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71070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小农经济;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的出现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青铜器;铁器出现;商人出现;城市商业;重农抑商政策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点1 先秦时期的农业本讲考点本讲考点考点2先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考点1先秦时期的农业1.耕作方式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牛耕开始出现并推广。思维启迪思维启迪淮南

2、子主术训中写道: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根据材料指出农业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作用。提示:使用牛耕。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图解历史图解历史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2.耕作技术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垄作法。3.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和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4.经营方式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A.原因:春秋战国时

3、期,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私有制确立。B.特点a.生产方式:以家庭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b.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c.生产结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D.评价a.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b.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误区警示误区警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

4、物。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它是自然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先秦时期的土地制度先秦时期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夏、商、西周:井田制。A.内容: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B.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土地国有制度。(3)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A.原因:随着生产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B.确立: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

5、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封建土地私有制。C.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误区警示误区警示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术语必背术语必背(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2)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3)

6、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史料史料2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宗法制则具有强化、自保家族生存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主题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主题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史料呈现史料呈现史料史料1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所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也成为农民狭隘的生产目的,客观上也割裂了小农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将自己封闭在一个

7、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使自己所需要的两种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衣、食)得以自给自足,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对社会和外界的依赖,避免与社会过多联系。摘编自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史料史料3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与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读史指导读史指导(1)史料1是有关先秦农业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的构成可知,该示意图体

8、现的是我国古代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2)史料2属于现代评论史料。史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及作用。(3)史料3属于古文献史料。通过阅读史料可知晁错论述的主题:一是小农经济下农民非常辛苦,二是威胁小农经济破产的主要因素。通过可以归纳出威胁小农经济的因素。是卖的意思。史料应用(1)史料1反映了随着我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推广,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以为单位的个体耕作制过渡,从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提示家庭(2)依据史料2、3,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提示提示特点:分散、孤立、封闭;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目的狭隘;占有小块土

9、地、规模小;脆弱性;等。影响: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割裂了与社会的联系;减轻了对社会和外界的依赖。(3)依据史料3,归纳威胁小农经济稳定的非自然因素。提示提示赋税徭役、人情往来、养家糊口的负担、高利贷的盘剥。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2.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1)政治上:小

10、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

11、;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古代人们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典例典例“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历程”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一幅图片,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应包括()“僇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上农除末,黔首是富”A.B.C.D.C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明确图片的含义,建立图片与选项的关系。答案C的大意是“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强调重农抑商;的大意是“开放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强调发展工商业。强调的是自给自

12、足。的大意是“只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老百姓才能富裕”,强调重农抑商。图片显示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结合选项构成可知,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1.(2017北京朝阳期中)周易中有“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记载,这些内容()A.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B.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C.提供着农业萌芽时期的信息D.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答案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先秦古代农业。周易记载的是当时的实际状况,不是愚昧无知的想象,故A项错误;耒耜属于耜耕时期的松土工具,不是刀耕火种时期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

13、;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故C项正确;以农立国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C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语赞美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A.芍陂B.都江堰C.郑国渠D.西门豹渠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依据题干中“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水利工程,排除。C项是关中平原的水利工程,排除。西门豹渠在河南境内,D项排除。B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

14、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因果倒置;农业收益增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也会使地主实力上升,有利于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C4.(2017北师大附中月考)西周井田制是土地公有制,所有阡陌纵横并井井有

15、条,而在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下,不仅爆发了争夺土地及其附属资源的惨烈战争,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对经济具有巨大破坏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材料表明()A.土地私有制阻碍社会进步B.土地公有制优于土地私有制C.土地公有制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中国农业进步的阻力比较大答案答案D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是历史的进步,故A、B两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材料提及私有制的消极性,说明中国农业进步的阻力比较大,故选D项。D考点2先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先秦时期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1)发展概况A.官营手工业发展a.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青铜铸

16、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c.春秋战国以后,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B.民间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成就A.青铜铸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冶铁业:西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C.瓷器: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D.丝织业: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斜纹提花织物。巧思妙记巧思妙记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三”2.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A.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人”的称呼由此而来。B.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拥有雄

17、厚资产的大商人。(2)“重农抑商”政策A.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B.表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C.评价a.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b.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思维启迪思维启迪吕氏春秋上农写道:“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什么观点?提示:倡导重农抑商,来巩固国家统治。术语必背术语必背(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

18、、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冶金、制瓷、纺织领域手工业成就突出。(2)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3)商朝出现职业商人。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4)西周时期采取“工商食官”的政策;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主题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和特点主题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形态和特点史料呈现史料史料1是月也,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吕氏春秋孟冬史料史料2鲁人身善织屦(麻、葛等制成的鞋子),妻善织缟,

19、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韩非子说林上史料3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读史指导读史指导(1)史料1属于古文献史料,解读史料的关键是把握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及对手工业者的要求。指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强调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2)理解史料2的关键是把握史料中所体现的有关手工业的信息,史料强调私人生产和投放市场之间的关系。(3)理解史料3的关键是解读的信息,史料强调对手工业者的限制。史料应用史料应用(1)史

20、料1体现了先秦时期,在手工业里,政府管理非常的严格,尤其强调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对违反规定的手工业者要进行处罚。提示提示官营(2)史料2体现了私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私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民间商人自由经营,产品可以投放。提示提示市场(3)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提示官府控制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手工业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地位低下。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管理方式政府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家庭自主经营产品用途主要供皇家和政府使用民间消费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流通方式不流通流通剩余

21、部分出售特点、地位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技术高超,不计成本,明中期以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受到压制,曲折发展,明中期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农业相结合,技术落后,生产分散,一直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典例典例(2017北京东城期末)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

22、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B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明确材料主旨。答案答案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根据材料中“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可知,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项表述“战争频繁”、D项表述“广泛使用”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1.(2017北京朝阳期中)纹饰精致神秘、器形庄重华美的商代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明繁盛时期的代表作。这类青铜器属于()A.农具B.炊具C.兵器D.礼器答案答案D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礼器、兵器、乐器、饮食器和生产工具等,而“

23、纹饰精致神秘、器形庄重华美”的青铜器属于各级贵族使用的礼器,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中青铜器的特点不符,故排除。D2.国语齐语记载“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由材料中“处工,就官府”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A3.(2017北京海淀零模)史记载,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山东半岛。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于是,“太公劝其女功(纺织业),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故齐

24、冠带衣履天下。”上述材料表明,姜太公()A.通过工商业开发齐国经济B.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C.取消了官营工商业的制度D.以工商业吸引人口成就霸业答案答案A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分封到山东半岛,姜太公在当地发展工商业,改变了原来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状况,使齐国的文化影响到天下,因此A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此时尚未实行,更谈不上放弃,排除B项;C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材料中“西周初年”不符;齐国成就霸业发生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位时,由此排除D项。AA.人工货币取代了自然货币B.实现钱币重量与币值脱钩C.彻底终结了地方的铸币权D.由多样形状转向统一形制4.(2017北京朝阳期中)下图显示的是我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中的重要一步。下列理解准确的是()答案答案D依据图片可知,各诸侯国的货币被秦国的半两钱取代,使样式逐渐走向统一。故D项正确。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