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查房.ppt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30151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护理查房.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心病护理查房冠心病护理查房 冠心病的定义冠心病的定义冠冠状动脉粥脉粥样硬化性心硬化性心脏病病 指冠指冠状动脉粥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窄或阻塞,和(或)因冠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病,统称冠冠状动脉性心脉性心脏病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冠心病。病因病因年龄年龄性别性别高血压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的临床分型p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p 心绞痛型心绞痛型p 心肌梗死型心肌梗死型p 缺血性心肌病型缺血性心肌病型p 猝死猝死 型(一)(一)

2、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l概念概念 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急剧的、暂时的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合征。p 劳累劳累p 情绪激动情绪激动p 饱餐饱餐p 寒冷刺激寒冷刺激p 急性循环衰竭急性循环衰竭常见诱因常见诱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症状部位部位 性质性质 诱因诱因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缓解方式缓解方式体征体征以以发作性发作性胸痛胸痛为主要临床表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的疼现,典型的疼痛特点痛特点:(二)不稳定型心绞痛(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除典型的稳定型

3、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 性胸痛统称为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原有稳定型心绞痛在原有稳定型心绞痛在1 1个月内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因发生改变,硝酸酯类药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因发生改变,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物缓解作用减弱;1 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较轻负荷所诱发的心绞痛;个月之内新发生的较轻负荷所诱发的心绞痛;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表现有作时表现有STST段抬高的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Prinzmetals v

4、ariant angina )s variant angina );由于贫血、感染、甲亢、心律失常等原因诱发的心由于贫血、感染、甲亢、心律失常等原因诱发的心绞痛。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病情发展常难以预料,必须在医生的病情发展常难以预料,必须在医生的监控下动态观察,疼痛发作频繁、难以缓监控下动态观察,疼痛发作频繁、难以缓解者需住院治疗,除不溶栓外原则上和心解者需住院治疗,除不溶栓外原则上和心肌梗死一样处理肌梗死一样处理1.1.休息、心电监护、吸氧、镇静、镇痛休息、心电监护、吸氧、镇静、镇痛2. 2. 缓解疼痛:吸入或含化硝酸类药物,必缓解疼痛:吸入或

5、含化硝酸类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变异型可用钙通道阻滞剂;要时静脉注射,变异型可用钙通道阻滞剂;尽早应用尽早应用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3.3.抗栓、抗凝治疗抗栓、抗凝治疗4.4.介入治疗或介入治疗或CABGCABG17(一)一般护理 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卧床休息。 必要时吸氧。 给予低盐、低脂、 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 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18(二)病情观察u注意观察病人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u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u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二、心肌梗死二、心肌梗死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

6、床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治疗要点定义l心肌缺血性坏死心肌缺血性坏死l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严重而持久地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l临床上表现为临床上表现为持久地持久地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电图进行性改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先兆先兆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

7、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临床表现症状症状体征体征疼痛疼痛全身症状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疼痛l为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的症状l可向上腹部放射急腹症可向上腹部放射急腹症l可向下颌、颈部、背部发射而误诊为其他疾可向下颌、颈部、背部发射而误诊为其他疾病病l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

8、或急性心力衰竭。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心肌梗死诊断n典型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 缺血性胸痛缺血性胸痛n特征性心电图特征性心电图n心肌酶心肌酶/ /坏死性标记物的动态坏死性标记物的动态变化变化健康指导1.饮食调节: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饮食2.戒烟:戒烟是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劝导病人戒烟。3.康复指导:建议病人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4. 心理指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 5. 用药指导 : 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6. 护理指导: 教会家属心肺

9、复苏的基本技术以备急用。l病史汇报l34床.王振东.患者.男性.8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2年,再发一周与2015.7.8入院,入院时T:36 P:80次/分 R:19次/分 BP:150/100mmHg神清,消瘦貌,精神欠佳,既往有冠心病10年,1957年行右上肺叶切除,2013年7月在外院行直肠癌切除并造瘘术,脐左部约5cm处可见造瘘口,局部皮肤无红肿。l患者与7.22.9:30主诉心悸、胸闷行床边心电图示:成对房早、短阵房速,房颤心律,心室率105次/分医嘱予以含服速效救心丸后不适症状缓解,15:30不适再次出现,予以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安静入睡,17:20心悸不适再次出现,床边心电图示:阵

10、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吸氧后无缓解遵医嘱予以5%GS葡萄糖20ml+盐酸胺碘酮150mg静注予以心电监护。7.23.22:20主诉胸闷、喘憋,医嘱予以呋塞米、西地兰静注后约20分钟缓解。7.23患者病情较重,医嘱予以病重、记24h出入量。7.27.9:00病情稳定,医嘱予以停病重、心电监护、记24h出入量。l疾病诊断:l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阻塞性肺气肿l2.冠心病l3.直肠癌术后 l诊疗计划:吸氧、抗炎、止咳化痰、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完善相关检查。l护理计划:氧疗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安全护理。实验室检查:心功能2532pg/ml甲状腺:114.4nmol/l,促甲状腺激素 3

11、.26uIU/ml,钾:3.33mmol/l,钠135mmol/l钙 1.80mmol/l,白细胞 7.35 10 9/l 红细胞 4.9 10 12/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2.3。所以药物:口服 单硝酸异山梨酯 ,氯化钾缓释片 呋塞米 螺内酯 静脉用药 头孢孟多酯钠、盐酸氨溴索、小牛血清去蛋白、乳酸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丙种球蛋白、泮托拉唑钠l护理问题l1. 急性疼痛:胸痛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有关。l2焦虑与心绞痛反复发作有关。l3.营养缺乏与进食少有关l4有皮肤感染的危险与造瘘口有关l5. 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l护理措施护理措施l1、一般护理l 疼痛发作时应立

12、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卧床休息。必要时l吸氧。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l2、病情观察 l注意观察病人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 l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l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的发生。l l 3、用药护理l硝酸甘油l0.30.6mg舌下含化,12min起效,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化,25min起效。硝酸甘油主要有头痛、血压下降,面红及心悸等不良反应。l 4、心理护理l专人守护病人,给予心理安慰,增加安全感。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技术,缓解焦虑和恐惧。l5.皮肤护理l造瘘口护理:l及时正确更换造瘘袋,l及时清洁皮肤。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