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8527644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78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ppt(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江江江苏苏苏苏省能源管理体系培省能源管理体系培省能源管理体系培省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训训训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论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王晓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王晓元138519486921385194869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n第一节、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第一节、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n第二节、传统能源管理和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第二节、传统能源管理和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n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v201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显示显示2011年我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国的能源消费总量:34.78亿吨标

2、准煤(为亿吨标准煤(为世界第二世界第二) 美国:美国:35.28吨标准煤吨标准煤 日本:日本:6.6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 德国:德国:4.4亿亿吨标准煤吨标准煤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20132013全国能源工作会显示:全国能源工作会显示:20122012年我国的:年我国的:水电新增装机水电新增装机1 1亿千瓦,总装机达亿千瓦,总装机达2 .492 .49亿千瓦,世界第一;亿千瓦,世界第一;风电装机由风电装机由500500万千瓦迅速增加到万千瓦迅速增加到630063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年发电量超过一风电大国,年发电量超过10001000亿千瓦时;亿千瓦时;光

3、伏发电装机由基本空白增加到光伏发电装机由基本空白增加到700700万千瓦;万千瓦;核电在建机组核电在建机组3030台、台、32733273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在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在役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役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3201320132013年年7 7月月2323日发布,中国能源使用的特日发布,中国能源使用的特点呈现:点呈现:一是能源消费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一是能源消费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二是能源结构调整加速二是能源结构调整加速三是煤制油气燃料受到欢迎三是煤制油气燃料受到欢迎四是重点区域更多地使用优质能源四

4、是重点区域更多地使用优质能源五是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融合五是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融合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v原油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原油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v20072007年为年为47%47%;v20082008年为年为49%49%;v20092009年为年为51.3%51.3%,已经超过,已经超过50%50%的国际警戒线;的国际警戒线;v20102010年为年为53.8%53.8%;v20112011年为年为56.5%56.5%;v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0820152015至至20202020年,中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60%;v能源蓝

5、皮书能源蓝皮书则预测,则预测,20202020年后中国的原油对年后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外依存度将达到64.5%64.5%。 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v我国能源浪费大,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我国能源浪费大,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能源利用总体效率约为能源利用总体效率约为33%33%,比国际先进水,比国际先进水平约低平约低10%10%;-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15%以上。以上。我国的能源我国的能源状况状况-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v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我国燃煤工

6、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平低15%-20%;v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比国际先进水平低,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v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系统运行效率低近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v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比日本高20%;v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家的2-3倍。倍。中国减排承诺中国减排承诺哥本哈根

7、会议哥本哈根会议v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社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的措施。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比20052005年下降年下降40%-45%40%-45%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到2020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比重达到15%15%左右左右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面临的挑战v经济需要保持发展经济需要保持发展v能源短缺的事实

8、能源短缺的事实v全球减排的约束全球减排的约束v国际碳壁垒国际碳壁垒十二五的要求十二五的要求v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十二五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国发201126号号v“十二五十二五”单位单位GDP 能耗降低能耗降低16%、单、单位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约束性约束性指标指标v节约能源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v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号)v节约能源节约能源2.5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节能途径节能途径 能源管理体系

9、建设培训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培训v结构节能结构节能v技术节能技术节能v管理节能管理节能节节能能途途径径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v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EnMS是是在在能能源源方方面面指指挥挥和和控控制制组组织织的的管管理理体体系系,是是用用于于建建立立能能源源方方针针、能能源源目目标标、过过程程和和程程序序以以实实现现能能源源绩绩效效目目标标的的一一系系列列相相互互关关联联或或相相互互作作用用的的要要素的集合。素的集合。v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31-2012/ISO50001:2011能能源源管管理理体系体系 要求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能源管理

10、体系国际标准ISO50001美国美国丹麦丹麦欧盟欧盟国际国际标准化标准化组织组织 ANSI/MSE 2000:2000 DS2403:2001EN16001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进程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进程vISO/PC 242的秘书处由美国的秘书处由美国(ANSI)、中国、中国(SAC)、巴西巴西(ABNT)、英国、英国(BSI)的的ISO成员合作伙伴组成。成员合作伙伴组成。42个成员国参与了标准的制定,而另外的个成员国参与了标准的制定,而另外的10个成员个成员国则作为观察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多次的修订,国则作为观察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多次的修订,ISO于于2011年年6月

11、月15日正式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日正式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应用指南国际标准求及应用指南国际标准ISO 50001:2011。 v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早。早在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早。早在2002年,年,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的中国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就开始研究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逐步探索建标准化研究院就开始研究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逐步探索建立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立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v2008年年9月,美,中,英,巴联合组成的月,美,中,英,巴联合组成的ISO能源管理体能源管理体

12、系项目组召开首次工作会,探讨标准建立。系项目组召开首次工作会,探讨标准建立。v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要求20092009年年3 3月正式月正式发布发布 2009年年11月月1日日 实施实施。v 2009年年11月开始,国家认监委根据我国月开始,国家认监委根据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结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要求,结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服服务国家能源政策、创新认证管理模式、加强监督、关注结务国家能源政策、创新认证管理模式、加强监督、关注结果果”的原则,的原则,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 :

13、 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品、交通运输和公共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品、交通运输和公共建筑建筑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31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GB/T23331GB/T23331-2012/ISO50001:2011 2013年年10月月1日实施日实施 第二节第二节 传统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传统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v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 为企业能源管理提供了基本准则,便于为企业能源管理提供了基本准则,便于企业按照标

14、准建立测量、管理、改进能源管企业按照标准建立测量、管理、改进能源管理的体系,并使之规范化、文件化。理的体系,并使之规范化、文件化。 强调能源管理透明度,强调能源管理透明度, 在实施与运行中过程,提出了对资源,在实施与运行中过程,提出了对资源,设计、运行运转过程保障、能源的优化、不设计、运行运转过程保障、能源的优化、不符合纠正等各环节要求;符合纠正等各环节要求; 强调内部审核、注重管理评审。强调内部审核、注重管理评审。第二节第二节 传统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传统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区别区别1. 团队衔接:团队衔接: 我国的传统能源管理缺乏系统性,我国的传统能源管理缺乏系统性,涉及节

15、能项目时,不同部门之间存在协涉及节能项目时,不同部门之间存在协调难,实施难等问题。调难,实施难等问题。 能源管理体系以系统目标为总体目标,能源管理体系以系统目标为总体目标,通过各部门、各过程的有效衔接和相互通过各部门、各过程的有效衔接和相互支持,贯穿着支持,贯穿着PDCAPDCA持续改进的思想,实持续改进的思想,实现现1+121+12的效果。的效果。 第二节第二节 传统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传统能源管理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区别区别区别2 .节能深度:节能深度: 传统的能源管理解决了传统的能源管理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而的问题,而“如如何做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

16、程度”缺乏科学的确定模式,节能工作缺乏科学的确定模式,节能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源管理体系的能源方针、绩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源管理体系的能源方针、绩效、能源绩效参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能源绩效参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3. 持续改进的要求持续改进的要求 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改进流于形式,不注重持续改进,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改进流于形式,不注重持续改进,能源评审、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不符合纠正措施、定期内能源评审、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不符合纠正措施、定期内审、管理评审,建立自我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的有效机制,审、管理评审,建立自我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的有效机制,使体系实现不断优化

17、。使体系实现不断优化。 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政策篇政策篇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v明确了万家企业范围,同时明确了万家企业节能工作要求,要求万明确了万家企业范围,同时明确了万家企业节能工作要求,要求万家企业按家企业按GB/T23331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v2012年年11月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联合发文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联合发文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认监委关于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认监委关于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 要求到要求到“十二五十二五”末,万家企业基本建立符合末,万家

18、企业基本建立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并要求对万家企业能源管理)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并要求对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进行评价。体系建设效果进行评价。v2013年年3月月19日江苏省经信委等联合发文日江苏省经信委等联合发文关于印发江苏省万家企关于印发江苏省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通知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江苏省万家企,明确了江苏省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和目标任务。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和目标任务。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培训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培训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第三节、为什么

19、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能源管理体 系的作用系的作用协助组织有效地利用现有协助组织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耗能设施设备;的耗能设施设备;建立与促进能源管理的透明建立与促进能源管理的透明度,加强组织在能源管理方度,加强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沟通;面的沟通;在组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在组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框架内,促进能源管理计划框架内,促进能源管理绩效的提高。绩效的提高。提供促进组织提供促进组织整个供应链能整个供应链能源绩效提高的源绩效提高的管理架构;管理架构;提供评估与判定新能源技提供评估与判定新能源技术导人的优先顺序;术导人的优先顺序;促进能源管促进能源管理最佳实践理最佳实践与良好能源与良好能源

20、管理行为的管理行为的推广;推广;管理提升篇管理提升篇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第三节、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实际收益篇实际收益篇新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有新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有利于团队执行力的塑造利于团队执行力的塑造和提升,和提升, 不断增强员工不断增强员工技术能力、节能意识和技术能力、节能意识和节能自觉性。节能自觉性。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通过有效机制的运转做通过有效机制的运转做到主动符合,规避政策到主动符合,规避政策风险。风险。成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成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有力推手,结构节能、技

21、有力推手,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地概念术节能、管理节能地概念覆盖了企业产业政策消化、覆盖了企业产业政策消化、产业产品转型等多方面的产业产品转型等多方面的要素,体系的建立和良好要素,体系的建立和良好运转将为企业的中远期规运转将为企业的中远期规划提供有力支持。划提供有力支持。常态化的优秀能源管常态化的优秀能源管理机制,在持续改善理机制,在持续改善能源绩效,降低制造能源绩效,降低制造成本方面发挥良好的成本方面发挥良好的功效。功效。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能源管理体系解能源管理体系解能源管理体系解能源管理体系解读读25第一节第一节 引言引言 第四节第四节 GB/T23331-2012GB/T23

22、331-2012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第二节第二节 范围范围 第二章第二章 GB/T23331-2012 GB/T23331-2012标准理解要点标准理解要点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术语理解主要术语理解 26第一节第一节 引言引言v制定标准的目的v标准适用的范围v标准制定遵循的原则v标准应用的意义v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融合27制定标准的目的v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引导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过程,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本标准的实施旨在通过系统的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28标准适用范围v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

23、的组织,不受其地理位置、文化及社会条件等的影响。本标准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组织各职能层次的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v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各项活动。v可用于对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评价和组织的自我声明。v除要求在能源方针中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外,未对能源绩效水平提出绝对要求。2930标准应用的意义v使组织实现其承诺的能源方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能源绩效,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v有利于有限能源资源的有效使用,提升组织竞争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影响。31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融合v标准的制定基于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要素,确保与GB/T 19001和GB/T 24001保

24、持相同的水准。v 可将本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要求相结合,如质量、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要求。32第一节第一节 引言引言 第四节第四节 GB/T23331-2012GB/T23331-2012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第二节第二节 范围范围 第二章第二章 GB/T23331-2012 GB/T23331-2012标准理解要点标准理解要点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术语理解主要术语理解 33第二节 范围v要求: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采用系统的方法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使用消耗状况的持续改进。v相关:规定了能源使用和消耗

25、的相关要求,包括测量,文件化和报告,设备、系统、过程的设计和采购,以及对能源绩效有影响的人员。v量化:本标准考虑对能源绩效有影响、并且能够被组织监视和施加影响的所有变量。但本标准未规定具体的能源绩效水平要求。v使用: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使用。v确认:适用于任何自我声明能源方针并希望保证实现和展示其符合程度的组织,其符合性可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声明或外部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来确认。34第一节第一节 引言引言 第四节第四节 GB/T23331-2012GB/T23331-2012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第二节第二节 范围范围 第二章第二章 GB/T23331-20

26、12 GB/T23331-2012标准理解要点标准理解要点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术语理解主要术语理解 35第三节 主要术语理解v3.5 能源 energy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类似介质。v注1:在本标准中,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形式,可被购买、贮存、处置、在设备或过程中使用以及被回收利用。v注2:能源可被定义为一个系统产生外部活动或开展工作的动力。363.6 能源基准 energy baseline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v注1:能源基准反映的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v注2:能源基准可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例如:生产水平、度日数(户外温度)等。

27、v理解要点:1、能源基准是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2、用于确定组织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所取得的能源绩效。3、能源基准制定一般以某一特定的时间段能源利用效率。 4、能源基准可以是一个变量如:生产水平、度日数等。5、能源基准应及时更新。373.7能源消耗 energy onsumptionv使用能源的量。使用能源的量。v理解要点:1、能源消耗的形式有多种2、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能源计量使用的单位:煤当量、油当量 1Kg油当量(1kgoe)=10000kcal/kg=41868kJ/kg或41.9GJ/t;v1Kg煤当量(1kgce)=7000kcal/kg=29307kJ/kg或29.3GJ

28、/tv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汽油 : 1.4714kgce/KG 气田天然气 :1.2143kgce/立方米;电力:0.1229kgce/Kw.h 原煤:0.7143kgce/kg383.8 能源效率 energy efficiencyv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如: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入,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v注:输入和输出都需要在数量及质量上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可以测量。v理解要点: 1、单位能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多少 2、可用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

29、耗等指标来度量。393.12 能源绩效 energy performancev与能源效率(3.8)、能源使用(3.18)和能源消耗(3.7)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v注1: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可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以及其他能源绩效要求取得可测量的结果。v注2: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一部分。403.13 能源绩效参数 (EnPI)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v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v理解要点:1、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参数(如锅炉的主蒸汽压力及温度、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也可以是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30、基于正平衡和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模型)。2、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要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3、管理层面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413.15 能源评审 energy reviewv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v注:在一些国家或国际的标准中,如对能源因素或能源概况的识别和评审的表述都属于能源评审的内容。v理解要点:1、能源评审的目的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从而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423.15 能源评审 energy reviewv2、通常能源评审的内容包括:组织目前用能状况的分析,如能源的供给情况、主要设备的用能情况、能量消耗的主要环节等;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以及

31、节能机会的识别和评价等。v3、能源评审应随着外界条件、法律法规以及组织自身的变化而及时进行。v4、可通过能流图、能源分析、能量平衡等方法进行能源分析和评审。43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v3.18 能源使用 energy use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加工、生产线等。v3.27 主要能源使用 significant energy use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v注:重要程度由组织决定。443.1边界 boundariesv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v示例:边界可以是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完整的组织,或

32、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v理解要点:v1、可根据组织的具体活动、管理权限等来确定。v2、边界的设定应便于能源计量和分析。453.14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v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向。v注: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及采取的措施提供框架。v理解要点:1、能源方针是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2、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3、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发布。46第一节第一节 引言引言 第四节第四节 GB/T23331-2012GB/T23331-2012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第二节第

33、二节 范围范围 第二章第二章 GB/T23331-2012 GB/T23331-2012标准理解要点标准理解要点第三节第三节 主要术语理解主要术语理解 47第四节 GB/T23331-2012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理解要点v4.1总要求v4.2管理职责v4.3能源方针v4.4策划v4.5实施和运行v4.6检查v4.7管理评审484.1总要求v组织应:a)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编制和完善必要的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具体工作的实施;体系建立后应确保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体系和相关文件; b)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并在有关文件中明确;c)策划确定可行的方法,

34、以满足本标准各项要求,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494.2管理职责v4.2.1最高管理者v4.2.2管理者代表504.2.1最高管理者v最高管理者应承诺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体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确立能源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针; b)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C)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技术和财务等。 d)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e)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514.2.1最高管理者f)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g)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

35、织;h)在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问题;i)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评价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j)实施管理评审。理解要点:1、标准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组织各职能层次的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524.2.2 管理者代表v最高管理者应指定具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人担任管理者代表,无论其是否具有其他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至少应包括: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b) 指定相关人员,并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534.2.2 管理者代表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d)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绩效;e) 确保策划有效的能

36、源管理活动,以落实能源方针;f) 在组织内部明确规定和传达能源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以有效推动能源管理;g) 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h) 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544.3 能源方针v能源方针应阐述组织为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所作的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能源方针,并确保其满足:a)与组织能源使用和消耗的特点、规模相适应;b) 包括改进能源绩效的承诺;c) 包括提供可获得的信息和必需的资源的承诺,以确保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d) 包括组织遵守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e) 为制定和评审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554.3 能源方针f) 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

37、的采购,及改进能源绩效的设计;g) 形成文件,在内部不同层面得到沟通、传达;h) 根据需要定期评审和更新。v理解要点:1、方针的内容包括三个承诺,一个框架。2、方针应适合组织的能源管理特点3、方针可单独形成文件4、方针应在不同层面沟通传达5、方针应定期评审更新。564.4策划v4.4.1总则v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v4.4.3能源评审v4.4.4能源基准v4.4.5能源绩效参数v4.4.6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574.4.1 总则v组织应进行能源管理策划,形成文件。策划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并保证持续改进能源绩效。v策划应包含对能源绩效有影响活动的评审。58594.4.2 法律

38、法规及其他要求v组织应建立渠道,获取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v组织应确定准则和方法,以确保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中,并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要求。v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604.4.3 能源评审v组织应将实施能源评审的方法学和准则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能源评审,评审结果应进行记录。能源评审内容包括:a)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包括: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b) 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包括: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

39、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614.4.3 能源评审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c)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v注:机会可能与潜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可替代能源(如余能)的使用有关。v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能源评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62节能机会的识别和排序v节能机会识别通常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a)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强制性要求评价中发现不符合的情况; b) 通过“二八原则”识别

40、的重要用能过程; c) 通过指标性标杆和技术性标杆对比得到的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情况; d) 能流图和平衡测试;v排序的原则: 1、经济和技术上可行的节能机会; 2、为了保持其正常运行而需要控制主要能源使用;634.4.4 能源基准v组织应使用初始能源评审的信息,并考虑与组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特点相适应的时段,建立能源基准。组织应通过与能源基准的对比测量能源绩效的变化。v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a)能源绩效参数不再能够反映组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时; b)用能过程、运行方式或用能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 c)其他预先规定的情况。v组织应保持并记录能源基准。644.4.4

41、 能源基准v一定时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水平来确定能源基准,它可以是平均值或累计值。v确定基准主要用于自身跨期比较,评价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能源绩效。v应当考虑与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相匹配v确定基准时应当规定统计计算准则、评审原则和时间、更新规定等。v能源基准形成文件,适时评审和更新654.4.5 能源绩效参数v组织应识别适于对能源绩效进行监视测量的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并定期评审此方法学的有效性。v 组织应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评审,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664.4.5 能源绩效参数v能源绩效参数可以是直接测量的参数(如锅炉的主蒸汽压力

42、及温度、排烟温度和烟气含氧量),也可以是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于正平衡和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模型)。v绩效参数的设置要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v绩效参数应及时更新v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674.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v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目标和指标,覆盖相关职能、层次、过程或设施等层面,并形成文件。组织应制定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进度要求。v能源目标和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v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指标时,组织应考虑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主要能源使用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同时也应

43、考虑财务、运行、经营条件、可选择的技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68能源管理实施方案v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以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v职责的明确;v达到每项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进度;v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v验证结果的方法。v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应形成文件,并定期更新。694.5 实施与运行v4.5.1总则v4.5.2能力、培训与意识v4.5.3 信息交流v4.5.4文件v4.5.5运行控制v4.5.6设计v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704.5.1 总则v组织在实施和运行体系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及其他结果。v理解要点:v1、结果可

44、包括:能源评审结果、能源方针、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落实情况等。714.5.2能力、培训与意识v组织应确保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要求的能力,无论这些人员是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组织应识别与主要能源使用及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v组织应保持适当的记录。v组织应确保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认识到:va) 符合能源方针、程序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vb)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职责和权限;vc)改进能源绩效所带来的益处;vd)自身

45、活动对能源使用和消耗产生的实际或潜在影响,其活动和行为对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贡献,以及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724.5.3 信息交流v组织应根据自身规模,建立关于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内部沟通机制。v组织应建立和实施一个机制,使得任何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能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意见。v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开展与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有关的信息交流,并将此决定形成文件。如果决定与外界进行交流,组织应制定外部交流的方法并实施。734.5.3 信息交流v信息交流分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内部交流内容畅通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识别评价结果

46、;能源目标和指标实现情况;能源绩效参数;节能技术或管理经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节能的措施和建议等,外部交流外部交流包括强制性(如报送能源使用情况报表)和企业自愿的(如社会责任报告)v可采取会议、公告栏、论坛、简报、意见箱、网络报送相关报表、节能监察等方式进行交流。744.5.4文件 4.5.4.1文件要求v组织应以纸质、电子或其他形式建立、实施和保持信息,描述能源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v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b)能源方针;c)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的其他文件。注:文件的复杂程度因

47、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类型;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程度;人员能力。754.5.4.2文件控制v组织应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其他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适当时包括技术文件。v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便:a)发布前确认文件适用性;b)必要时定期评审和更新;c)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作出标识;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e)确保字迹清楚,易于识别;f)确保组织策划、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分发进行控制;g) 防止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需将其保留,应做出适当标识。764.5.5 运行控制v组织应识别并策划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

48、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与能源方针、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致,以确保其在规定条件下按下列方式运行: a)建立和设置主要能源使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防止因缺乏该准则而导致的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b)根据运行准则运行和维护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c)将运行控制准则适当地传达给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v注:在策划意外事故、紧急情况或潜在灾难的预案时(包含设备采购),组织可选择将能源绩效作为决策的依据之一。774.5.5 运行控制v确定主要能源使用(20/80原则;能量平衡、能流图、能效分析等 )v相关的过程和活动可包括产品和过程的设计控制、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能源

49、的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最终使用、余热余压利用等过程的控制。v运行控制方式可选择制定并实施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操作行为控制、人员培训,或综合使用上述方式等v考虑相关方管理 v应急管理的策划和实施 784.5.6 设计v组织在新建和改进设施、设备、系统及过程的设计时,并对能源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应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及运行控制。v适当时,能源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纳入相关项目的规范、设计和采购活动中。v理解要点: 1、设计通常包括产品的设计、工艺设备的设计、新建厂房/办公场所等。 2、设计时,应考虑:所使用能源的种类、经济性、质量、环境影响,以及可获得性等;组织设备、系统的能源绩效参数

50、,合理匹配各系统和设备/设施,优化用能;借鉴节能新技术和方法、最佳节能实践与经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3、产品和过程设计阶段要进行合理用能评估794.5.7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v在购买对主要能源使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能源服务、产品及设备时,组织应告知供应商,采购决策将部分基于对能源绩效的评价。v当采购对能源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能源服务、设备和产品时,组织应建立和实施相关准则,评估其在计划的或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对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的影响。v为实现高效的能源使用,适用时,组织应制定文件化的能源采购规范。804.5.7理解要点v组织应制定选择评价供应商的准则。v组织应制定各类

51、能源产品的采购标准或规范。v组织应按规定的能源采购标准和方法对采购的能源进行计量和验证。v定期对采购过程进行评价。814.6 检查v4.6.1监视、测量和分析v4.6.2合规性评价v4.6.3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v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v4.6.5 记录控制824.6.1监视、测量和分析v组织应确保对其运行中的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关键特性特性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关键特性至少应包括: a)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输出; b)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 c)能源绩效参数; d)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在实现能源目标、指标方面的有效性; e)实际能源消耗与预期的对比评价。v组织

52、应保存监视、测量关键特性的记录。834.6.1监视、测量和分析v组织应制定和实施测量计划测量计划,且测量计划应与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相适应。 注:测量方式可以只用公用设施计量仪表(如:对小型组织),若干个与应用软件相连、能汇总数据和进行自动分析的完整的监视和测量系统。测量的方式和方法由组织自行决定。v组织应确定并定期评审测量需求。组织应确保用于监视测量关键特性的设备所提供的数据是准确、可重现的,并保存校准记录和采取其它方式以确立准确度和可重复性。v组织应调查能源绩效中的重大偏差,并采取应对措施。v组织应保持上述活动的结果。844.6.1理解要点v关键特性包括了能源利用过程的重要

53、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策划阶段设定的能源绩效参数、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实际的节能效果的检验、能源评审的结果和主要能源的使用情况等。v组织应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水平。v能源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至少应满足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v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v发现重大偏差,及时制定措施。854.6.2 合规性评价v组织应定期评价组织对与能源使用和消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v组织应保存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记录。v理解要点: 1、对应4.4.2 2、合规性评价应由有能力的人员进行 3、规定合规性评价的频次 4、合规性评价方式

54、多样。 5、记录评价结果。864.6.3 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v组织应定期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能源管理体系: a)符合预定能源管理的安排,包括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符合建立的能源目标和指标; c)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与保持,并改进了能源绩效。v组织应考虑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态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制定内审方案和计划。v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v组织应记录内部审核的结果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874.6.3理解要点v建立内审程序v内部审核程序应包括审核准则、范围、频率和方法,以及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v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审核

55、v审核方案内容通常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与程度、审核的职责与资源、审核程序、审核的实施、审核员的评价与选择884.6.4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v 组织应通过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来识别和处理实际的或潜在的不符合,包括: a)评审不符合或潜在的不符合; b)确定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的原因; c)评估采取措施的需求确保不符合不重复发生或不会发生; d)制定和实施所需的适宜的措施; e)保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v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与实际的或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能源绩效结果相适应。v组织应确保在必要时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改进894.6.

56、4理解要点v不符合通常指:未建立或未达到能源目标指标、未规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职责、未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未按体系文件执行等。v纠正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v应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v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与实际的或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能源绩效结果相适应。904.6.5 记录控制v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记录,以证实符合能源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能源绩效的过程(活动)及成果。v组织应对记录的识别、检索和留存进行规定,并实施控制。v相关活动的记录应清楚、标识明确,具有可追溯可追溯性。性。914.6.5 记录控制v通常能源管理体系记录包括:能源使用和主要能源使用识别与评价

57、记录;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与合规性评价记录;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的建立、评审与更新记录;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和变更记录;设备设施计量与监测装置的相关记录;培训记录;信息交流记录;设备设施的采购、维护和更新,以及重点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资质鉴定的相关记录;能源采购、检验、贮存记录;能量消耗及能源指标相关报表;能源绩效参数监控记录;内审、管理评审、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的记录等。924.7 管理评审v4.7.1 总则v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或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v组织应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934.7.2 管理评审的输

58、入v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va)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vb)能源方针的评审;vc)能源绩效和相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vd)合规性评价的结果以及组织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ve)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vf)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vg)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vh)对下一阶段能源绩效的规划;vi)改进建议。944.7.3 管理评审的输出v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va)组织能源绩效的变化;vb)能源方针的变化;vc)能源绩效参数的变化;vd)基于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对能源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其它要素的调整;ve)资源分配的变化。95管理评审v管理评审必须是最高管理者主持的。管理评审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当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或者政府及节能主管部门的要求发生变化、组织机构、能源结构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临时追加管理评审.v客观变化包括: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变化;对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开发项目的能源因素的变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相关方的观点;节能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及原材料的变化等v管理评审结束后应编制管理评审报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 王晓元王晓元手机:手机:1385194869213851948692电邮:电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