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633424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第3 3课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学、心学的内容及影响理学、心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学心学的异同理学心学的异同宋宋明明理理学学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理理学学的的发发展展创立:创立:北宋二程理学北宋二程理学成熟:成熟:南宋朱熹理学南宋朱熹理学发展:发展:明朝陆王心学明朝陆王心学客观

2、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背景:背景: 知识知识梳理梳理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盛行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盛行A A. .传入:传入: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明帝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为他用白马驮来佛经,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为他们建造了们建造了白马寺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 )。B.B.原因原因:a.a.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了对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

3、;宗教的渴求; b.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其宣扬的其宣扬的灵灵魂不灭、生死轮回、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因果报应,为百姓找到了一条为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精神解脱的道路;c.c.佛教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佛教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d.d.独立的寺院经济形成,独立的寺院经济形成,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可逃避赋役不入户籍,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可逃避赋役道教的广为传播道教的广为传播:A.A.产生:产生:东汉末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黄老学说相结东汉末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

4、与黄老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合,形成了道教。太平经太平经是当时道教的主要经典,以是当时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散财救穷、自食其力。道教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区仍然继续流传。续流传。B.B.原因原因:a.a.东晋时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东晋时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

5、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生不老,道教变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宗教,道教日盛。,道教日盛。b.b.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使道,使道教在上层社会中拥有很多信徒,甚至包括不少皇帝、大臣教在上层社会中拥有很多信徒,甚至包括不少皇帝、大臣都信奉道教都信奉道教一、理学产生的背景一、理学产生的背景1 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动摇。2

6、 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隋朝,儒学家提出: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正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提出复兴儒学。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提出复兴儒学。3 3、唐末五代唐末五代:战乱频繁,导致儒家纲常伦理被破:战乱频繁,导致儒家纲常伦理被破坏,急需重建。坏,急需重建。4 4、宋代宋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要求统一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要求统一思想;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统治者重文轻武,想;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统治者重文轻武,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理

7、学和理的理学和理的含义含义: 1、理学:理学:理学是理学是 一个以一个以“理理”或或“天理天理”为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道)(道)和人生的关怀和人生的关怀(佛)(佛),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儒家儒家学说学说。 2 2、理(天理)理(天理):天理首先是指:天理首先是指:世界的本原即宇宙的普遍精世界的本原即宇宙的普遍精神法则神法则理的哲学本质,理的哲学本质,它适用于自然、社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会和一切具体事物。其次,体现在其次,体现在人类社会上天理指的就是儒家人类社会上天理指的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的伦理道德理的思想核心理的思想核

8、心 。最后,最后,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人性。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人性。程颐程颐程颢程颢程颢程颢(1032-10851032-1085)字正叔,世称明道先生,字正叔,世称明道先生,程颐程颐(10331033-1107-1107)字伯淳,世称伊川先生。字伯淳,世称伊川先生。兄弟二人,都是河南兄弟二人,都是河南洛洛阳人阳人,被称为,被称为“二程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朱理,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学的奠基者。二、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二、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北宋时期的北宋时期的程颐、程颢程颐、程颢兄弟和南宋的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朱熹,成就最,成就最为突出,所以为突出,所以“理学理学”也称

9、为也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朱熹朱熹朱熹(朱熹(1130-12001130-1200),字元晦,世称晦庵,字元晦,世称晦庵先生,徽州婺源先生,徽州婺源( (今今属江西属江西) )人,南宋著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宋代理学名思想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后人尊称后人尊称“朱子朱子”。朱熹曾在朱熹曾在福建讲学,故其学派福建讲学,故其学派称为称为“闽派闽派”,在历,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大师,仅次于孔孟。1、二程的理学、二程的理学理学的开创者理学的开创者宇宙观: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10、。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伦理观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认为“人伦者人伦者(人伦:人伦:封建伦理道德封建伦理道德),),天理也天理也”认识论认识论:提出: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的认识论,认为“物物皆有理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的“理理”【学思之窗学思之窗】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格物致知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发的做法,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发? ?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物的深

11、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本质的目的。 答案:首先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答案:首先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2、朱熹的理学、朱熹的理学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宇宙观宇宙观:理之源在于天理理之源在于天理(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伦理观伦理观: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常,强调强调“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遵循遵循封建伦理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遏制自己的个人欲望道德和等级秩序,遏制自己的个人欲望。认识论认识论:认为认为

12、“物物”指天理、人伦、圣言、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世故。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 3、程朱理学的、程朱理学的影响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备受推崇,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备受推崇,成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利的有利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了。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了。朱熹编著的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四书:四书:大学

13、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朱子学”学派。学派。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1827)欧阳厚均重刻。)欧阳厚均重刻。忠孝廉节碑忠孝廉节碑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清戴震:清戴震:“酷吏以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怜之?”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发展(一)(一)陆王心学的含义陆

14、王心学的含义:指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指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流派。表的理学流派。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强调自,强调自己的内心,主张修身养性,反身而诚。己的内心,主张修身养性,反身而诚。(二)(二)陆九渊的陆九渊的“心学心学”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开创者1 1、宇宙观:宇宙观:把把“心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心”就是就是“理理”的主张的主张(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万物都在心中(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2 2、认识论:认识论:认为穷

15、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心就可得到天理陆九渊陆九渊 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2), ,号象山先生,字号象山先生,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家朱熹齐名,史称“朱朱陆陆”。陆九渊是中国。陆九渊是中国“心学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的“陆王学派陆王学派”。王阳明王阳明 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

16、贵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或称世称阳明先生,或称王阳明。是我国明朝王阳明。是我国明朝有名的哲学家、教育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的集大成者。(三)(三)王阳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集大成者1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 2、宇宙观:宇宙观: 宣扬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理”的命题的命题(心(心即是理)即是理)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3

17、 3、认识论认识论:他提出他提出“致良知致良知”和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学说的学说。 含义含义:a.a.“致良知致良知”即即通过内心反省获得良知通过内心反省获得良知;b.b.知行合一即知行合一即用心中的良知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行为实用心中的良知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行为实践。践。内容内容:a.a.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

18、励人们奋发立志。b.b.知行合一,是说知与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行合一,是说知与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动实践知支配自己的行动实践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互渗透,密不可分。评价评价:王阳明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四)(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积极影响:积极影响: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理学注重气节、

19、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励志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情、自我节制、励志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作用的性格有着积极作用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束缚了人们的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创造精神的发展。思想,压制了创造精神的发展。(六)(六)宋明理学的实质:宋明理学的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遏制人的欲求,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遏制人的欲求,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七)

20、宋明理学的特点(七)宋明理学的特点(理学对儒学发理学对儒学发展的表现展的表现)1、更多的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多的吸收了佛道思想,使儒学进一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步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具有很大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的包容性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个人修养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个人修养3、更加重视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更加重视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不不同同点点宇宙宇宙观观- -本体本体论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的“理理”,理在心,理在心外外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心”,理在心中,理在心中认识认识论论- -体验体验方法方法用用“格物

21、致知格物致知”的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理”( (通过通过向外探向外探究万物求究万物求”理理”) )进行进行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克服,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成为圣贤( (通过通过自己内自己内心反省求心反省求“理理”) )哲学哲学范畴范畴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相相同同地地位位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是宋明理学的突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出代表,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内内容容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同属

22、儒学范畴,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仁”、“礼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都是唯心主义思想;都认为天理是儒家的纲常伦纪都是唯心主义思想;都认为天理是儒家的纲常伦纪目目的的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建统治秩序点点实实质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遏制人的欲求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遏制人的欲求( (“存天理存天理, ,灭灭人欲人欲”)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影影响响1 1、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2 2、都扼杀人们的自然、都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欲求3 3、都重

23、视主观意志力量、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历史使命, ,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2、程朱理学向心学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程朱理学向心学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原因: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原因: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 (存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子学,心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子学,心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

24、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心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心学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理学的权威。虽然对朱学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理学的权威。虽然对朱熹而言天理亦在人心,对王阳明来说良知即是天理,熹而言天理亦在人心,对王阳明来说良知即是天理,两者同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本质区别。但毕竟两者同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本质区别。但毕竟理理学偏向于外在的客体性,心学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学偏向于外在的客体性,心学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由客观唯心主义由客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向主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心学) )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

25、极端。学习延伸:学习延伸: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1 1)可取:可取:具有具有和谐和谐意识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具有具有忧患忧患意识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为理想不懈追求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

26、得到启示。崇尚道德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强调力行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 2)不可取:不可取: 尊卑等级尊卑等级的观念;的观念;重男轻女重男轻女的观念;的观念; 因循守旧因循守旧的观念;的观念;重礼轻法重礼轻法的观念。的观念。(3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粗

27、存精,去伪存真。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 1、宋史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可以推测他们深受钱端礼、张忠恕,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A A佛学佛学 B B法学法学 C C道学道学 D D理学理学2 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存理去欲”或或“存心存心去欲去欲”的修养论、的修养论、“格物格物”或或“格心格心”的认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的功能论,均以 A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

28、内容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课堂检测课堂检测3 3、朱熹和王阳明对、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天理”进行了不同解释,进行了不同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 A否定佛教、道教教义否定佛教、道教教义 B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纲常伦纪,即为天理纲常伦纪,即为天理课堂检测课堂检测4 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

29、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 A孔子孔子 B B程颢程颢 C C朱熹朱熹 D D王阳明王阳明课堂检测课堂检测6 6、20032003年年1212月月l0l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宋代理学家的一段话:大学演讲时引用宋代理学家的一段话:“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万世开太平”。这段话。这段话 A A否定了

30、传统儒学否定了传统儒学 B B创立了心学创立了心学 C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D D说明了理学的现实意义说明了理学的现实意义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四为句的含义: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四为句的含义: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7 7、在、在“国学大师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C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D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正指正心修身,清指清静无为,和指一团和气,文怀正指正心修身,清指清静无为,和指一团和气,文怀沙认为:沙认为:“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