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8719508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写我和朋友课件 语文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写我和朋友写作写我和朋友一、文题展示成长的道路上,少不了朋友的相伴。朋友可以是小时候的玩伴,可以是现在朝夕相处的同学,还可以是一本书、一棵树、一片绿茵寒冬腊月,朋友就是一朵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绽放开来,温暖着你我的心田。秋风瑟瑟,朋友就如随风而落的佳叶,构成了金秋时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了朋友,就不会孤单,就不会寂寞。(一)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二)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

2、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三)详略要得当。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在记叙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而要表现人物的这些特征,就要在叙事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进行详细描写,是“画龙”式详写。对那些次要因素,则应

3、概括叙述,以寥寥几笔来勾勒背景,是“画云”式略写;有时为了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来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是“点睛”式略写。总之,要确立目标、有取有舍,才能做到写重点内容细致入微、充分生动,写次要内容清楚明了、简明扼要,这样就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四)点扣题要适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结尾再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1根据主旨和内容选材。2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3通过语言、动作等方法,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4题目自拟,500字左右。【佳作展示】我的同窗好友时间如流水,转眼几个春秋逝去了。

4、可是我的同窗学友柳依的身影却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柳依是苏州人。小学五年级时,她在老师带领下,走进了教室,和我同桌。她那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大眼睛亮亮的,一张小巧的嘴不时地嚅动着,两颊红红的、润润的,使她那本来充满稚气的脸显得更加俊俏。慢慢地我发现,她的品行、学习成绩和她的相貌一样棒极了。一次发新书,我不小心掉到地上一本,而捡起时却发现它又湿又脏,我左右为难,心想这下完了,没人要它了。此时,她突然一把抢过去这本书:“给我吧!没关系的!包了皮一样用。”我一时无语,而脸热热的。快要期末考试了,可是她的语文笔记丢了。我心底里隐隐有一种窃喜,但终于还是说:“你用我的笔记吧!”她和善而充满感激地说:“谢谢你

5、,不用了。”公布成绩时,她的名次先于我。全班第三名。我真是无地自容,内心满是惭愧。不久,柳依要回苏州去念初中了。我没有勇气去送行,因自己的幸灾乐祸与自私无法正视她那美丽的眼睛。第二天去送行的同学告诉我,柳依在车站前等了很久,她说你这个同桌一定会到的,然而,我却给她的远行送去了失望。两个月后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个没有邮寄地址的邮包,打开一看是竹制的玩具茶壶、茶杯、小桌子,还有柳依的信。她说:“那天你一定有重要的事才没来,为了纪念我们一年同桌的友谊,送给你一点礼物。我永远祝福你”信上的字渐渐地模糊了。我把这份礼物摆在床头柜上,时时感谢她对我的真诚!我默默地祈求着她的原谅,其实,她早就谅解了我这个令她失望的同桌。几年过去了,我总也忘不了柳依长长的睫毛,闪闪发亮的大眼睛,那小巧的嘴,那俊俏的脸柳依,你是难忘的同窗学友,难忘你来自苏州的绵绵问候。【名师点评】本文中讲的两个同窗好友的友谊,更多的不是一种交情,而是一人对另一人的精神感召。它让自私而小心眼的“我”也超凡脱俗,逐渐美丽起来。文章所选事例,表现了这渐变的过程。而且也同时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