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8647089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针灸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针灸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针灸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针灸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针灸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1.掌握腧穴的概念,常用腧穴的定位,针刺的掌握腧穴的概念,常用腧穴的定位,针刺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2.2.熟悉腧穴的分类,常用的定位方法,针刺意熟悉腧穴的分类,常用的定位方法,针刺意外的处理。外的处理。3.3.了解常用腧穴的主治,针刺注意事项。了解常用腧穴的主治,针刺注意事项。 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经:有“纵丝”之意,“路径”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是细小的分支。 腧穴的含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同时,亦是针灸和其他疗法施术的部位。俗称穴位、穴

2、道、气穴等。腧腧 穴穴 分分 类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 阿是穴1 1、经穴、经穴 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 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单穴(任、督脉)52穴。2 2、奇穴、奇穴 十四经穴以外,而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3 3、阿是穴、阿是穴 以痛点为穴位,“以痛为腧”。 并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 定定定定 经经经经 定定定定 位位位位 定定定定 名名名名 主治作用主治作用主治作用主治作用 经经经经 穴

3、穴穴穴有归经有归经有归经有归经分布在十分布在十分布在十分布在十四经中四经中四经中四经中 有固定有固定有固定有固定 位置位置位置位置 有专用有专用有专用有专用穴名穴名穴名穴名 局部作用局部作用局部作用局部作用循经治本经循经治本经循经治本经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本脏腑器官病本脏腑器官病本脏腑器官病 奇奇奇奇 穴穴穴穴无归经无归经无归经无归经 有固定有固定有固定有固定 位置位置位置位置 有专用有专用有专用有专用穴名穴名穴名穴名 主要对某病主要对某病主要对某病主要对某病有特效有特效有特效有特效局部作用局部作用局部作用局部作用阿是穴阿是穴阿是穴阿是穴 无归经无归经无归经无归经 无固定无固定无固定无固定位

4、置位置位置位置 无专用无专用无专用无专用穴名穴名穴名穴名 治局部病变治局部病变治局部病变治局部病变 三类三类腧穴腧穴的特点的特点: 腧穴的治疗作用腧穴的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特殊作用保健作用保健作用、近治作用:、近治作用: 有有治治疗疗穴穴位位所所在在部部位位及及邻邻近近部部位位组组织织器器官官、脏脏腑腑病病变变的的作作用用。这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远治作用:、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特殊作用特殊作用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机体功能增强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5、)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相对特异性 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4 4)保健作用)保健作用 指某些腧穴,能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关元、足三里、神阙、肾俞、命门等穴。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位 1 1、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法:固定标志法:背部的标志: 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活动标志法:2 2、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骨度法、折量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

6、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1 1)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的以患者的以患者的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拇、中指屈曲成环(拇、中指屈曲成环(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形)之间的距离作为形)之间的距离作为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 1寸。寸。寸。寸。此法源于此法源于此法源于此法源于千金方千金方千金方千金方。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3 3、指、指寸寸定位法定位法(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

7、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见于千金方。适用于四肢部作横寸折算。(3)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 患者尺侧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患者尺侧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患者尺侧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患者尺侧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四指的宽度四指的宽度四指的宽度作为作为作为作为3 3寸。又称寸。又称寸。又称寸。又称“ “一夫法一夫法一夫法一夫法” ”。(4)简便取穴法 如列缺、合谷、百会、曲池等穴的简便取穴法。十四经循行常用腧穴十四经循行常用腧穴肺经11穴 大肠经20穴胃经45穴 脾经21穴心经9穴 小肠经19穴膀胱经67穴 肾经27穴心包经9穴

8、 三焦经23穴胆经44穴 肝经14穴督脉28穴 任脉24穴 中焦中焦络大肠属肺络大肠属肺侧胸上部侧胸上部上肢上肢内侧前缘内侧前缘寸口寸口拇指桡侧端。拇指桡侧端。 分支:腕后分支:腕后食指食指桡侧端桡侧端一、手太阴肺经一、手太阴肺经手手 太太 阴阴 肺肺 经经 云门云门(LU2)中府中府(LU1)尺泽尺泽(LU5)列缺列缺(LU7)少商少商(LU11)起穴起穴:中府:中府上上肢内侧前缘肢内侧前缘止穴止穴:少商。:少商。 中府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 咳嗽 气喘 胸痛 胸部胀满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 。 尺泽尺泽 定位定位在在肘横纹肘横

9、纹中,中,肱肱二头肌腱二头肌腱桡桡侧侧凹陷凹陷处处 功能功能清清泄泄肺肺热热,肃降肃降和中。和中。 主治主治 肺系肺系实热实热病证病证:咳嗽咳嗽,气,气喘喘,咯咯血,血,潮热潮热,咽喉肿咽喉肿痛,舌干、胸部痛,舌干、胸部胀胀满;满;肘肘臂臂挛挛痛痛; 急急症症:急急性性吐泻吐泻,小儿,小儿惊惊风,中风,中暑暑等;等; 操操作作直刺直刺0.81.2寸寸。 配配穴举穴举例例1、配少、配少商商治治咽喉肿咽喉肿痛痛; 2、配、配委委中中放放血治血治急急性性吐泻吐泻。 列列 缺缺 功能功能宣宣肺肺疏疏风,通调任风,通调任脉脉。 主治主治 肺系病肺系病:咳嗽咳嗽,气,气喘喘,咽喉咽喉痛;痛;头头项病项病:

10、牙牙痛,痛,半半身不身不遂遂,口眼,口眼歪斜歪斜,偏偏正头痛,项强,正头痛,项强,惊痫惊痫,掌掌中中热热。 操操作作向上向上斜斜刺刺0.30.5寸寸。 配配伍举伍举例例1.配合配合谷谷治感冒;治感冒; 2.配照配照海海治治咽喉肿咽喉肿痛,发干,痛,发干,梅梅核气核气; 3.配后配后溪溪治头项强痛。治头项强痛。 四总四总穴歌穴歌头项头项寻列缺寻列缺。 少少商商 定位定位 在在拇拇指指桡桡侧,侧,去去指指甲角甲角0.10.1寸寸许取许取穴穴。 主治主治 肺系肺系实热实热证证; 喉痹喉痹,咳咳嗽嗽,气,气喘喘,鼻,鼻衄衄,心下满,心下满,热热病;病;急急救救:COCO中中毒毒,中风,中风昏迷昏迷,癫

11、狂癫狂,中,中暑呕吐暑呕吐,小儿,小儿惊惊风;风;局局部病部病:指:指腕腕挛急挛急。 操操作作 浅浅刺刺o o1 1寸寸或或三三棱针棱针点刺点刺出血出血;可;可灸灸。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侧前缘肩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交胃经)二、手阳明大肠经二、手阳明大肠经扶突扶突肩髃肩髃曲池曲池合谷合谷商阳商阳迎香迎香 合合 谷谷 功能功能 清清热热解解毒毒,通调气血,清利头目,通,通调气血,清利头目,通络镇络镇痛。痛。 主治主治 头面五官病头面五官病:头痛,:头痛,齿齿痛,目痛,目赤肿赤肿痛,痛,咽喉肿咽喉肿痛,鼻痛,鼻衄衄,耳耳聋聋,痄腮痄腮,口眼,口眼歪斜歪斜;热热病病

12、:无:无汗汗,多,多汗汗;妇妇产科病产科病:经:经闭闭,滞滞产;产;胃部病胃部病:腹痛,:腹痛,便秘便秘;神神志志病病:小儿:小儿惊惊风,风,牙牙关紧关紧闭闭;经经脉脉病病:上肢:上肢疼疼痛,上肢不痛,上肢不遂遂。 操操作作 直刺直刺0.51寸寸,针针刺时手刺时手呈半握拳呈半握拳状。状。 提提示示 孕妇禁针孕妇禁针,更不能和三,更不能和三阴阴交合配,以交合配,以免免伤及伤及胎胎元,使元,使孕孕妇妇流产、流产、坠胎坠胎。 配配伍举伍举例例 1.配下关、配下关、颊车颊车治治疗疗上、下上、下齿齿痛;痛; 2.配天配天枢枢、足三、足三里里治治疗疗胃痛;胃痛; 3.配大配大椎椎、曲池曲池、外关治、外关治

13、疗疗高高热热不不退退; 4.配人中、配人中、十十二二井井治治疗疗中风中风昏迷昏迷。面口合面口合谷收谷收 手手 三三 里里 定位:定位:肘横纹肘横纹下下寸寸,阳溪阳溪与与曲曲池穴池穴连连线线上。上。 主治:主治:中风上肢中风上肢瘫痪瘫痪,肘肘臂痛,臂痛,肩背痛,肩肩背痛,肩周炎周炎。齿齿痛,痛,颊肿颊肿 刺刺灸灸:直刺:直刺寸寸。可。可灸灸。 曲曲 池池 功能功能 清清热祛热祛风,调和气血(营风,调和气血(营卫卫)。)。 主治主治 五官病:五官病:咽喉肿咽喉肿痛,痛,齿齿痛,目痛,目赤肿赤肿痛;痛; 头面病:头痛,头面病:头痛,眩晕眩晕; 神神志志病:病:热热病病,高血,高血压压,癫狂癫狂; 经

14、经脉脉病:手臂病:手臂肿肿痛,上肢不痛,上肢不遂遂 皮肤病:皮肤病:瘾疹瘾疹、湿疹湿疹;瘰疬瘰疬; 排排毒毒:通:通便便 操操作作 直刺直刺11.5寸寸。 肩髃定位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呈现凹陷。(古说:拱手取穴)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五十肩”);风疹瘰疬刺灸直刺或斜刺.0.8-1.5寸。可灸。 迎迎 香香 手足手足阳阳明经交会明经交会穴穴 定位定位 鼻翼旁鼻翼旁0.50.5寸寸, ,鼻唇沟中鼻唇沟中 功能功能 清清热散热散风,风,宣宣通鼻通鼻窍窍。 主治主治 五官病:五官病:鼻鼻炎炎,鼽衄鼽衄,口,口歪歪,面,面痒痒; 操操作作 略略向内上方向内上方斜斜刺

15、或平刺刺或平刺0.30.5寸寸。 提提示示 迎香迎香一定要一定要浅浅刺,因面部肌肉刺,因面部肌肉浅薄浅薄,较较敏感,敏感,此处血管此处血管丰富丰富,针针刺不当时刺不当时易易出血。出血。故故进进针针时一定要时一定要缓慢缓慢,不,不宜宜大大幅幅度提度提插捻插捻转,出转,出针针时,按时,按压针孔片刻压针孔片刻,以防引起出血。以防引起出血。 体体体体表表表表路路路路线线线线:起起起起于于于于眶眶眶眶下下下下缘缘缘缘(承承承承泣泣泣泣穴穴穴穴)嘴角嘴角嘴角嘴角下下下下颌角颌角颌角颌角前前前前 沿沿沿沿 耳耳耳耳 前前前前 上上上上 行行行行前前前前额角额角额角额角(头维)。(头维)。(头维)。(头维)。

16、 由由由由大大大大迎迎迎迎前前前前下下下下行行行行沿沿沿沿颈颈颈颈前前前前外外外外侧侧侧侧入入入入缺缺缺缺盆盆盆盆胸胸胸胸前前前前正正正正中中中中线线线线旁旁旁旁开开开开寸寸寸寸腹腹腹腹正正正正中中中中线线线线旁旁旁旁开开开开寸寸寸寸下下下下肢肢肢肢外外外外侧侧侧侧前前前前缘缘缘缘止止止止于于于于第第第第二二二二趾趾趾趾外外外外侧侧侧侧端端端端(厉厉厉厉兑兑兑兑穴穴穴穴)。足足足足背背背背分分分分出出出出至至至至大大大大趾趾趾趾内侧内侧内侧内侧端端端端交脾经交脾经交脾经交脾经 人迎人迎缺盆缺盆不不容容髀关髀关梁丘梁丘上巨虚上巨虚气冲气冲下关下关颊车颊车头维头维返回本节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17、承泣 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 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当眶下孔凹陷中主治: 目疾 面瘫眼睑瞤动 胆道蛔虫刺灸:承泣: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 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 出针时按压针孔。少灸。 天天 枢枢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功能:调理胃肠,理气和营。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 月经不调,癥瘕。配穴举例:天枢穴是临床治疗胃肠病的常见穴操作:直刺1.0-1.5寸,局部出现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 足足 三三 里里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主治: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 乳痛,肠痈,下肢痹痛,水肿,脚气; 虚劳羸瘦。为强壮

18、的要穴。配穴举例: (1)配中脘,内关,公孙等治疗胃脘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 (2)配天枢治疗急慢性泄泻,痢疾,便秘等病 (3)配曲池,太冲,风池,人迎可降血压。操作:直刺.0.0寸。 丰隆丰隆定位:外踝尖上8寸, 距胫骨前嵴二横指(中指)。功能:化痰定喘,宁心安神主治:治痰的要穴:痰多咳嗽 头痛 眩晕,癫狂痫 下肢痿痹 水肿 刺灸:直刺1 1.5寸。可灸。 起起于于足足大大趾趾内内侧侧端端(隐隐白白穴穴)内内踝踝前前小小腿腿内内侧侧中中间间(内内踝踝上上8寸寸前前)下下肢肢内内侧侧前前缘缘(内内踝踝上上8寸寸后后)腹腹部部前前正正中中线线旁旁开开4寸寸胸胸部部前前正正中中线线旁旁开开6寸

19、寸止止于于腋腋中中线线第第六六肋肋间间(大大包包穴穴)。(在在腹腹部部分分出出流流注注心心中中交交于于心经)。心经)。隐白隐白功能: 健脾统血,疏肝和胃,镇静安神。 主治: 血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 脾胃病:如腹胀。 心胸神志病:癫狂,多梦,惊风。 配穴举例: 配神门,厉兑治疗多梦、梦魇; 配血海,三阴交治疗月经过多、崩漏,是古今治疗妇产科诸血证的要穴。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治疗血证临床多用灸法。 梦魇:是人睡眠时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人白天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时,会产生很可怕的眩晕、心悸、胸部压迫感、眼发黑、耳鸣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因此,凡是容易发生脑缺血

20、的身体虚弱、过度的恐惧、服用会引起低血压的奎尼丁、以及睡眠时枕头过高或睡姿不正导致颈部受屈、受压血流不畅等的人,夜里睡眠深时就会相应地做胸部被某种可怕的恶魔压住或追捕,又喊不出、跑不了的医学上称之为梦魇的非常可怕的恶梦。睡眠浅时就造成莫名的惊恐,也就是俗称的鬼压身。有时人在脑缺血刚惊醒时,因持续数分钟的视觉、运动障碍还没有结束,还会引起人挣扎想醒,却又醒不过来的心理错觉,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三阴交三阴交 ( (足三阴经交会穴足三阴经交会穴) ) 功能: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故功可健脾摄血,补肝益肾而治疗与三经有关的各病症。 主治: 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产后血

21、晕,恶露不尽,不孕,男子遗精,阳痿,疝气,遗尿等。对发育较差的小儿遗尿有良好效果。 失眠,多梦;操作:直刺1.0-1.5寸。孕妇禁针。据现代实验研究,针刺或电针合谷,三阴交,20分钟后,孕妇宫缩明显加强 血血 海海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右手掌心按于患者左膝髌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功能:调血,祛风,除湿。 主治:妇科病;血热性皮肤病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 皮肤瘾疹,湿疹瘙痒,丹毒.血海以理血而见长,所以有报道:血海配三阴交,膈俞,脾俞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获得良好疗效。操作:直刺1-1.5寸; 起于腋窝的起于腋窝的极泉极泉穴穴上肢内侧后缘上肢内

22、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小肠经)穴(交小肠经) 极 泉定位:腋窝正中,腋动 脉搏动处。主治:上肢瘫痪 肩臂痛 胁肋疼痛 瘰疬刺灸: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少海少海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主治:手臂挛痛,腋胁痛 心痛,健忘 瘰疬刺灸:直刺寸,可灸神神 门门 定位: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 主治:心胸病;神志病;高血压;.配穴: 内关、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的三大穴位。 加百会、四神聪、内关治疗健忘。 操作:直刺0.3-0.5寸 起于小指之端起于小指之端(少泽)(少泽)上肢外侧上肢外侧后缘上肩后缘上肩止于面部止于面

23、部听宫穴听宫穴 (交膀胱经)(交膀胱经)少少 泽泽定位:在小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功能:清热、醒神、通乳。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乳房病、昏迷及经络病。 乳痈,乳汁少。治疗乳少要穴。 热病,昏迷等。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耳聋,耳鸣。操作:刺0.1-0.2寸。 三棱针点刺出血。孕妇慎用。后后 溪溪主治:头项强痛,落枕,急性腰扭伤。 耳聋,目赤(麦粒肿),咽喉肿痛等 癫狂,痫证,痉证。 手指及肘臂挛痛。 配伍 :配悬钟及阿是穴主治落枕; 配手三里或委中、大肠俞治疗急性腰扭伤;操作 : 直刺0.5-0.8寸,或向合谷方向透刺。 听听 宫宫定位: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穴。主治:

24、耳鸣,耳聋,齿痛。配伍: 配翳风、中渚、外关主治耳鸣、耳聋。 配颊车、合谷主治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0.5-1.0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可灸。 起于目内眦旁的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睛明穴穴 头 沿背腰骶中线旁沿背腰骶中线旁1.5寸寸 股外侧后部股外侧后部下项下项 沿背腰骶中线旁寸沿背腰骶中线旁寸 股外侧后缘股外侧后缘膕窝中膕窝中小腿外侧后缘小腿外侧后缘外外踝踝后后止止于于足足小小趾趾外外侧侧端的至阴穴。(交于肾经)端的至阴穴。(交于肾经) 睛睛 明明主治: 此穴为眼科常用要穴,统治一切眼病,以热邪导致的眼病为主。近视,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急性腰痛。操作: 嘱患者闭目,医者左

25、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眼眶边缘直刺0.5-1.0寸,不宜提插捻转,出针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不宜灸。 攒攒 竹竹功能:祛风、清热、明目主治:头痛、眉棱骨痛。 目视不明、目赤肿 痛,眼睑瞤动、眼睑下 垂,迎风流泪。 面瘫,面痛。 惊吓后引起的呃逆。背背俞俞穴穴 肾肾 俞俞功能:补肾气、强腰脊,明耳目。主治: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水肿。 耳鸣耳聋。喘咳少气。腰背酸痛。配伍 配气海、关元、命门、肾俞治疗男子病症; 配中极、三阴交、血海治疗女子病症; 配命门,委中,大肠俞可行气通络主治肾虚腰膝酸痛; 用法直刺0.5-1寸;可灸。委委 中中 膕膕横纹中央横纹中央

26、功效 : 凉血解毒,疏筋活络,通利小便主治 :由淤血引起的各种病症、鼻衄,神经性皮炎。 腰痛,下肢痿痹。“腰背委中求” 腹痛,吐泻。 中风,半身不遂。用法 : 直刺1-1.5寸。 用三棱针点刺静脉出血,对虚弱患者慎用此法。 承承 山山功能:理肠疗痔,舒利腰膝主治:承山是主治腿肚转筋和肛门疾患的经验穴和常用穴,为历代医家所公认,并积累了大量经验。 痔疾,便秘。 腰腿拘急疼痛,脚气。用法 直刺1-2寸。 至至 阴阴功效:清头目,顺胎产,转胎要穴主治: 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配伍: 配合谷、三阴交治疗难产; 配风池治疗后头痛。 用法: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怀

27、孕7个月左右,灸前平躺,心情放松,松开腰带,灸15-30分钟,灸后次日做检查,看胎位是否正确。 起起于于足足底底涌涌泉泉穴穴绕绕内内踝踝后后下下肢肢内内侧侧后后缘缘腹腹正正中中线线旁旁开开. .寸寸胸胸正正中中线线旁旁开开寸寸止止于于锁锁骨骨下下缘缘的的俞俞府府穴穴(分分支支从从肺肺中中分分出出交心包经)交心包经)足足 少少 阴阴 肾肾 经经 穴穴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涌涌 泉泉功效:醒神开窍,滋水涵木主治: 头痛,失眠,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风。 涌泉是神志病的急救要穴。 咽喉肿痛,舌干,失瘖。 足心热。急证及

28、神志病;头部病;肺系病;二便疾病;局部病;奔豚气 配穴 : 配人中、百会可回阳救逆主治昏厥、休克; 配太冲主治巅顶痛。操作:直刺0.5-0.8寸.头部疾用灸或药物贴敷病例:梅花针扣刺两涌泉穴加百会早晚各一次治疗以植物人, 针刺二个月苏醒。 太太 溪溪功效: 调补肾气,滋补肾阴主治: 月经不调,阳痿,小便频数,腰痛。 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健忘。配伍:配神门、内关、三阴交、肾俞、命门、太溪治疗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证; 配照海、悬钟治疗足跟骨刺; 配肾俞、志室可温肾壮阳主治阳痿、遗精、腰痛。 用法: 直刺0.5-1.5寸。 骨刺:是骨头上长出的尖形小突起,最常发生于脚跟,也可

29、能长到颈部。骨刺是由于骨质的不当堆积所致。该病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或体型偏胖的人。骨刺常见于关节炎、神经炎、碱毒症及肌腱炎的病人。 骨刺会摩擦相邻的骨头和神经、血管,导致发炎,并可能在神经末梢形成微小的肿瘤,使患者异常疼痛。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骨刺常会再生。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 内内 关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 :心痛,心悸,胸闷,胸痛。 胃痛,呕吐,呃逆。 偏头痛,失眠,眩晕,癫狂,热病。 上肢痹痛,偏瘫。 用法: 直刺0.5-1寸;可灸。心悸: 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

30、自主的一类症状。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钾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 或指不因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 内关治眩晕内关治眩晕 主治心脏炎,心外膜炎,黄疸,眼球出血,肘臂神经痛,产生血晕高等针灸学讲义 内关治疗神经性呕吐、手术麻醉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较好。对晕车引起的恶心呕吐,重按内关穴亦有很好的效果。劳劳 宫

31、宫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功能:清心安神,消肿止痒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 癫狂痫 口舌生疮口臭 掌心热刺灸法:直刺0.4-0.8寸;可灸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上肢外侧正中肩颈耳后耳前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目外眦交胆经 液液 门门【标准定位】在手背部,第四、五指间赤白肉际处。 【功用】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1、头面部病症:头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等。 2.可治口干舌燥,夜里口渴。【刺灸法】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可扩散至手背。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支支 沟沟定位:桡骨与尺骨之间,腕

32、背横纹上寸主治:耳聋耳鸣胁肋痛上肢痿痹、瘫痪 便秘刺灸:直刺寸。可灸 翳翳 风风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功效:疏散风热,聪耳通窍。主治: 1耳鸣,耳聋2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牙痛。 3瘰疬,颊肿,痄腮。操作:直刺0.81.2寸,但不要过于深刺,以防刺破迷走神经,避免开口说话,以免发生滞针、弯针或断针;可灸。 丝丝 竹竹 空空定位:眉梢凹陷处主治:目赤痛眼睑瞤动 偏头痛眉棱骨痛 美容刺灸:平刺寸。 禁灸。 起于目外眦旁瞳子髎穴绕耳前后头侧颈、胸、腹侧面下肢外侧正中外踝前止于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足背分出至足大趾交肝经 风风 池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33、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作用:祛风解表,明目聪耳。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鼽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 刺灸法:向鼻尖方向0.5-0.8 肩肩 井井作用:祛风清热,通乳止痛。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瘫痪,难产、胞衣不下乳痈,乳汁不下,瘰疬。操作:直刺0.50.8寸,或向后斜刺0.51寸,切忌深刺、捣刺!孕妇禁针。 另:重按肩井穴可以引起轻度昏迷。定位: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主治:带下、经闭、月经不调 腰胁痛、腹痛、 疝气 妇女肥胖刺灸:直刺.寸。可灸带带 脉脉定位: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膕横纹上寸。主治:瘾疹、全身瘙痒 下肢痿痹、下肢瘫痪 刺灸:直刺寸

34、。 可灸。风风 市市阳陵泉阳陵泉 定位: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作用:疏肝利胆,舒筋活络。主治:胆囊炎、胆结石、筋脉失常病症。 胁痛,口苦,呕吐,偏瘫,下肢痿痹,脚气,黄 疸,小儿惊风。应用:胁痛、口苦、呕吐、黄疸配太冲、期门;操作:直刺11.5寸。定位:外踝尖上寸,腓骨前缘。主治:目赤痛、夜盲、青盲、近视乳胀痛下肢痿痹刺灸:直刺.寸。可灸。 光光 明明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沿胫骨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

35、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足厥阴肝经循行线挟胃两旁,属肝,足厥阴肝经循行线路图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路图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脉会于头顶部。 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交于手太阴肺经。 太太 冲冲定位:在足背部,当

36、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功用:平肝熄风、清利头目、调经固冲。主治:中风、癫狂、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等肝经病症。 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黄疸、胁痛等肝胃病症。操作:直刺直刺0.50.8寸,可灸。任任 脉脉 循循 行:行:素问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 中中 极极定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功能:补肾气、理膀胱、调冲任主治:小便不利,遗尿。 遗精,疝气,月经不调,阴挺。配伍:配中极、三阴交、肾俞、命门可治疗小儿遗尿; 配次髎、天枢可治疗

37、痛经; 配关元、三阴交、肾俞、命门、太溪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用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关关 元元功能:培元固本、温肾壮阳、调经止带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 阳痿,月经不调,遗精,疝气,不孕。 中风脱症,虚劳。 本穴具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用法:直刺1-2寸,需排尿后进针;虚劳羸瘦可用灸法。 孕妇慎用。 气气 海海功能:培补元气、调和气血。为强壮的要穴主治: 腹痛,泄泻,便秘。 遗精,月经不调,崩漏。 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用法:直刺1-2寸,针刺前排空小便。局部麻胀感向下放散;可灸。孕妇禁针、禁灸。 神神 阙阙【穴名释义】:阙,门楼、宫门,神阙, 意为元神之

38、气通行出入之门户。主治:腹痛,泄泻,脱肛。 水肿,虚脱。用法:一般不针,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物灸。 中中 脘脘功能:补中气、理中焦、活气血、安神志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 黄疸,癫狂。配伍:配内关、足三里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配气海、百会、天枢、足三里治疗胃下垂。 配天枢、上巨虚治疗便秘。 配足三里、天枢、阴陵泉治疗泄泻痢疾。用法:直刺11.5寸;可灸。 膻膻 中中 上气海上气海功能: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平喘止咳、调和气血主治:心、肺、胸、膈的疾患 咳喘,胸痛。 乳少,乳房胀痛。用法:平刺0.3-0.5寸;可灸。另: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膻中、少泽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 督脉督脉 起于尾骨尖

39、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巅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 命门命门 强壮的要穴,主治腰部疾患强壮的要穴,主治腰部疾患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功能:培元固本、温肾壮阳、强健腰脊主治:阳痿,遗精,带下,遗尿,月经不调,泄泻。 腰脊强痛,手足逆冷。泄泻(虚证,五更泻)配伍: 配肾俞、中极、气海、关元可调补肾气主治肾虚遗尿; 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可补益肾气主治阳痿、早泄; 配气海、天枢可温肾健脾主治五更泄。 用法:直刺0.5-1寸;可灸,长期用灸法,可以用来治疗五劳七伤。 大椎大椎 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六阳之会六阳之会功能:疏风解表、

40、清热解暑、宁心安神、宣通阳气、截虐止痛主治:咳嗽,气喘,热病。 头痛,项强。 癫痫,小儿惊风。 肩背痛,腰脊强痛。用法:直刺0.5-1寸;可灸。另:大椎三棱针放血可以用来治疗痤疮。 大椎穴时常用灸法可以起到全身保健的作用。百会百会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功能:苏厥开窍、平肝熄风、升阳固脱主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面五官病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中风,癫狂。 脱肛,泄泻。配伍:配人中、内关可治疗休克; 配气海、足三里可治疗子宫脱垂; 配长强、承山可治疗脱肛; 配风池、合谷可治疗头痛。 配涌泉治疗植物人。 用法:平刺0.5-0.8寸,出针后按压针孔;可灸。水沟水沟 督脉、手足阳明经

41、交会穴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功能:清热开窍、宣阳救逆、疏利腰膝主治: 昏厥,癫狂痫,小儿惊风。 口眼斜,腰脊强痛。用法: 向上斜刺0.3-0.5寸。 用指甲按掐。另: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该穴有明显的抗炎、抗休克作用,对血糖有明显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别名人中:鼻气通于天鼻气通于天口气通于地口气通于地天地之间天地之间-人中人中人中深长,子人中深长,子孙孙满满堂堂经外奇穴 四四 神神 聪聪 定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主治:1、头痛、眩晕、中风偏瘫、癫痫。 2、 失眠、健忘。刺灸:平刺0.50.8寸; 可灸 太太 阳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主治:偏正头痛、目

42、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喎斜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 寸;可灸。眼眼睛周睛周围围 定定 喘喘定位:大椎穴旁0.5寸。主治:1 哮喘、咳嗽; 2、落枕、肩背痛、 上肢疼痛; 3、荨麻疹。 刺灸:直刺或向内斜刺 0.50.8寸;可灸。 夹夹 脊脊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 寸主治:上胸部穴位主治心肺、上肢的疾病; 下胸部穴位主治胃肠疾病; 腰部的穴位主治腰、腹、下肢疾病刺灸:直刺0.30.5寸,或梅花针叩刺;可灸。 四四 缝缝 定位:第二至第五指掌侧,近指关节的中央。主治:小儿腹泻,疳积、百日咳、肠虫症。刺灸:直刺0.10.2寸,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出血。 十

43、十 宣宣定位:在十指指尖端,距指甲游离0.1寸。主治:1、昏迷、晕厥、中暑、小儿惊厥; 2、 热病; 3、 手指麻木。刺灸:直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灸针灸方法方法刺法篇针的起源和发展毫针刺法灸法篇灸法的起源和作用常用灸法针的起源和发展针的起源和发展砭石:它是古代用于治病的石器。最初是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针灸治疗之用。九针:内经中记载的代表性针具。近代针具:推针、火针、巨针、芒针、毫针、皮内针、三棱针、皮肤针、小眉刀等。石针、骨针、陶针金属针:金属冶炼业的发展为针具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不锈钢针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毫针作为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针具,主要了解:毫针的结构毫

44、针的规格毫针的选择和检查针刺前的准备毫针的基本刺法针刺补泻针刺意外及处理毫针的结构毫针的结构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毫针的选择与检查毫针的选择与检查选择:主要采用不锈钢针、银针、金针。选择时应注意针尖、针身、针根、针柄这几个地方。检查针尖:看针尖有无卷毛或钩曲现象。方法:可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执针柄,一面捻转,一面用同手无名指端抵住针尖,如有钩曲即可察觉出来。 针身:肉眼看针身弯曲或斑剥。亦可将毫针针体平放在桌面上慢慢滚动,有拱形隆起者表示该处有弯曲。针柄:主要看针柄是否松动,可用右手执针柄,左手指紧捏针身。两手稍用力离合拉送或向相反方向转动。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指力和手法练习:主要

45、用纸垫练习指力和手法。选择体位:选取便于正确取穴及针刺操作、患者舒适自然、所要取的穴位都能使用兼考虑体质及病情等情况的体位。消毒: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施术部位消毒。毫针的基本刺法毫针的基本刺法进针法:毫针的进针法有双手进针法和单手进针法,主要掌握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夹持进针法:适用于三寸以上的长针。提捏进针法:皮肤浅薄部位。舒张进针法:皮肤松弛部位。针刺的角度和深浅针刺的角度和深浅 针刺操作中,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角度:分直刺、斜刺、平刺三种。、方向:进针时针尖要朝着一定的方向,根据腧穴分布的部位和所要求达

46、到的组织等情况而定。深度: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浅。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 进针后为了取得针感或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手法,是针刺的重要环节,通常称为针刺手法,也称为行针。提插: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称为提插法。提插的幅度、频率视病情和腧穴而异。捻转: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用拇、食指一前一后来回捻动针柄,称为捻转法。幅度一般在180-360左右。其他手法:主要有循、弹、刮、摇、搓、飞、震颤等晕针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

47、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主要表现为,突然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脉象沉细。甚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欲绝。晕针晕针出现晕针时,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扶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茶或糖水,即可恢复。重者可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若病情危急则应配合其他抢救措施。为避免晕针,对初次受针刺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采用舒适体位,选穴少、手法轻;对身体不适者,休息后再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灸法篇灸法篇 灸法的起源和作用灸法的起源:在

48、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在汉末三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得到历代重视。灸法的作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一般适用于阴证、虚证、寒证。常用灸法艾炷灸;艾条灸艾炷灸艾炷灸直接灸化脓灸:又叫瘢痕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从而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非化脓灸:又叫无瘢痕灸。将艾炷按化脓灸程序施灸,烧至觉痛时即去掉,一般灸至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间接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艾条灸艾条灸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约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一上一下活动施灸。温针灸:又称烧针尾,它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三棱针、梅花针三棱针、梅花针 复习重点复习重点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