他乡的活动现象属于旅游,但为执行国家公务而前往异地、移居等

8、现象除外。2、旅游的内涵(1)旅游者(2)旅游者的特征(3)旅游者的变量(1)旅游者旅游者是暂离居住地到他处旅行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人。1996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对“旅游者”定义如下: “海外旅游者,指来华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内旅游者,指在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客”。 (2)旅游者的特征异地性享受性消费性自主性地域

9、性(3)旅游者的变量社会变量旅行变量经济变量需求变量社会变量: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职业、家庭构成、旅行结伴构成;旅行变量:日期、目的地停留时间、始发地点、交通工具、住宿类型;经济变量:家庭收入、旅游开支、消费结构;需求变量:旅游动机、旅游偏爱、信息来源、旅游期望、质量价格态度。3、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出游和接纳旅游活动的地域环境。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对旅游者有一定的吸引力,是旅游者的旅行目标;为旅游者提供活动条件;具有一定的地域环境范围。4、旅游企事业旅游业是以提供旅游设施与服务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物质与精神的组织现象之总合。有些企业属于“纯旅游

10、业”,而另一些企业则只在部分程度上具有旅游企业的性质。(二)旅游系统的形成1、旅游者要素集2、旅游目的地要素集3、旅游企事业要素集1、旅游者要素集旅游系统由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事业三大要素构成。旅游者要素集:包括收入、距离、休闲时间、偏爱、年龄、教育水平等因子,构成旅游者子系统并汇成旅游动机。2、旅游目的地要素集旅游目的地要素集:包括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项目设施、符号系统等,构成旅游目的地子系统,并汇成旅游吸引力。3、旅游企事业要素集旅游企事业要素集包括从事信息、交通、服务、保护、开发、经营的事业机构及企业法人,构成旅游企事业子系统,并汇成旅游连结力。三大方面有机联系、相互制约

11、、相互支持,整合成为旅游系统。(三)旅游系统的性质1、本土性2、开放性3、整体性4、竞争性1、本土性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均具有地域特性,接待地社会经济环境也是较难改变的。这种地方特殊性,汇成了特定地域的旅游吸引力。本土性是维持持久吸引力的源泉。2、开放性现代旅游,是在人流及价值流的注入、信息流的输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旅游系统一旦失去开放性,就难以生存和发展。3、整体性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看,旅游者花费时间和货币,购买的是一次旅游经历。这一整体“游历”,是具有特殊功能与市场价格的一种新型商品。4、竞争性旅游系统从游憩系统中分离出来以后,从域外争取市场,获取人流和价值流,以维持系统的

12、运行与发展。二、旅游系统的结构(一)旅游系统要素的连结(二)旅游系统的层次结构(三)旅游系统的功能(一)旅游系统要素的连结旅游系统结构,通过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事业三大要素之间的吸引力需求键,消费生产键,生态环境土地利用键连接成为整体。旅游者要素集,内部的就业状况(职业、环境、强度)、个性特征、生活状况、受教育水平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闲暇时间消费状况偏爱结构。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旅游需求的基础,也决定了旅游者的时间空间经济门槛,从而直接影响旅游的地域及规模。旅游目的地要素集,包括自然要素(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社会文化要素(环境符号、语言文字、生活风俗、社会规范与信仰),基础

13、设施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旅游项目系统。这些要素组合成自然吸引物文化吸引物实体支持结构。它是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市场产生吸引力的源泉,也是旅游产业开发管理的客体。旅游企事业要素集,包括交通、食宿、供应、信息服务、医疗保险、卫生、治安、防灾、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娱乐、游憩、体育、健身等。这些要素组合成为社会、经济、环境的特色产品及经营管理体系。它是使资源区转变为旅游区并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生产者,是介绍、吸引、接纳游客的服务者,是旅游系统的管理者。(二)旅游系统的层次结构旅游系统日趋细密复杂,表现为逐渐形成分工明确的层次结构,表现为系统整体自控制能力的增强。第一层次: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层次,起主导作用

14、。第二层次:是旅游系统的产业、市政设施和社会的管理层次,它们是保障旅游系统合目的运行的中间环节。第三层次:是旅游协调运行的微观基础。如旅行社、淡水生态系统、旅游开发商、旅游者人群、劳动力、接待地社区等等,它们是旅游系统的微观基础和利益主体,是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旅游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随机动因很多,运行与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方向、多结果的非平衡、非线形的运行方式。(三)旅游系统的环境结构区域范畴的系统结构,就是该系统的环境结构。区域的资源比较特征、区位关系、外部交通条件、市场特性与规模、竞争环境、资金技术环境、体制与政策条件等,这些因素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及其一定的作用力影响该旅游系统,成为它们的环境结

15、构。环境结构中的资金、旅游者的流入量,构成了该系统的基本生存条件;生存与技术环境决定该系统因素相互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旅游系统的环境结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旅游系统的性质、状况、结构、层次、职能、发展速度和道路。三、旅游系统的功能(一)旅游系统的运转功能(二)旅游系统的竞争功能(三)旅游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一)旅游系统的运转功能1、人流2、信息流3、物质流4、能量流5、价值流1、人流与旅游系统相关的人流,主要为旅游客流、旅游就业人流两大部分。2、信息流信息流,以物质流和能量流为载体,通过物流、能流、人流和价值流来实现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传递和转化,从而形成旅游系统的信息流。分为自

16、然信息流和文化信息流两大类。3、物质流自然物质流经济物质流废弃物质流4、能量流自然能量流经济能流废弃能量流5、价值流经济价值流环境价值流社会价值流(二)旅游系统的竞争功能旅游系统的竞争功能要素包括:特色、区位、竞争环境、资金、技术、管理、内在质量和效率、发展时机八大部分,它们在优势(strengths)、弱点(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四各方面,通过旅游系统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显现其性质、时空的强弱变化(SWOT分析法)。四、旅游系统的问题(一)发展问题(二)功能问题(三)结构问题(四)问题的核心(一)发展问题1、旅游发展的本质2、旅游发展的问

17、题1、旅游发展的本质以旅游系统结构为基础,以功能运转为内容,内含价值判断的系统变迁。它是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系统的生存和进化的过程。旅游发展的核心变量,是时间和进化。2、旅游发展问题启动失灵症高速发展综合症方向紊乱症衰退症竞争失败症发展波动症发展延滞症(二)功能问题1、功能问题的定义2、功能问题(二)功能问题1、功能问题的定义2、功能问题1、功能问题的定义指旅游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和时间、经济文化环境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能力,或是内部机能的对抗、冲突削弱了系统的整体功能。2、功能问题旅游系统各因子的发展失衡或对抗,导致系统“五流”的运行障碍,甚至内部冲突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灾害,使旅游系统的功

18、能衰退乃至系统崩溃。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得到保护或发展,但旅游企业或事业的发展滞后,影响社会、经济价值功能的发展。先天条件较好的地区,自然、文化资源得到开发,但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和社会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是发展中国家极为普遍的问题)。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五流”功能运行状态良好,平衡协调发展,达到了相得益彰的功能状态。但是其整体功能与外部环境相类同、冲突和竞争,或者是外部环境支持力不足(时空、经济、信息距离过大),导致固有的功能不能发挥,或竞争失败,使功能发挥受到抑制。(三)结构问题1、结构问题的概念2、结构问题1、结构问题的概念旅游系统各要素所汇成的时空结构由于其自

19、身的规模、配置、比例、排列次序不当,或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导致系统局部要素超越了一定的阀值,使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失调,即称为结构问题。2、结构问题系统内部结构存在冗余或失调部分。系统结构缺乏辐射力、吸引力和自组织能力。缺乏抗风险能力及环境适应性。缺乏整体结构的预见性、程序性、方向性,无法把握发展机遇,无法应付风险和挑战。缺乏灵敏、高效的反馈结构,不能有效地实施反馈调节功能。(四)问题的核心1、发展问题、功能问题和结构问题是相互联系的2、判断旅游系统是否健康的标准发展的方向是否符合社会目的,或者既定的发展方向是否能通过旅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实现,是判断某个旅游系统是否合理、健康的根本依

20、据。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作用一、旅游可持续发展二、旅游规划的作用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的损耗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消失,是旅游发展的世界通病。1980年,马尼拉国际旅游会议通过了马尼拉宣言,宣言强调:“自然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的动力”。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织行动策划委员会会议”提出了一个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主要观点如下:目的:保护环境,维护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公共关系。目标:让人们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效益,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经历;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1995年,在西班牙兰沙罗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国际会议”

21、,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它们充分阐述了以下三个原则: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必须克服短期行为,放眼未来;可持续发展要与经济、文化等其它领域相结合。综上所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保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环境系统和文化系统完整性为前提,即在保持和增加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条件下,实现现时的旅游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内化于旅游规划体系之中。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而是21世纪人类普遍的发展哲学。所谓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质上是具体地取决于对规划技术的抉择。二、旅游规划的作用1、吸取教训2、确定目标3、促进整

22、合4、修正偏离5、维护稳定1、吸取教训旅游规划为新发展区或落后地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框架,避免重蹈粗放型、随机型、破坏性发展的历史覆辙。2、确定目标在充分研究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市场可能性的基础上,确定理想、可达的系统发展目标。3、促进整合旅游涉及农业、渔业、林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餐饮业、文化产业、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正是它们在共同创造旅游产品(即游历)。旅游产品的多部门整合特征、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客观上要求通过旅游规划,使多层次、多部门、分散营运的各类相关部门加速实现整合,使这一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边缘组合系统,走向资源合理配置、供需匹配,在市场竞争中更为有利、系统结构和谐高

23、效地运行。4、修正偏离建立、改进或强化规划反馈与实施监管系统,使旅游的实际发展能够不断地缩小与目标的距离以及方向偏差。5、维护稳定主动、及时地调节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旅游系统与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补充动力和资源条件。第四节 问题与对策一、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二、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三、主要的对策一、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旅游规划的对象是什么旅游规划的性质和内容是什么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基本概念问题如何认识旅游规划如何划分旅游规划的类型如何建构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等方法论问题旅游规划的主要技术体系是什么如何规范旅游规划如何实施旅游规划等一系列技术性、操作性和规范性问题二、

24、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旅游规划的性质旅游规划的内容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业开发建设条件的分析旅游客源市场分析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规划编制单位学术结构三、主要的对策以旅游规划的认识论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旅游规划在旅游发展中的贡献率为方向,对旅游规划的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展开探索,通过对旅游规划的发展、旅游规划的概念、旅游规划的技术、旅游规划的编制、旅游规划的实施五大方面的研究和总结,探索性地建构起“旅游规划原理”的基本框架。第二章 旅游规划基础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旅游规划的性质和类型第五节 旅游规划的组织与工作程序第六节 旅游规划与其

25、他规划的关系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一、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一、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二、旅游系统的规划控制二、旅游系统的规划控制一、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1、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2、旅游区、旅游区3、旅游区规划、旅游区规划4、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客源市场5、旅游资源、旅游资源6、旅游产品、旅游产品7、旅游容量、旅游容量1、旅游发展规划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要素所做的安排。展条件下对旅游要素所做的安排。2、旅游区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

26、或主要功能之一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地域。的空间地域。3、旅游区规划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筹部署和具体安排。4、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买者。6、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和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和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

27、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人文和综合三大类。7、旅游容量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小值。二、旅游系统的规划控制(一)旅游系统的进化与退化(一)旅游系统的进化与退化(二)旅游系统控制原理(二)旅游系统控制原理(一)旅游系统的进化与退化1、旅游系统的进化即旅游现象的内部关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上

28、升性演化。两大主要标志:第一,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一致;第二,系统内部的丰富性、组织性、功能整合性的提高。2、旅游系统的退化由于旅游系统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发展风险,加上周边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影响很大,旅游系统退化与消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二)旅游系统控制原理正反馈、副反馈,构成了刺激反馈机制。旅游系统的动态发展,本质上是由一种系统状态向另一种系统状态的过渡。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一、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一、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性质与特征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性质与特征三、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结构三、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结构四、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功能四、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功能

29、一、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一)旅游经济学与市场学理论(一)旅游经济学与市场学理论(二)旅游心理学理论(二)旅游心理学理论(三)闲暇与游憩学理论(三)闲暇与游憩学理论(四)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四)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五)旅游政策研究(五)旅游政策研究(六)旅游地理学理论(六)旅游地理学理论(七)旅游生态环境学理论(七)旅游生态环境学理论(八)旅游区位论(八)旅游区位论(九)区域形象理论(九)区域形象理论(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十一)利益主体理论(十一)利益主体理论(一)旅游经济学与市场学理论国外旅游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

30、特征、旅游商品、需求与供给、市场与价格、旅游消费与需求、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效益、旅游投资决策、旅游经济结构等。旅游市场学特别关注旅游商品的特征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就地消费性、产品潜在性、季节波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旅游商品的一系列市场营销问题。如:目标市场定位及交通条件,旅游者的内在需求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旅游路线,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产品替代威胁等。以便优化广告、渠道、旅游项目、服务项目、可接受的价格、行业合作、旅游经济效应和社会宏观经济效应等等。(二)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范畴包括:旅游者心理品质、心理活动及相应的旅游行为,还涉及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从旅游知觉、旅游偏爱、满意度等

31、等角度,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规律。(三)闲暇与游憩学理论“闲暇”偏时间含义,“游憩”偏闲暇时间中的活动,“旅游”则偏指以“旅”的手段所达成的游憩活动。几个观点:闲暇史是与人类伴生的历史,并且具有美好的发展趋势;闲暇与游憩是维持人类生理、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具游憩潜力的事物是一种资源;闲暇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现代产业;闲暇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政府介入;闲暇类型具有地域、文化和发展阶段的差异;闲暇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四)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主要研究范畴包括:旅游者本身及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旅游者与接待地社会的关系;旅游的社会影响(如旅游与宗教、道德、伦理

32、、语言、治安、保健的关系)。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差别旅游社会学偏重于研究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及接待地居民对旅游者的相关反应规律;旅游人类学则较多地侧重于关注主客文化碰撞及其后果,如接待地文化的改变与文化价值取向的矛盾,文化群落的衰退等等,调查研究选题也较多地集中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地区和少数民族。(五)旅游政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政策史、旅游政策的制定的程序、旅游政策影响评价、旅游政策的作用预测、旅游政策的形式类型、旅游政策比较与国际间的接轨、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六)旅游地理学理论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从土地利用、资源评价、发展到地理经济分析,后期又引进了多学科成果进行交叉研

33、究,如旅游者休闲游憩行为的地理学关系、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规划、旅游目的地的促销特点、旅游发展对自然和经济乃至社会文化影响的机制研究等等。(七)旅游生态环境学理论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多用于政策、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实用目的。生态旅游(八)旅游区位论区位论在旅游规划中主要是市场区位,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的布局都要选择区位条件好的区域。区位条件主要与距离、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九)区域形象理论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部分组成,通过客源市场大众识别、旅游形象定位方法、大众广告传媒、市场行销渠道、社会公关等活动途径,为旅游点导入形象战略,实现旅游形象战略,建立具有知名度、美誉度、信

34、任度、重游期望以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和名牌。(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旅游系统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应用在三个层次:旅游规划、旅游服务、旅游功能区分区和旅游项目的设置等方面。(十一)利益主体理论在旅游产品开发、景区管理、旅游政策、旅游教育、旅游环境保护等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上都存在旅游主体的问题。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性质与特征1、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性质2、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特征1、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性质旅游规划理论,是在旅游系统及其规划范畴,以概念、原理等抽象形式进行普遍的、系统化的理论认识。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不是旅游与规划两者理论的相加,而是至少同时需要

35、旅游学、规划学、系统学三种学科知识和理论方法,来研究、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旅游规划理论的性质是应用性交叉学科理论,是对于旅游系统在规划范畴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特征综合性规范性历史逻辑性概率性三、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结构(一)形式结构(二)环境结构(三)内容结构(四)横向板块结构(五)纵向板块结构(一)形式结构概念变量与公式Tij = GPiAj / DiJ2 其中:G = 目的地对客源地旅游者的吸引力;Pi = 客源地人口、收入、嗜好度;Aj = 目的地旅游项目及接待力;Dij = 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原理与公理旅游规划理论中的实证性理论,通过变量公式等抽象形式可以

36、描述对象的细微的数量变化,或概率强弱(如旅游规模、目的地物质环境变化等)。而其更多的是规范性理论,提供诸如 区位关系、市场需求、概率正反等。(二)环境结构人类理论成果的众多方面,构成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环境结构:管理学工学农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思维科学(三)内容结构旅游规划的历史旅游规划理论的元素旅游规划理论的结构旅游规划理论的功能旅游规划理论的类型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四)横向板块结构经济板块环境板块人文板块规划板块(五)纵向转换板块1、旅游规划理论的哲学层面旅游规划认识论旅游规划价值论旅游规划实践论2、旅游规划理论的科学层面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关于旅

37、游规划的理论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3、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技术理论层面四、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功能(一)整合功能(二)预见功能(三)发展功能(四)管理功能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旅游规划的能力一、旅游规划的能力二、旅游规划的内容分析二、旅游规划的内容分析三、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三、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一、旅游规划的能力旅游规划,是为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而预旅游规划,是为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而预先谋划的行动部署。先谋划的行动部署。旅游规划本质上是一种规划实现的过程,它的旅游规划本质上是一种规划实现的过程,它的能力受到能力受到社会经济现实可能性社会经济现实可能性的强力制

38、约。的强力制约。旅游规划的认识能力、决策能力、规划实施的旅游规划的认识能力、决策能力、规划实施的管理能力,与旅游系统全面控制的理想要求相管理能力,与旅游系统全面控制的理想要求相比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十分有限。比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十分有限。二、旅游规划的内容分析1、364要素分析2、直接管理的约束性内容3、委托(或联合)管理的约束性内容4、引导性内容1、364要素分析三大基础要素:资源+市场+背景六大活动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四大支撑要素:体制+环境+人员+资金2、直接管理的约束性内容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指标体系劳动教育科技公共投资项目安排容量规划与旅游调节3

39、、委托(或联合)管理的约束性内容旅游区区划与调整土地利用关系(土地局、规划局)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规划(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规划(文化局、社会事业发展局)形象与营销(宣传、城建、旅游)4、引导性内容产业政策、竞争战略等旅游产品(经历)体系规划(游览观光项目、娱乐项目、旅游接待、购物、游览线组织)区位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三、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1、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2、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与市场条件分析、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与市场条件分析3、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战略4、实体布局、实体布局1、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时代背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战略区

40、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旅游业内部结构2、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与市场条件分析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质量水平、层次结构、旅游地性质、规模容量、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开发条件)市场调查分析(客源市场、产品市场)确定主题形象(区域旅游发展主题形象)3、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旅游发展的区域战略规划指导思想市场定位产品战略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实体布局总体布局旅游产业要素规划旅游产品设计项目规划时空布局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投入产出分析旅游保障体系规划第四节 旅游规划的性质和类型一、旅游规划的性质一、旅游规划的性质二、旅游规划的特征二、旅游规划的特征三、旅游规划的类型三、旅游规划的类型一、旅游规划的性质旅游规

41、划,是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与旅游系统合理发展的结构性筹划过程。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也应发展成为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指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投资、技术与人力资源、信息与宣传设施、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旅游系统合理发展”,指积极影响最大、消极影响最小、持续稳定的发展。“结构性筹划”,指主要控制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基本模式、基本内容框架及战略重点等,而不是对旅游系统事无巨细的安排。二、旅游规划的特征1、层次性2、整合性3、公益性1、层次性层次性特征:国家区域市域、县域旅游目的地具体项目,各个层次相互联

42、系、相互转化。2、整合性整合性特征:交通运输、宣传、规划城建、文化、园林、农、林、环保、水利、工商、公安、司法、海关、边境等众多部门,围绕旅游而形成功能耦合关系。3、公益性不同用途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在权衡综合效益时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综合平衡的中心。三、旅游规划的类型(一)几种旅游规划的分类介绍(二)旅游规划的分类(一)几种旅游规划的分类介绍1、因斯基普观点2、冈恩观点3、我国学者的观点1、因斯基普的观点因斯基普(E.Inskeep,1991)提出旅游规划类型结构:国际旅游规划国内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度假区以及其它旅游地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观点:以空间层次为主要划分标准,这有利于旅游规划的控制作用

43、从宏观到微观涵盖与旅游有关的全部空间范围2、冈恩的观点冈恩(C.A.Gunn,1979,1988,1994),认为旅游规划的类型结构:区域规划目的地规划(总体规划)场址规划(详细规划)(二)旅游规划的分类1 、旅游规划的分类2、 旅游规划分类的特点1、旅游规划的分类(1)旅游发展规划(2)旅游区总体规划(3)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1)旅游发展规划全国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省级、地市级和县级)(2)旅游区总体规划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3)旅游区控制性详

44、细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4)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2、旅游规划分类的特点(1)促进旅游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整合(2)推动关于旅游系统的各种科学知识的整合(3)经济与建设的联合(4)能与其它各类规划相衔接第五节 旅游规划的组织与工作程序一、旅游规划的组织二、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三、旅游规划报批、修编与实施一、旅游规划的组织1、规划领导小组2、规划顾问小组3、规划编制小组二、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一)任务确定阶段(二

45、)前期准备阶段(三)规划编制阶段(四)规划评审(五)提交正式成果(一)任务确定阶段1、委托方确定编制单位2、签订旅游规划编制合同(二)前期准备阶段1、制定规划研究的逻辑线路2、政策法规研究3、旅游资源调查4、旅游客源市场分析5、对规划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竞争性分析(三)规划编制阶段1、进点考察、研讨2、形成初步成果(包括文本、图件和附件)3、中期评估4、形成成果评审稿(四)规划评审1、旅游规划评审的方式2、评审专家组人员与素质要求3、评审原则及内容要求(五)提交正式成果根据评审会的评审意见,对规划评审稿进行修改后形成正式成果,按合同规定的数量交规划委托单位。三、旅游规划报批、修编与实施1、旅游规划

46、的报批程序与修编2、旅游规划的实施旅游规划的实施旅游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跨省级区域的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审批。国家重点的旅游线路、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审批。地方所辖的旅游规划,由地方政府批复实施。第六节 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一、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二、与区域规划的关系三、与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四、与项目开发规划的关系一、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旅游规划具有指令性的作用,是制定旅游规划的依据。旅游规划是制定同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础。旅游规划在中观、微观层次上不仅要研究目标、预测、战略,还要以其他技术手段揭示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产品的整合与营销、容量可承受

47、性等方面的问题。二、与区域规划的关系旅游规划同其他专项规划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充实和深化。旅游规划,一方面借助区域规划在水利、农林业、交通、城镇布局方面所创造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旅游资源利用的论证与综合安排,为区域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三、与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总的关系是:兼收并蓄,从分立走向携手。在总体规划层次上,需要进一步开拓规划内容,发展完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该地区旅游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整合。四、与项目开发规划的关系旅游规划在项目规划层次上,要求在旅游行为心理、旅游市场竞争、项目策划、旅游地形象、旅游组织、文化艺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诸方面加强“系统整合”。第

48、三章 旅游规划的技术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资料工作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依据、原则和目标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第四节 区域区位分析第五节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第六节 目标制定与战略部署第七节 总体布局与项目策划第八节 旅游产品规划第九节 旅游商品的开发第十节 旅游形象策划与推广第十一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第十二节 旅游交通规划第十三节 旅游环境规划第十四节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资料工作一、旅游规划资料的主要内容二、旅游资料获取的途径和方法三、资料调查收集的表格四、旅游规划资料的整理及其分析一、旅游规划资料的主要内容1、旅游部门资料2、相关部门资料3、有关自然条件资料4、有关社会经

49、济和历史资料5、有关背景资料6、有关政策法规资料7、有关地图资料1、旅游部门资料资源、景点、统计、建设投资、规划、年度工作报告或计划、管理机构、企业、节庆、宣传促销等资料。2、相关部门资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环保现状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交通规划、文化娱乐规划、旅游教育规划;名、优、特、产品、特色小吃、工艺品、纪念品等有关资料。3、有关自然条件资料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及气候资料4、有关社会经济和历史资料地方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民俗资料区位与交通条件邮电

50、通讯、医疗网点、电力供应资料商业网点资料5、有关背景资料地方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地方交通规划500公里范围内城市社会经济、交通条件本省或周边相似旅游景点背景材料6、有关政策法规资料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材料省、市、县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材料7、有关地图资料规划区域行政区划图规划区域地形图重点景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全省旅游景点分布图省交通图省市旅游线路图旅游资源分布图和景点图片二、旅游资料获取的途径和方法1、网上查询2、向有关部门收集文字材料3、召开座谈会4、实地调查研究1、网上查询中国旅游网中国旅游资讯网中国旅游报土人景观网2、向有关部门收集材料向上

51、级部门收集向县(市)有关部门收集向有关乡镇收集向有关景点和有关企业收集3、召开座谈会领导座谈会离退休老干部及社会人士座谈会部门领导座谈会乡镇干部座谈会旅游企业座谈会4、实地调查研究实地踏勘、调查资料收集摄影摄像速写三、资料调查收集的表格1、旅游环境调查表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调查表3、旅游规划旅游小区旅游资源调查表4、旅游规划基本类型调查表5、其他1、旅游环境调查表地域类型面积地文数据气候数据水文数据人文数据保护单位数据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调查表旅游交通(铁路、公路、市内、其他交通)服务游乐设施(餐饮、住宿、游乐场所、观赏休憩地、体育活动场所、文化设施、电讯医疗)管理3、旅游规划旅游小区旅游资源

52、调查表区位概述小区主要类型性质小区开发条件概况4、旅游规划基本类型调查表典型照片典型描述特征类型景观特色和价值环境背景保护与开发现状开发利用建议主要资料来源四、旅游规划资料的整理及其分析1、资料整理2、资料的综合分析1、资料整理典型剖析法回归分析法德尔菲法成果为各种图表、图片2、资料的综合分析(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资料(3)现状条件资料(4)宏观背景资料(5)旅游业规划资料(1)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气候环保(2)社会经济资料社会文化经济(3)现状条件资料城镇布局交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4)宏观背景资料大区域大市场大合作(5)旅游业规划资料旅游资源状况旅游业内部构成旅游业发展

53、条件旅游业的发展环境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依据、原则和目标一、旅游规划编制的一般要求二、旅游规划的依据三、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旅游规划编制的一般要求1、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2、以旅游市场为导向3、突出地方特色4、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5、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6、适度超前性7、规划人员有广泛的构成二、旅游规划的依据1、相关法律依据2、国务院法规及相关部委规范性文件3、国家旅游局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地方旅游规章及规范性文件5、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6、已通过评审的各项规划1、相关法律依据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土地保护法公路法森林法2、国务院法规及相关部委规范性文件风

54、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办法旅行社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3、国家旅游局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评定暂行办法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4、地方旅游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各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颁布或发布的地方旅游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加快发展地方旅游业的通知或决定等5、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风景

55、名胜区规划规范导游服务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市区域环境躁声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内河游船星级评定规则(旅游行业标准)星级饭店客房用品质量与配备要求(旅游行业标准)6、已通过评审的各项规划规划地和上级旅游部门制定的旅游发展计划与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地和上级行政部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地有关土、水、电、交通、绿化、农业环保等专项规划三、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规划的指导思想2、规划的原则3、规划的目标1、规划的指导思想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旅游规划工作的灵魂,是旅游规划决策的最高形式,是对规划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的方向、途径、方式等的

56、高度概括。2、规划的原则(1)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重点(2)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原则(3)注重地方特色(4)突出重点,分期开发(5)技术可行,经济合理(6)区域合作(7)产业带动(8)可持续发展3、规划的目标(1)规划目标分类(2)规划目标制定的原则(1)规划目标的分类按目标的属性不同分类(概念性目标、数值性目标)按目标的可达性分类(保守目标、乐观目标)按目标的时间远近分类(近期、中期、远期目标)(2)规划目标制定的原则概括性与方向性可达性与激励性一致性与协调性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一、旅游资源概述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三、旅游资源的调查四、旅游资源的评价一、旅游资

57、源概述1、旅游资源的概念2、旅游资源的形成3、旅游资源的特性1、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是旅游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而应把凡是能对游人有吸引力的事物、事件、生产经营活动,既能满足新兴的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事物,都视为旅游资源。二是一切旅游资源,哪怕是等级再大,品位再高,它自身是没有价值的,而是要经过人们依据客源市场的需求作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经过“开发、利用、组合”成旅游产品之后,才能检验出它的价值取向(即能取得效益的资源才有价值) 。2、旅游资源的形成人类在千差万别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吸引下,在时间、经济条件支持下,出现了一定规律的地域性位移。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或现象,汇成了旅游资

58、源。3、旅游资源的特性不可再生性整体组合性生态脆弱性民族文化性需求多样性萌变性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分类原则2、分类对象3、分类结构4、旅游资源分类1、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进行划分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2、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3、分类结构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旅游资源可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4、旅游资源的分类A 地文景观B 水域风光C 生物景观D 天象与气候景观E 遗址遗迹F 建筑与设施G 旅游商品

59、H 人文活动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地AB 沉积与构造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D 自然变动遗迹AE 岛礁B 水域风光BA 河段BB 天然湖泊与池沼BC 瀑布BD 泉BE 河口与海面BF 冰雪地C 生物景观CA 树木CB 草原与草地CC 花卉地CD 野生动物栖息地D 天象与气候景观DA 光现象DB 天气与气候现象E 遗址遗迹EA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F 建筑与设施FA 综合人文旅游地FB 单体活动场馆FC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设FD 居住地与社区FE 归葬地FF 交通建筑FG 水工建筑G 旅游商品GA 地方旅游商品H 人文活动HA 人事记录HB 艺术HC 民间习俗H

60、D 现代节庆三、旅游资源的调查1、调查的基本要求2、调查准备3、调查的类型与内容4、实地调查1、调查的基本要求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保证成果质量,强调整个运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调查分为“区域旅游资源综合调查”和“专门目的旅游资源调查”两个档次2、调查准备成立调查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底图3、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与内容 调查的目的主要掌握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组合状况、成因、价值,为旅游规划提供基础依据。调查的类型 按工作目的可分为专项调查和综合调查两类; 按调查深度可分为初步调查、重点调查、评价调查三类。 调查的内容 资源存在区的环境条件; 自然、

61、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规模;邻近地区相关资源的调查;开发现状调查。现有资料搜集 如气象、水利、地矿、园林、文物、统计等资料实验室预测 分析地图、数字化地图、航片、遥感磁带数据现场勘察 经常采用现场考察、采访、观测、测量、物探、摄影摄像、记注、调查填表、样本采集、样方调查、无线电跟踪等方法整理归纳 进行地图编制、资料归纳整理(基础资料、环境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现有设施资料)、旅游资源资料汇总4、实地调查(1)程序与方法(2)调查成果汇编(1)程序与方法确定调查小区和调查线路选定调查对象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编绘“旅游资源分布图”(2)调查成果汇编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旅游资源图旅游资

62、源调查报告(或旅游资源专题研究报告)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序号名称代号行政位置地理位置性质与特征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共有因子评价问答旅游资源图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使用蓝色图例人文旅游资源使用红色图例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基本内容前言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主要参考文献附图 旅游资源图四、旅游资源的评价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2、旅游资源评价方法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价值评价(2)旅游资源开发评价(1)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美学观赏性历史文化性科学性奇特

63、性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2)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区位条件客源条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旅游资源开发评价该评价主要用于规划区的整体定位,以及区内各点的开发定位。在考虑客源市场条件、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规划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在规划过程中由政府、开发商和当地社会自主制定评价标准,来评价资源在开发方面的综合价值。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资源质量地形与地质、水体与水质、大气与气候、动植物、 文化古迹、风情民俗 资源规模活动内容、资源积聚度 客源条件客源地入口及分布、出游水平、与相邻资源区关系、支付能力 区域条件区域发展总体水平、劳动力条件、中心城市依托、交通条

64、件、物产及物资供应条件 开发战略适宜性资金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服务设施条件、建设用地条件、资源组合条件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隐含功能: 通过比较各种旅游活动,可能发掘出意想不到的旅游资源及相关项目; 为规划范围取舍、结构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为道路选线、游览组织、服务设施布局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规划战略“试错法”,检测战略对资源利用的变化,具有“萌生决策”或“决策反馈”的双重功能。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法(2)定量评价法(3)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1)定性评价法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对旅游资源作出定性的评价或分级,一般无具体数量指标。(2)定量评价法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

65、影响力(15分)附加值资源要素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3)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五级(特品级)旅游资源大于90分四级旅游资源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3044分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第四节 区域区位分析一、区域分析的任务二、旅游激发条件三、区域出游人口四、交通区位与可进入性五、城镇依托关系六

66、、市场范围的界定一、区域分析的任务区域分析的任务,是对资源所在的地域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调研评析。区位分析侧重于对资源地与客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作出评析。人类对于其生存环境的好奇与探索本能,是旅游发生的内因。客观环境的自然、人文差异或优秀品质,是旅游发生的外部诱因。在现代社会物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在旅游者自身的经济与时间条件的支持下,激发旅游的产生。二、旅游激发条件1、旅游潜在需求与政治文化条件2、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3、信息与知名度4、交通条件5、闲暇时间1、旅游潜在需求与政治文化条件(1)精神方面(2)生理方面(3)生活方面(4)政治文化条件(1)精神方面娱乐、思乡、观光心、求知、信仰、

67、民族爱憎需求(2)生理方面治疗、养身、运动、探险的需求(3)生活方面采风、购物、婚丧、交谊需求(4)政治文化条件主要分析现代旅游潜在的需求与现时特定政治文化条件的关系,在总体上把握区域旅游的内因条件2、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区域GNP与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三者的比例关系特征。当人均国民收入300美元时,激发近距离旅游;当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时,激发中距离旅游;当人均国民收入3000美元时,激发远距离旅游。3、信息与知名度信息媒介的介绍与引导,以及资源区的“知名度”,已经成为在现代旅游市场立足的关键性因素之一。4、交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注意:私人机动车的发展速

68、度5、闲暇时间注意:带新休假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三、区域出游人口1、人口2、有效人口3、出游人口公式1、人口包括区域人口的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口分布状况、人口结构2、有效人口由于距离阻抗作用,区域内的总人口与资源区之间,具有出游比例的衰减规律。3、出游人口公式出游人口公式:Pi = K0PI / I0 式中Pi = 客源地出游人口 K0 = 全国或地区人均出游率 P = 客源地总人口 I = 客源地人均年收入 I0 = 全国或地区人均年收入四、交通区位与可进入性1、研究内容2、主要衡量标准1、研究内容对外交通的现有种类、设施及频率内部交通的布局、密度、等级与公交水平,内外交通的衔接关系内部交通的

69、联运(水、陆、空)水平,是交通区位与可进入性2、主要衡量标准其主要衡量标准应包括时效、公交化程度(恒定频率)五、城镇依托关系1、依托关系2、现行模式1、依托关系城镇,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集聚地。邻近资源区的中心城镇,既是客源市场的重要客源,也是信息中心、交通枢纽和技术、资金、能源、政策、商品物资的供应源。2、现行模式一般情况下,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游山水之间,食村镇风味,住城市中心”的模式,以解决我国现阶段资金短缺、设施落后、环境破坏、季节闲置的旅游发展通病。例如:张家界六、市场范围的界定1966年,克朗普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用于旅游研究,提出以下公式: Tij = G PiAi / Dij2 式中

70、Tij = 旅游吸引力 G = 将要计算的重力系数 Pi = 客源地人口规模 Ai = 目的地资源与接待能力指数 Dij = i与j之间的空间距离以此,可分别得到以旅游地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各客源地的旅游吸引力值。通过比较,可分析出各客源地的相对重要性,划分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的范围。市场范围的界定,将为市场调查抽样点的选择、市场研究、促销重点等一系列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第五节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一、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二、旅游市场需求调查三、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四、旅游市场预测一、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1、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2、旅游市场时间分布结构3、旅游市场结构分析1、旅游客源市场空间

71、结构分析(1)旅游市场范围的确定(2)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集中性(1)旅游市场范围的确定A、空间距离市场范围B、时间距离市场范围A、空间距离市场范围城市一级客源地(本城居民)的出游空间80%集中在距离城市500公里范围内;二级客源地(来本城的非本城的居民)的出游范围主要局限在距离城市250公里范围内。B、时间距离市场范围旅游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所需的时间。时间距离越近,旅游的机会越大。不同交通方式的旅游客源市场具有不同的特征。(2)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集中性任何一个旅游地,客源地越分散,旅游经营越稳定。客源太集中,易受到客源地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化的冲击。2、旅游市场时间分布结构(1)旅游

72、市场的季节性(2)节律性(3)高峰性(1)旅游市场的季节性气候的季节变化使得旅游客源市场具有季节性。(2)节律性以7天为一个星期的生活节律,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出游节律。双休日周末城郊休闲游(3)高峰性特定时期的高出游率3、旅游市场结构分析主要是对游客构成特征进行分析(1)地域构成(2)人口学特征构成(3)消费行为构成(1)地域构成本地周边省外(2)人口学特征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程度构成职业构成收入构成(3)消费行为构成出游目的出游方式构成出游交通工具构成停留时间住宿方式构成二、旅游市场需求调查1、旅游市场需求2、主要需求指标3、旅游市场调查1、旅游市场需求是指旅游客源市场愿意付出一定价格购

73、买,而且会付出闲暇时间,所购买的是一种异乡生活经历。旅游市场需求,遵循价格影响律和价值影响律两大规律。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在同样价格条件下,优质商品(满意经历)需求量增加,低质商品(不满意经历)需求量减少。2、主要需求指标(1)衡量来访旅游者实际状况的指标(2)衡量客源市场需求潜力的指标(1)衡量来访者实际状况的指标旅游人次人均消费人均停留天数旅游人次指一定时期内来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人次总数人均消费为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消费总额与旅游人次之比,也即旅游者消费额的算术平均值人均停留天数即一时间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的算术平均值(2)衡量客源市场潜力的指标出游率重游率开

74、支率出游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出游人次与其人口的比率重游率指来旅游地的旅游人次与旅游人数之比,亦即旅游者来目的地旅游次数的算术平均值开支率指旅游开支与其年均收入之比率3、旅游市场调查客源地市场环境(还有市场需求、市场潜在需求)游客的人口学社会经济特征游客的消费特征及需求产品组合游客评价三、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1、旅游市场细分的内涵2、旅游市场细分的种类3、旅游市场细分的问题与种类4、旅游市场细分的数理统计方法5、旅游目标市场定位1、旅游市场细分的内涵(1)概念(2)四大要素(1)概念按旅游者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市场需求,把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的过程。(2)四大要素人口购买力旅游愿望旅游权

75、利(国际旅游)人口人口出游水平地理分布年龄构成文化水平职业购买力人均国民收入自由支配性收入(收入中的非维生、非约束性部分)等旅游愿望自身需要自身发展外向开拓旅游权利(国际旅游)监护关系国际关系货币政策等2、旅游市场细分的种类国内外各种旅游市场细分,按其定义标准进行区分,列表如下:细分因子细分亚标准细分类型优点按人口统计分年龄 教育程度年龄细分法学龄市场、青年市场、中年市场、老年市场便于研究消费结构性别 家庭 年龄结构 收入 宗教家庭结构细分法情侣市场、蜜月旅游市场、老年夫妇市场等便于展开针对性服务职业 文化圈 职业细分法公务旅游、商务旅游、职业旅游、农民旅游、学生团体旅游按地理分常住地区域细分

76、法欧洲市场、亚洲市场、东北市场、华南市场便于研究促销地、旅行社定点城市规模距离细分法近时距市场、中时距市场便于研究时间、费用的支付能力气候 人口密度气候细分法避暑市场、避寒市场、冬季(滑雪)市场、夏季(游泳)市场便于研究季节人流特征按心理分性格心理需求法安逸者市场、冒险者市场、迷心者市场、廉价购物者市场便于安排项目内容习惯 价值观生活方式法基本需求者、自我完善者、开拓扩张者便于探索“满意经历”的内在机遇按消费行为分消费动机频率旅游目的法度价市场、观光市场、会议商务市场、福利旅游、教育旅游、探亲访友旅游市场便于研究供给布局品牌信赖度组织方式法组团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安排组织工作消费水平广告敏感

77、度价格敏感度法豪华型旅游、工薪层旅游、节俭型旅游、温和型旅游市场便于研究价格策略服务敏感度价格敏感度频率分类法随机性、选择性、重复性市场便于安排促销重点3、旅游市场细分的问题与种类问题一:市场细分常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过分简单化或放弃寻求其共性;问题二:市场细分所选择的标准,在理论上合理明了,但在实践上无法衡量。4、旅游市场细分的数理统计方法因子聚点法:依据变量相关律,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数量上识别和度量因子间的隐藏结构。5、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一级目标市场二级目标市场三级(或机会)目标市场每级目标市场中可根据细分市场进行四、旅游市场预测1、概念2、一般工作过程3、预测方法1、概念是对旅游市场未来需

78、求的展望与推测2、一般工作过程首先,明确预测目标,确定预测对象(如时间、地域、内容和需求指标);第二,收集第二手资料,分析掌握预测条件;第三,选择预测方法或预测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第四,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调查,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收集第二手资料;第五,对宏观市场及规划区市场范围进行需求预测;第六,按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市场预测;最后,分析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与成果校核修正。3、预测方法成长率预测法德尔非法时间数列预测法相关预测法仿真模型预测法第六节 目标制定与战略部署 一、旅游区定性与产业产品定位 二、旅游规划的目标体系 三、旅游规划的指标体系 四、旅游规划的战略部署一、旅游区

79、定性与产业产品定位1、确定旅游业的地位2、确定旅游系统的性质3、旅游产品的定位1、确定旅游业的地位旅游,不仅可以直接获取大量外汇,而且该外来资金在旅游地多次周转后,间接地带动起当地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是评估旅游业对这种经济带动作用的有效方法。在旅游规划之初,必须首先明确在规划目标期内,旅游业在本地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规划依据。2、确定旅游系统的性质旅游系统的性质,系指各旅游系统在全国或地区风景旅游网络中的职能、特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的性质,决定了旅游系统发展的不同方向及相应的规划原则、设施标准、布局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定性准确,

80、有利于在旅游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将规划原则与旅游系统的发展实际条件结合起来,有利于不同部门、企业和个人对规划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3、旅游产品的定位(1)任务(2)目的(1)任务在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确定主导性的优势旅游产品,及其适销范围(主要目标市场)。(2)目的在旅游市场条件下提高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旅游系统要素的有效组合所产生的吸引力通过筹划、创造拳头产品来增强旅游经济的增长优势提高开发启动的成功率二、旅游规划的目标体系1、相关概念2、规划目标的制定3、规划目标的类型4、制定规划目标的原则1、相关概念(1)规划目标(2)规划指标(1)规划目标规划目标,是

81、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为旅游系统的发展所提供的必要的具体方位。(2)规划指标规划指标,使规划目标进一步形成可度量的标准。目标与指标,共同形成发展方位和规划评价的技术依据。2、规划目标的制定根据旅游系统运动、发展的规律。3、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目标的内容和尺度,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通常分为近、中、远三步)。按目标的内容性质,可分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三大类。按目标的组合模式,可分为总量型目标、速度型目标、结构型目标。4、制定规划目标的原则概括性可达性一致性时效性三、旅游规划的指标体系1、国内常用的旅游发展指标2、近期可能设置的旅游规划指标体系1、国内常用的旅游发展指标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人均

82、停留天数、国际旅游收入、旅游涉外饭店接待人数、城市旅游者接待人数、客房数、平均客房出租率、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值、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实现利税、利润率、平均职工人数、旅游总人次数、旅游出游率、旅游总收入、旅游人均花费2、近期可能设置的旅游规划指标体系经济领域的核心指标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收益投入比:PIR = 旅游总收入(P) / 旅游总投入(I)社会领域的核心指标游旅比:VTR = 人均逗留时间(V)/人均交通时耗 (T)人均逗留时间旅游总人次2、近期可能设置的旅游规划指标体系环境领域的主要指标环境率(ESR):指大气、水体、噪声指标

83、和三废处理率,与国家环境标准之比率的乘积 计算公式为:ESR = 旅游地环境质量( E )之积/国家环境(一级)标准(S)之积森林覆盖率七大指标是在现有条件下,依据三项原则而设置,即纵向可操作性(统计、管理)、横向可比性(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结构整体性(三大方面及其规模、质量)。四、旅游规划的战略部署1、内涵2、特征3、内容4、原则5、方法6、市场竞争的战略部署7、产业结构战略部署8、资源保护战略部署1、内涵是指一个较大地域和较长的时期内,对实现旅游发展总目标的大措施的全局性整体谋划与安排。2、特征预见性全局性指导性地区性时期性相对稳定性(对比策略、战术而言)、实用性(相

84、对理论而言)3、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方面战略、部门战略、空间布局三大部分。方面战略:市场战略(包括竞争战略、目标市场战略、产品战略、营销战略四个部分)、产业结构战略(包括地区结构战略、部门战略等)、生态环境战略三大方面。战略部署的基本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层次结构、组织结构。4、原则旅游资源评价是战略部署的基础。旅游市场,是战略部署的第二依据。第三,最重要的,是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5、方法战略分析的一般方法:深入调查、全面联系、动态发展、价值选择、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其分析因素为:强项弱项,机遇威胁(简称SWOT分析法)。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战略模式、战略格局、战略对策、战略措施、战略效应等。6、

85、市场竞争的战略部署旅游市场的竞争分析,是战略部署的必要前提。战略部署,优先进行市场竞争分析: 谁是竞争者? 威胁程度如何? 目前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份额是多少? 竞争者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市场潜力有多少? 如不进行市场调整,未来竞争势态会如何?7、产业结构战略部署是关于产业结构转换的谋划,它主要遵循供需平衡(规模速度、产品、种类)、比例协同、效益良好三大原则。在旅游规划中,一般需要考虑如下结构状况: 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协同 主导行业与相关行业的比例协调 速度与规模适度 部门效益与产业效益、综合效益相协调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发展相协调8、资源保护的战略部署第一,旅游发展战略部署的主旋律从“快速发展”

86、转向“保护前提下的发展”。第二,旅游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建设至少必须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即我国环境保护总战略所确定的“三同步”方针。第三,设定资源保护的指标,并作为旅游规划的核心指标之一,以切实保障在旅游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不下降,并有所提高。第七节 总体布局与项目策划一、总体布局二、旅游项目策划一、总体布局(一)区划定位(二)区划定性(三)区划定量(四)功能分区(五)空间布局的结构模式(六)布局原则(一)区划定位1、旅游区2、区划3、三种规律4、因斯基普的区划标准1、旅游区概念即具有旅游活动适宜性及其经营管理适宜性并具有一定规程的地域范围。2、区划系指地域划分。旅游

87、区区划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地域定位、定性、定量、定界等一系列手段,来协调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事业三者对旅游地域范围的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为旅游系统的健康运行划定一个合理的地域范围或地域系统。旅游区区划的具体技术,可概括为“三定”,即定位、定性、定量三个方面。3、三种规律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地域性、地方性和地点性三种规律。地域性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水、热、土条件。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该地方的地质、地貌格局、海拔、小气候、物种、文化习俗等,与周边地区的形态存在差异。地点性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地质地貌演化突变、历史事件集聚或现代旅游活动的特殊适宜性等,使这一地点与周边地区存在

88、显著差异。4、因斯基普提出的九条区划定位标准旅游吸引物具有特征性;具有与旅游活动类型相适应的小气候;自然环境具有吸引力;有足够满足旅游活动要求的空间;有良好的交通关系;基础设施具有开发可行性;有足够的土地用于作为缓冲带,同时无空气、水、噪声等污染;居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态度;有合适的劳动力供给。(二)区划定性主要任务对已定位的各旅游集聚点(区、群),进行命名、分类、定功能、定级别,以区分各集聚点的差异,初步确定各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三)区划定量区划定量,指确定地域面积和边界。两类方法第一类,主要围绕现状条件(资源、市场)的适宜性,确定区划范围;第二类,主要围绕容量要求或建设管理条件,对区划

89、范围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有:叠图法(资源适宜性)、吸力模型法(市场)、行政边界法(管理区)、容量法(供需匹配)等等。(四)功能分区1、功能分区的原则2、功能分区1、功能分区的原则主题性主导性完整性分工协作发展性环境保护因地制宜2、功能分区功能区功能亚区旅游小区(五)空间布局的结构模式1、宏观布局2、中观布局3、微观布局4、空间布局的模式1、宏观布局主要指旅游发展在空间上的总体轮廓和部署。它取决于对全局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性外部条件、关键性资源、关键市场、特殊优势、关键制约等因素。2、中观布局主要确定各旅游区在地域空间内部的配置与部署关系,通过集聚与均布、连接与疏散、优先与兼顾等等关系的战略抉择,

90、形成内部结构布局。3、微观布局在具体分析各点的潜力和制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点与点、点与中观甚至整体的相关性,通过比较与调整,使全区各点形成性质分类、功能分区、成组布局、整体最优的多维网络结构。4、布局结构的模式链式核式双核式组团式渐进式圈层式(六)布局原则1、主导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发展性原则二、旅游项目策划(一)项目规划的内容(二)项目策划的原则(三)项目策划的方法(四)旅游项目库(五)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览(一)项目规划的内容旅游设施(游憩设施(住宿、餐饮、康体、旅游辅助设施)、基础设施(给水、供电、通讯、保健、排水、交通)娱乐活动(室内、户外)旅游服务(导游服务、教练服务

91、、后勤服务)(二)项目策划的原则1、市场需求2、突出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绝)3、因地制宜(三)项目策划的方法1、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2、典型集中3、逆向思维4、借鉴与引进法5、时空搜索法1、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欢乐谷)肯德鸡麦当劳德克士2、典型集中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欢乐谷北京的中华民俗园3、逆向思维法深圳野生动物园(动物在外,人在车中)四川雅安碧风峡风景区野生动物世界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美誉。 4、借鉴与引进法城郊生态旅游项目5、时空搜索法时间轴:古和今农家乐现代高科技游乐项目时间轴:古和今举例:

92、神医喜来乐中各种民间药方的运用农家乐四川成都的“五朵金花”(农家乐旅游)成都还有个“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就是高级农家乐。指的是东郊五个村子: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篱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 。 已经成为成都的一个风景区,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今天,当地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现代高科技游乐项目迪斯尼乐园方特欢乐世界石景山游乐园北京欢乐谷(四)旅游项目库按旅游活动的六要素设计旅游项目库旅行(人力、兽力、自然力、动力旅行)饮食(冷餐、小吃、酒吧、快餐、自动餐、方便食品、野炊、野餐)住宿(市镇、乡村风情旅馆

93、、度假村、野营、机动车)购物(旅游用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特价商品)观光旅游(天象、地象、水象、生物、历史文化)娱乐体育(自然、器械、动物、动力、文化、智力、体育竞技与军事娱乐)(四)旅游项目库按资源类型设计旅游项目库观光类文化类商务类度假类康体类教育类交通类奇异类生态类节事类养生类(五)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览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概览2、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概览3、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中国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概览1987 长城、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94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拉

94、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1997 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1998 颐和园、天坛1999 大足石刻2000 青城山与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龙门石窟、明清皇陵2001 云冈石窟 小 结中国(截至2003.7)20项世界文化遗产可归纳为9个分属皇宫(1项):故宫洞窟石刻(4项):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古代城市(2项):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古代民居(1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建筑及建筑群(5项):长城、青城山和都江堰、武当山、布达拉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古代皇陵(2项):秦始皇陵、明清皇陵古代祭坛(1项):天坛古典园林(3项):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人类遗址(1项):周

95、口店2、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概览1992 九寨沟名胜风景区1992 黄龙名胜风景区1992 武陵源名胜风景区2003 三江并流3、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987 泰山1990 黄山1996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1999 武夷山第八节 旅游产品规划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与策划三、旅游主题产品策划四、旅游观光体系规划五、娱乐体系规划六、旅游线路组织规划一、旅游产品的概念1、旅游产品的概念2、旅游产品体系规划的任务3、旅游产品的特点1、旅游产品的概念旅游者之所以原意花费经济和时间代价,为的是来旅游目的地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旅游经历即产品。三个要素:旅游吸引物;

96、旅游交通;旅游服务。2、旅游产品体系规划的任务在富有创造性的策划创意的基础上,通过游览观光体系规划、娱乐体系规划、旅游线路组织规划、接待体系规划、形象与营销策划,使策划创意最后整合为一个景观品质活动内容空间条件时间序列信息引导的有机整体,为旅游者提供舒适、优质、代价合理的旅游经历。3、旅游产品的特点员工是其中的一部分顾客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旅游产品的不可试用性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旅游产品的实质是一种经历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与策划1、旅游产品的类型2、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策划1、旅游产品的类型(1)按活动内容和活动动机来划分(2)功能类型(3)阶段模式(1)按活动内容和活动动机来

97、划分文化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康体健身旅游产品商务公务旅游产品产业旅游产品(2)功能类型基础层次(观光为主)提高层次(表演式展示为主)发展层次(参与式娱乐为主)(3)阶段模式第一阶段(人文自然景观型旅游)第二阶段(人造景观型旅游)第三阶段(科技参与型旅游)2、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策划(1)依托资源(2)面向市场(3)突出主题(4)注入文化(5)形成系列(6)塑造品牌三、旅游主题产品策划(一)节庆主题旅游产品(二)旅游庆典活动(三)旅游趣味活动(四)旅游表演活动(五)综合性的旅游主题线路(一)节庆旅游主题产品1、策划原则2、策划与设计1、策划原则主题突出根植地方文化固定化和规范化运作商业化

98、规模化2、策划与设计以特别的仪式为标志的庆典为纪念名人或著名事件或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年度仪式为纪念作品、工艺类展览的文化事件地区性具有相当规模影响的交易会具有一定主题的地区娱乐、聚会举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泰山登山节肥城桃花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二)旅游庆典活动大型系列主题活动(三)旅游趣味活动增加旅游的亲和力,调动游客的旅游情绪。类型:竞赛活动、游戏活动、抽奖活动。举例清水摸鱼(四)旅游表演活动根据一定的主题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举例曲阜杏坛圣梦西安梦回大唐张家界魅力湘西杭州宋城千古情杭州西湖印象北京欢乐谷金面王朝泰山封禅大典泰山千古情(五)综合性的旅游主题线路将各种活动组合在一起推出突出某一

99、个主题的主题旅游线路。2006年的重走长征路四、旅游观光体系规划1、任务2、主要内容3、景观的分类1、任务在风景旅游资源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按旅游市场需求、资源保护、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要求,通过综合安排游览观光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组织形成具一定品位、达一定规模、成一定格局的景点与观赏环境体系。2、主要内容确定景观特征、规划原则与发展方向;确定景区的功能、内容与特色;确定景点的等级、类别、名称、面积、内容与观赏方式;划定风景保护范围,并制定各级风景保护范围内的建设与管理措施;初步确定景点的规划容量。3、景观分类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气候天象景观历史遗存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地文景观包括山岳风景

100、环境,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质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害遗迹,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洞穴,沙漠,风城,(砾石)滩景观等。水域景观包括风景河段,漂流河段,小型岛屿,海底景观,湖泊,瀑布,泉,海潮江湖,现代冰川。生物景观森林,古树名木,奇异花卉,树林,草原,沼泽,野生动物,海水与淡水生物。气候天象景观雪景,江雾,云海,佛光,海市蜃楼。历史遗存景观文化遗迹,军事遗迹,古城遗址,宗教圣地,古塔,牌坊碑碣,古桥,陵寝陵园,石窟摩崖石刻。城市景观港口,广场,历史街区,各类公园,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乡村景观特色城镇与村落,民俗街区,乡土建筑,民风民俗,农林渔牧和手工业产业景观等。4、规划的原则(1)遵循客观规

101、律(2)区分景观层次(3)重视整体氛围(4)优化观赏方式(1)遵循客观规律应遵循景观形成的客观规律,遵循社会客观的审美心理规律。(2)区分景观层次须根据景观特征及单元大小,建立三级以上的景点景区结构体系。(3)重视整体氛围既要把握雄、险、秀、幽等整体特征,也要把握色彩、声响、嗅味、质感、动态等氛围特点。(4)优化观赏的方式须正确把握适当的观赏时机,安排妥游览节奏,选择适当的观赏位置。在宏观布局中,应兼顾视点、视域、景观、环境的关系,巧于因借,抑扬结合,工于保护,通过规划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创造条件。五、娱乐体系规划1、任务2、主要内容3、娱乐项目的组合策略4、娱乐项目的综合平衡5

102、、特种娱乐项目1、任务在项目策划创意的基础上,根据土地适应性、市场需求、工程经济条件及项目合作(排斥)关系等要求,将娱乐项目创意的构思整合为具有可操作性活动空间设施的项目综合体及其有机群体。2、主要内容确定娱乐项目的组合策略;综合平衡与确定项目组群及空间布局;确定娱乐项目的内容;确定娱乐项目的相关设施及其用地规模。3、娱乐项目的组合策略(1)全面组合(2)差异组合(3)专项广度组合(4)专项深度组合(1)全面组合优点:抗风险能力强;缺点:经营成本很高、针对性弱、回收见效很慢,除特大型旅游区以外,一般很少采用。(2)差异组合优点:十分贴近资源条件和细分市场,可操作性和市场性均强。弱点:受资源条件

103、和细分市场所主导,易形成项目相关度低、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组合举例浅度中档消费项目如风味餐、民俗旅馆、游船、月光晚会等。中度低档消费项目如攀高、划船比赛等。高度高消费项目如高尔夫、快艇拖拽跳伞等。(3)专项广度组合以少数种类的旅游项目,从不同的消费档次来组合项目。如迷你高尔夫、高尔夫发球场、16洞普通型高尔夫球场、国际标准高尔夫比赛场等。旅游设野营地、青年旅游、度假村、星级宾馆等,附设相应的与高尔夫球场爱好者相关度较高的其它项目和设施。如深圳的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优点:便于集中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开发和完善某一类专门项目,树立鲜明的特色,便于推销,管理成本较低。缺点:项目

104、类型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4)专项深度组合以某特定项目为主导进行项目深度开发与组合。优点:有利于集中力量对细分市场进行调研,并设计开发系列项目来满足这一特定细分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力。缺点:目标市场过于单一,市场规模有限,且受时尚波动的影响较大。以生态旅游为例一般为低消费项目,但为大多数阶层所接受,可以通过科普旅游、专题旅游、专业旅游、专业会议等方式拓展项目深度;也可以组织观光、夏令营、探险、生态度假、生态观测研究等延展时间长度;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旅游者从普及和提高两方面来拓展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社会、环境效益。4、娱乐项目的综合平衡综合平衡,是娱乐项目

105、规划由项目策划创意内容、项目组合策略,具体物化为与项目环境、土地适应性、设施建设条件相整合的过程。主要技术环节:第一,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第二,项目群与承载条件的整合。项目之间相关性的整合按亲合性、排斥性、交替性原则判明相互间的空间组合关系。如高尔夫、骑马、日光浴、森林浴项目群与承载条件的整合受面积、地形、地质、气候、景观基础设施条件 、视觉环境保护、隔离或过渡带要求、生态环境保护、造价、维护费用、季节闲置等制约因素较大。5、特种娱乐项目(1)水上水下活动项目(2)高尔夫项目(3)滑雪运动项目(4)滑草(5)滑沙(6)夜间娱乐项目六、旅游线路组织规划1、任务2、主要内容3、基本原则1、任务根

106、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点的布局状况和旅游资源的保护要求,结合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工程经济条件,合理安排整个旅游过程的活动路线,使旅游点、服务设施以一定的方式连接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载体。2、主要内容确定旅游流的主流向确定各旅游线段的性质合理安排转换节点确定旅游线路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时间结构确定各旅游线段的性质“旅线”:以旅行为主要功能,一般要求方便、舒适、快捷;“游线”:以游览为主要功能,一般要求步行、驻足、提供最佳视点视域等功能;“游旅结合线”:即边旅边游,一般要求特色交通工具、解说、慢速,如竹排、马车、雪橇等。3、基本原则主题特色面向市场行程不重复开放性内容的互补性因地制宜时空艺术规模适度

107、区间协作选择性资源保护第九节 旅游商品的开发一、旅游商品的概念二、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三、旅游商品的分类与开发一、旅游商品的概念是指旅游途中旅游者购买的一切物品(主要是指旅游者购买的纪念品)。二、旅游商品开发的原则1、突出特色2、融入文化3、包装精美4、携带方便5、高附加值6、保证质量三、旅游商品的分类与开发1、纸制品系列2、木制品系列3、石刻、石雕系列4、陶瓷系列5、食品系列6、其他工艺品系列1、纸制品系列剪纸民俗画字画扇类书签首日封明信片书法书籍扑克牌风景图册和导游册2、木制品系列雕刻模型木版画根雕3、石刻、石雕系列石刻石雕4、陶瓷系列主要反映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5、食品系列主要形成各地特色的

108、食品6、其他工艺品系列金箔画工艺盘丝绸玻璃拉丝制品纺织工艺品(文化衫、旅行包、遮阳帽)第十节 旅游形象策划与推广一、旅游形象的含义二、旅游形象定位三、旅游形象塑造四、旅游形象传播一、旅游形象的含义1、概念2、旅游形象系统1、概念是指人们对旅游景区及其所在地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与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2、旅游形象系统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二、旅游形象定位1、旅游形象定位的原理2、旅游形象的定位原则3、旅游形象的定位方法4、主题口号的提炼1、旅游形象定位的原理(1)概念(2)影响因素(1)概念根据本地旅游资源的特点,设计有价值、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109、确定该地旅游区独特的旅游形象,以便使目标市场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地旅游业竞争者的相互位置及差异。(2)影响因素地方文脉游客感知竞争市场2、旅游形象的定位原则既尊重历史,又体现时代特色既立足当地,又放眼世界既标新立异,又合情合理3、旅游形象的定位方法领袖定位(长城、故宫、平遥(西北第一城)比附定位(东方威尼斯苏州,东方夏威夷海南三亚,观音圣地、北方普陀新泰莲花山)逆向定位(深圳野生动物世界)空隙定位(新汶森林公园、金陡山生态民俗园)重新定位(深圳锦绣中华)4、主题口号的提炼内容源自文脉(登泰山,保平安泰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世界遗产地、中国武夷山武夷山)表达针对顾客(一步跨进历史、一日畅游世

110、界锦绣中华;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一个世界世界之窗)语言紧扣时代(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云南世博会)形式借鉴广告(感受黄山、天下无山)(文化圣地、度假天堂)三、旅游形象塑造1、内容2、策略1、内容形象客体(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形象主体(领导、员工、居民形象)环境形象(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形象)2、策略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确定标志旅游形象的建筑物(自由女神、金字塔)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国际信息标识建设)开展与形象定位紧密结合的主题节庆活动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产品形象加强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强化全民旅游意识加强市容市貌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四、旅游形象传播1、互联网传播2

111、、社会传播3、公关活动媒介4、文化传播5、人际传播6、新闻媒介传播第十一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一、主要内容和布局原则二、住宿设施规划三、餐饮设施规划一、主要内容和布局原则1、主要内容2、布局原则1、主要内容确定服务设施的等级与空间布局估算服务设施的规模确定服务设施的风格、特色、体量、色彩等2、布局原则突出特色和谐统一大集中、小分散注重环境保护二、住宿设施规划1、现状分析2、发展原则3、住宿设施规划1、现状分析(1)旅馆类型社会旅馆(普通、风情、农家客舍、其他)星级酒店(一星、二星、三星以上、别墅)(2)数量(3)房间数(4)平均客房出租率(淡季、旺季、全年)(5)客人平均住宿夜数2、发展原则住宿

112、设施多样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功能的综合化要注意县市的区位特点突出特色遵循一定的布局原则3、住宿设施规划(1)住宿设施结构(2)住宿设施规模与数量(3)住宿设施区域布局(1)住宿设施的结构主要做好各个档次床位数的比例分配(2)住宿设施的规模与数量预测床位数=预测年游客量住宿平均夜数/年总夜数客房出租率预测房间数=预测床位数/房间的平均床位三、餐饮设施规划1、发展对策2、餐饮设施规划1、发展服务餐饮文化酒店内服务旅游定点、推荐餐饮服务社会餐饮乡土风情旅馆和旅游定点农家餐饮2、餐饮设施规划规划期末旅游者用餐天数=A(Xi Yi之和),其中A为旅游者人数, Xi 为i日游旅游者的用餐天数,

113、 Yi为i日游游客所占的比例。规划期末所需餐位数=期末旅游者用餐天数/全年天数设施利用率翻台率第十二节 旅游交通规划一、基本原则二、旅游交通三、道路系统四、交通工具五、图纸内容一、基本原则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有特色。不仅包括进、出旅游区的对外交通条件,也包括旅游区内部活动的交通条件。二、旅游交通对外交通(铁路站线、航空港、公路、长途客运枢纽站、公共交通班次等);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客运换乘枢纽、售票点网、班次衔接等);内部公共客运交通(公路线路、站场分布);内部旅游专线交通(特色交通线、班次、线路、停靠点等);自主交通(机动车出租、自行车、船艇、马匹出租,点网布局等)。三、道路系统旅

114、游交通预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的布局;重要桥梁、特色桥梁、隧道、索道、主要停车场、停车观景点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四、交通工具常规交通工具有喷气机、火车、轮船、汽车等;特色交通工具有牛车、马车、竹排、雪橇、溜索、直升机、水上飞机、飞艇、热气球等旅游交通工具。绿色交通方式如电瓶车、租借自行车、畜力等。五、图纸内容1、分类标绘各类道路、航线的走向;2、主次干道的位置、红线宽度、路面建设要求;3、重要停车场、线站、停靠观景点的位置和范围;4、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第十三节 旅游环境规划一、环境质量标准二、环境容量的测算三、环境保护与管理一、环境质量标准1、人文景观型旅游区

115、环境质量标准2、自然景观型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3、不同质量等级旅游区应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1、人文景观型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绿地率不少于30%;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A类标准,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B类标准;生活用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其他水体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公共场所卫生达到公共场所卫生标准。2、自然景观型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绿地率不少于30%;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116、95-1996)一级标准;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水体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A类标准,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B类标准;生活用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其他水体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公共场所卫生达到公共场所卫生标准。3、不同质量等级旅游区应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空气质量噪声质量地面水环境AAAA级景区一级0级达到规定AAA级景区一级0级达到规定AA级景区一级0级达到规定A级景区二级1级达到规定二、环境容量的测算1、概念2、测算1、概念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在不破坏生态平衡,达到风景区环境

117、质量要求,并能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2、测算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三、环境保护与管理1、措施2、绿色旅游景区建设1、措施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制定旅游环境容量加强废弃物、污染物的管理加强生态伦理建设确立管理区域保护文化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旅游环境保护规划2、绿色旅游景区建设绿色景区的组成包括景点、设施、服务区、边缘村寨区;使用同时发热发电系统;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光生电系统;利用风能;使用沼气技术;美化绿化旅游;开展绿色营销。第十四节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一、政策保障二、投资政策三、人力资源规划四、安全保障规划五、劳动教育与科技发展

118、规划一、政策保障1、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或旅游委员会2、成立旅游行业协会3、成立旅游咨询服务与投诉中心4、强化旅游局的职能5、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的建设二、投资政策1、采取国家、地方、集体、部门、个人“五个一起上”的方针;2、将旅游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3、鼓励旅游区内农民开发家庭旅游等服务设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4、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三、人力资源规划1、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旅游年营业收入(万元/年)/10-15万元/人年2、适度超前,有所储备;3、优化结构,健全体系;4、立足当地。四、安全保障规划1、自然灾害防范(洪水、台风、森林火灾、岩体滑坡、洞体崩塌);2、工程安全(对山洪、海

119、潮、水坝泻洪、雷电、地热的安全防护,对地表输电线、路基工程、桥梁、索道、栈道、悬梯、攀爬抓手、栏杆等工程设施的维护);3、活动环境安全(水上活动、登山秩序、野生动物攻击、狩猎流弹、烧烤篝火、紧急疏散、地下空间的紧急照明和供氧等安全措施);4、社会治安;5、保险机制。五、劳动教育与科技发展规划1、就业特点2、任务3、主要内容1、就业特点就业特点旅游业创造就业岗位所需的平均成本较低(只有各行各业的47%)。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具有“四高”特点受教育比例高、工资收入高、女性员工比例高(男女比例为1:11:3)、劳务需求的季节波动性高(淡旺季劳动力需求比例为1:1.51:3.5)。2、任务根据旅游市场发

120、展的需要,对旅游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实施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使旅游发展的主体性因素能不断地适应变化、不断地创新与开拓。旅游教育的另一项工作是,展开社会教育,提高全社会支持旅游发展的意识、知识,以及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3、主要内容(1)现状评价(岗位、年资结构、测评制度、薪资、教育状况、流动性状况);(2)预测规划期内的劳动力需求(工种、时间、年龄、性别、教育状况等);(3)建立教育培训计划(包括旅游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道德、礼仪等教育培训);3、主要内容(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分配制度、员工考评体系、内部流动与外部引进机制);(5)制定社会教育计划;(6)制定科技发展计划(计算

121、机及网络技术、信息管理系统、产品测评体系、产品研究与开发专职或顾问机制等)。第四章 旅游规划的编制第一节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第二节 旅游区规划的编制第一节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一、发展规划的内涵二、发展规划的编制三、发展规划的类型四、发展规划的原则一、发展规划的内涵1、概念2、特点3、任务4、作用1、概念是对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较大(通常跨地区)的旅游系统的发展总目标,及其实现方式的纲要性谋划过程。2、特点纲领性政策指导性(非指令性)操作灵活性(具有一定约束性)对策关键性3、任务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

122、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4、作用引导地域旅游资源及其保护能力的合理配置;促进相关地区、枢纽城市、部门或行业的联合,减少重复建设;加速旅游产业的高度化,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1、规划分期2、主要内容3、规划人员4、规划成果1、规划分期近期发展规划(35年)中期发展规划(510年)远期发展规划(10-20年)。2、主要内容(1)全面分析规划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2)分析规划区的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预测规划期内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3)提出规划区的旅游主题形象和发展

123、战略。(4)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其依据。(5)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6)提出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及时序作出安排。(7)提出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及供给要素的原则和办法。(8)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措施。(9)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0)对规划实施的总体投资分析,主要包括旅游设施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方面的分析。 3、规划人员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并在多部门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协同工作。4、规划成果规划文本以文字为主,辅以必要的图纸。文字须简明扼要。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等。调查资料、研究论证报告

124、,可编入附件。规划图表包括区位分析图、旅游资源分析图、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旅游业发展目标图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图等。三、旅游发展规划的类型1、行政区旅游发展结构规划2、旅游区旅游结构规划1、行政区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主要有全国、区域、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地市级、县级等层次。优点: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相吻合,易于进行规划组织,加上与管理、统计、财政计划范围一致,便于实施监管和规划修编,有利于实施滚动规划。缺点:受行政范围的限制,对于以山岳、江河为主体的旅游区的整体发展限制较大。2、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是一种突破行政边界,按旅游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规划

125、范围的旅游结构规划。如长江 三峡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等等。规划重点:改善交通联系、联合促销、协调信息系统工程、旅游产品升级与合理分工(避免极易出现的简单重复)、联合环境治理、统一管理标准。优点:有利于集中反映旅游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演变的固有规律和客观格局,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此类规划较为合理。缺点:与现行管理体制不一致,规划工作不便展开,规划实施较为困难。四、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1、大市场原则2、大走廊原则3、大保护原则4、不平衡规律5、扶贫致富原则1、大市场原则从宏观的市场条件出发,正确把握国家外交政策、旅游输出国国情与发展本地国际旅游的关系,并重视从本国、本地旅游市场的客观市

126、情出发,合理定位,综合平衡。2、大走廊原则高度重视将旅游者集结地区合理组合与连结,或开辟区域旅游发展走廊,集中有限的财力和媒体功能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旅游促销提供战略重点。3、大保护原则保护旅游资源保护大气、水质、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4、不平衡规律重视以有限的条件集中保护和发展重点地区,边发展边积累资金、经验和市场信誉,然后逐步带动全地区、各方面的全面发展。5、扶贫致富原则帮助旅游资源区摆脱贫困,对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培育、支持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旅游经济强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二节 旅游区规划的编制 一、旅游区规划的内涵二、旅游区规划的层次三、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四、旅

127、游区规划的编制一、旅游区规划的内涵1、性质2、主要任务3、规划期限1、性质在一个地域综合体内的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性部署过程。2、主要任务以区域旅游战略规划为依据,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市场形势和发展条件,确定旅游在本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目标,并对如何实现目标作出整体性部署。3、期限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区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二、旅游区规划的层次1、总体规划2、控制性详细规划3、修建性详细规划4、旅游区实际规划三

128、、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供需匹配原则资源保护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地方特色原则机构协调原则技术经济合理原则四、旅游区规划的编制(一)总体规划(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修建性详细规划(四)旅游区实际规划(一)总体规划1、任务2、主要内容3、成果1、任务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2、主要内容对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确定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

129、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内部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和运营中的管理意见;总体投资分析。3、成果规划文本规划图件(包括旅游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附件(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二)控制性详细规划1、任务2、主要内容3、成果1、任务以总体规划

130、为依据,详细规定区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为区内一切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2、主要内容详细规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建设的建筑类型;分地块规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并根据各类用地的性质增加其他必要的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要求;提出对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等要求;划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3、成果规划文本规划图件(包括旅游区综合现状图、各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等,图纸比例1:10001:2000)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

131、(三)修建性详细规划1、任务2、主要内容3、成果1、任务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2、主要内容综合现状和建设条件分析;用地布局;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3、成果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图件(包括综合现状图、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设计图、鸟瞰或透视等效果图,图纸比例1:5001:2000)(四)旅游区实际规划旅游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编制项目开发规划、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地建设规划、旅游营销规划、旅游区保护规划等功能性专项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