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66340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第2 2讲宋明理学讲宋明理学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解读: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运运用用提提升升】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解析】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

2、生具有良知,因而天理在人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备备选选题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原在于自己的心。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易混易错分析:心学与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流派即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辨析: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

3、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运运用用提提升升】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解析】题干中乙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强调了“心”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所以A、B、D项都

4、不对。2010年10月22日,是理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朱圣人的大寿,引得两省四地福建的尤溪县、建阳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婺源市,以“朱熹故里”为名,各自倾注地区和省域之力,汇聚总量超过40亿元的资本项目,以作圣人“寿礼”。【知识链接】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存理灭欲”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首先要“认清哪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朱熹认为“天理”即作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其二,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其三,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循序渐进,“自然

5、纯熟”。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运运用用提提升升】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D要“存天理,灭人欲”【解析】从题干的材料可知,题干说的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通过研究一个一个的外界事物去体会,然后得出道理和规律。1.(2012海南卷)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

6、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解析】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不能把握其内在关系:生,仁也,易错选C项。答案选A。2.(2012全国新课标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的相关知识和材料

7、解读能力。材料认为士农工商四业活动的共同之处就是要“尽其心”、“有益于生人之道”,符合陆王心学加强内心修养,服务社会的基本特点,故选D。其他三项都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3.(2011上海卷)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解析】王守仁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故A项符合题意。C项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属于格物致知,归程朱理学,排除。B、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4.(2010上海卷)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

8、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5.(2009广东理基)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6.(2010浙江卷)中国古代学

9、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