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50798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概念概念3 3 定义定义4 4 变量变量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6 6 理论理论7 7 推理推理8 8 分类分类2 2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n研究者的水平和功底就体现在这些要素层次的细节中。n因此,要求大家能规范、准确无误的运用以上各要素。概念概念名词名词定义定义分类分类变量变量 假设假设n犹如建造房屋离不开砖块、基石、支柱和连接件等基本构件一样,反映管理研究成果也需要一些基本概念,它们是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1概念概念0 、定义:、定义:n概念(concept)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受到的, 具有某

2、种共同属性的一群相关联现象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思维产物。 1 、概念化和思维心象、概念化和思维心象n当人们听到某类概念时,大脑中自觉不自觉地会涌现出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组具体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思维心象(mental image) 。n 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接触的事物不同,各个人脑海中就某一概念蕴含的思维心象也不相同。n概念形成要经过一个概括相关事件(心象)共性的过程,人们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称作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2 、概念、概念“公用公用”,概念化过程,概念化过程“私有私有”n指人们对某个概念(如豪爽、精明)具有共同知识,可以沟通但人们的概念化过程各异

3、。p研究者要对自己使用的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不一定要读者同意),并具有清晰的“心象”,以便沟通和理解。1概念概念2 、概念、概念“公用公用”,概念化过程,概念化过程“私有私有”n研究中观测的对象可概括为三类:可直接观测的;可间接观测的;需推测的。n清晰概念的最终参照点必须依托于可直接观测的事实和清晰的属性。n尽管管理研究中相当多的概念不能依托于直接观测,而是靠间接的推测性的观测,但不管怎样的推测性的观测,最终要归结到某种清晰的测度指标。1概念概念名名词词心象aA心象bA心象cA心象dAA名名词词心象a”A心象b”A心象c”A心象d”AA名名词词心象aA心象bA心象cA心象dAA(a)观察阶段(

4、b)甲关于概念A的一组心象(c)乙关于概念A的一组心象(d) 概念A的一组规范心象概念化过程示意图n3、概念化过程:、概念化过程:观察形成心象将共同属性归组构成概念的结构化信息心象的共性冠之一名词概念,如下图所示:n名词乃为一个概念正名,名词要贴切表达概念。n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概念和名词的表述随意,以为自己对某概念的理解别人一定认同,忽视了概念化过程的差异。n具体表现为:具体表现为:p同一概念前后用不同名词表示,或同一名词前后属性不同(说明规范心象未明确)。p推出新名词而无后续内容(后续未用到)。p内容创新变成“名词”创新。2 2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1 、翻译名词、翻译名词n研究论文总是

5、要参考外文文献的,因此对翻译名词的正名、理解和运用要慎重。n举例来说pcontext(上下文, 来龙去脉? 情境)ppay-off(支付?得失,类似的trade-off)pfunction(函数?功能? )pentrepreneur(企业家?创业?)n翻译的情景见下图所示:2 2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1 、翻译名词、翻译名词翻译情境的示意图S1原著文本原著文本W1S2译文文本译文文本W2S3读者感受文本读者感受文本W3一级一级偏差偏差二级二级偏差偏差2 2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1 、翻译名词、翻译名词n人们往往轻率地仅凭翻译名词的中文名词按习惯解释来理解其概念。n举例来说pfinance: c

6、orporate finance,international finance, public financepThe same “virtual” with different meaning 组织,制造,资本pEconomy based on knowledge ( 体现了主次关系)pCEO(执行长,首席执行官)pMeta-stable(次稳态,亚稳态,元稳态?)2 2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2 、中性名词、中性名词n科学研究要求严谨的逻辑性加精炼的中性语言。所谓中性,就是指不包含主观价值判断。避免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语言”,也就是英国哲学家所说的“你我他定理”:我我节俭,你你小气,他他视钱

7、如命。 我我在沉思,你你在发呆,他他整天昏庸。 我我妙语连珠,你你喋喋不休,他他语无伦次。 我我好打抱不平,你你容易动怒,他他老爱惹是生非。 我我三思而行,你你迟疑不决,他他反应迟钝。 我我经常想到更好的主意,你你老是变卦,他他出尔反尔。 我我坚持原则,你你不知变通,他他冥顽不灵。n中性语言和情绪语言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文学作品中缺少情绪语言可能导致毫无美感可言;科技论文的美感则在于它严谨的逻辑性和精练的中性语言。2 2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3 3 定义定义n定义(definition)亦称界说,是揭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即内涵)的逻辑方法。n研究论文中关键名词的界定反映研究者的基本功

8、。研究者只需就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名词赋予定义,因为它们总是和论文的创新点或贡献之处相联系。对于大部分名词则可以借助于辞海、辞典中的定义。n关键名词的定义要清晰,以便人们消除歧义, 进行沟通,而不管读者是否完全赞同研究者的定义。 n逻辑学家和科学家常应用多种方式来建立定义:p同义词界定。界定端包含与被界定端同义的名词。p指明法。一般来说名词有外延和内涵,外延即此名词可应用之范围或使用之一切对象。指明法就是通过指明概念的外延来说明其内涵的方法。p数学表达式。通常也叫做名目定义。这种定义建立之目的纯粹是在介绍新名词,尤其是新记号。如3 3 定义定义3 3 定义定义1、种差界定法 ( 语义定义 sema

9、ntical definition,属加种差定义)n定义项由属(genus)加种差 (differentia) 组成,即 种(species)概念 = 种差+ 属概念 被定义之物 = 种差+ 属名 (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n甲是乙(丙、丁)的属,乙(丙、丁)是甲的种,乙具有的那些不同于其他种(丙、丁)的属性,就叫做乙的种差。n界定一个名词,首先要弄清楚与之相关的种属关系,然后再弄清楚它在同类中的个性。3 3 定义定义1、种差界定法 ( 语义定义 semantical definition,属加种差定义)n属加种差定义的思路来自于西方,西方语言有 “ 本体(substance)(所在的类) ”

10、 和 “ 属性(attribute)(种的个性) 之分,后来才导致属名加种差的定义方式。n中国文化没有这样下定义的传统,中国文化下定义要么只给出了“属”而忽视了“种差”;要么只给出了“种差”而忽视了“属”。而且不区分主要的属性和非主要的属性。2 2、定义设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定义设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n一是不把清晰地设定定义当一回事儿;n二是由于不了解定义设定的规范而引发的错误,这类错误可概括为:p以例代定义。p种差被忽视,或者描述范围不恰当。p属被忽视,或者选择不当。p采用否定词。p冗长啰嗦。定义用词以简练为贵,不需要无谓的修饰词,忌冗长、啰嗦。有时可在简练定义语句之后加以解释,描述其更具体的

11、属性。3 3 定义定义2 2、定义设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定义设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下定义不要改变大家已经接受的定义。只要语句够用不必另造新名。如果尚无现成名词以命名所需命名之事物,则立定义以明之。如英文管理文献中近几年出现 “guanxi 一词。不可以将同一个名词重复界定,也不可以把定义弹性化。n名词的定义并非绝对或唯一,最能反映该名词在某情境下的内涵才是最适当的定义。3 3 定义定义4 4 变量变量n变量(variable)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概念或属性,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的因素。n变量是按逻辑归类的一组属性,其属性在幅度上和强度上的变化强度可以度量(可观测性)。n

12、变量和属性的概念密不可分,但属于两个层次:变量包含若干属性,属性总是依附某个变量而言的。n人们往往期望变量的某种属性而不是另一种属性出现。如期望其利润率高而不希望利润率低等。n在管理研究的各种基本要素中变量处于中心地位,概念、名词等对于变量起到铺垫作用,而后续的假设、理论、分类等要素,都是以变量为出发点,表述变量之间的各类关系。1 1、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n学术刊物(journal) 和普通杂志( magazine )上所载的文章有重要差别。p学术刊物所载文章必须使用变量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具备对变量与变量之间关联及变化规律的假说

13、和论证,并要有新发现。p普通杂志的文章,创新并非必要,一般也不需要实证的支持。e.g. 国有企业主管关于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总结:统揽不包揽,敢断不武断,关心不买心,传帮不拉帮,大度不失度。4 4 变量变量1 、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变量反映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n能否使用变量语言进行研究,是区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一个标准。n管理研究离不开人的因素,通常有两种研究途径:p一种是考察人的主观世界(如企业家的成功之道),这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另一种是将人的各种属性(如年龄、业绩、价值观等等)都作为一种变量处理,探讨变量之间的关联的科学研究方法。p这两种研究方式的

14、差别犹如临床医生(注重个性)和医学研究人员(注重共性)的差别。4 4 变量变量2 、变量类型、变量类型n变量既然属于概念类,便须设定定义。p定义必然要含有可识别的种差,这就要求辨明反映此种差特征的变量属性构成,以便进行度量和分析。p也就是说,对于变量来说,一般界定内涵的定义尚嫌不足,还需要设定可操作性的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4 4 变量变量2 、变量类型、变量类型n按照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可将其分为:4 4 变量变量影响或决定因变量的变量,是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前提和原因。在变量分析中,自变量的属性值将不受其他变量影响而独立给定。是由其他变量引起变化或决定的变量,

15、它对自变量的变化做出响应。它是研究者企图解释或探索属性变化原因的变量。一个变量在某种情况下可作为自变量处理,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作为因变量处理。是指除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与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 自变量自变量 中介变量中介变量 调节变量调节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具有自变量的作用,也称之为“次自变量”(secondary independent variable)。 也称中间变量,是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自身隐而不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2 、变量类型、变量类型n变量关联的性质:4 4

16、变量变量归结为归结为研究工作探索变量与变量之间关联的“新发现”相关相关关系关系虚无虚无关系关系因果因果关系关系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n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n命题的形式是非真即伪的陈述句,不存在疑问句、命令句或感叹句的形式。一、命题类型一、命题类型n命题按其作用可以分为:p公理(axiom, postulation):作为理论推演的起点,从公理可以导出其他的理论命题。公理本身无法由经验直接检验。p定理( theorem):定理由公理推导出来,它可以由经验检验和证实。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一、命题类型一、命题类型p设定(assumption):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

17、,不会在研究工作中检验。人们是否接受研究者的设定问题不大,关键是研究者要在设定下能自圆其说。p假设(hypothesis):待检验的命题,它构成研究的主题。假设的提出和检验是研究工作的主线。二、假设合理性判断二、假设合理性判断n假设是对某种行为、现象、事件所作出的合理、尝试性的、有待检验的解释。p假设的提出和验证是研究工作的主线。p假设表明研究者对于研究结果的一种设想,对于研究问题中变量间关系的一种预期。p假设的证实或证伪都对管理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二、假设合理性判断二、假设合理性判断n评判一项假设是否成立及其价值要从三方面入手:p首先,假设应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

18、上。人们可根据常识和个人的知识结构来判断一项假设的合理性。p其次,假设要尽可能清晰、具体的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清晰有赖于变量界定清晰,一般假设先描述自变量,它被视为主动的原因变量,然后再界定因变量。p最后,假设必须是可以验证的。研究人员在验证假设时,未来工作中变量的度量技术和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都要心中有数,否则难以提出可供验证的假设。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二、假设合理性判断二、假设合理性判断n验证后如假设和事实相符,那么这一假设被证实。n但通常情况不是全部被证实或全部被证伪,较多的情况是一部分在一些情况、范围和条件下被证实,而另一部分被否定。三、假设类型三、假设类型n从假设提

19、出的思维方式来看,分为归纳型和演从假设提出的思维方式来看,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绎型。p 归纳型假设是在观测基础上对事实的概括(generalization)。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三、假设类型三、假设类型 归纳法在管理研究中非常有用,不过归纳假设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正确解释已有的全部观察资料,即内符,还在于适应今后的时间和更大的范围,即外推。p 演绎型假设是从公理、原理或学说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提出的假设。p 假设和所依据的理论之间不能有逻辑推论上的缺陷。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三、假设类型三、假设类型n从假设表述的方式上来看,分为陈述假设(declarative hypothesis)

20、和对立假设(亦称中性假设null hypothesis,不表达研究者凭洞察力和逻辑推理对研究结果的预期)。p陈述假设亦称为研究假设,表述两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关联,这是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假设形式。p中性假设亦称为统计假设,它适合于统计技术用以判断所研究的变量关系是一种偶然(随机)关联还是一种真实关联。p在管理研究中多采用陈述假设,实证研究中常采用统计假设。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4 4 、假设表达形式、假设表达形式 和判断形式相对应和判断形式相对应判断模态判断非模态判断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联言判断负判断 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全称

21、肯定判断必然判断可能判断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n模态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判断“必然”和“可能”的模态判断一般有两种形式:p主项是一个判断,而谓项是模态概念。e.g. 企业为谋取超额利润而技术创新是必然的;国有企业盈利是可能的。p主项是一个概念,而模态概念是谓项中的一部分。e.g. 某企业的产品战略可能成功;某企业的总体战略必然失败。“可能”、“必然”这些模态概念是谓项“可能成功”、“必然失败”中的一部分。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n非模态判断只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存在,可分为复合判断和简单判断。p简单判断可再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性质判断对应于性质描述假设,是关于某种变量

22、所具有的形态、规模、形式或分布的命题,它是对事物具有(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分为:(a)单称肯定判断 形式:这个 S( 主项) 是 ( 或具有) P( 谓项) 。(b)全称肯定判断 形式:所有 S( 主项) 都是 ( 或都具有) P( 谓项) 。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d)特称肯定判断 形式:有的 S( 主项) 是 ( 或具有) P( 谓项) 。(e)单称否定判断 形式:这个 S( 主项) 不是 ( 或不具有) P( 谓项) 。(f)全称否定判断 形式:所有 S( 主项) 都不是 ( 或都不具有) P( 谓项) 。(g)特称否定判断: 形式:有的 S( 主) 不是 ( 或不具有) P

23、(谓项)。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关系判断是关于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判断结果的表述即关系假设。性质判断的主项只有一个;而关系判断的主项有两个。关系判断的组成包括主项(即关系项,关系项必然有两项)和谓项(即关系)两部分形式为: a ( 关系项) R( 关系) b( 关系项)p复合判断是由简单判断和逻辑联项“如果”、“那么”、“或”、“而且”或“并非”等构成。复合判断包括假言判断、选言判断、联言判断与负判断。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假言判断: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判断。因果关系假设所要分辨的问题是:判断何种自变量系原因,何种变量视作中介变量即条件。因此,假言判断

24、和因果假设联系密切。假言判断有三种,相应的因果假设也有三种: (a)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if p then q or P(qp)=1 (b)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if no p then no q or unless p,(no) q or 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假言判断有三种,相应的因果假设也有三种: (c) 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if and only if (iff) p then q or P(qp)=1 and选言判断:断定在几个事物情况之中至少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e.g. 企业亏损可能是由于内部管理差,或者是由于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由于市场营销策略失误。断定

25、企业亏损的原因至少有其中的一种情况存在。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联言判断: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判断。e.g. “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由于无形资产转移,既使跨国公司得益又使东道国获利。负判断:否定某个判断 p 所断定的事物。e.g. “并非国有企业都亏损”。5 5 命题和假设命题和假设6 6 理论理论1 1、理论的组成、理论的组成n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n理论组成的三要素概念框架(conceptual schema)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命题供验证的背景(实证支持)6 6 理论理论1 1 、理论的组成、理论的组成n一项新的理论并非指

26、个别新概念或命题,更不是一两个新名词,而是若干新的概念和命题的组合,也可能是若干新的概念与原有概念和命题组合在一起,使得原来未曾发现的现象之间的关联得以连通。n假设和命题的内涵与表达形式是一样的,只是尚待论证和检验。即假设是尚待论证和检验的命题。6 6 理论理论2 2 、理论形成过程、理论形成过程n理论探索过程无疑是研究者思考的过程,每轮思考可分为四步:感觉疑难辨识 疑难提出假设推理论证n下图表示从疑难开始的理论探索过程。疑难?YC ?假设XYCD理论 ABEF CDXYZ n对理论的理解有三点说明:对理论的理解有三点说明:p理论是由若干个而不是一个命题组成的。p所提出的理论必须能构成一套演绎

27、体系,即要求这种理论在形式上是由多层次的不同抽象等级的命题构成。p理论要能解释现实。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事物情况发生的原因、机理,不论如何抽象的命题,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6 6 理论理论7 7 推理推理n推理是从命题出发,逻辑地推出另一命题。n推理过程涉及一组结构化的命题,这组命题常分为两类:前提和结论。如果一命题是以同一推论框架中其他命题为基础衍生而来的,则此命题称为此推论中的结论;而其他命题为此结论提供证据和理由,称为前提。p从逻辑学角度:前提结论p从数学角度:证据假设(假说)p从控制论角度:输入输出p从医疗诊断角度:病状病症7 7 推理推理n推理研究包含对推理程序的研究。所谓推理程序就是

28、逻辑学所注重的推理所依据的推衍形式,亦称之为推断(inference)。p推断中一切作为前提的“理”都被抽掉了,所剩下的是共同推理的程序,这就是推断。p管理研究需要推理(reasoning),否则道理无法解释,无现实价值;同时也要推断,否则概念不衔接,表达不规范。7 7 推理推理1、归纳和演绎推理、归纳和演绎推理n推理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p归纳推理:从具体事实到抽象理论的过程,从数据和证据出发推出结论。事实支持结论,而结论解释事实。归纳出结论是一个推理上的飞跃。p演绎推理:从抽象理论到具体事实的过程,它的结论必然能从前提推衍出来,如前提为真则结论为真。7 7 推理推理1、归纳和演绎推理、归

29、纳和演绎推理n演绎常可理解为归纳的逆向思维。演绎从一般到具体,从解释到事实;而归纳从具体到一般,从事实到解释。nE.g. 可用考试复习时间和成绩之间的关系来对比两种推理方法。p演绎的思路:提出假设进行观测验证假设p归纳的思路:进行观测设定拟合曲线得出结论n在研究过程中经常要综合运用两种推理方法。2 、华莱士模型、华莱士模型n实际推理中,演绎和归纳方法总是相互交替使用,下张幻灯片中的所示的华莱士模型,是对科学研究过程推理模型的高度概括:理论(theory),假设(hypothesis),观测(observation), 经验概括(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四要素形成没有

30、终端的研究工作循环。n华莱士模型表示观测、经验概括、理论和假设四个要素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具体的研究工作可能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但都与此模型中的其他阶段相互关联,理论和观测事实不能脱节。7 7 推理推理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华莱士模型(T)理论右半T-H-O演绎推理过程机理解释臆测统计分析观测方法设计(H)假设(E)经验概括观测(O)左半O-E-T归纳推理过程上半E-T-H理论研究内容下半H-O-E实证(经验)研究内容8 8 分类分类n概念的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概念的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p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定义就是界定概念的内涵。p外延指具有概念所指特有属性的事物,

31、分类则是辨明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1 1、分类的作用、分类的作用n首先,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学科象动物学、植物学等有了分类才成为科学。p关于管理学的学科门类划分关于管理学的学科门类划分 关于管理学的学科门类划分关于管理学的学科门类划分 关于学科门类的划分,目前主要有三个标准:关于学科门类的划分,目前主要有三个标准:(1 1)19921992年年1111月月1 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GB/T 13745-92)13745-92)。(2 2)1998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年

32、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目录 。(3 3)19971997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专业目录 。(1)国家学科分类代码与国家标准中的管理学科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于于1992年年11月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日正式在北京发布,1993年年7月月1日实日实施。共设五个门类、施。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个二级学科、近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个三级学

33、科。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如下: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如下:630管理学管理学630.10 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630.15 管理理论管理理论630.20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630.25 管理计量学管理计量学630.30 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管理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630.40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630.45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630.50 管理工程管理工程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630.60 未来学未来学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管理学其他学科(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管理学科设置管理学科

34、设置 11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102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类110201工商管理工商管理11020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110203会计学会计学110204财务管理财务管理110205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10206旅游管理旅游管理1103公共管理类公共管理类110301行政管理(注:可授行政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110302公共事业管理(注:公共事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学学士学位)110303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110304土地资源管理(注:土地资源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

35、士学位)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104农业经济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注:可授(注:可授管理学或农学学士学位)管理学或农学学士学位)110401农林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110402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区域发展1105图书档案学类图书档案学类110501图书馆学图书馆学110502档案学档案学(3)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学的分类与设置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学的分类与设置 19971997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

36、录专业目录,把管理学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把管理学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五个一级学科,各自所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五个一级学科,各自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如下:包含的二级学科如下: 12管理学管理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可(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授管理学、工学学位)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注: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学科、专业)1202工商管理工商管理120201会计学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含:财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37、管理)120203旅游管理旅游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农林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120301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120302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1204公共管理公共管理12040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位)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120404社会保障社会保障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理120501图书馆学图书馆学120502情报学情报学120

38、503档案学档案学8 8 分类分类n其次,分类是深化研究的一种途径。研究者研究任何事物情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选择某种视角和某个层次来看问题。p从新的视角(切入点)去看问题才会有新发现。p选定了一定视角之后,研究对象还可按层次划分。p分类的起点和终点视研究问题的需要而定。但各类层次必须清楚,而不能相混。p逐项分类就是将研究问题逐步聚焦使研究工作深化的过程。n最后,分类和定义之间有密切关系。p定义项一般形式是属加种差。而归类就是把属分为若干种,给定义提供了条件,否则种差内容无法辨识。8 8 分类分类2 、分类规则、分类规则n分类是研究中常碰到的事,似乎并不复杂,但实际上,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

39、是:依据标准不统一、层次不清楚。n最简明的分类原则是:二分法 (dichotomy)( 主辅类法)8 8 分类分类n具体的分类规则: 分类规则是分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也是检查某项分类是否正确的准则,分类规则主要有四种:p完备性:划分出来的种总和,应当等于属概念的外延。不能犯“子项不完备”的错误。p准则(依据标准)唯一性:每一层次的分类只准则(依据标准)唯一性:每一层次的分类只能有一个分类准则。能有一个分类准则。不能形成 “ 跨越分类 ” 错误。可用下图(a)解释。8 8 分类分类MM(a)跨越分类( b )按统一准则分类8 8 分类分类M同一层次的类概念可能有质的差异,因此每一类可容许

40、按不同的准则(特征、标志)划分种群,这样的分类可称为“异质分类”,如下图所示:8 8 分类分类p种的独立性:不能犯“子项相容(子项交叉或相关)”错误。p分类中不得跳跃逻辑等级:可以进行层次不一致的分类,但逻辑等级不能混同。如下图所示:MM(a)层次不一致的分类( b )逻辑等级混同8 8 分类分类n举例:p“研究公司对经营风险的承载能力” 的分类问题。将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能动因素和效益因素;环境因素:决策能力、竞争能力;能动因素:应变能力、聚合能力;应变能力:自负盈亏系数、自我消化系数、自我改造系数效益因素: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盈利能力p最后,给出各系数计算公式,将各系数值

41、逐级汇总得出风险承载能力值。u从分类规则来看,可以说上述每条分类规则都从分类规则来看,可以说上述每条分类规则都未得到遵守。未得到遵守。风险承载能力的分类准则?现有分类结果为何同属?准则不明确、唯一性规则难以符合,完备性也无从判断。8 8 分类分类3 3、归类、归类n与分类刚好相反的便是归类,依事物的属性或其他共同点而把它们集成一类叫做归类。n归类需要科学的眼光,只有用科学的研究进行归类才有可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p归类是在许多事物之中寻找共同点,是科学首先采用的方法。植物学、动物学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归类阶段。p归类也是有层次的,只不过与分类相反。归类从最小开头,一层一层地归结到最大类,每归一次类则类加大一级。p归类遵守的原则与分类的相似。本章完本章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