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8253858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型HN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型甲型H1N1流感特点流感特点和防控策略和防控策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6-192009-6-19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疫情概况疫情概况甲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特点甲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特点全球及有关国家的防控策略全球及有关国家的防控策略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指南指南甲型甲型H1N1H1N1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试行试行) ) 社区甲型社区甲型H1N1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

2、制工作方案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试行)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疫情概况疫情概况20世纪发生的流感大流行世纪发生的流感大流行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西班牙流感 H1N1) 始于美国东部,被认为是人类现代史中最严重的一次疾病流行。 全世界约1/3的人口(约5亿人)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约4000万5000万人因流感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次流感大流行期间的病死率。1957-1958年流感大流行(亚洲流感 H2N2) 始于我国贵州西部。全球约200万人因流感死亡。1977年新流感毒株(俄罗斯流感 H1N1) 在我国丹东、鞍山和天津等地重新出现H1N1,随后迅速传遍全球,没有引起大流行。1

3、968-1969年流感大流行(香港流感 H3N2) 始于我国广东和香港地区,全球约100万人因流感死亡。 全球疫情概况全球疫情概况 (截至(截至20092009年年6 6月月1717日日1313:2525) 全球5个洲82个国家共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39689例,报告死亡病例180。洲洲国家国家死亡数死亡数 洲洲国家国家死亡数死亡数亚洲亚洲 泰国泰国1 1欧洲欧洲英国英国1 1美洲美洲墨西哥墨西哥109109美洲美洲多米尼加多米尼加1 1阿根廷阿根廷4 4加拿大加拿大1111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 1 1危地马拉危地马拉1 1美国美国4747哥伦比亚哥伦比亚1 1智利智利3 3 发生死亡病例

4、的国家全球疫情概况全球疫情概况墨西哥报告甲型墨西哥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感确诊病例时间分布图时间分布图欧盟报告甲型欧盟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时流感确诊病例时间分布图(来源:间分布图(来源:ECDC) 截至6月17日13:25,共29个国家有确诊病例,英国(1226,死亡1例),西班牙(488),德国(170),法国(106),意大利(67)。日本报告甲型日本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时流感确诊病例时间分布图间分布图 截至6月17日13:25,日本共报告确诊病例659例中国疫情概况中国疫情概况( (截止时间截止时间:2009:2009年年6 6月月1717日日13:25 13:2

5、5 ) 中国各地中国各地H1N1H1N1甲型流感疫情统计内地共计甲型流感疫情统计内地共计237237例,全国共例,全国共410410例例省份省份确诊数确诊数省份省份确诊数确诊数省份省份确诊数确诊数北京北京5353上海上海2323天津天津6 6广东广东4747湖北湖北1313湖南湖南3 3福建福建3636浙江浙江9 9海南海南3 3四川四川2828山东山东5 5贵州贵州3 3辽宁辽宁2 2河南河南1 1香港香港118118江苏江苏1 1山西山西1 1台湾台湾5555云南云南1 1广西广西1 1中国疫情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疫情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是5 5月月1010日我国出现了首例确

6、诊病例,之后输入性日我国出现了首例确诊病例,之后输入性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第二个阶段是第二个阶段是5 5月月2929日,我国出现了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二代日,我国出现了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二代病例,并呈现出二代病例不断增多的趋势。病例,并呈现出二代病例不断增多的趋势。第三个阶段是我国出现了个别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本土病例并第三个阶段是我国出现了个别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本土病例并引发二代病例。引发二代病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甲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病原学特点病原学特点SIV病原学SIV的形态及理化特性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线状单股负链RNA病毒。电镜下球形、或细丝状。囊膜,双层类脂

7、膜,糖蛋白突起,基质蛋白,髓芯(核酸)。对乙醚、丙酮等敏感,干燥、低温抵抗力强,6010min可灭活。图1-1 A 型流感病毒电镜下两种形态引自LindarM Stannard,1995流感病毒的传播流感病毒的传播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A(H1N1)背景)背景目前,已从猪身上分离到4种主要的亚型:H1N1、H1N2、H3N2和H3N1。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A(H1N1)感染病例)感染病例情况背景情况背景50个病例:37例平民和13例军人u37例平民:6例发生在夏天 29例发生在9-3月 2例不详 6例死亡:4例死于病毒性肺炎, 1例有细菌混合感染, 1例有其它器官的损伤 61%有猪的暴露史 年龄

8、中位数为22.5岁u13例军人病例(1976):没有暴露史 1例死亡 年龄中位数18岁 疫情涉及230名士兵1976年SIV SIV疫情概述 n1976年1月19日,美国新泽西州Fort Dix,5名患者因急性呼吸道疾病(ARD)入院,从其体内分离到A/New Jersey/76(Hsw1N1)病毒。n随后8名患者再次因相同原因入院。n此13人均为Fort Dix的军队士兵。n1976年1月19日至2月9日,共有至少230名士兵感染了A/New Jersey/76(Hsw1N1)病毒,随后新兵连的队伍里被感染病例在陆续增加,且病人均无与猪群接触的暴露史。n对军队里8个unit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9、,7个unit士兵的A/Mayo Clinic/103/74 (Hsw1N1)抗体1:20,这7个units里各个排之间,排内有病例的士兵的抗体阳性率在7%到56%之间;而排内无病例的士兵抗体阳性率在0-40%。调查医院发现,抗体1:20以上的入院者带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较抗体低于1:20者更多。n经证实A/New Jersey/76(Hsw1N1)病毒已经可以人际传播,但目前还只局限于军队内。新型甲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点流感病毒特点n发生了基因重配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研究小组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研究小组5 5月月4 4日汇总了在日汇总了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新型流感病毒(全球范围内

10、扩散的新型流感病毒(H1N1H1N1)的分析结果,称)的分析结果,称该病毒是该病毒是包括猪的两种病毒在内,至少包括猪的两种病毒在内,至少4 4种病毒混合而成的。种病毒混合而成的。n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发生了变化n与人季节性流感不同n与猪流感H1N1病毒流行株相似n对烷胺类药物耐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甲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特点流感病毒疫情特点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多数首发病例曾有墨西哥或美国的旅行史多个国家报告聚集性病例多数病例没有猪接触史(除墨西哥)出现了人传人病例目前(截至6月17日13:15),亚洲(1)、美洲(178)、欧洲(1

11、)均出现了死亡病例。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H1N1流感病毒已被证实具有变异能力,且非常活跃。 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流感流行病学特点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n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临床病人隐性感染者(可能性?)n动物 猪 其它动物(可能性?)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排出(传染期)n病人:uu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uu出现症状前出现症状前1天至病后天至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天或症状消失后24小时小时 (二者(二者 中较长者),均可排出病毒。uu 成人一般

12、可持续排出病毒成人一般可持续排出病毒5757天,儿童排出病毒天,儿童排出病毒 的的时间更长,免疫抑制或重症患者排出病毒的时间更长。时间更长,免疫抑制或重症患者排出病毒的时间更长。uu 病毒可存在于患者体液?粪便?病毒可存在于患者体液?粪便?n隐性感染者?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流感流行病学特点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n 较大的飞沫近距离传播 一般2米以内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n 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接触传播n 可能存在较小的飞沫空气传播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流感流行病学特点甲型H1N1流感易感人群n新重配病毒,与季节性流感H1N1相差较大,人群普遍易感n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

13、苗的人群儿童完全没有交叉保护抗体1864岁人群仅69%有交叉保护抗体64岁以上老年人33%有交叉保护抗体n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没有保护作用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全球及有关国家的防控措施全球及有关国家的防控措施WHO调整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调整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全球应对流感大流行预案等有关规定和WHO应急委员会的建议,逐步做出如下决定:4 4月月2525日应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流感大流行日应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流感大流行3 3级警告,确定为具有级警告,确定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 4月月2727日晚在日内瓦宣布:将流

14、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日晚在日内瓦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3 3级提高到级提高到4 4级级6 6月月1111在日内瓦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在日内瓦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5 5级提高到第六级级提高到第六级4 4月月2929日晚在日内瓦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日晚在日内瓦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 4级提高到级提高到5 5级级WHO警告警告n n未来数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会以“猛烈攻势”再度归来。n n北半球流感季节的结束意味着最初的爆发可能较为温和,但随后第二波可能更为致命,就像1918年曾经发生的那样。应对措施应对措施n n法国决定维持国家流感警戒级别,继续维持现在

15、执行的5级国家流感警戒级别。n n澳大利亚除维多利亚洲的警戒级别高一级(持续蔓延)外,其他各州继续保持当前“预防控制”的警戒级别。n n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相对“迟钝”的防控策略我国的应对措施我国的应对措施n n现阶段防控策略:“国门”围堵,全民监测、及时发现、确诊、隔离、治疗每一个患者(感染者)。n n中国防控甲型流感策略酝酿调整,逐步转变为常态的重点人群监控,追踪病毒变异情况,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n n卫生部印发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甲型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第一版)卫发明电卫发明电卫发明电卫发明电【20092009】7676号

16、号号号一、病例定义一、病例定义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第一版)(卫发明电(卫发明电【20092009】7272号)号)二、甲型二、甲型H1N1流感病例监测流感病例监测(一)适用阶段n n我国出现输入性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n n输入病例导致本土有限传播,但有明显感染来源;散发病例间有明确流行病学联系,未出现持续人间传播和社区水平的暴发流行。二、甲型二、甲型H1N1流感病例监测流感病例监测(二)病例发现与报告n n医疗机构 具备条件:具备条件:2 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统网络直报 不具备条件:不具备条件: 2 2小

17、时内向当地县级小时内向当地县级CDCCDC报告,报告,2 2小时内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CDCCDC接到报告后,立即网络接到报告后,立即网络直报。直报。n n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病例n n港口、机场、铁CDC、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二、甲型二、甲型H1N1流感病例监测流感病例监测(三)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资料报告(三)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资料报告n n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24h24h内完成调查,网上录入内完成调查,网上录入 调查内容:基本信息、发病就诊经过和既往病史、抗调查内容:基本信息、发病就诊经过和既往病史、抗病毒药物服用、发病前病毒药物服用、发病前7 7天暴

18、露史、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天暴露史、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转归等转归等n n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等结果等二、甲型二、甲型H1N1流感病例监测流感病例监测(四)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四)标本的采集和检测n n标本采集标本采集 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标本 1 1、标本类型:咽拭子或鼻腔冲洗液。、标本类型:咽拭子或鼻腔冲洗液。 2 2、采集频次:每天采集并检测,连续、采集频次:每天采集并检测,连续2 2天的标本甲型天的标本甲型 H1N1 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则停止标本采集。如不能及时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则停止标本采集。如不能及时

19、 检测,标本采集应直至出院或发病后检测,标本采集应直至出院或发病后1414天。天。 粪便标本粪便标本 每次排便留样,直至出院。每次排便留样,直至出院。 血标本血标本 1 1、采集时间点:发病第、采集时间点:发病第3 3、5 5、7 7、1010、1414、2121、2828天、天、2 2个月、个月、 3 3个月、个月、4 4个月、个月、6 6个月、个月、9 9个月、个月、1212月、月、1515个月、个月、2424个月;个月; 2 2、采血量:、采血量:5ml5ml,及时分离血清,血清和血块分别保存。,及时分离血清,血清和血块分别保存。n n标本检测标本检测 Real-time RT-PCRR

20、eal-time RT-PCR RT-PCRRT-PCR 病毒分离病毒分离二、甲型二、甲型H1N1流感病例监测流感病例监测(五)病例的排查和订正 接到实验室结果2小时内进行订正三、加强季节性流感监测三、加强季节性流感监测(一)加强哨点监测n n原半年监测省份开展全年监测,南方省份继续全年监测。n n增设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扩大监测范围网络实验室:增加网络实验室:增加119119(原(原8484)哨点医院:增加哨点医院:增加167167(原(原197197)n n哨点医院加强门急诊ILI和就诊总数的及时按周报告。n n哨点医院在原每周采集呼吸道标本5-15份基础上,增加到20-30份。三、加强

21、季节性流感监测三、加强季节性流感监测(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卫办疾控发(卫办疾控发【20062006】108108号)号)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指南和暴发疫情处理指南2009-5-23 2009-5-23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CDCCDC一、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一、疫情的发现与报告n相关定义u甲型H1N1流感病例u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u流感样病例u流感样病例暴发n发现和报告相关定义相关定义n甲型H1N1流感(参见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u疑似病例u

22、确诊病例n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n流感样病例:u发热(体温37.5)u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状之一u缺乏其他的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暴发疫情暴发疫情一、流感样病例暴发 卫生部2006年音符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中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为:n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30例(20例或一个班发生3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n或发生5( 2)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n 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二、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14天内,出现

23、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甲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现和报告流感疫情的发现和报告n n 病例个案的发现和报告n n 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n n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n n 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报告可能发现甲型可能发现甲型H1N1流感个案的途径流感个案的途径n医疗机构诊治:u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u有明显流行病学史 流行地区旅行史,(我国公民和境外人员) 追踪和医学观察中的病例密接 境外国家或地区通报我国的相关病例n医疗机构诊治u本地居民/无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样病例排查n流感哨点监测u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开展季节性流

24、感监测中发现n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n其他。可能发现甲型可能发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途径流感暴发疫情的途径n n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共同暴露者/密切接触者出现病例 追踪调查、医学观察中发现n n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波及地区开展加强监测中发现n n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实验室诊断后发现n n其他甲型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报告流感暴发疫情的报告n n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n n所有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个案的网络直报和相关资料报送,并在“突发

25、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二、流行病学调查二、流行病学调查(一)病例个案调查n现在u病例基本情况u病例的发病和就诊经过u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n过去可能的来源u出现症状前10天的流行病学史n未来可能的传播u密接跟踪u出现症状前10天的流行病学史(1)旅行史:到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包括国际和国内旅行;(2)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接触史;(3)其他流感样病例的接触史;(4)医疗机构暴露史:因其他疾病或原因暴露于医疗机构的情况;(5)实验室暴露史:处理、检测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标本等;(6)可疑动物(如

26、猪、禽等)接触史(二)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1.核实疫情2.病例搜索和调查,确认暴发规模3.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的调查n n4.重点病例调查n n5.相关信息收集n n6.暴发原因分析n n7.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确定本起暴发,搜索病例的定义确定本起暴发,搜索病例的定义n参考流感样病例定义,结合初步特点,制定本起暴发的搜索病例的定义:u时间:u地点: 在出现暴发疫情的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 疫情可能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u人群: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的调查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的调查n首发病例 指在一起暴发疫情中符合病例定义,最早发病的病例。n指示病例 指在一起暴发疫情中符合病例定义,最早

27、发现和报告的病例。n调查、分析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与续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重点病例调查重点病例调查n n重点调查: 住院病例 重症 死亡病例n n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重症临床表现或死亡的原因相关信息收集相关信息收集n n出现暴发疫情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基本情况,u气象资料、地理、空间分布u人口分布u教学/生产活动u疫情发生前后的人群聚集、人群流动等信息暴发原因分析暴发原因分析n重点分析u病例间的接触方式、频度病例间的接触方式、频度u相互暴露、发病的时间序列相互暴露、发病的时间序列n根据初步调查结果u分析、建立暴发疫情的原因假设分析、建立暴发疫情的原因假设u设计病例对照

28、或历史队列研究验证假设设计病例对照或历史队列研究验证假设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n动态分析u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u以及病例(尤其是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发病、就诊、病情进展和转归等n结合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综合评估:u暴发疫情的影响u评价处理措施的效果u分析疫情发展趋势u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三、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三、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一)标本采集种类n n流感样病例: 鼻拭子、咽拭子、鼻腔吸取物、鼻腔冲洗液等n n甲型H1N1流感病例: 呼吸道分泌物 急性期(病后一周内)和恢复期血清(二)采集数量n n至少采集20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如现症病例

29、20例,应全部采样。n n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住院重症或死亡病例必须采样。n n 对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四、甲型四、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理流感疫情处理1.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2.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3.减少人群接触的措施 4.学校或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5.加强监测6.其他干预措施1.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n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中,所有病例应停止上班或上学。n甲型H1N1流感病例,定点医院隔离治疗n做好医务人员和收治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2.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各级疾控机构判定密切接触者各级疾控机构判定密

30、切接触者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医学观察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医学观察3.减少人群接触的措施 在暴发疫情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地方政府可考虑采取增加社会距离的措施学校停课、托幼机构停托学校停课、托幼机构停托错时上班、工作错时上班、工作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4.学校或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n建立晨检制度,加强疾病的自我报告n隔离病例n停课和放假措施u参考原则:14天内:u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时,该班级可放假;u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放假时,全年级或邻近放假;u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放假时,该学校放假u放假前:n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n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工与学校

31、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u放假期间:n加强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聚集,以减少疾病的传播n学校应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n放假时间为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离开学校算起。u复课后:n伴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应继续自我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以二者较长者计算。n复课后,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和自我疾病报告,并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5.加强监测n n该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医疗机构n n每日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总数n n采集一定数量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标

32、本,进行流感病毒的相关实验室检测6.其他控制措施n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n减少不必要的就医n流感样患者家庭成员做好感染控制口罩应用减少不必要出行n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等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甲型甲型H1N1密切接触者判定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与管理方案(试行试行)对待密切接触者对待密切接触者n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n追踪和医学观察n采取防控措施一、密切接触者的判定一、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定义: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H1N1流感病例的人流感病例的人员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

33、的人员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二、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密切接触者的管理n个案调查,填写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登记,填写 市 县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登记表 n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居家:密切接触者及同居所的人员不得外出集中: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n医学观察期限:7天n医学观察前向密切接触者说明医学观察的依据、期限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做好科普知识宣传,临床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n医学观察期间指定医疗卫生机构人

34、员每日健康访视,早晚两指定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每日健康访视,早晚两次测体温次测体温 即时填写即时填写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医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学观察记录表 了解年老体弱和婴幼儿的其他病症情况了解年老体弱和婴幼儿的其他病症情况 心理辅导和沟通心理辅导和沟通 集中医学观察点每日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密接集中医学观察点每日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密接医学观察情况医学观察情况 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做好清洁和消毒,配备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做好清洁和消毒,配备必要消毒和防护用品要消毒和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n医学观察期间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立即送定点医疗机

35、构隔离治疗、采样和检测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采样和检测对其所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对其所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如该密切接触者排除甲型如该密切接触者排除甲型H1N1H1N1流感,与其有密切流感,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可解除医学观察接触的全部人员可解除医学观察n医学观察期满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三、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和采样三、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和采样n调查基本信息、既往健康史、与病例的暴露史、暴基本信息、既往健康史、与病例的暴露史、暴露后的健康信息、抗病毒药物服用情况、标

36、本露后的健康信息、抗病毒药物服用情况、标本采集信息采集信息n采样医学观察期第一时间,采集第一份咽拭子和血医学观察期第一时间,采集第一份咽拭子和血液标本(液标本(5ml5ml),在),在3 34 4周后采集第二份血液周后采集第二份血液标本(标本(5ml5ml)。)。所有密切接触者标本采集均填写所有密切接触者标本采集均填写“ “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采集登记表采集登记表”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社区甲型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卫发明电卫发明电卫发明电卫发明电20092009】9999号号号号一、相关定义n n社区社区 城乡社区,包括街道办事

37、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范围。城乡社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范围。n n社区暴发社区暴发 在社区范围内,在社区范围内,1414天内多点出现多个甲型天内多点出现多个甲型H1N1H1N1流感流感本地感染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本地感染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n n社区流行社区流行 在社区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在社区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H1N1H1N1流感暴发疫情,多流感暴发疫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并且有持续传播现象。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并且有持续传播现象。二、职能分工二、职能分工n n政府组织领导辖区甲型组织领导辖区甲型H1N1H1N1流感防控工作流感防控工作建立

38、联防联控指挥部建立联防联控指挥部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提供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二、职能分工二、职能分工n n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和督导医疗机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组织协调和督导医疗机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协调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协调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发生社区流行时,调配辖区内卫生资源发生社区流行时,调配辖区内卫生资源n n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防病知识宣传三、社区暴发的防控措施三、社区暴发的防控措施 以管理传染源为

39、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缓疫情传播、控制蔓延。社区暴发的专业防控措施社区暴发的专业防控措施n n加强和规范疫情报告制度,重点关注聚集性病例、住院病例和加强和规范疫情报告制度,重点关注聚集性病例、住院病例和暴发事件的处置。暴发事件的处置。n n医疗结构启用红外体温监测,加强预检分诊,为发热和上呼吸医疗结构启用红外体温监测,加强预检分诊,为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道感染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n n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实施密切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

40、疫情波及范围,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落实相应防控措施。接触者追踪和管理,落实相应防控措施。n n开展并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原学筛查工作。开展并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原学筛查工作。n n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加强对养老院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加强对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流感样症状监测。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流感样症状监测。n n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集体单位采取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集体单位采取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主的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工作。主的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工作。n n根据防控工

41、作实际需要,对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根据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对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用药和疫苗应急接种。群实施预防性用药和疫苗应急接种。社区暴发的社区防控措施社区暴发的社区防控措施n n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街道办事处或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街道办事处或 乡镇政府动员社会力乡镇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对疫点隔离措施提供保障,包括对医学观察人员的后勤供应。量,对疫点隔离措施提供保障,包括对医学观察人员的后勤供应。n n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医疗卫生机构每日对其实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医疗卫生机构每日对其实行随访、报告。行随访、报告。n n建议流感样

42、症状的病人居家休息,避免外出,限制或减少不必要建议流感样症状的病人居家休息,避免外出,限制或减少不必要的公众集会和旅游等活动。的公众集会和旅游等活动。n n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主动开展健康监测工作;提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主动开展健康监测工作;提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晨检制度。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晨检制度。n n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作。n n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普及甲型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普及

43、甲型H1N1H1N1流感防控知识;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流感防控知识;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引导舆论的作用。四、社区流行的防控措施四、社区流行的防控措施 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采取以加强重症病例救治、降低病死率、减轻疫情危害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社区流行的专业防控措施社区流行的专业防控措施n n及时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一旦资源不足,及及时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一旦资源不足,及时向上级政府提出申请,进行补充。时向上级政府提出申请,进行补充。n n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尤其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尤其是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情况

44、,药品、疫苗和其他是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情况,药品、疫苗和其他防控物资使用情况等。防控物资使用情况等。n n对病例实行分类诊治与管理。对病例实行分类诊治与管理。n n医疗机构对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医疗机构对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护用品,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n n启用后备医院,必要时设立临时医疗救治点。启用后备医院,必要时设立临时医疗救治点。n n加强对甲型加强对甲型H1N1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测。社区流行的社区防控措施社区流行的社区防控措施n n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动员社会

45、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动员社会力量,对落实流感样病例居家治疗等措施提供保障。力量,对落实流感样病例居家治疗等措施提供保障。n n采取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娱乐场所停业,取消或推迟大采取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娱乐场所停业,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措施。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可实行集中休假或轮休型集会等措施。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可实行集中休假或轮休制度。制度。n n据有关规定,采取学校、托幼机构停课措施。据有关规定,采取学校、托幼机构停课措施。n n提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健康申报提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健康申报制度,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单位和场所加强管理,建议流感制度,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单位和场所加强管理,建议流感样症状者居家休息治疗。样症状者居家休息治疗。n n必要时对疫点隔离管制,疫区实行交通检疫。必要时对疫点隔离管制,疫区实行交通检疫。n n加强志愿者培训,组织和鼓励志愿者参与防控活动。加强志愿者培训,组织和鼓励志愿者参与防控活动。n n维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维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n n开展公众心里干预,加强心里疏导,减少和避免疫情对公开展公众心里干预,加强心里疏导,减少和避免疫情对公众心里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众心里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