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8468706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望岳》等古诗三首赏析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望岳 杜甫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诗歌大意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仿佛由于大自然的偏爱,泰山

2、聚集了天地之灵气和精华。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层层云霭雾气升腾,使我心胸激荡,为了把飞鸟归山的美景收入眼帘,我极力睁大眼睛,好似要将眼眶撑裂。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 赏析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歌的结构以“望”字统领全篇,前三联是实写,尾联是虚写: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俯望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

3、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诗歌大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诗歌结构1.围绕西湖早春景色的特点展开描写;2 .先写景,后抒情。 赏析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4、蹄。 颔联赏析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颈联赏析 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

5、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诗歌主旨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对于美,你有什么感悟? 庐山烟雨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

6、大家”之一。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1069年(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写作背景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诗歌大意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诗歌结构先叙事,后议论。 诗歌主旨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本诗对你的人生启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