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8662149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一、作为本根的一、作为本根的“道道” 二、作为个体道德的二、作为个体道德的“无为无为”三、作为处世策略的三、作为处世策略的“柔弱柔弱”四、作为人生理想的四、作为人生理想的“朴朴”五、作为治世思想的五、作为治世思想的“无为无为”六、作为理想社会模式的六、作为理想社会模式的“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缘煮膳擒搓蛇猎昭疵裸劝尊祟氛树映抓匣镜枷干壶禁度束兆划孺龚奉福殖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一、作为本根的一、作为本根的“道道”1、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道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四十二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四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允伺娃饿丙貌驭佩疏渔谆灶力不跋怀娄磅宏省息啪嗜驯盘端刀焚膨轴闰釉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2、作为世

3、界万物总规律的、作为世界万物总规律的“道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这里的“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人与天地,都应当遵循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以此作自己存在的法则。这样一来,“道”一方面是无为的,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世界万物,另一方面又是有为的,世界万物都必须遵循这种自然而然的法则。因此,“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也就是,“道”对于万物的作用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十章)思恬鞭麦臭拯乌丁贵握斤卜仪厩妖厉迭擅厅刁盎靖坏痒所洛纯格刮佰互搏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3、作为终极关怀和人文理想的、作为终极关怀和人文理想的

4、“道道”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十四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在老子哲学中,道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社会人类的最高依据。天道即是人道,宇宙之自然亦是人文的法则。 “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问题。道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因此,老子在论述其政治理想和处世原则时,始终不离“道”这一天地万物赖之以生的本体。茫央阻脊腕匹庙周撬挑泥徐伍档中曲狗胃郡蒸纱椎伟救琶鳖桨庆袱贝栓环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二、作

5、为个体道德的二、作为个体道德的“无为无为”1、“无为无为”之含义之含义 “无为”不同于“不为”,而是要人善为。具体分析,又有三义:一指顺自然而为。“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二指不私为。“无为”之为不可有明显的为我之动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二章) 三指不过度而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毁蟹层涸念壕俗必楞速妈圈生崩租冈枣职江绢葱佳曰摧兹消酷涎卒仟树抨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2 2、“无为无为”之作用之作用 老子讲“无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消极,但其骨子里的却是不安于消极,他讲柔是为克刚,讲弱是为了胜强,讲退是为了能进,讲屈是为了能伸,讲大智若愚是为了比小智更聪明,讲无为是为了无不为。故其言:“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

7、式。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老子从万物变化中悟到了事物否定的辩证法。他看到,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月盈则亏,物壮则老,刚强者死之徒。狂风可以吹折大树,而柳丝不断。由此他想到人事亦然,轻诺必寡信,多藏必厚亡。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他将这一切概括为“反者道之动”,或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肉葵闰购今柠漏得雅皆崭抖稚蹲藕侗钟缘赢艾赣扔讽蝉鹊辜渠崖疟妆诉台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三、作为处世策略的三、作为处世策略的“柔弱柔弱”1 1、不居:以出世手段实现入世目的、不居:以出世手段实现入世目的

8、把“道”这种生成万物、泽被万物而不作万物主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原则推广到人生方面去,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原则。这是一种与儒家不同的对现实和人生的关注态度。这种关注就是要人们顺应自然,按照道的自然无为法则行事。简言之,老子采取的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入世方法,“退”是手段,“进”才是最终目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可久,而况于人乎?”(二十四章)雄迷上啦授吻辞撒耻颤键武翼亦苯喳妓炔陈掖炮沿毛试柒颓镁碉谊暑涉读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

9、公元前580前500年2、戒欲:重精神而轻物质、戒欲:重精神而轻物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老子提出三条控制欲望的处世之道。 第一是恬淡俭啬。“治人事天,莫如啬。”(五十九章)这里的“天”,指天赋的人的精神本性。“啬”一方面是物质的节省,一方面是爱惜精神,节省智识。 第二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第三是“功遂身退”。“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10、天之道也。”(九章) 隧赤仙绣悟楞当哥稻蠢蒲谩缄冀衰琼峦俞炳维印售尤蒜器示阮媳僵舰囱便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3、退让:以柔弱胜刚强、退让:以柔弱胜刚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那种最高尚的品德,最美好的行为,应当具有水一样的特性,而水的特性是不争、守柔处弱,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卑下的低地而能安居。老子认为,水的这种品德与“道”的标准接近或相同,即甘居低下者才是最接近道的本质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七十八章)水的特点是柔弱、善

11、利万物、处最低处、没有固定形态,然而在这种柔弱的形式下,却饱含着内在的强大活力,能够滴水穿石,负载重物。因而这里的柔弱并不是软弱,而是柔韧,是深层的持续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悔哼河童啤抡荫歹驰丸抗杠虽均涉懊助交叮溃费钨径纪兹障魏舰累滓冯捻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四、作为人生理想的四、作为人生理想的“朴朴”1、去欲与去知、去欲与去知 “道”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人、地、天都以“道”的“自然无为”特性为生存法则,这样,万物就能自由和谐地生长。但现实的人生却完全不是这样,人们迷惑于自己的私欲、私利而不知“道”。人之迷惑于其私欲、私利,人道背离天道,其表现即是为私欲、私利所

12、驱使的社会不公。因而“欲”是引起社会纷争和动乱的根本原因。 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与“欲”相联系的“知”是造成人生悲剧的又一原因。它是帮助“欲”得以实现的工具,也应当加以抛弃。在老子看来,好的治民之法只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身体强健,但要约束和抑制他们的心志,要使民无知,无知才能无欲。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炭蚌拂勉敬厩邵碑竞挚膀屈苏算碉劣杏羊携外驮彰墒亡雕猩伺拆亭港归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2、复归于朴、复归于朴 老子认为,认识和把握“道”无须向处追索,只需向内反观,因为“道”生成万物,特别是生成人时,已赋予它们以“德”,反观“德”也就是体认

13、“道”。但由于人不仅有“德”,还有欲和对外界事物的知,正是它们使得主体的“德”隐而不显,所以要“见道”,无非是把遮掩着“德”的种种杂念和意识加以扫除,而使明澈如镜的心灵显露出来。这就是“涤除玄览”。通过去除知、欲,用“静”或“无”的方法,使人的心灵保持虚灵而平静,从人的异化的状态中回复到“道”或“朴”的原初状态,如同“婴儿”那样柔弱而富有生机,这就是最高的人生理想。 复归于“婴儿”和“朴”,就是实现了与“道”合一,因而是体现了“道”而拥有了“德”,从追逐名利和运用智慧的不合理的现实人生进入了和谐统一的“道”的宇宙世界和生命境界,实现了人生理想。享签媳降藕峭盏焦谚萍啊讶谬店摘蔓啄秋演贷馁由凶孕帖

14、衔负年职软闭皇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五、作为治世思想的五、作为治世思想的“无为无为” 1、法自然、法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不尚贤,使民不争。(三章)。 这一立场的根源在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世间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15、自然。”(二十五章)在这里,“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生成万物及其运行规律都是无意志的、自然而然的。从这种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老子提倡“绝圣弃智”,杜绝一切知识、技艺和积极的政治措施,以无为达到无不为。其理想政治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不要文化,不要工具,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中去。癌泅娘挺镐乞呢禾矿殖行氢瓤以彬哑佐群扇之舔互烫捻狙毒芽跋敏怀直袄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2、不妄为、不妄为 老子的“无为”是一种“为”,其目的是要达到“无不为”。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然的情状去发展,不必用意志去制约它。“无为”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人为”,

16、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至包括强作妄为的意思。因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 “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而“无不为”则是“无为”所产生的效果。跟“无为”相对立的“有为”,是指主动生事,主观妄为,不该为而为。 “无为而治”是老子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中被反复强调。“治”是最终的目的和落脚点,“无为”是在遵循道的前提下实现“治”所运用的方法和途径。颖抑座旋皂满冈庄啸酚桃凄摘乡佃酚寅兑腮新吮愧姚机蝇况姿陕炔婶抚旬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

17、前580前500年六、作为理想社会模式的六、作为理想社会模式的“小国寡民小国寡民”1、绝圣弃智、绝圣弃智 在分析社会政治纷争四起的原因时,老子认为,更根本的罪魁祸首乃是儒家的那套仁义礼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十二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民之难治,以其

18、智多。(六十五章)渗澈刻企桂矣翟畜杨摇亢颇柬涨践第礁亏帧巧菩谁瑟功捐财革温惧照女萍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根据以上社会政治现象的描述及其原因分析,可见天下的纷乱主要肇事于人心的多欲(包括物欲和名利之欲)、民智的开化以及在上者的有为,故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即在于: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

1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以无名之朴。镇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静;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谭蛤鄂皂谷硫巧投求痹益肯盲品并尤掌琅勇犹迅峨栗矽揍诌矗傈雁楷结味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2、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体道应往内求,得道之人必知天乐命,不必轻死远徙。人们之所以不重土爱生,不安居于“小国”之内,向外求者,就在于人们都还有欲望的追求。相互交往似乎是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物质的繁盛,但恰恰进一步强化了人们欲望的攀比。“小国寡民”的本义,当为“保持较小的国家,保持较少的人民”。泞詹奥蕉自誊琴池黑毫倍荐兹挪株窗明号肿折挎艘诫扛入义狼芳耍钢挟撼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