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b仿真实例PPT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292452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wb仿真实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ewb仿真实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ewb仿真实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ewb仿真实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ewb仿真实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wb仿真实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wb仿真实例PPT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电路EWB仿真技术 1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2 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 3 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陷波器陷波器) 4 分压分压-自偏压共源极放大电路自偏压共源极放大电路 5 多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 6 负反馈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 7 其他模拟仿真电路举例其他模拟仿真电路举例 8 四人表决电路的设计四人表决电路的设计 9 模模25计数器的设计计数器的设计 10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1 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12 综合应用及设计实例综合应用及设计实例 1.1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电路 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电

2、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5.1-1给出了最常用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不难发现,此电路与固定偏置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差别在于,三极管的发射极接有电阻Re。另外,直流电源经电阻Rb1、Rb2分压后接到三极管的基极,所以通常将此电路称为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图1.1-1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原理图 在图1.1-1所示的电路中,三极管的静态基极电位UBQ经电阻分压后得到,故可认为其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基本上是稳定的。当集电极电流ICQ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时,发射极电流IEQ也将相应地增大,此IEQ使发射极电位UEQ升高,则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UBEQ=UBQ-UEQ将降低,从而使静态基极电流IBQ减小,于是I

3、CQ也随之减小,结果使静态工作点基本保持稳定。 可见,本电路是通过发射极电流的负反馈作用牵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使静态工作点Q保持稳定的,所以图5.1-1所示的电路也称为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显然,Re愈大,同样的IEQ变化量所产生的UEQ变化量也愈大,则电路的温度稳定性愈好。但是,Re增大以后,UEQ值也随之增大,此时为了得到同样的输出电压幅度,必须增大Vcc值。 另外,如果仅接入发射极电阻Re,则电压放大倍数将大大降低。在本电路中,在Re两端并联一个大电容Ce,若Ce足够大,则Ce两端的交流压降可以忽略,此时,Re和Ce的接入对电压放大倍数基本没有影响。Ce称为旁路电容。 为了保

4、证UBQ基本稳定,要求流过分压电阻的电流IR比IBQ大得多,为此希望电阻Rb1、Rb2 小一些。但Rb1、Rb2减小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将增大,而且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将降低。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选用适中的Rb1、Rb2值,一般取IR=(510)IBQ。且UBQ=(510)UBEQ。 2.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图1.1-2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放大电路 其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为 若换上=60的三极管,只是IBQ的值发生了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值由30增加到60时,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中Q点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这正是此种放大电路的优点。 3.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E

5、WB仿真过程仿真过程 按图1.1-3连接好电路,运用“Simulate/Analysis”菜单中的“DC Operating Point”功能选项分析直流工作点,结果如图1.1-4所示,UCEQ=5.9V(节点$2的电压减去节点$4的电压),UBQ=2.8 V(节点$3的电压),与理论分析的数值相符。 图1.1-3 仿真电路图 图1.1-4 静态工作点仿真结果 图1.1-5 温度设置 图1.1-6 温度扫描变化曲线 图1.1-7 输出电压的波形 图1.1-8 设置放大倍数 图1.1-9 =60的静态工作点 1.2 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 图1.2-1 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的原

6、理图 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中,具有选频特性的串、并联网络构成了正反馈支路。负反馈支路中的电位器R4是用来调节负反馈深度以保证起振条件和改善波形的。根据起振条件,反馈系数F应满足 则RF=2Rf (RF是指节点1与节点5之间的阻值)。由于实际运放的开环增益是有限值,因此RF必须略大于Rf的两倍。 同样,考虑到实际运放输入电阻Ri(这里是同相端的)和输出电阻Ro的影响,正弦波的频率为 当取C1=C2=C,R1=R2=R,且满足ri Rro时,f0=1/(2RC)。 通常,电路元件值的确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所需要的振荡频率f0计算RC值。 (2) 由riRr

7、o,选取合适的R,然后再确定C。 (3) 为了减小偏置电流的影响,应尽量使RF/Rf=R,同时由反馈系数的要求,即可确定RF和Rf的大小。 (4) 当需要频率较高时,选用增益带乘积较高的集成运放。 该电路中采用了匹配对接的两只二极管作为稳幅电路,其上并联R0可适当削弱二极管的非线性影响,改善波形失真。 2. 正弦波发生器的分析正弦波发生器的分析 根据上述电路原理的描述,欲产生频率为1.6kHz的正弦波信号,由 先确定R1=R2=R=10 k,从而得C1=C2=C=0.01F。电路中其他各元件的参数如图1.2-2所示。 图1.2-2 1.6 kHz正弦波发生器 调节R5,使RF的值略大于Rf的两

8、倍,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使输出为不失真的正弦波。 若在R1、R2上并联同值电阻R,R=5k,则正弦波频率f0变为3.2 kHz。 图1.2-3 仿真电路 3. 正弦波发生器的正弦波发生器的EWB仿真过程仿真过程 图1.2-4 正弦波波形图 1.3 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陷波器陷波器) 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并联在一起,可以形成带阻滤波电路,其典型电路如图1.3-1所示。输入信号经过一个由RC元件组成的双T型选频网络后,送至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当输入信号频率比较高时,由于电容的容抗很小,可认为短路,因此高频信号可从上面两个电容和一个电阻构成的支

9、路通过。而当频率较低时,因容抗很大,可将电容视为开路,故低频信号可从下面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构成的支路通过。只有频率处于低频和高频中间某一范围的信号将被阻断。所以双T网络具有“带阻”的特性。 图1.3-1 带阻滤波器的原理图 设双T网络中电阻、电容元件参数值之间的关系为:上面支路中两个电容C1、C2的容值相等,均为C,二者之间的电阻R3的阻值为R/2;而下面支路中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R,二者之间的电容C3的容值为2C。通过分析可得到此带阻滤波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式中, ,。 由式可看出,当f=f0时,|Au|=0;当f=0或f时,|Au|均趋近于Aup,可见电路具有“带阻”的特性。以上f

10、0和Au分别称为带阻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通带电压放大倍数。此外,可求得带阻滤波器的阻带宽度为 令 当Aup=2时,Q将趋于无穷大,表示电路将产生自激振荡。为了避免发生此种情况,根据Aup的表达式可知,选择电路元件参数时应使RF UT , uDS uGSUT 其中,UT为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的开启电压,UGS为栅源电压。 2.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根据图的输入回路可列出以下方程: 式中,UGSQ为静态栅源电压,IDQ为静态漏极电流。又已知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漏极电流ID与栅源电压UGS之间近似满足以下关系: (当UGSUT时) 式中,ID0为UGS=2UT时的ID值。 将式(1.4-1)和

11、式(1.4-2)联立求解,即可得到UGSQ和IDQ。然后根据图1.4-2的输出回路可求得UDSQ=VDDIDQ(Rd+Rs)其中,UDSQ为静态漏、源极电压。 图1.4-2 场效应管前置放大器 假设图中所示的隔直电容C1、C2 和旁路电容Cs均足够大,则可得出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分别为 例如,一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管前置放大器各元件参数如图1.4-2所示,可估算出其静态工作点如下: 解得UGSQ=3.5 V,IDQ=1 mA,进而得: 式中,UDSQ为静态漏、源极电压;Ri,Ro分别为输入、输出电阻。 3. 分压自偏压共源极放大电路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极放大电路的EWB仿真过程仿真过程 图1

12、.4-3 NMOS管放大电路的仿真 图1.4-4 静态工作点仿真 图1.4-5 温度扫描曲线图 图1.4-6 波特图 图1.4-7 输出波形 1.5 多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 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5-1 多级放大器 (1)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在多级放大器中的相互连结。当信号源把信号施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时,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就相当于信号源的负载电阻。对于多级放大器中任意两级的电路,后级的输入电阻构成了前级的负载电阻。 在多级放大器中,前级的输出对后级来说相当于信号源,因此,前级的输出电阻便构成后级的信号源内阻。信号源电压是负载开路(即断开后级)时的输出电压,用表示。后

13、级接上后,输出电压uo1与 的关系为 (2) 两级放大器中频区域放大倍数的计算式为 式中: (3) 由于放大电路中存在着耦合电容、旁路电容、晶体管的结电容等,所有电容的容抗都随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容抗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大小及相位,因此,同一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不仅放大倍数不一样,而且输出、输入电压间的相位关系也不相同。这种放大器的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而输出、输入电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这二者统称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 表示放大器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频带。它被定义为:当仅增加或降低输入信号的频率时,放大器的增益将随之减小,当

14、增益降至中频段增益的 倍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二者之差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 测量放大器通频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用毫伏表测出放大器在中频段(f=1kHz)时的输出电压,然后保持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值不变,仅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使输出电压降为中频段时输出电压的 倍,这样就可以在低频端和高频端分别找到两个与之相对应的频率fH和fL,由B=fHfL求出放大器的通频带。 2. 两级放大电路的两级放大电路的EWB仿真过程仿真过程 图1.5-2 两级放大器的仿真电路 图1.5-3 两级放大的静态工作点 图1.5-4 波特图 图1.5-5 输入信号波形 图1.5-6 uo1信号

15、波形(较大的信号) 图1.5-7 输出信号波形 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常用的反馈极性的判别方法是瞬时极性法,其关键是正确利用正、负号标出电路各有关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然后根据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来判别正、负反馈。若需标出有关支路的瞬时电流流向,可通过有关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确定。注意:对于共射极电路,集电极和基极的电位极性相反;对于共集电极电路,射极和基极的电位极性相同;对于共基极电路,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位极性相同。 由于负反馈对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电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反馈效果与信号源的内阻RS有密切关系,对于串联反馈,RS越小,反馈效果越显

16、著;而对于并联反馈,RS越大,反馈效果越显著。 1.6 负反馈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 图1.6-1 负反馈放大器 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EWB仿真过程仿真过程 图1.6-2 负反馈放大器仿真电路 图1.6-3 有负反馈的输出波形 图1.6-4 无负反馈的输出波形 图1.6-5 有负反馈的波特图 图1.6-6 无负反馈的波特图 1.7 其他模拟仿真电路举例其他模拟仿真电路举例 1差动放大器的仿真电路差动放大器的仿真电路 图1.7-1 差动放大器的仿真电路图 2单相半波整流的仿真电路单相半波整流的仿真电路 图1.7-2 单相半波整流的仿真电路图 图1.7-3 单相半波整流的仿真波形图

17、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比较接近理想运放的性能,因此,使用中为了简化分析方法,常把实际运放当作理想运放来处理。对于工作在线性区的运放,利用理想运放的参数可以导出两条重要的结论: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之间的电压Ui=U+U=0,即为虚短的概念,其中,U+和U分别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运放的输入电流为0。 这两条结论是分析运放线性应用电路的关键,只要抓住这个关键,对电路的定量分析就很容易了。 (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有同相放大和反相放大两种。反相放大电路是将输入信号从反相端输入,反馈信号接到反相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如图1.7-

18、4所示。同相放大电路是将输入信号从同相端输入,而反馈信号接在反相端,构成电压串联反馈电路,如图1.7-5所示。 图1.7-4 反相放大仿真电路 图1.7-5 同相放大仿真电路 (3) 加法器电路(这里为反相求和放大电路)如图1.7-6所示。 图1.7-6 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4) 积分电路及仿真波形如图1.7-7所示。 图1.7-7 积分电路及仿真波形图 (5) 微分电路及仿真波形如图1.7-8所示。 图1.7-8 微分电路及仿真波形图 1.8 四人表决电路的设计四人表决电路的设计 1. 四人表决电路的设计方法四人表决电路的设计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EWB软件的逻辑转换仪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首先,在

19、逻辑转换仪的顶部选择您想用的输入端A、B、C、D。此时真值表区会自动出现输入信号的所有组合,而右边输出列的初始值全部为零。根据设计的要求,改变真值表的输出值1、0或X,可得真值表如图1.8-1所示。按下“真值表简化表达式”按钮,相应的逻辑表达式会出现在逻辑转换仪底部的逻辑表达式栏中。然后,按下“表达式与非电路”按钮 ,可得到由与非门构成的电路。最后,分别在输入端接上转换开关,在输出端接一只指示灯.图1.8-1 由逻辑转换仪获得的真值表 2. 电路的实现及仿真结果电路的实现及仿真结果 图1.8-2 表决器的仿真电路 1.9 模模25计数器的设计计数器的设计 1. 模模25计数器的设计方法计数器的

20、设计方法 图1.9-1 74LS160的管脚示意图 表1.9-1 74LS160的管脚功能表 因为是2位十进制计数器,所以电路设计中必须用两片74LS160,一片(74LS160A)控制低位,一片(74LS160B)控制高位。计数器的输入设为1 Hz脉冲信号,接到74LS160A的CLK端。高位的计数应由低位的进位决定,因此,高位的74LS160B的CLK端应由74LS160A的RCO端控制,但是由于74LS160的CLK脉冲为上升沿触发,所以级联时低位的进位信号通过一反相器接到高位的CLK端,否则计数器会在低位到8后即进位。因为是模25计数器,即当计数到24后就清零,所以必须在计数到25时分

21、别给两片74LS160的CLR端送去清零信号。由于25的8421码表示为“00100101”,因此应将74LS160B的QB和74LS160A的QA、QC三个管脚通过一与非门接两片74LS160的CLR端。这就是异步清零法。 或者采用同步置数的方法。因为是模25计数器,即当计数到24后就置数,所以必须在计数到24时分别给两片74LS160的LOAD端送去置数信号。由于24的8421码表示为“00100100”,因此应将74LS160B的QB和74LS160A的QC两个管脚通过一与非门接两片74LS160的LOAD端。注意,这时的A、B、C、D端均接地,即为0000。 图1.9-2 采用异步清零

22、方式设计模25计数器 2. 电路的实现及仿真电路的实现及仿真 图1.9-3 采用同步置数方式设计模25计数器 1.10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图1.10-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示意框图 (1) 设计一个半加器,其逻辑电路图如图1.10-2所示。 图1.10-2 半加器的逻辑电路图 (2) 设计一个数据选择器,其逻辑电路图如图1.10-3所示。其中,D1、D2、D3为数据输入端,A、B为数据选择控制端。A、B的控制功能如下:B=0,A=0:不选通(或禁止); B=0,A=1:选通D1;B=1,A=0:选通D2;B=1,A=l:选通D3。 图1.10-3 数据选择器的逻辑电路图

23、 (3) 设计智力竞赛抢答电路。A,B,C,D四人参加智力竟赛,在进行抢答时,谁先按下按钮,对应的指示灯亮,后按下按钮的,对应的指示灯不亮。其逻辑电路图如图5.10-4所示。 图1.10-4 智力竞赛抢答器的逻辑电路图 (4) 设计一个优先裁决电路,它可以在游泳比赛中用来自动裁决优先到达者。设输入变量为A1、A2,它们来自设在终点线上的光电检测管。平时,A1、A2为零。当游泳者到达终点线时,通过光电管的作用,使相应的A由0变为1,同时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以指示出谁首先到达终点。其逻辑电路图如图1.10-5所示。 图1.10-5 优先裁决器的逻辑电路图 1.11 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译码器和数

24、据选择器 1. 二进制译码器二进制译码器 图1.11-1 各种二进制译码器 74LS139的逻辑符号见图1.11-1。图中:1A、1B为代码输入端,1B是高位;1Y01Y3是输出端,低电平有效;G是使能端,用于控制译码器Y0Y3的状态。G=1时,译码器输出全高,G=0时,输出低电平的位置与1B、1A的二进制码的取值相对应。此外,G端还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消除译码噪声,二是用来扩展译码器的输入变量个数。 2. 数据选择器数据选择器 图1.11-2 数据选择器的逻辑符号图 74LS153的逻辑符号见图1.11-2。图中:C0C3是数据输入端;A、B是公用的数据(地址)输入端,B是高位;输出Y是原码

25、;G是选通端,低电平有效。G=l时,数据选择器不工作,G=0时,输出函数的表达式为 根据表达式中A、B的不同取值,决定C0C3中的一个数据被输出。 3. 译码器与数据选择器的应用 (1)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例如设计一位全加器。已知一位全加器的逻辑函数为 图1.11-3 用译码器实现一位全加器 图1.11-4 用数据选择器实现一位全加器 (2) 译码器的扩展。例如将双2/4线译码器扩展为3/8线译码器。其电路如图1.11-5所示。 图1.11-5 将双2/4线译码器扩展为3/8线译码器 1.12 综合应用及设计实例综合应用及设计实例 1. 环形流水灯控制电路 该电路的具体设计是:由555定时器构

26、成脉冲发生器,并由PROBE监视电路是否工作;将74LS163接成二进制计数器,在QD端用PROBE监视计数器的工作状态;将74LS163的低三位QC、QB、QA分别接到74LS138的地址控制端C、B、A,74LS138的8个输出端依次与排成圆形的8个PROBE相接。8个PROBE以逆时钟方向循环亮灭。 图1.12-1 环形流水灯控制电路的仿真实验参考图 2. 交通灯控制器的交通灯控制器的EWB仿真仿真 设计一个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器。当主要街道绿灯亮6秒时,次要街道的红灯亮;接着主要街道的黄灯亮2秒,次要街道的红灯仍然亮;紧接着次要街道的绿灯亮3秒,这时主要街道的红灯亮;

27、然后次要街道的黄灯亮1秒,主要街道的红灯依然亮;最后主要街道的绿灯亮,次要街道的红灯亮,依此顺序循环控制。 (1) 交通灯控制器电路的设计原理。根据以上要求可知主要街道从绿灯亮到下一次绿灯亮共需12秒,由上述要求可列出这6个灯的真值表,如表1.12-1所示,其中,MG、MY、MR、CG、CY、CR分别表示主要街道的绿灯、黄灯、红灯和次要街道的绿灯、黄灯、红灯。各灯的函数表达式可由EWB的逻辑转换仪获得。因为一次循环需要12秒,所以输入端可应用74LS163芯片来完成时间上的控制。74LS163是二进制计数器,时钟为下降沿触发。具体电路的接法为:首先,12秒循环一次相当是一个模12计数,因此应将QD、QB通过一与非门接到芯片的CLR清零端;其次,CLK时钟端应输入1 Hz的脉冲信号(这一元件可在电源元件库中找到,点中该元件后按鼠标右键,在属性一栏中修改它的输出频率为1 Hz);最后,根据下面所得的函数表达式完成电路设计。 表表1.12-1 交通灯控制器的真值表交通灯控制器的真值表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图1.12-2 交通灯控制器的仿真电路 (2) 交通灯控制器的仿真电路。 图1.12-3 用逻辑分析仪显示各路灯对应的输出波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