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61623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弹塑性断裂力学 D-B模型和COD理论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概述概述v线弹性力学假设裂纹体为理想的线弹性材料组成。v线弹性断裂力学适用的条件是假设裂纹尖端发生塑塑性性变变形形和微微观观结结构构演演化化的区域充分小,相对于应力强度因子主导区的尺寸可以忽略不计,即所谓的小小范范围围屈屈服服情况。即:认为线弹性下的应力强度因子K不仅主主导导着着弹弹性性区区内内的的应应力力分分布布,而且控控制制着裂纹尖端断裂过程区的变变形形与与损损伤伤,因而可以用来K表征裂纹尖端(或用修正的)的应力应度场的强度,并以此建立裂纹体的断裂判据。 v对于一些韧韧性性好好和受载荷比较大的材料,其裂纹尖端

2、不再满足小范围屈服的条件,裂纹尖端的行为已无法用来K刻画和描述。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Dugdale-Barenblatt模型模型 v直接利用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求解裂纹问题是很复杂的。通过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寻求材料变形破坏的简单规律,并据此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可以简化分析,并为裂纹的弹塑性断裂提供一些定量或定性的结果。Dugdale模型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Dugdale据此建立了裂纹尖端的条带塑性区模型,人们称为Dugdale模型模型。v设设塑塑性性屈屈服服区区的的长长度度s比比板板厚厚t大大得得多多,这这样样的

3、的塑塑性性区区是是塑塑性性变变形形局局部部化化的的一一种种特特例例。塑塑性性区区的的宽宽度度接接近近于于板板的的厚厚度度t,可可以以将将该该塑塑性性区区简简化化为为一一个个沿沿裂裂纹纹方方向向的窄带的窄带。 1960年,年,Dugdale通过对软钢薄板裂纹通过对软钢薄板裂纹尖端性区的实验结果发现,塑性区集尖端性区的实验结果发现,塑性区集中在与板平面成中在与板平面成45的横向滑移带上。的横向滑移带上。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设材料具有理想弹塑性理想弹塑性的本构关系,则在沿x轴方向的屈服带内的应力 可取作拉伸屈服应力 ,其中 为单拉情况下的屈服应力),即在屈服区内,解除位移约束,代

4、之以上下表面间之作用力 ,如图所示。v在计算中近似取带状屈服区带状屈服区的高度为零高度为零。v由于解除了约束,则带状区的上下表面可以存在相对位移,造成位移的间断位移的间断。实际上,这一位移间断并不存在,它是由图中的简化模型引起的,它实际上是高度不为零的塑性区滑移带内的塑性变形的模型化。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将x=a处的裂纹尖端称为物理裂纹尖端物理裂纹尖端。v塑性带的出现可以等效为将裂纹尖端向前运动了距离 ,相应地在 的裂纹上下表面施加应力 , 处称为虚虚设裂纹尖端设裂纹尖端。vDugdale假设,在带状带状塑性区的顶端塑性区的顶端,由于应应力不存在奇异性力不存在奇异性,在顶

5、顶端处总的应力强度因子端处总的应力强度因子为零为零。利用这一假设,可以求解带状塑性区的长度。 v无限大板中的穿透直裂纹,假设远场施加垂直于裂纹面的单向拉伸应力 。此时远场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v在 的条状屈服区内分布着均匀的压应力 时,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为:例例等效裂纹半长等效裂纹半长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利用塑性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为零的条件:v可得:v1962年,Barenblatt提出了 “内聚力内聚力”模型。线弹性断裂力学假设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为零,引起了裂纹尖端应力的奇异,实际上裂纹尖端的应力不可能是无穷大。因此,他假设在裂纹尖端存裂纹尖端存在在一个很小的内

6、聚力区内聚力区。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在加载时,内聚力区内的原子间要被拉开 的距离,而对应的原子间吸引力为 ,即由于外加应力的作用,该区域内的各点将发生一定的相对位移,而内聚力内聚力的效果是正好抵消了抵消了远场引起的应力奇异性远场引起的应力奇异性。v原子间的内聚力与张开位移的关系称为内聚力律内聚力律。v当原子间的相对位移达到某一临界值 时,原子间被拉开,即裂纹向前扩展。 v如果取 ,则Barenblatt模型即简化为Dugdale模型,所以这类模型又统称为Dugdale-Barenblatt模型,简称D-B模模型型。v内聚力模型内聚力模型( Cohesive model )

7、显然略显粗糙,但由于其简单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推广应用于疲劳裂纹,考虑损伤的裂纹,界面裂纹,动态裂纹,三维裂纹等情况。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裂纹张开位移(裂纹张开位移(COD)理论)理论 v在塑性变形比较大的情况下,裂纹尖端形貌会发生明显的张开,因此Wells (1965)在大量实验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裂裂纹纹尖尖端端张张开开位位移移(简称COD)作为弹塑性情况下的断裂参数,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裂纹扩展准则,称为COD准准则则,它在结构的安全评定等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vWells对含中心裂纹的大板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采用的材料接近于理想弹塑性理想弹塑性。v原裂纹

8、尖端处的张开位移张开位移可以作为表征材料抵抗延性断材料抵抗延性断裂裂的能力的参数。v随着裂纹的张开,裂纹尖端出现钝化钝化,而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是连续变化的,而且裂纹尖端的物质点也随着变形而运动,因此,需要具体指定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具体位置。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COD多种不同的定义 v将原来裂纹尖端物质质点裂纹尖端物质质点的相对位移的相对位移作为COD,记作 ,这种定义比较适宜于显镜测量,可以用显微形貌标记来辨别哪一点是原裂尖。对工程应用不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v原裂纹尖端空间坐标处的裂纹尖端空间坐标处的张开位移张开位移,也不是很便于量测,因为在裂纹的变形过程中,裂纹面的点会

9、发生横向的位移横向的位移。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为了消除上述两种定义的不易操作性和不确定性,Rice提出以当前的裂纹尖端画出两条与裂纹方向成45的线的线,两条线与裂纹面相交于点A和B,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作为COD,通常记作 。v在第一种定义中,是定义裂纹表面近似为直线 的段和 的向前延长,与裂纹尖端D处的垂线相交于 和 ,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张开位移。v亦有人认为以 和 段与弹塑性区的交界点 和 之间的距离 作为COD。理由是塑性变形是导致金属塑性变形是导致金属材料韧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材料韧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反映着裂尖塑性变形的程度,因此应该作为韧性断裂的度量。但是,C点在变形

10、过程中的逐渐移动,实验测量不方便。 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尚没有一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个统一的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定义的一致性应保持定义的一致性,即实验,即实验测量测量, ,理论分析或数值计算应理论分析或数值计算应采用同一种定义,这样才具有采用同一种定义,这样才具有可比性。可比性。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Wells研究了小范围屈服与全面屈服两种极端情况下的COD。在小范围屈服情况下,他发现平平面面应应力力状态下的 I 型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与能量释放效率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v在全面屈服的情况下,Wells建议将 表示为(称为Wells公式 ):v

11、Wells的理论与对宽板构形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偏差。 v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计算:计算:v根据卡氏第二定理(Second Castigliano theorem),有:v在Dugdale模型中,有:远场应变远场应变 屈服应变屈服应变 弹性应变能弹性应变能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利用G与K的关系式 得到:v在远场应力 、塑性区内的均布压力 及 处的两对集中力 的作用下,虚设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别为:v总的应力强度因子为:v于是得到: 对同一问题对同一问题Goodier和和Field用复变函数方法方法用复变函数方法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12、Bilby,Cottrell和和Swinden用用位错连续分布理论分析了同一模型位错连续分布理论分析了同一模型,得到的塑性得到的塑性尺寸,裂纹张开位移的表达式与前面介绍的尺寸,裂纹张开位移的表达式与前面介绍的结果相同,因此,其模型也称为结果相同,因此,其模型也称为BCS模型模型。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CO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准则准则 vWells建议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作为刻画裂纹尖端场的主要参数,并由此建议起在弹塑性情况下裂纹的断裂准则,简称COD准则。 v在线弹性和小范围屈服的条件下, 和 、 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函数关系,此时, 为小量,

13、利用级数展开方法并略去高阶小量,有:v于是 近似表示为: v利用无限大板中中心的穿透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以及 ,得 到: 因此 亦可以看作是表征材料断裂韧性的物理参数。vCOD断裂准则断裂准则为:当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达到临界值 时,裂纹启裂,即: 裂纹启裂大变形时此大变形时此式不成立。式不成立。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 是裂纹启裂的临界值裂纹启裂的临界值,而不是裂纹最后失稳的临界值。v裂纹开裂与失稳扩展是两个不同裂纹开裂与失稳扩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概念。v随着裂纹的扩展,材料的阻力裂纹的扩展,材料的阻力(即 )将增大将增大,因此,裂纹的临界张开位移也是裂纹扩展量 的函数,存在

14、与K-R曲线相类似的 阻力曲线(或称为 曲线)。v如果裂纹发生一个小量的扩展后,裂纹裂纹将由于由于 曲线的高斜率曲线的高斜率而止裂而止裂,则裂纹仍然是稳定的。即当 时,裂纹扩展的稳定性由下式判断: v对于随遇扩展的情况:v 与温度有关:表示启裂的临界表示启裂的临界COD 表示裂纹失稳即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表示裂纹失稳即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COD 随着温度的上升,随着温度的上升, 与与 之间的之间的差别明显增大,意味着差别明显增大,意味着材料的韧材料的韧性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增大。性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增大。 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v在大范围屈服的情况下, Wells建议的式 不成立,可

15、以作为的一种简单近似。vBurdekin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建议采用如下的拟合公式:vCOD理论在应用于焊接结构和压焊接结构和压力容器的安全分析力容器的安全分析时是很有效的,而且由于 的测量比较容易,因此COD准则在化工、核工业等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测定标准。 vCOD理论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裂纹张开位移 的计算公式是由Dugdale模型导出的,它与实际的裂纹尖端变形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尤其是对于远离平面应力状态的裂纹,远离平面应力状态的裂纹,裂尖塑性区形状不是窄条带状裂尖塑性区形状不是窄条带状。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的定义尚不统一,这给数据的测量与使用带来不便。弹塑性断裂力学DB模型和COD理论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