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416936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性发热护理ppt参考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热的护理1主要内容诊断与临床表现诊断与临床表现2 2肿瘤发热肿瘤发热3 3概述与热型概述与热型1 1发热的护理发热的护理4 42 概述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1 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活动、饮食等 3 概述当机体在致热源 (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fever) 。4 发热时相大致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5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

2、 分分 期期 特特 点点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寒战期)(寒战期)体温体温 散热散热乏力、肌肉酸痛、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皮肤苍白 、畏寒、畏寒或寒战等或寒战等 高热期高热期(热稽留期)(热稽留期)体温体温= =调定点水平调定点水平. . 产热产热= =散热散热皮肤发红皮肤发红, ,温度上温度上升升, ,出汗出汗( (热病容热病容) )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出汗期)(出汗期)体温体温 调定点水平调定点水平, ,产热产热散热散热皮肤潮湿皮肤潮湿( (大量出大量出汗汗),),体温下降体温下降6 发热的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

3、热型。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 。 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底时仍高于正常水平。7 发热的热型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然升高到39以上,然后下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4.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 8稽留热稽留热弛张热弛张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间歇热间歇热9根据口表温度的高低可分为正常体温:正常成人清醒状态口腔温度为36.3-37.2腋温36.037.

4、0 肛温36.537.7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以上 发热的诊断10高热原因未明:发热超过两周,体温超过38.5而未明确致病病因者,少于两周为急性发热 长期低烧:长期低烧超过一个月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 发热的诊断11 伴随症状 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现象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和意识障碍12 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和中性比列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比列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

5、尿常规便常规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13发热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常贯穿于整个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发热药性热炎性热癌性热14癌性发热癌癌性性发发热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 。15 原因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组织相对缺血缺氧而坏死;由于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导致机体发热;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能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肿瘤内白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恶性肿瘤细胞内释放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而发热。16 肿瘤细胞能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类癌产生5-5-

6、羟色胺、嗜铬细胞瘤产生儿茶酚胺、肝癌细胞产生甲胎蛋白,以及许多肿瘤细胞能产生异位激素等,都对机体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其中有些物质可引起发热。在肿瘤治疗中放疗、化疗,应用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肿瘤疫苗等制剂也可引起发热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 多由于恶性肿瘤引起脏腑虚损或阴阳失调, 痰瘀湿毒, 蕴久化热所致;17癌性发热的特点癌性发热的特点热程或短或长热程或短或长, , 有的可达数月之久有的可达数月之久, , 可呈间歇性可呈间歇性; ; 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 , 少数呈稽留热少数呈稽留热, , 体温体温37.538.537.538.5。发热时全身

7、症状可不明显发热时全身症状可不明显, , 患者不能自知或无明显不适。患者不能自知或无明显不适。18抗感染治疗无效抗感染治疗无效, , 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 , 而体温并不升高而体温并不升高, , 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大多正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大多正常常; ; 癌性发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癌性发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 , 表现为中低度发热表现为中低度发热, , 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19 发热的护理 监测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尤其已有监测

8、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尤其已有循环衰竭、呼吸窘迫均提示病情危重,更循环衰竭、呼吸窘迫均提示病情危重,更应密切监测应密切监测 降低体温降低体温 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定时测体温定时测体温 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营养和水分 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 安全护理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20发热的护理降温的护理中医降温西医降温癌性发热的发病机理复杂, 目前对于癌性发热的降温效果判定国家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211.1.1.1.口服中草药汤剂、中成药口服中草药汤剂、中成药口服中草药汤剂、中成药口服中草药汤剂、中成药 2. 2. 2. 2.针刺疗法针刺疗法针刺疗法针刺疗法 3.3.3.3.灸法灸法灸法灸法 4

9、. 4.直肠给药法直肠给药法 5. 5.膳食疗法膳食疗法中中医医降降温温22西西医医降降温温物理降温1.ONE1.ONE药物降温2 2. .TWOTWO23 物理降温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袋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 -34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脚背等部位,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2410%氯化钠溶液冰袋降温: 10% 氯化钠溶液在- 18 呈冰霜状且低温时间长, 在溶化过程中形态为霜水结合, 制成的冰袋松软, 接触体表充分, 易于固定, 患者感觉舒适。25 药物降温柴胡注射

10、液2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消炎痛栓一枚置肛阿司匹林0.3-0.6克,每天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扑热息痛:0.25-0.5克,每天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禁用。应用非甾体药萘普生、消炎痛等年老体弱者注意年老体弱者注意剂量,防止虚脱剂量,防止虚脱和休克现象和休克现象26u癌性发热是机体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所致,所以用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疗效而仅作为辅助方法。u解热镇痛药、激素类效力尚可,但维持时间短。u许多学者静脉应用中成药制剂, 如痰热清注射液, 穿琥宁注射液等也取得了一定疗效。u丙酸诺龙27注意事项及时观察降温处理后病人反应,实

11、施降温措施30分钟并测量体温记录应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因明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不可滥用28 病情观察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正常3天后,每天一次观察热型、呼吸、脉搏、血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观察饮水、饮食量29 定时测体温定时测体温 普通病人每天测1次;新病人每天测量3次,发热病人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新收病人连测3天或高热病人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天一次。 30 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营养和水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天3000ML为宜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增加身体抵抗力。31 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 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清洁与舒适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口唇)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及床单 ;32 安全护理安全护理高热发生抽搐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给予约束带或加床栏,防坠床预防并发症发生,高热伴有惊厥可给予人工冬眠治疗 33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正确评估发热时病 人的心理状态,对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给予合理的解释,缓解其紧张情绪。 经常巡视病人,给予精神安慰,解除不适,满足病人的需要。向病人介绍肿瘤发热的机理、诱发因素和临床表现等配合医生的治疗。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