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8410071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在采访中让新闻当事人真实地言说采访是记者获得新闻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记者才会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新闻消息,才有可能写出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从新闻最基本的五个要素五“W”出发,一件新闻的构成离不开“人”这一要素:采访的对象是人,获取信息的对象也是人,而新闻对外传播的终端还是人?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复原真实的新闻事件。一、一、 重视采访的重视采访的“ “首次效应首次效应

2、” ”“首次效应”即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对记者来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这其中“首次效应”的运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流行的是“美女记者”,而美女记者为什么有时候能够比男记者更容易打开局面呢?这里面恐怕就有一个“首次效应”的问题。有时候,美女漂亮的脸蛋和容貌往往会给被采访者留下一个不忍拒绝的印象,采访也就能因此顺利展开。在 1998 年举行的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 著名的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出名就是因为在 1998 年的“两会”上被朱镕基总理点名答复提问, 而她能引起朱镕基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色的鲜艳衣服。随后,在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女

3、记者就受吴小莉的启发,而纷纷穿起了红色的衣服,但效果却不能和吴小莉相提并论了。由此可见,记者的服饰有时候也能不能起到让被采访者眼前一亮的“首次效应”,但这一点也需要运用得当才能取得效果。记者采访什么和穿什么服装应当是有讲究的,应区分不同的场合、时间、人物以及环境氛围来进行适当选取。而对大多数的记者来说,“首次效应”更多的应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这里面既有礼仪、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当运用,更重要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文汇报的一名年轻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化学工程师,第一个问题是: “请问,您怎么把一种催化剂的效能从 5 倍提高到

4、30 倍的?而国外这种催化剂的效能只有17 倍。 ”问题一下子把工程师带进兴奋状态,视记者为“知己”,采访自然不难完成。记者运用“首次效应”,关键在于注重这一因素在采访中的作用,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进行发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破敌之道”。二、二、 不卑不亢,不卑不亢,“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原经济日报总编辑张飚曾有一首词形象地展示了记者的职业特点:“城里走,乡里走,山里走;握茧手,握纤手,握绵手;风也受,雨也受,气也受。人道是,名也有,利也有,官也有,伐恶效狮吼,逢善魂相就,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三教九流,名门

5、望族,政客明星,高官平民,记者在对这些人群的采访中,就需要根据被采访者的不同背景、学历、阅历和性格等,选择不同的采访技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根本的采访原则应当是不卑不亢,在记者的眼里,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乞丐,都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因此需要保持一个平等、中立和冷静的采访姿态。对待那些德高望重、在国内乃至国际社会有举足轻重地位、对采访已身经百战的采访对象,记者就必须做大量详细、深刻和最充分的准备,注意选择自己的采访技巧和提问方式。采访此类人物,最容易展现记者的综合能力,也较易到达采访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最难进行的采访。近现代的新闻史上,许多著名的记者大多都是通过采访社会重要人物而迅速

6、走红的。“五四”时期著名的记者邵飘萍一直以能独家获取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而著名。举一例说明。当年的“府院之争”以段祺瑞的胜利回京而告终。邵飘萍闻讯,在段回京当天即于深夜赶赴段府请求采访。门卫因段祺瑞刚回京需要休息为由拒绝邵采访,而邵飘萍很有把握的对门卫说:“你只说邵飘萍来访,他必接待。”门卫进去通报,段祺瑞果然爽快接受采访,并较合作地答复了邵飘萍所提的问题,使邵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邵飘萍这次采访的成功,固然有其名气和与段祺瑞的关系的因素,而邵飘萍懂得抓住段祺瑞的心理,也是促成采访的重要原因。段祺瑞作为“府院之争”的胜利者,急于将其胜利喜悦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公布于世,而邵飘萍此时来访,正合段的

7、心意。因此,采访顺利完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说过,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对待平民百姓的采访,记者需要把握的是消除普通人的紧张心理和在镜头前、话筒前的不自觉的掩饰和作秀心理, 尽量使普通人回复自然和平静, 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对待采访。对普通人的采访,记者有时候不能开门见山的说采访,而需要借助于聊天、喝茶甚至抽烟等方式迂回一下,在普通人坦诚以待的情况下开始真正的采访。三、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三、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合,也至关重要。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设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

8、,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里约见野牛骑土。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首要的是,要防止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人。”新闻采访是一个面对面的现场采访,这样采访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进行采访时周围的环境等因素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被采访者的心理,甚至导致采访的成败。笔者曾于 2003 年夏天采访过一名犯罪嫌疑人。 半年前, 这名犯罪嫌疑人曾以一名正面的新闻人物接受过记者的采访,并一度引起较大轰动,而半年之后,这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批捕。在获得这个新闻线索的时候,笔者立即去关押她的济南看守所进行采访。在

9、选择采访地点时,记者没有选择会见室,而是请看守所民警在正常提审犯罪嫌疑人时进行采访。在提审室里,笔者见到嫌疑人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候,说:“您还认识我吗?”对方立刻认出笔者, 表情立即百感交集, 很不好意思地说: “没想到, 我们在这里又见面了。 ”此情此景的重逢,使得嫌疑人内心产生了很大的波澜,对笔者也就有话可说,因此,接下来的采访就相当顺利。这次采访的成功之处就是笔者抓住了特定场合下的采访心理。2003 年非典时期,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交警却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 而且经常性地上夜班。当时,交警部门准备安排在会议室采访这位老交警,但最终笔者还是选在老交警正常上岗值勤的时候进行采访。当时夜里凌晨1

10、 点多钟,天正下着大雨,笔者冒着大雨赶到的时候,立刻投入到采访中,和老交警一起站在雨里交谈。这样,老交警被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所说的一切也都很有真情实感。采访到最后,笔者浑身都被雨淋湿了。但这一次的采访效果却是最正确的。与此相反的是,不注意选择采访场合则有可能导致采访失败。曾经有一位记者曾采访一名在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奉献的工人,采访地点选在了工厂内最豪华的会客室。而工人由于环境的不适应极为紧张,心情不平静,使得采访时断时续,效果很不好。四、要善于在四、要善于在“ “多对一多对一” ”的采访中显现自己的采访中显现自己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有些采访是“一对一”式的采访,如人物专访、事件性新闻的采访

11、等,记者直接与被采访者对话。 此外,更多的采访可能并不是面对面的“一对一”式采访,而是“多对一”的采访,比方说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专家论坛间的自由提问等。这个时候,被采访者是唯一的,而要采访的记者却有很多人,如何让自己不“泯然于众人间”,并能引起被采访者的兴趣和注意,这就需要记者仔细研究被采访者的心理和个人性格、爱好,甚至趣闻轶事等,在较短的时间激发起被采访者的兴趣,正面答复记者的提问。“多对一”的采访一般而言,时间非常紧迫,而提问的时机并不是很多,这个时候记者一是要善于抢时机,二是要运用自己的各种优势,比方说语言、外表、手势乃至与活动的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组织者提前沟通等,争取提问的时机,

12、展示自己的才华。在 1998 年的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 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因穿了一件红色的鲜艳服装而引起了朱镕基总理的注意,点名让其提问前文有述 。吴小莉在提问时首先说:“谢谢总理,首先我要说,您也是我的偶像。”这句看似与提问毫无关联的话却引起朱镕基的好感和其他在场人员的注意,可以说事半功倍。在“多对一”的采访中,记者还需要面对另外一个压力,在众多媒体的采访中,记者是代表所属媒体的唯一形象, 如何让自己的提问得到大家的认同: 既能让被采访者正面答复,又能让自己的同行感觉到提问得很精彩,还没有浪费时机因此,提问的问题设计需要格外地下功夫。否则,如果记者的提问非常没有水平或者比较糟糕,很容易引

13、起现场的嘘声一片,甚至会引起被采访者对记者和其所属的媒体形象产生不好的评价。2003 年 4 月底,当时伊拉克战争正在进行,在中央电视台频频露面的军事专家张召忠教授,以独到犀利的评论征服了全国观众,成为一个短时期内的大众偶像。当时,张召忠教授应邀来到济南,在一个青年论坛上发表讲演。演讲结束后,张召忠教授留出了一个现场提问的时间。笔者抓住了这个提问的时机,抢先提问。当时,因张召忠不接受单独的采访,所以这一次的提问变得格外重要。笔者在采访前翻阅了大量的有关张召忠本人的资料, 对其研究的领域、 性格和爱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笔者在准备中听说了一件轶事:张召忠在电视上的翩翩风采征服了很多观众,其

14、中有一位小姑娘给张召忠写信,直言对其的仰慕和崇拜之情,并说他比刘德华帅多了。笔者于是决定从这个轶事下手, 以非常幽默的语言复述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向张召忠提问: “小姑娘把对您的崇拜和对刘德华的崇拜相提并论,您有何感觉?”这一问题立即活跃了现场气氛,观众顿时哄堂大笑,而张召忠也非常高兴,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同样以非常幽默地语言答复了笔者的提问。随后,笔者又趁热打铁,问了一个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比照伊拉克战争, 我国目前的国防建设和军事实力能不能应对现代化的战争?”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张召忠的完整解答,而笔者也因为这两个问题在这届论坛上变得“很出风头”,事后省、市两级电视台在播出这档节目时

15、,无一例外地舍弃了本台记者的提问,而都采用了笔者提问的镜头。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的角度看,采访是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战的过程。一方面,记者要不断地揣摩被采访者的心理,另一方面,被采访者同样也在揣摩记者的心理。采访效果如果要到达最正确化,从理论上说,这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应当到达自然融合,水到渠成。文学上讲究一个“无我之境”,而新闻采访其实也应到达一个“无我之境”,即在不经意间完成采访,而不必刻意追求“长枪大炮”、镜头话筒式的采访氛围,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在自然而然的“原生态”中完成了双向交流。现在的传媒竞争十分激烈, 而记者的地位和诚信度在漫天飞舞的“假新闻”、 “有偿新闻”等负面影响中变得脆弱。因此,现在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拒绝采访的新闻当事人,这个时候,在采访中注重研究新闻当事人的心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起来。记者需要认真研究这一课题,争取在新闻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情况,认真思考,寻求适合的途径和中介,触动新闻当事人的内心,从而让新闻当事人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以真实的姿态和面貌面对大众传媒和公众,记者也因此取得一次次采访的成功。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