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大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51777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案大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案大全【篇一:初中物理优秀教案】篇一:初中物理教案全册篇一:初中物理教案全册( (优秀优秀) )初中物理教案全册(优秀)初中物理教案全册(优秀)【试讲或讲课高分原则】【试讲或讲课高分原则】 1. 1.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 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2. 2.打动那些对你有好动感的评委打动那些对你有好动感的评委! !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的

2、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 3. 3.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 !讲话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4. 4.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

3、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 5.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好肢体语言。 6. 6.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

4、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7. 7.不用花费时间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不用花费时间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 8. 8.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带微笑,不要太严肃。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一、教学

5、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一)知识和技能 1. 1.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2. 2.了解骨传导。了解骨传导。 3. 3.知道什么是知道什么是“ “双耳效应双耳效应”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 1.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 ,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 2. 2.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特别是关心残疾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2

6、. 2.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志。二、重点和难点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难点:骨传声。难点:骨传声。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 1. 1.人耳的构

7、造人耳的构造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 脑脑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 2.骨传声骨传声“ “想想做做想想做做” ”:(1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2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3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

8、)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介绍贝多芬的故事。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3. 3.双耳效应双耳效应由学生自习完成。由学生自习完成。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位置。位置。四、作业布置四、作业布置教材第教材第 18-1918-19 页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后反思五、课后反思本节课,教

9、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本节课,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过程。过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村地球村”

10、”的环境意识的环境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

11、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一)噪声的来源(一)噪声的来源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2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

12、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2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3 3)认真阅读)认真阅读 p26p26 的噪声分类表。的噪声分类表。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 90db,会破坏听力;,会破坏

13、听力; 70db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会影响休息和睡眠。(三)控制噪声(三)控制噪声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 1)观察书本)观察书本 p 26

14、p 26 图图 1.4-4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的;(2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治噪声?怎样防治噪声?(五

15、)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六、教学后记六、教学后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光的传播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1.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6、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5. 5.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三)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光

17、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四)教学难点(四)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六)教学媒体(六)教学媒体激光手电、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杯、空烧杯、激光演示器激光手电、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杯、空烧杯、激光演示器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展示光现象(收集一些光现象图片)展示光现象(收集一些光现象图片)教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教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二)进行新课(二)进行

18、新课 1. 1.光源光源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思考、讨论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列举例子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篇二:初二物理下优秀教案篇二:初二物理下优秀教案初二物理下优秀教案初二物理下优秀教案(201320132014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开民族中学:张齐彪八开民族

19、中学:张齐彪篇三: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篇三: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岚城中学崔永明岚城中学崔永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以本节是以“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为重点的科学探究型课,内容则是声音的产生为重点的科学探究型课,内容则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插。每一部分都是以问题开始,通过实验与观察,得出结论,与传插。每一部分都是以问题开始,通过实验与观察,得出结论,再与生活和自然相联系。对于声音的产生,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声再与生活和自然相联系。对于声音的产生,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声现象创造声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声音的产生等问题。现象

20、创造声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声音的产生等问题。接着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反过来再用归纳出的结接着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反过来再用归纳出的结论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以进一步检验结论的可靠性。在声音论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以进一步检验结论的可靠性。在声音的传播部分,通过真空不能传声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声音不的传播部分,通过真空不能传声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进而通过实验与分析,归纳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能在真空中传播,进而通过实验与分析,归纳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质。 本节强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本节强调由学生熟悉的

21、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对于声音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对于声音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 “与振动有关的与振动有关的体会体会” ”,并且在小学常识课中也已涉及过,所以本节开始即以上课铃,并且在小学常识课中也已涉及过,所以本节开始即以上课铃声创造出声音的情景,让学生从好奇心出发,自然提出:声创造出声音的情景,让学生从好奇心出

22、发,自然提出:“ “声音是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样产生的?” ”,引入新课。在教学中充分体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概念,引入新课。在教学中充分体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科学和规律的含义。着重强化过程,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科学和规律的含义。着重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着眼于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形成及内涵,简化概念,着眼于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形成及内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1)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插需要介质。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23、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插需要介质。 (2)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1)利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声音发生利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声音发生时的振动现象,体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的振动现象,体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2)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归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方法。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24、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对物理有亲近感。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对物理有亲近感。四、重点难点四、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的知识重点。的知识重点。五、教学准备:五、教学准备: (1) (1)扬声器在外的录音机、纸屑、小鼓、音叉与小槌、盛

25、有水的大烧扬声器在外的录音机、纸屑、小鼓、音叉与小槌、盛有水的大烧杯、铁板琴;(杯、铁板琴;(2 2)带塞子的试管、注射器、音乐芯片(能放进试管)带塞子的试管、注射器、音乐芯片(能放进试管里)、细线、装有金鱼的鱼缸。里)、细线、装有金鱼的鱼缸。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1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学生回答:铃声)许多科学家都约而同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学生回答:铃声)许多科学家都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对刚刚响曾经说过:提出

26、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对刚刚响过的铃声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选取其中有价值过的铃声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选取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的问题进行板书: “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播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声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产生与传播。 2 2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1)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进行猜

27、想:进行猜想: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并进行猜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并进行猜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 “进进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 ”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自己没有器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自己没

28、有器材的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其中材的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其中 1/31/3 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一,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一,1/3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二、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二、1/31/3 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三)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三) 。实验一、把小纸片放在正在发音的扬声器上,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实验一、把小纸片放在正在发音的扬声器上,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了什么问题? 实验实验二、把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把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三、将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现象并思考说实验三、将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力敲击鼓

29、面,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组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小纸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组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小纸片在发生的扬声器里片在发生的扬声器里“ “跳舞跳舞” ”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发生的音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小纸片在鼓面上做叉激起水花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小纸片在鼓面上做“ “自由体自由体操操” ”是因为发声的鼓面在震动。是因为发声的鼓面在震动。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学生回答后

30、教师板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活动:学生活动: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如:二胡、提琴等乐器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如:二胡、提琴等乐器的发声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靠管内的发声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靠管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师敲击铁板琴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板琴是怎样发出声音师敲击铁板琴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板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铁板琴发生时并不是的?铁板琴发生时并不是直接贴着你们的耳朵,为什么你们还能听到声音呢?(学生回答)直接贴着你们的耳

31、朵,为什么你们还能听到声音呢?(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进行猜想:进行猜想:【篇二:初二物理上册教案全册教案】引引 言言一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 1. 1.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了解各种有趣物理现象; ; 2. 2.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 3. 3.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技探究的一般过程; ; 4. 4.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能对某一物理现象按常规步骤进行探究. .二二. .教

32、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 1.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的兴趣; ; 2. 2.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什么是物理学, ,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1. 1.新课引入新课引入同学们好同学们好! !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

33、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观察、实验、思考。 2. 2.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1). (1).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现象一现象一: :天公天公“ “发怒发怒” ”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现象二现象二: :海市蜃楼的形成海市蜃楼的形成; ;现象三现象三: :冬天晚上睡觉时冬天晚上睡觉时, ,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脱毛线衣会看到电火花, ,它从哪儿来的它从哪儿来的? ? (2). (2).一些有趣的实验一些有趣的实验实验一实验一: :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两支点燃的蜡烛一密封的灯罩中有一长一短

34、两支点燃的蜡烛, ,哪一支先熄哪一支先熄灭灭?(?(教材图教材图 0-1)0-1)实验二实验二: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 ;(教材图教材图 0-3)0-3)实验三实验三: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 ,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然后逐渐向水里加盐并使其溶解其溶解, ,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了. . (3). (3).科学探究科学探究阅读教材阅读教材, ,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发现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

35、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论证评估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作。 (4). (4).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的概念物理学物理学(physics)(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 . 3. 3.小结小结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四四. .布置作业布置作

36、业 1. 1.阅读课文阅读课文 2. 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声现象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什么) )一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2.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 3.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二二. .教学重点

37、、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1.上节复习上节复习随机检查概念随机检查概念; ; 2. 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 .请同学们讨论请同学们讨论: : 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 (2). (2).引出课题引出课题“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什么”. ”. 3. 3.探究探究“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 ” (1). (1).提出问题:提出问

38、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2).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实验实验: :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 ,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 ,然后再使然后再使其停止振动其停止振动. . (3). (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再看一看图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再看一看图 1-1-1 1(a a)、()、(b b)两个实验,在)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9、。 (4). (4).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 4. 4.探究探究“ “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条件” ” (1).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 (2). (2).教材图教材图 1-21-2 所示的实验所示的实验, ,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播; ; (3). (3).教材图教材图 1-31-3 所示的实验所示的实验, ,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播; ; (4

40、). (4).教材图教材图 1-41-4 所示的实验所示的实验, ,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5). (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 5. 5.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 (1). (1).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是一种波。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是一种波。 (2). (2).教材图教材图 1-71-7 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 (3). (3).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

41、阅读“ “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 ” 6. 6.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7. 7.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 (2). (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 a a 声音被手挡住了声音被手挡住了 b b 声音被手吸收了声音被手吸收了 c 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3). (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 “大声说话大声说话” ”,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

42、这是因为这是因为 ( ) ( ) a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 b 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 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 d 耳朵失去听觉耳朵失去听觉 (4). (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a 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 bpbp 机,机,bpbp 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bp 机呼叫机呼叫 b b 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

43、处的雷声 c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5). (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 ( ) a a 大声呼救大声呼救 b b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 c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

44、来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 d 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人员求救 (6). (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的振动的振动, ,通常我们听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到的声音是靠_传播传播的的. . (7). (7).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 ,这说明这说明_能传声能传声. . (8). (8).歌中唱道歌中唱道“ “风在吼风在吼, ,马在叫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指_、 _ _、_._.(9).“(9).“

45、隔墙有耳隔墙有耳” ”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四四.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一份练一份练习习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征) )一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1.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 ; 2. 2.了解影响弦乐器的音调的因素了解影响弦乐器的音调的因素; ; 3. 3.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速度不同知道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速度不同; ; 4. 4.回声的利用回声的利用二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 1.声音的响度、音色声音的响度、音色; ; 2. 2.区

46、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 3. 3.回声回声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1.上节复习上节复习 (1). (1).作业部分讲解作业部分讲解 (2). (2).概念检查概念检查. . 2. 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 ? 3. 3.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1). (1).响度和振动幅度定义响度和振动幅度定义: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 (2).

47、 (2).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活动一:拿出大鼓,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怎样才能使鼓面振动发活动一:拿出大鼓,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怎样才能使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同学们很容易出的声音更响,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应该使鼓面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设计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想到应该使鼓面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设计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大小的方法。如在鼓面上振动大小的方法。如在鼓面上撒些纸屑,通过纸屑向上跳的高低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也撒些纸屑,通过纸屑向上跳的高低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也可以将鼓侧放,然后将细线悬可以将鼓侧放,然后将细线悬吊泡沫塑料小球与鼓

48、面接触,通过泡沫小球向外弹的远近来显示鼓吊泡沫塑料小球与鼓面接触,通过泡沫小球向外弹的远近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你还能设面振动幅度的大小,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计出哪些方案?活动二:一个同学讲话活动二:一个同学讲话, ,另一个同学分别在距离第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分别在距离第一个同学 5m5m、7m7m、9m9m 处听处听, ,感觉声音大小感觉声音大小.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得出结论: :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声源越近距离声源越近, ,响度越大响度越大. . 4. 4.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

49、的关系 (1). (1).音调与频率的定义音调与频率的定义: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率, ,单位为赫兹单位为赫兹, ,简称为赫简称为赫, ,符号符号为为 hz.hz. (2).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活动活动: :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将一根钢皮尺放在桌边上,一头伸出桌面,一只手压紧放在桌面上的部分,另一只手拨动伸面上的部分,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尺子就会振动并发出声音。改出桌外部分(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尺子就会振动并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

50、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变伸出桌面尺子的长度,一次伸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出四分之三,另一次伸出四分之一长,看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发出声音的高低,比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关系.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通过上述探究活动, ,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得出结论: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 ,物体发出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声音音调越高. . 5. 5.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有三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有三;(1);(1)弦的长短弦的长短; (2); (2)

51、弦的粗细弦的粗细; (3); (3)弦的松紧弦的松紧. . 6. 6.辨别声音辨别声音活动:让后排的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活动:让后排的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通过上述活动,体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感悟通过上述活动,体验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感悟音色的含义。音色的含义。 7. 7.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340m/s.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的传播快慢依次是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的

52、传播快慢依次是: :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气体. . 8. 8.回声回声 (1). (1).定义定义: :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 ,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继续传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继续传播播, ,当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当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 ,将在将在界面发生反射界面发生反射, ,声波返回形成回声声波返回形成回声. .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0.1s 以以上上, ,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开, ,若不到若不到 0.1s,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加强使原声加强. . (2). (2

53、).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测深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测深. .测量的原理测量的原理:s=1/2v:s=1/2v 声声 t, t,其中其中 t t 为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v 声为在声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注意注意 v v 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 . 9. 9.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 .声音的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个特征为. .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 有关,振幅大,响度。有关,振幅大,响度。. .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尖,这是指声音的特征中的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尖,这是指声音的特征中的

54、 。. .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 b、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 c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d d、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 .闻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闻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 ( ) a a、响度、响度 b b、音调、音调 c c、音色、音色 d d、频率、频率

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 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7). (7).小明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小明对着高山大喊一声, ,经过经过 3s3s 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听到了自己的回声, ,则小明离大山则小明离大山的距离大约是多远的距离大约是多远? ?四四.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一份练习一份练习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令人厌烦的噪声、人耳听不见的

56、声音令人厌烦的噪声、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和乐音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和乐音; ; 2.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 3.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 4. 4.知道可听声的频率范围知道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了解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了解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 5. 5.知道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知道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 ;知道它们的性质以及在科学、社会、知道它们的性质以及在科学、社会、技术上的应用技术上的应用. .二二. .

57、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 1.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 ; 2. 2.人耳听不见声音的频率范围人耳听不见声音的频率范围, , 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的应用.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1.上节复习上节复习 (1). (1).作业部分讲解作业部分讲解; ; (2). (2).概念检查概念检查. . 2. 2.噪声和乐音的区别: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

58、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章的。( (教材中教材中“ “信息快递信息快递”)”) 3. 3.噪声的来源和危害:噪声的来源和危害: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居民噪声。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居民噪声。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危害:(1)(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息;(2)(2)生理效应:耳茸、头疼、生理效应:耳茸、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

59、克或死亡;(3)(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为了保护听力为了保护听力, ,应控制噪声不超应控制噪声不超过过 90db;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70db;为了保证休息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50db. 4. 4.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的途径: : (1) (1)在声源处减弱在声源处减弱, ,如改造声源结构如改造声源结构, ,减少噪声的强度减少噪声的强度, ,再声源处加防护再

60、声源处加防护罩等罩等 (2)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如如: :城市内种树城市内种树, ,修隔音墙等修隔音墙等. . (3) (3)在人耳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如戴上防噪声耳塞如戴上防噪声耳塞, ,用双手捂住耳孔等用双手捂住耳孔等. . 5. 5.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为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为 20hz-20000hz20hz-20000hz 6. 6.超声波超声波 (1) (1)定义定义: :频率高于频率高于 20000hz20000hz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 (2) (2)性质性质: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

61、中的声能、传播距离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传播距离远远. . (3) (3)用途用途: : 超声波的声呐测距、超声成像、超声测速超声波的声呐测距、超声成像、超声测速(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 )、超、超声清洗、超声焊接及超声碎石声清洗、超声焊接及超声碎石. . 7. 7.次声波次声波 (1) (1)定义定义: :频率低于频率低于 20hz20hz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 (2)用途用途: :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 8. 8.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 (1)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声源做从物理学的角度

62、看,噪声是指声源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和和_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_的声音,都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属于噪声。 (2) (2)人们把人们把_称作称作“ “隐形杀手隐形杀手” ”,这是因为它影响人睡眠、,这是因为它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外,还会损害人的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外,还会损害人的_,使人产生,使人产生头痛,头痛,_力哀退等神经哀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力哀退等神经哀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 (3)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

63、列为城市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城市_的主要项目之一。的主要项目之一。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不同环境的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不同环境的_。 (4) (4)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控制三条,分别是控制_,阻断,阻断_,在,在_减弱噪声。减弱噪声。 (5) (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 b b 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是噪声 c c 与环境需

64、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 d d 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耳处减弱 (6) (6)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 a 音乐会里的钢琴声音乐会里的钢琴声 b b 节目的焰火鞭炮声节目的焰火鞭炮声 c c 指甲在钢板上划过的声音指甲在钢板上划过的声音 d d 郊游时,树林里的鸟鸣声郊游时,树林里的鸟鸣声 (7) (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b 装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装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 c 在人耳处戴上

65、助听器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 d 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 (8) (8)声音频率声音频率_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_的声音叫次声波。的声音叫次声波。 (9) (9)利用声呐测距时,需要知道利用声呐测距时,需要知道_,需测出,需测出_,从而测算出该物体所处的位置。,从而测算出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10) (10)根据人耳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通过实践活动,大喊一声,根据人耳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通过实践活动,大喊一声,自己听到回声,猜一猜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根据你的猜测,设自己听到回声,猜一猜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根据你的猜测,设想如何才听到回声想如何才听

66、到回声? ?四四.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一份练习一份练习第二章第二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 )一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和描述三态的基本特征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和描述三态的基本特征; ; 2. 2.学会使用酒精灯学会使用酒精灯; ; 3.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二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的探究及使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的探究及使用 2. 2.温度计的读数温度计的读数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67、1. 1.复习复习上章部分概念检查上章部分概念检查 2. 2.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1) (1)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特征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特征阅读信息快递阅读信息快递“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 ”,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 .让学生举例: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同状态的物质让学生举例: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同状态的物质 (2) (2)温度计原理和构造温度计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

68、 ;摄氏度的规定摄氏度的规定: :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0 度度, ,以标准大气压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100100 度度. . (3) (3)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 a. a.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 b. b.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 ; c. c. 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读数时, ,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 ; d. d. 读数时读数时,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

69、的上表面相平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3. 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 (1)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性质制成的。性质制成的。“ “-8-8” ”的正的正确读法是确读法是_。 (2) (2)阅读阅读“ “生活、物理、社会生活、物理、社会” ”后回答,后回答,“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 “热岛效应热岛效应” ”的成的成因是什么?为减少这些效应的负面影响,你有哪些建议或措施?通因是什么?为减少这些效应的负面影响,你有哪些建议或措施?通过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保意识。过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环保意识。 4. 4.巩固、小结:巩固、小结:

70、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及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及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四四.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一份练习一份练习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一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 1. 1.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的两种方法液化的两种方法; ; 2. 2.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 3. 3.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 ,会画液体沸腾图象会画液体沸腾图象. .二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 1. 1.蒸发和沸腾的异

71、同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 2.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 3. 3.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1. 1.上节复习上节复习: :【篇三:全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引言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 1课本图课本图 0-20-2 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请你,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 2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动手做一做课本图 0-30-3 的实验,你能看到的实验,你能看到_,你

72、想到的问题是,你想到的问题是_。 3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由,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 学习过程出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 (一一) ) 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 (二二) ) 有趣的物理现象有趣的物理现象 实验实验

73、1 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搧、罩学生回答:吹、搧、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 (三三) ) 探究过程:探究过程: 1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2 2作出猜想作出猜想 3 3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4 4实验实验验证验证 5 5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6 6交流合作交流合作 7 7提出新猜想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

74、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实验 2 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实验实验 3 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实验 4 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

75、,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要点归纳要点归纳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索,联系实际。 当堂反馈当堂反馈p3w. w. w.p3w. w. w. 第第 1 1 题题 调查一下,你周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的运动情况。p3p3 第第 2 2 题(题(2 2)。)。二、体验科学探究二、体验

76、科学探究【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等。、等。 2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 1 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 2 2蜡烛在水与油的混合液中,会处于什么状况?葡萄呢?蜡烛在水与油的混合液中,会处于什么状况?葡萄呢?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 1 1学生阅读学生阅读

77、 p3-5p3-5,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发现的现象发现的现象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2 2活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活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提出问题: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提出问题: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 提出猜想:能装提出猜想:能装 1010 100 100 根等等(水是否会溢出)根等等(水是否会溢出) 设计实验:杯子、水、回形针设计实验:杯子、水、回形针 实验验证:向装满水的杯内放回形针实验验证:向装满水的杯内放回形针 结论:放入的回形针的根数与容器有关结论:放入的回形

78、针的根数与容器有关 新的猜想:玻璃与纸杯对放入的针的多少有影响吗?新的猜想:玻璃与纸杯对放入的针的多少有影响吗?通过上面的实验,你一定会感到有趣。同时也会感到吃惊通过上面的实验,你一定会感到有趣。同时也会感到吃惊猜想猜想和实验的结果竟会和实验的结果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要点归纳要点归纳科学探究经历的环节:当堂反馈科学探究经历的环节:当堂反馈【课后巩固】【课后巩固】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一、声音是什么【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 1、用手摸一摸家里正在发声的电视机的喇叭或音

79、箱,你可以感觉到、用手摸一摸家里正在发声的电视机的喇叭或音箱,你可以感觉到喇叭在喇叭在_。 2 2、声音是由物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 3 3、通过课本活动、通过课本活动 1.21.2,你可以得出,声音可以在,你可以得出,声音可以在_、_、_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但不能在_中传播。中传播。 4 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动的形态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动的形态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 _。声音还具有能量,叫做声音还具有能量,叫做_。 5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

80、在水,在水中传播要比空气中要中传播要比空气中要 _,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还要,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还要 _。【课堂重点】【课堂重点】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活动一、活动 1.11.1 探究声音的产生:探究声音的产生:通过使一张报纸、一根橡皮筋、一杯水、一个笔帽发出声音,归纳通过使一张报纸、一根橡皮筋、一杯水、一个笔帽发出声音,归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二、活动二、活动 1.21.2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1 1平时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平时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传播的。 2 2通

81、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3 3实验探究真空是否能够传播声音。实验探究真空是否能够传播声音。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正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瓶内,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正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瓶内, 声音会声音会_。 通过推理,我们可知,声音通过推理,我们可知,声音_(能不能)(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三、声音是一种波三、声音是一种波通过演示实验及观察水波知道声音也是波,叫声波。通过演示实验及观察水波知道声音也是波,叫声波。四、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四、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阅读课本阅读课本 p10p10 内容知道,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

82、度内容知道,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_ms_ms,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_ms_ms,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_ms_ms。阅读阅读“ “生活物理社会生活物理社会” ”,了解声能。,了解声能。要点归纳要点归纳 1 1、 声音是由于物体声音是由于物体_产生的。产生的。 2 2、我们把、我们把_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 3、声音可以在、声音可以在 、 、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但不能在_传播传播 4 4、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做、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做_,是一种疏、密相间的波

83、。,是一种疏、密相间的波。 5 5、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量叫做_。 当堂反馈当堂反馈 1 1、由实验可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由实验可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我们称发声的物;通常我们称发声的物体为。体为。 2 2、吹笛子时能发出优美的乐曲,其中声音来自(、吹笛子时能发出优美的乐曲,其中声音来自( ) a. a. 手指的振动手指的振动 b.b. 嘴唇的振动嘴唇的振动 c.c.笛子的振动笛子的振动 d d 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3.3.金鱼缸边的小明与小红发现每当他们击掌

84、时,缸中的鱼就游开了,金鱼缸边的小明与小红发现每当他们击掌时,缸中的鱼就游开了,此现象表明空气、能传声。此现象表明空气、能传声。 4. 4.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弱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要依靠来传播。声变弱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要依靠来传播。第第 3 3 题题 第第 4 4 题第题第 5 5 题题 5 5、如右上图所示,当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如右上图所示,当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说明,这是由于将右边音叉的震动传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说明,

85、这是由于将右边音叉的震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6 6、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听到次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从听到次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从 中传来,最后听到声音从中传来,最后听到声音从 传来。传来。【课后巩固】【课后巩固】 1 1、“ “雨打芭蕉雨打芭蕉” ”发出声音,这里主要发声振动的物体是()发出声音,这里主要发声振动的物体是() a. a.雨点雨点 b.b.空气空气 c. c.芭蕉芭蕉 d d 以上都是以上都是 2 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方式传播,当它传入人耳,使鼓

86、膜振动,就的方式传播,当它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产生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把它叫。产生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把它叫。 3 3、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蜡烛在晃动,这说明可以看到蜡烛在晃动,这说明 和。和。 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物体不振动,仍然可能发声物体不振动,仍然可能发声 b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声音 c c 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

87、声音的介质 d d 以以上说法都不对上说法都不对 5 5、 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课桌时,金鱼立即受惊,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课桌时,金鱼立即受惊,其中传播声音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其中传播声音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 ) a a、桌子、桌子空气空气水水金鱼金鱼 b b、细棍、细棍空气空气水水金鱼金鱼 c c、桌子、桌子鱼缸鱼缸水水金鱼金鱼 d d、细棍、细棍鱼缸鱼缸水水金鱼金鱼 6 6、小明和小刚找、小明和小刚找 2 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

88、成了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 “土电话土电话” ”,如下图:,如下图:他们用他们用“ “土电话土电话” ”实现实现 10m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间的通话,这表明_。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属丝制成“ “土电话土电话” ”,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_ _。如果用如果用“ “土电话土电话” ”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如果在用如果在用“ “土电话土电话” ”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方通过棉线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