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

上传人:梅****6 文档编号:56856082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示范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8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2让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计算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学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队。环保小队的同学们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

2、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的最多,谁的最少。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很多,教师只选择“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展示即可。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尝试解决问题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学习任务一】。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解答情况。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师: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预设: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样来的?方法一:“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师:这种方

3、法对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小结: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师: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收集到的实际数量吗?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人真正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代表4个人的总体水平。方法二: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预设:还可以先把该小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量求出来,再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师:怎样列式计算呢?预设:(14121115)452413(个)师: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预设:括号里的算式表示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量,4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

4、分成4份,13就是平均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小结:像这样先把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合起来,再除以总份数,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计算,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我们知道了“13”是环保小队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那平均数代表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

5、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5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数”有区别吗?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预设1:把12块糖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3块糖。这里的3块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块数。预设2:4个小孩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3块糖。这里的3块就是平均数,它并不代表每人一定有3块糖。(二)教学例2师:刚刚我们一起看了环保小队的活动,下

6、面再去看看体育小队的活动踢毽比赛。说到比赛,你首先想到了什么?预设:谁的成绩好?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当裁判,希望大家能公平公正地裁决。1比较单人的比赛师:踢毽比赛第一轮,男生队派出王小飞上场,女生队派出杨羽上场,他们的成绩如下:课件出示: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的成绩好?为什么?预设:因为1918,所以男生队的成绩好。2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的成绩师:踢毽比赛第二轮,男生队与女生队各派出4名队员参加,他们的成绩如下:课件出示:师: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成绩,比较哪个队的成绩好,你会怎样做?出示【学习任务二】。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预设:人数相同,可

7、以用求踢毽的总个数的方法比较成绩好坏。男生队:1915162070(个)女生队:1820191976(个)7076,所以女生队赢了。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预设:还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师:哪个队求平均数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预设:女生队比较简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得到19这个平均数。师:用计算方法怎么求?预设:(18201919)476419(个)师:男生队呢?预设:(19151620)470417.5(个)教师提示:男生队的数据计算比较麻烦,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师:这个17.5是小数,可以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平均分得到的数,剩的2个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

8、多了0.5个,平均数可以是小数。师:哪个队的成绩好?怎样比较?预设:因为1917.5,所以女生队的成绩好。师:为什么用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能比较两队的输赢?教师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3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的成绩师:目前女生队暂时领先,但男生队还有一人没有参加比赛,如果加上这个男生,哪个队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课件出示:出示【学习任务三】。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去。师:谁先来说一说你的想法?预设1:求出哪队踢毽的总个数多,哪队的成绩就好。预设2:不对,这样比较不公平,因

9、为两队的人数不一样。师:比较总数是行不通了,那还有其他办法吗?预设:分别算出男生队和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师:这种方法可行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平均数可以代表这个队的踢毽子的总体水平,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解法?预设: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2015)5855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8201919)476419(个)1719,所以女生队的成绩好。(三)回顾小结(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与作用师: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预设:平均数。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

10、么样的数吗?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数据。当两组或多组同类数据的个数不同时,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合适。(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回想一下,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求平均数?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预设1: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比较简便。教师点评: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比较形象直观,但当数据较多、较大时,比较麻烦。预设2:用计算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小结: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长处,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灵活选择。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平均数你知道了哪些知识?预设1: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数据。预设2: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预设3:当两组同类数据的个数不同时,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合适。四、课后任务完成教科书第89页练习二十二第14题。板书设计平均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