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8252768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高中语文 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 鲁人版必修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蒙娜丽莎的魅力蒙娜丽莎的魅力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曾留学法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译作共三十余部,其中包括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及巴尔扎克名作14部。他生前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在他逝世后被编为傅雷家书。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本文选自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的第四讲莱奥纳多达芬奇(上)。作者在这一讲中重点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瑶公特和最后之晚餐(现在一般译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傅雷先生是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解读达芬奇的名画瑶公特(蒙娜丽莎)的。课文节选的是前半部分,题目蒙娜丽莎的魅力为编者所加。三、相关常识文艺复兴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的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 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掌握词语(1)诠释:解释;说明。(2)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3、3)虔敬:虔诚恭敬。(4)摄魂动魄:打动、控制人的精神。(5)温婉:温和,温柔。(6)捉摸不定:变幻不定,让人难以把握。捉摸,猜测,预料。(7)相契:相吻合。契,投合。(8)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9)微晦:微妙含蓄。(10)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11)摒弃:舍弃。(12)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动。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析词义(1)因缘姻缘辨析:两者都有“缘分”的意思。“因缘”泛指缘分,“姻缘”专指婚姻上的缘分。例句:不知由于怎样的因缘,这名字会变成达芬奇名画的俗称。季羡林全集中收录了一篇新发现的散文,透露了季老18岁时错过的一段姻缘,季羡林曾遗憾地

4、说:只有梦中团圆了。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贯注灌注辨析:二者是一对同音词,区别如下:“灌注”指浇进,流入,如“这些成绩的取得,灌注着老师的心血”。“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如“把精力贯注到学习上”。例句:无数细致的衣褶,正是烘托双手的圆味(即立体感),她的身体更贯注着何等温柔的节奏,使她从侧面旋转头来正视。他把心血全都灌注到孩子们的身上。资源助读知识整合(3)莫测高深深不可测辨析:二者都有“摸不准,难以猜测”之意,但各有侧重。“莫测高深”侧重于形容学问、神态;“深不可测”侧重于形容空间距离。例句:这微笑,是一种蕴藏着的快乐的标志呢,还是处女的童真的表现?这是不容易且也不必解答的。这是一个莫测

5、高深的神秘。深不可测的海洋世界,我们来了!我国成功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课文在介绍蒙娜丽莎这幅世界级名画的时候,除了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外,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全方位地为我们分析了这幅杰作的艺术特点。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任务务一】一】 分析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内容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蒙娜丽莎的魅力的?提示(1)这神秘隐藏在微笑

6、之中。(2)头发、手是这神秘气息的遥远的余波。(3)青绿色风景、纱网、细致的衣褶是神秘气息的烘托。2.文中讲述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有何作用?提示文章的基本内容是讲述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为了让读者对这种魅力有更真切的体会,作者借用音乐的道理来进行类比。莫扎特竟然让一个音符搅得心绪不宁,在终于将这个音符弹过之后才能安然入睡,可见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巨大力量,而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也正像音乐一样。文中有文句揭示作者这样写作的用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的摄魂动魄的魔力,在一个艺术家的神经上所起的作用是如何强烈,如何持久。莱奥纳多的人物的脸上,就有这种潜在的力量,与飘忽的旋律有同样的神秘性。”初读整体感知

7、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任务务二】分析文章二】分析文章语语言言1.文章开篇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提示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掩蔽”写出了瑶公特的非凡魅力和画作的巨大声誉。2.对“瑶公特”神秘的微笑的种种猜测,为什么连用几个问句?提示使无限多样的选择都获得了潜存的艺术生命,无形中把读者引入更为自由的、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任务务三】感受思想魅力三】感受思想魅力1.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是怎样形成的?文章从哪些方面探讨了这种成因?提示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而这些因素都体现了达芬奇高超的画技。这些方面包括蒙娜丽莎微笑的中心

8、部位口唇的皱痕,没有瞳子的全无光彩的眼睛,稍有棱角的脸部轮廓,不十分规则的下巴,直垂稍曲的头发,沉静而单纯地安放在膝上的手,从侧面旋转头来正视的身体姿势,似烟似雾的青绿色风景等。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在这篇文章中,傅雷先生从哪几个方面引领我们来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的?提示首先是以普通欣赏者的身份,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诠释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所在,以及由此产生的迷人魅力。然后又以专业欣赏者的身份,从研究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及技巧,使我们认识到蒙娜丽莎的魅力之源。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达芬奇的艺术创作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 一二一、课

9、文精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4题。一切画家在这件作品中看到谨严的构图,全部技巧都用在表明某种特点。他们觉得这副微笑永远保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因为脸上的一切线条中,似乎都有这微笑的余音和回响。莱奥纳多达芬奇是发现真切的肉感与皮肤的颤动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画家只注意脸部的轮廓,这可以由达芬奇与波提切利或吉兰达约等的比较研究而断定。达芬奇的轮廓是浮动的,沐浴在雾雰似的空气中,他只有体积;波提切利的轮廓则是以果敢有力的笔致标明的,体积只是略加勾勒罢了。一二“瑶公特”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口唇抿着的皱痕一直波及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皮差不多是直线的,因此眼睛觉得扁长了

10、些,这眼睛的倾向,自然也和口唇一样,是微笑的标志。如果我们再回头研究她的口及下巴,更可发现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延长并牵动脸庞的下部。鹅蛋形的轮廓,因了口唇的微动,在下巴部分稍稍变成不规则的线条。脸部轮廓之稍有棱角者以此。在这些研究上,可见作者在肖像的颜面上用的是十分轻灵的技巧,各部特征,表现极微晦;好似蒙娜丽莎的皮肤只是受了轻幽的微风吹拂,所以只是露着极细致的感觉。一二至于在表情上最占重要的眼睛,那是一对没有瞳子的全无光彩的眼睛。有些史家因此以为达芬奇当时并没画完此作,其实不然,无论哪一个平庸的艺术家,永不会在肖像的眼中,忘记加上一点鱼白色的光;这平凡的点睛技巧,也许正是达芬奇所故意摒弃的。因此这

11、副眼神蒙着一层怅惘的情绪,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容正相协调。一二1.用一句话来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解析:解答本题除要求仔细阅读抓中心外,还要抓关键语句,如文段的开头。参考答案:蒙娜丽莎脸上的一切线条是神秘微笑的余音和回响。2.文中画线句中的“这些”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文字来回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再仔细分辨,认真筛选整合。参考答案:脸部的轮廓、口唇抿着时的皱痕、口和下巴。一二3.选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写到了眼睛,作者为什么不把它们放到一起去分析?请简要说明其原因。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两段写眼睛的目的、出发点和内容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放到一起。参考答

12、案:选文第二段写眼睛是为了表现口唇抿着时的皱痕,第五段写眼睛是为了从达芬奇故意摒弃“这平凡的点睛技巧”这方面来说明蒙娜丽莎神秘的魅力。由于两段写眼睛的目的、出发点和内容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放到一起。4.联系全文的内容,回答:达芬奇为什么故意摒弃“这平凡的点睛技巧”?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选文的最后一段,也就是语境。参考答案: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蒙娜丽莎神秘的魅力,因为这副眼神蒙着一层怅惘的情绪,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容正相协调。一二二、语言运用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产阶级妇女形象。,。,不少美术史学家称它

13、为“神秘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一二A.B.C.D.解析:衔接横线前的内容,谈其身份,应放在首位;介绍画中形象;评论画中形象;是总结。答案:A一二6.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言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字。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

14、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1),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2)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缈,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一二解析:本题第(1)空可以根据下句“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的句式进行仿写。第(2)空根据“文学用文字作画”进行仿写。参考答案:(1)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2)绘画是用笔墨写作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指技法指导导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所

15、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进行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从而有利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在细节描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细节描写要服从中心表达的需要一篇文章中,小到字词标点,大到段落篇章,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而细节作为情节的组成单位,自然也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一定要围绕文章的主旨,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二、细节描写要真实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好的细节一定来源于生活,而且必须是细心观察的人才能捕捉到的。三、细节描写要典型典型,是指描写的细

16、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能够由现象揭示本质。典型,就是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中心的细节来写。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粗线勾勒,简墨白描用粗线勾勒,简墨白描描摹细节,是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事物的状态和风貌,使其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二、精心炼字,以少胜多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所谓“一字立骨”,就是因一字(词或短语)之功,主旨毕现。因此,在细节描写中我们应仔细推敲字词。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三、巧用修辞,合理想象

17、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及烘托、独白等写作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四、根据需要,详略有致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对点小点小练练请自选生活中的一个人物,如运动员、老师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其个性特征。200300字。写作示例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球拍,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的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

18、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线。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细节的魅力名句名句诵读诵读1.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2.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张瑞敏)3.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戴维帕卡德(惠普创始人)4.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5.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6.要

19、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7.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技法借鉴主题阅读8.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9.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10.细节体现艺术,也只有细节的表现力最强。11.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12.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的。素材趣素材趣读读1.记忆沈从文不仅小说写得好,他的书法也是很好的。许多年前,我曾经去湖南的博物馆见识过他十八岁时写的一块石碑。碑是为后来做过民国总理的熊希龄的卫队长因公牺牲而立的。文字稿是当时的一个官员撰写的,书写者的名字注明是沈从文

20、当时用的名字沈岳焕。当时的沈从文在熊家做办事员的差事。后来黄永玉从朋友手里得到了这块碑的拓片,看了拓片后,黄永玉说,那书法技巧成熟,结构典雅婉约,几乎令他出不了气。后来黄永玉将拓片装裱成一卷大立轴拿去给沈先生看。那时八十多岁的沈从文已中风,不能说话了。但他见到这幅立轴却嘤嘤哭了起来。黄永玉连忙对他说:“有什么好哭的,你看你十八岁写这样漂亮的字,我六十多了写的字还这么丑,我都不哭,你哭什么?”听了黄永玉的话,他又笑了起来。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思乡九十年代中期,奶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症状也越来越明显。脾气变得很是暴躁,但只是骂人而已,身体也渐渐衰弱。某日,我返回家中,见奶奶将床铺

21、翻个底朝天,似乎在找寻什么,我趋前问道,奶奶找啥,她喃喃自语,找回家的船票。我登时哽咽语塞,那埋藏在心里的依然是东北的老家,那一种叶落归根的呼唤。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美文品读 细节的魅力世上的事,必定先从细微处着手。老子就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远行时,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看上去芝麻粒大的细节,关系可能甚大。很多时候,事业的成败就决定于某个关键的细节。对细节的重视有时会孕育着事业的成功。人民解放军的行动指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细化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对于推翻封建主义、建设新中国这一宏伟目标来说,是一个细得不能再细的细节,但正是这个细节,使

22、老百姓们认识到了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起,共产党人成就了历史伟业。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细节的疏忽有时会导致事业的失败。成功转化成失败,往往就是因百分之九十九的审慎外那百分之一的疏漏。三国时姜维由于忽略了对阴平的防守,致使曹魏大军直抵成都。美国航天局由于一个细小零件的检查疏漏,导致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的惨剧。西方有首民谣叫铁钉与国家:“丢掉一只铁钉,失去一个蹄铁;失去一个蹄铁,坏了一个马蹄;坏了一个马蹄,失掉一匹战马;失掉一匹战马,毁了一个将军;毁了一个将军,输掉一场战争;输掉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一个极小事件的发生,由于不断引发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或者重

23、大事件的发生。那么,怎样对待细节呢?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态度上,细节不可小看。从一粒沙中能够看一个世界,从一滴水里可以看太阳的光辉,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对于工作有没有责任感,并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更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上。东晋大将军陶侃,小到竹头木屑,大到设城驻兵,考虑颇为缜密细致。他曾主持造船,命令兵士将剩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收集起来。众人不知为什么。后逢大雪,天晴雪融,余雪泥泞,木屑正好用来垫路防滑。多年以后,荆州刺史桓温准备伐蜀时造船,铁钉不够,陶侃所贮竹头正好能当作竹钉用。正是由于陶侃时时对细处的重视,才成就了他一生辉煌的功勋。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方法上,天下之事都当于大

24、处着眼,小处着手。即使是最聪明的人设计出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时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如果我们只注重所谓大的方面,对小的环节却不以为然,放任自流,漫不经心,结果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宏伟目标却被小问题搁浅,最终走向失败。 世事无小事,只要是你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就值得你去重视。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亮点品读提出问题: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世上的事,必定先从细微处着手。”(或:“老子就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分析问题:分论点一正面论证分论点一反面论证分论点一如何解决问题?方法一方法二得出结论:世事无小事,细节须重视。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思考】1.简要说说文章的论证过程。2.文章第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文章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论证论述了为什么世上的事必定从细微处着手;之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对待细节。2.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态度上,小事不可小看”的分论点,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