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8251893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5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4城市发展理城乡园林规划工程科技专业资料(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城市发展理论郐艳丽内容一、区位理论二、城市结构理论三、城市规模理论四、产业发展理论一、区位理论 区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区位理论则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区位理论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区位理论作为一种学说,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其标志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冯杜能(J.H.Van Thunen)发表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后人简称为孤立国)。杜能在这部著作里,提出了农业区位论。继杜能之后,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的论工业的区位的发表,标志着工

2、业区位论的诞生。一、区位理论 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Ohristaller)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即城市区位论。几年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从市场区位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城市问题,提出了与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相似的理论。为与前者相区别,后人称之为市场区位论。在此之后,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位理论又有新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各种经济实体的动态空间布局关系,从而使区位理论走向成熟。 一、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 杜能的孤立国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

3、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一、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基本假设为:(1)在一个大面积的区域内,有一个圆形范围的“国家”,其中有人居住和耕种,而在这个“国家”的外围是大片荒凉不能耕种的土地;这个“国家”的土地是一定的,且完全被投入使用,并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纯收益。(2)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业用地,城市是农产品的消费中心。(3)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只有陆上大道联系。(4)在这个“国家”中,各地的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是相同的。(5)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一

4、、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 杜能的基本结论为: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可以生产易腐烂的、不适宜长途运输或者是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产品;距市场远一些的企业应种植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产品,并相应降低生产资料和劳动费用。随着到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逐渐粗放;距城市最近的郊区,经营集约度最高。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呈圈层变化的。一、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 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被称作“杜能圈”,其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下:(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产品量大、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

5、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6)第六圈放牧等。从经济实质看,杜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在这里,区位级差地租可以解释为土地的区位价格,它与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一、区位理论杜能的“孤立国”一、区位理论2、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于1909年提出。其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的,寻求的是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最佳分布点。韦伯在其区位理论中运用了“区位因

6、素”的概念。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理点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因素。一、区位理论2、工业区位论 根据区位因素的特性,可分为:自然技术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气候、劳动力技术水平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习惯、利息率的地区差异等。 韦伯在研究区位论时,排除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认为只要考虑到原材料、劳动力和运费就足够了。至于原材料费用及其他区位差异,可纳入运费之中,价格贵一些的原材料可以理解为运输距离远些。这样,工业的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一、区位理论2、工业区位论 (1)运费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运输费用差异的产生,除运输距离外,还有原材料

7、的性质,而后者往往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决定性的意义。原材料可区别为地方性原材料和常见性原材料。地方性原材料是指特定地点开采的或储存的,其中又可分成纯重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进入到制成品中去)和失重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重量损失);常见性原材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材料。 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上述特点,韦伯设计了原材料系数公式: 原材料系数(M)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一、区位理论2、工业区位论韦伯就此公式阐明了三个基本原则:1)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心消费区。适于这一条件的工业,其所用物质大都是随地物质,如

8、制冰厂、酒厂、汽水等饮料厂及砖瓦、水泥厂等。2)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地方性原材料产区,如金属冶炼业、食品加工业等。3)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原料重量与运出工厂的产品重量相等,工厂可选择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间任何一点。一、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图示一、区位理论2、工业区位论(2)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韦伯为分析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提出了劳动成本、地域重量和劳动系数的概念。劳动成本是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地域重量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劳动系数则是劳动成本与地域重量的比

9、例。 凡劳动成本高,而地域重量小,也就是劳动系数大的工业,其厂址的选择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于劳动成本较低点,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成本增大的数量,最终使产品成本下降。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可能节省的劳动费用较高,这样它对各种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系数大的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一、区位理论2、工业区位论 韦伯通过上述分析,推导出工业区位分布的基础网,继而又考虑到集聚因素,对基础网再做进一步的变换。集聚形成的经济效益可使运输和劳动力定向的区位产生偏离,一个工厂如果因集聚所节省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一、区位理论3

10、、城市区位论 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南部空间分布时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将中心地定义为一个地区商品和服务交换的中心市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中心地的等级来确定市场区的空间组织结构。一、区位理论3、城市区位论 建立在“理想地表”之上的假设条件下克里斯泰勒还提出以下概念:(1)中心地(central place),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2)中心货物与服务(central good and service),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

11、中心货物和服务是分等级的,即分为较高(低)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较高(低)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低)级别的服务。一、区位理论3、城市区位论(3)中心性(centrality)或“中心度”。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简单地说,是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一般认为,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能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因为城镇大多是多功能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的综合反映。克里斯泰勒用城镇的电话门数作为衡量中心性的主要指标,因为当时电话已广泛使用,电话门数的多少,基本可以反映城镇作用的大小。一、区位理论3、城市区位论(4)服务范围。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

12、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以最远距离r为半径,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中心地的最大腹地。服务范围的下限r1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以r1为半径,也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 r1亦称之为需求门槛距离(threshold),即最低必需销售距离。一、区位理论3、城市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从城市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被概括为“中心地理论”,即

13、城市区位论。克里斯泰勒认为,有三个条件或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一、区位理论3、城市区位论 城市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被克里斯泰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中心地的规模与其所影响区域的大小、人口规模,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

14、个环节而建立起相关关系的。 一、区位理论3、城市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同时指出:城市对其周围地区承担的各种服务职能,理论上必须最接近所属地区的地点。由此从几何上推导出,这些地点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位于六角形服务区域的中央,这样,就形成了他的六边形的城市空间分布模型。一、区位理论4、市场区位论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分析。他从工业配置要寻求最大市场的角度,得出了与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模型相似的六边形区位模型。廖什的市场区位论是通过对整个企业体系的考察,从总体均衡的角度揭示整个系统的建立问题。他把生产区位与市场结合起来,以利润来判明企业配置方向,并且把利润

15、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起来。他还从市场区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区域集聚和点集聚的问题,从理论上剖析了经济区形成的内部机制。二、城市结构理论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是指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使用和保护的全过程,或者说是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果反映城市空间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城市区域内各功能的地域差异。如何最佳最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形成合理的有机联系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就成为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科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城市结构理论 最早从理论和原则上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是

16、区位论的先驱、农业地理学家冯杜能(J.H.Van Thunen)。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建立了以市镇为中心,围绕其安排乡村土地使用的同心圆理论模式,为以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城市用地规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迅速向外扩展,针对城市功能布局等问题,欧美学者从区位、空间结构、土地租金和价格等方面展开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假设,形成了城市土地利用地域空间结构的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1)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the concentric zone theory) 又称单中

17、心城市理论,是由伯吉斯(E.W.Burgess)于1925年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后总结出来的。他是基于社会生态学里的入侵和承继(invasion-succession)概念来解释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排列形态。基本模式为城市各功能用地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作做状扩展,共形成五个同心圆用地结构。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1)同心圆理论 从城市中心向外缘依次顺序为:第一环带是中心商业区(CBD),包括大商店、办公楼、剧院、旅馆,是城市社交、文化活动的中心。第二环带为过渡地带(zone of transition),是围绕市中心商业区与住宅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这里绝大部分

18、是由老式住宅和出租房屋组成,轻工业、批发商业、货仓占据该环带内一半空间,其特征是房屋破旧,居民贫穷,处于贫民窟或近乎贫民窟的境况。第三环带是工人住宅区(zone of workingmens homes),这里租金低,便于乘车往返于市中心,接近工作地,工厂的工人大多在此居住。第四环带是高收人阶层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ces),散布有高级公寓和花园别墅,居住密度低,生活环境好。第五环带为通勤人士住宅区(commuters zone),约距中心商业区3060分钟乘车距离范围内。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1)同心圆理论 伯吉斯对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进行的动态分析,仍然

19、是从生态学“入侵和承继”的观点出发。他认为,当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第一个内环地带必然延伸并向外移动,入侵相邻外环地带,产生土地使用的演替。如商业中心区的进一步发展,入侵过渡地带,吞没贫民的住房,迫使住在这里的低收入居民不得不向外环地带转移,致使高收入居民把其旧的住房转给低收入居民,搬入新的高档住宅中。英国城市经济学家巴顿(K.J.Button)将此现象称为“渗透”;伊文思(A.W.Evans)则称为“过滤”(filter down)。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里,以此作为城市更新政策的基本原则,把过渡地带的一部分扩展为商务用地,而陈旧的低收入住房改建为中产

20、阶级住宅区,改善了各阶层的住房条件,而位于该区域的大部分工厂则跃过以前限制制造业扩展的居住区,搬迁到被伯吉斯称为通勤人士住宅区中,形成新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2)扇形理论 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是霍伊特(Homer Hoyt)于1939年创立的,基于其对美国64个中小城市及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华盛顿、费城等城市和住宅区的趋势分析。该理论的核心是各类城市用地趋向于沿主要交通线路和沿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由市中心向市郊呈扇形发展。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2)扇形理论 他认为,由于特定运输线路线性可达性(linear

21、 accessibility)和定性惯性(directional inertia)的影响,各功能用地往往在其两侧形成。他还把市中心的可达性称为基本可达性,把沿辐射状运输主干线所增加的可达性称为附加可达性。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可达性最为敏感,多沿铁路、水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扩展;低收入住宅区环绕工商业用地分布,而中高收入住宅区则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或河岸、湖滨、公园、高地向外发展,独立成区,不与低收入的贫民区混杂。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2)扇形理论 当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需要扩大,高收入的人就从原居住区搬迁到新的声望更高的地方,原来的高收入住宅区的房产变为低租

22、金的住宅,供贫民居住,出现土地利用的演替。但大部分低收入阶层,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理智的内聚力,很难进入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区居住,只能在原有贫民区的基础上向外作条带扇形状延伸发展,因此,城市各类土地利用在空间上呈现出扇形结构。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2)扇形理论 当考虑到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干线多是由市中心向四周辐射,而且各功能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吸引与排斥的关系时,就会发现城市的功能区不可能按同心圆成圈层分布,而是按扇形发射分布的,事实也往往是这种情况。扇形布局设想是在圈层布局设想基础上,考虑到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功能区的性质而作出的更为科学的城市布局设想。二、城市

23、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3)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multi-nuclei theory)最先是由麦肯齐(R.D.Mckenzie)于1933年提出的,然后被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51年加以发展。该理论强调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3)多核心理论 哈里斯和乌尔曼还指出,城市核心

24、的数目多少及其功能,因城市规模大小而不同。中心商业区是最主要的核心,另外还有工业中心、批发中心、外围地区的零售中心、大学聚集中心以及近郊的社区中心等。并进一步指出形成城市多中心的因素有四个:(1)某些活动需要彼此接近,而产生相互依赖性;(2)某些活动互补互利,自然集聚;(3)某些活动因必须利用铁路等货运设施,且产生对其他使用有害的极大交通量,因此就排斥其他使用而自己集结在一起;(4)高地价、高房租吸引较高级的使用,而排斥较低品质的使用。二、城市结构理论1、基于土地使用的描述性理论(3)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模式虽然复杂,但仍然基于地租地价理论。支付租金能力高的产业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其余是批发业

25、和工业以及高密度的住宅区。多核心理论没有假设城区内土地是均质的,所以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无一定顺序,功能区面积大小也不一样,空间布局具有较大的弹性,尤其是那些由几个小市镇扩展合并而成长起来的城市。多核心理论的理论缺陷在于虽然触及地域分化中多种职能的结节作用(主次核心),但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讨论较少,也未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二、城市结构理论2、基于人群活动的土地使用分布理论 第一种方法被称为社会区分析或要素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由谢夫基(Eshref Shevky)、威廉姆斯(Marilyn Williams)和贝尔(Wendell Bell)等人于20世纪

26、50年代中期所创立的。其核心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某些普遍性要素的提炼,在大量的统计数据中寻找出某些规律。该理论认为,西方社会中的社会分异和分层化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指标或要素:社会等级、城市化和隔离。通过对关键要素的衡量可以区分城市人口的类型,同时这些要素在工业化社会中是相对独立的。二、城市结构理论2、基于人群活动的土地使用分布理论 社会等级指标是从人口普查区的职业和教育程度的衡量中得到的。城市化指标现在一般被称为“家庭性”或“家庭形式”指标,来自于对儿童与妇女比率和独户住户百分数的衡量。隔离指标现在通常被称为“少数民族成员”指标,它从空间分离和少数民族团体的衡量中获得。社会区分析方法的目

27、的是根据城市中较小地区的社会属性来对城市空间进行划分,于是,地区就不再只是由空间的物质标准决定,而是建立在居民的社会特征基础之上的。这一方法通过为大量的人口普查区赋予社会价值,从中获得更为详细、更为准确的社会空间地图,并通过对社会区之间关系的建立而创建城市空间模式。二、城市结构理论2、基于人群活动的土地使用分布理论 第二种方法源于新人文生态学,这一学派继承了芝加哥人文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对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在理论上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他们认为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过于强调了经济因素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变量。他们认为,在分析城市土地和空间使用时,文化和行为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文化因素包括价

28、值观、信仰和规范,它们控制了人的思想和相互作用,而且文化始终存在并代代相传。因此文化的要素有可能具有它们自身的全部价值,尽管为此可能需要付出一些当前的经济代价,它们会因传统而被接受下来。二、城市结构理论2、基于人群活动的土地使用分布理论 费雷(Walter Firey)1975年对波士顿中心区土地使用的研究表明,之所以波士顿闹市区中心的公地(common)从未被进行商业开发,比肯希尔(Beacon Hill)尽管非常接近市中心商务区,但其大部分仍被用作上等社会的居住区等,不能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其中起作用的是文化、情感和象征性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他们在重新认识社会心理变量的同时,更倾向于使用

29、不带偏见的数据。常常大量使用人口普查之类的大规模资料,并且喜欢在宏观社会学层次上作出解说。与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强调竞争有所不同,他们更强调相互依赖性。奎因(James Quinn)认为,人文生态学应该专门研究劳动分工问题及对空间分布的影响。二、城市结构理论2、基于人群活动的土地使用分布理论 O邓肯(Otis Dudley Duncan)和B邓肯(Beverly Duncan)于1955年进行的居住分布和职业地位的研究中,利用职业差异、隔离、低租金住房集聚和与市中心的距离等统计指标,研究了空间分离与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O邓肯提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综合体的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

30、是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变量之间的全部关系的集合,生态系统概念有助于认识社会变化的因果。而生态综合体包括四个变量: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项因素都可以归入这四个变量,并且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描述这些变量中的相互关系。二、城市结构理论2、基于人群活动的土地使用分布理论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总结出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在城市中的区位分布,而不同的人群在日常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本身就会在空间和土地使用上反映出来,如果依循这样的区别进行深入的调查,并结合人群的分布和生态综合体的分析,就可以发现现状土地使用布局形成的原因以及未来调整的可能方向与可能结果,从而为城市土地使用的分析

31、提供基础。 三、城市规模理论 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用地和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依据,同时对社会经济规划的制定也起着重要作用。而用地规模的预测,又往往建立在人口规模预测的基础上。我国传统的城市规模(主要是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主要是趋势法/外推法。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受地域和就业岗位的限制,人口的流动相对很少。因此,可以相对较为容易地预测人口规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规模预测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加,传统预测方法已经失效,预测难度加大,准确性也受到质疑,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的人口容量规模预测目前普遍得到应用。三、城市规模理论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城市人口

32、容量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支持多大人口规模得以生存的潜力。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小于人口容量,则人口规模还有一定的扩张余地,而不至引起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危机;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容量,则说明城市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压力已超出两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引起城市所在地自然资源供给系统的永久性破坏,从而导致该城市人口容量的永久性减少和将引起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功能紊乱,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 构成对城市人口容量制约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多个,主

33、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各项设施的承载能力两大项。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其对城市人口容量的影响通过就业岗位数量和生活水平表现出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不同的,而就业岗位数量是直接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首要社会经济因素。作为一个城市居民,首先必须有经济来源,产生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才能在城市中生存。同时,只有当城市失业人口数量控制在低于一定比例之下(通常认为应低于5%),社会才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城市单位人口的生态作用强度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如果生活水平提高,但城市对与人口生态作用有关的商品供应能

34、力和废弃物处理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则会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少。三、城市规模理论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2)城市各项设施的承载能力。 城市各项设施(如交通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教育、医疗设施等)的承载能力严格地说也受制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如果经济实力强,则有能力提高设施承载能力,从而增加城市的人口容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原则,加强政府推动,更多地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加快水利、交通、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三、城市规模理论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资源环境因素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自然资

35、源通过数量、构成、质量、相互关系和分布制约着人口的数量和分布。著名的罗基斯蒂增长曲线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制约关系:种群增长的初期,为适应期和建群期,种群增长较慢;然后是增长的对数期,种群高速增长;最后是增长末期,种群增长率不断下降,增殖数与死亡数基本相等,进入平衡期。罗辑斯蒂种群变动规律的基本思想是,由于受客观环境阻力的限制,种群不能无限增长。种群的数量,客观上要与其周围的环境资源保持协调。对在城市中生存的人类至关重要而又无法依靠外界输入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城市生态环境容量。三、城市规模理论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资源环境因素1)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三个

36、基本特征,即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替代不可替代,其中与城市人口容量关系密切的是面积的有限性。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空间资源,是一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工作等各项活动所需场所的空间资源。由于城市居住、经济活动的高密度特性和城市不可能无限外延的规定性,决定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特征。人口密度过高会导致交通拥挤、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城市衰退。所以,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直接影响了城市的人口容量。三、城市规模理论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资源环境因素2)水资源 水是一种既不可替代、又不可缺少,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生存的首要条件,同时亦是城市

37、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口容量多少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备前提。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300个,陷入困境的40个,北京是其中之一。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对水的需求一旦大到超过了水的供应能力,必将面临两种结局:一种是弃城迁移,原城消亡,如西域曾有楼兰等繁华古城,后来皆因缺水而消亡;另一种是花费高额代价引水使用,如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中东许多国家的海水淡化工程和北京的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在1911 年时,大约只有相当于现在二环路内的面积,人口只有76 万,仅用地下水就够了。三、城市规模理论1、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资源环境因素3)城市生态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

38、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的极限。城市生态环境容量指城市特定区域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即城市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如果污染物排放数量超过了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就会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进一步说,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是通过人口密度表现出来的。三、城市规模理论2、城市规模预测方法演变 对城市规模的探讨,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期,不过彼时的研究,多建立在批判“大城市病”的基础上,且主观的设想居多,缺乏完善的研究方法。19世纪早中期,针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拥挤、污染等城市问题,法国思想家傅

39、立叶就提出以“法郎吉(Phalanges)”为单位的理想社会,每个法郎吉是由1 5002 000人组成的公社。1852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罗伯特欧文提出“新协和村”(village of new harmony)的概念,将其理想规模定义在5001 500人之间,配置公用厨房、幼儿园、作坊,并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了实践。三、城市规模理论2、城市规模预测方法演变 1898年,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人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指出每个田园城市的适宜规模为3.2万人,占地2 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 000人,农业用地2 000公顷。当城市规模达到

40、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成城市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联系。田园城市理论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城市规模与空间层级体系之间的关系。三、城市规模理论2、城市规模预测方法演变 此后,针对大都市病引发的城市问题,进步的城市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1922年翁温出版卫星城镇的建设(The Building of Satellite Towns),正式提出卫星城概念,以对大城市进行疏散。1922年法国人戈必依设计出300万人口的“理想城市”;1949年英国人勃连朗提出12万人的城市设想;1960年苏联工程经济学家达维多尼奇提出,工业或工业交通城市的“合理规

41、模”为315万人,“允许规模”为130万人。三、城市规模理论2、城市规模预测方法演变 1977年美国系统工程学家吉布森提出,3万人口的城镇规模可以成为“人的尺度”的自然规模,认为仅按“自然规模”考虑,不超过5万人口的小城镇是最适当的,但从经济及其他因素考虑,一个新建的独立城市的最佳规模应为20200万人,而以80120万人为最好;美国地理学家莫理尔认为,只有当一个城市达到2535万人口规模时,才能成为某种相对独立的、为一定地区服务的中心,才能维持较高质量的文化和教育设施,吸引现代化工业。三、城市规模理论2、城市规模预测方法演变 综上所述,各领域的学者、专家从自己的工作范围或研究领域出发,提出最

42、佳城市规模标准五花八门,范围过于广泛,从1万人口至300万人口不等,几乎包括了大中小各级城市。1984年,巴顿发表城市经济学一书,汇总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不同学者从城市行政管理角度得出的城市最优规模(见表2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认可的最佳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从不同视角出发所看待的城市规模,亦存在很大的差异。作者或研究机构文献出版时间最优人口规模下限(万人)上限(万人)贝克(Baker)19109巴尼特住房调查委员会(BHSC)19381025洛马克斯(Lomax)19431015克拉克(Clark)19451020邓肯(Duncan)195650100赫希(H

43、isch)1959510大伦敦地方政府皇家委员会(CHGL)19601025斯韦美兹(Svimez)1967325英国地方政府皇家MHLG)196925100城市最佳行政管理人口的估算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1)城市规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1)城市规模的聚集效益。 人们是为了交换才走到一起来的,于是形成集市。随着集市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城市的雏形。由于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供应的商品齐全,生活比较方便,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而更多的人又创造出更多的需求。需求多了商品就更齐全。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1)城市规模的成本和效

44、益分析1)城市规模的聚集效益。 城市发展是规模效应的结果,特别是城市的服务系统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给水排水、电力电讯、邮政、公共交通等都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这些行业的规模越大,用户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如果人口规模的增长低于最优规模,服务设施的使用没有达到最佳效益,造成浪费;如果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拒绝人口的迁入,等于是拒绝财富的聚集。此外,城市中集中分布着文化设施,使城市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祥地、聚集地和传承地,使整个城市的社会成本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1)城市规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1)城市规模的聚集效益。 从生产这方面来看,需求会吸引生产。当需求达

45、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在当地生产就可能比从外地运来更合算。所以当地的需求引起了当地的生产。生产是由人来实现的,人又是有需求的。于是就会有需求和生产相互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城市逐渐扩大的过程。尤其是对服务的需求是不能从外地进口的,它必须在当地当时来完成。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1)城市规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2)城市规模的成本分析。 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城市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是有相反的力量,城市将会无限制地扩大。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拥挤成本和交易费用却很快增大,从而将城市扩大的益处抵消。首先,规模效应被拥挤成本的增加抵消。如果人口规模的增长高于最优规模

46、,服务设施满足不了需求,会造成服务水准降低,造成拥挤成本。拥挤还导致环境的恶化。拥挤成本增加对个人最直接的影响是土地价格和相应的房价上升,迫使一部分人和机关迁出城外,这一趋势已经发生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中。人们在做出向郊区转移的决定时是经过仔细成本效益核算的,只有转移的净收益大于留在城里时他们才会决定迁往郊区。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1)城市规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2)城市规模的成本分析。 此外,交易成本也会限制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有助于分工和专业化,交易费用越低,分工越细;交易费用增加,则分工得到的利益被交易成本抵消。如果城市过大,交易距离会增加,交易环节会增多,交易风险也会

47、增加,从而阻碍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大。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2)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图解 经济学理论表明,最优城市规模只有理论“解”,没有实际“解”(丁成日等,2004)。最优规模的理论是建立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基础上的。边际成本指的是新增一个城市居民带来的城市成本,城市成本包括交通、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住房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边际效益指的是新增一个城市居民所带来的城市效益,这个效益主要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来体现。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2)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图解 城市(特别是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的城市)存在一个内在的驱动力,使得城市的规模要大于它的最优规模。图中的

48、平均成本曲线(AC)代表不同规模的城市使每个居民负担的成本,平均收益曲线(AB)体现了规模经济带给城市居民的收益。平均收益曲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先升后降,因为在城市扩大规模的初期,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表现得很明显,当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会增加城市的交通成本,产生污染、拥挤等外部负效应。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人口的增加一直上升,原因很简单,在城市空间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拥挤程度的增加。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2)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图解 城市(特别是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的城市)存在一个内在的驱动力,使得城市的规模要大于它的最优规模。图中的平均成本曲线(AC)代表不同规模的

49、城市使每个居民负担的成本,平均收益曲线(AB)体现了规模经济带给城市居民的收益。平均收益曲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先升后降,因为在城市扩大规模的初期,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表现得很明显,当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会增加城市的交通成本,产生污染、拥挤等外部负效应。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人口的增加一直上升,原因很简单,在城市空间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拥挤程度的增加。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2)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图解 对于一个迁移者而言,他对城市的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的大小进行比较后,才决定是否迁入到这个城市,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他才会考虑迁入。因此,当ABAC,城市人口增加;ABAC时

50、,城市人口不再增加,城市达到均衡,得到城市的实际规模点E。但是,城市的最优规模点由边际成本曲线(MC)和边际收益曲线(MB)的交点D决定。由于城市的规模效应,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所以MC在AC的上方,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到边际收益曲线MB。不难看出DE,即城市实际规模趋向于大于理论上的最优规模。 MB MC 成本/收益 AB 人口 D E AC 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地租可以近似地表示城市带给居民的福利水平,那么,ABAC近似等于城市平均地租。在D点,城市地租总额(总收益总成本)达到最大值。D点能使城市的规模最大限度地靠近最优规模点,因而提高城市的福利水平

51、。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3)实证分析中的困境 从理论上说,城市系统的发展和运动应该存在某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城市系统平衡性能良好,可以实现城市的综合效益最佳;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点,城市的发展都处于相对不经济中,因此这个临界点应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最优规模。然而,城市增长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很难计算。现实中,城市的实际规模往往由市场来决定,也就是说企业或个人决定是否在城市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提高,政府很难直接控制城市规模,只能通过制定政策影响价格(如住房价格、交通成本、环境价格等),影响城市规模。三、城市规模理论3、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3)实证分析中的困境 根据城市

52、规模的经济分析理论,城市规模增长到一定水平之后,其规模应该停止。然而,现实中很多城市的规模不断增长,产生了最佳城市规模理论与现实城市规模之间的隔阂。事实上,城市发展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中,静态地寻求最优城市规模并不现实。城市规模往往受到历史、地理、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构成了各国各地区独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因此,可以说城市最优规模是一个随时间地点变化的变量。同时,城市发展是城市内部和城市外围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不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将城市放于城市体系中,用适度城市规模网络结构,亦即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来动态地看待城市规模,才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城市规模的理解。三、城市规模理论

53、4、启示与应用 由于城市的外部成本在相当程度上不由企业或个人承担,在城市进入完全不受限制,而要素市场又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城市会吸引人口大量涌入,常常使城市过度膨胀而超过合理规模,造成资源配置恶化。这是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的“城市病”。联合国在其世界城市展望的报告中,也提醒发展中国家注意大城市的负面因素,以及为了避免城市的过度集中应发展新的中心城市(UN,1993)。因此,研究和发现城市的最优规模,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政策,对经济发展甚为关键。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1)层级体系中的适度城市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藤田昌久(M

54、asahisa Fujita)等著名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兴起,第一次将空间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改写了长期以来经济学主流重视时间而忽视空间的历史。空间经济学虽然尚处于发展阶段,藤田昌久等人经过研究,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来解释城市规模分布中惊人的规律性”(Fujita et al,1997),然而,他们对区位理论的进一步诠释,从城市成本和收益等角度对城市规模、城市等级体系等进行的研究,为我们看待城市规模的动态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1)层级体系中的适度城市规模 藤田昌久和克鲁格曼等人通过对18301870年间美国城市的研究,发现美国

55、的人口增加了3倍,城市形成了三个级别,并指出这种城市层级体系的形成,是复杂体系自行组织的结果,并没有经过什么策划。他们同时发现,行业间规模经济和(或)运输成本上的差异,使得分散的消费者与已形成的集聚之间的力量相互抗衡,从而可以对不同的行业按次序排列;行业的这种排序转而又导致了一个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层次体系。在这个层级体系中,与较低级别的城市相比,较高级别的城市包含更多的行业种类。同时,经过分析,藤田昌久和克鲁格曼指出,城市会自然趋向于在空间和行业结构上形成层级体系,而城市经济体又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但这种递增处于随机增长状态,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一个典型的城市规模,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

56、为什么实际的城市规模分布如此之广。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1)层级体系中的适度城市规模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在整个城市层级(网络)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每个网络结点上的单个城市最优规模都是动态变化的。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总体趋势是每个层次结点上的城市,其最优规模都是由相对小到相对大,在城市化完成后达到相对静止。当然,也不排除由于交通位置、资源条件等发生变化而衰败的城市,其规模可能从大到小变化。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后,人口和生产力网络体系的末梢乡村,将会趋于消亡:一些变成小城镇,一些乡村因分散不经济而衰败,其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出并集中到小城镇和各级城市之中。这就是经济发展从分散的乡

57、村到集中的城市、从封闭的农村和城池到开放的互联的城市网络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城市的规模也正是在这样的动态转变过程中,达到相对的均衡。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2)城市集中度和最优城市规模 亨德森(Henderson,1999)利用巴罗和MRW(Mankiw, Romer & Weil, 1992, 简称MRW)模型对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增长状况与城市集中度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城市集中程度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并且在给定的收入水平和国家大小的情况下,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城市集中度(城市集中度用城市首位度表示,定义为首位城市人口占整个全国城市人口的百分比。亨德森还计算出在不同收入水平下,一个中等

58、大小的国家(城市人口为2 200万)最佳城市首位度的变动情况,若城市人口达到5 0006 000万,结论仍然适用。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2)城市集中度和最优城市规模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在整个城市层级(网络)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每个网络结点上的单个城市最优规模都是动态变化的。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总体趋势是每个层次结点上的城市,其最优规模都是由相对小到相对大,在城市化完成后达到相对静止。当然,也不排除由于交通位置、资源条件等发生变化而衰败的城市,其规模可能从大到小变化。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后,人口和生产力网络体系的末梢乡村,将会趋于消亡:一些变成小城镇,一些乡村因分散不经济而

59、衰败,其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出并集中到小城镇和各级城市之中。这就是经济发展从分散的乡村到集中的城市、从封闭的农村和城池到开放的互联的城市网络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城市的规模也正是在这样的动态转变过程中,达到相对的均衡。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2)城市集中度和最优城市规模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人均年收入达到5 000美元时(按1987年的购买力评价),最佳城市首位度就停止增加,开始下降。在中等大小的国家中,第一大城市规模在峰值时是相当高的,约占全国1/4的城市人口都居住在最大的城市中。此外,由于第一大城市规模过大将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影响。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因第一大城市规模过大而

60、导致的经济增长损失也相当高。尤其是随着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市分散化就变得十分紧迫。人均年收入(美元)最佳城市首位度第一大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所导致的增长率损失低收入1100 15%0.71%中收入4900 25%1.6%高收入13400 23%1.6%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3)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启示 长期以来,有关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一直存在着“大城市优先”与“中小城市优先”之争。20世纪80年代,有的学者坚持,中国应走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因为中小城市能够解决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且有利于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我国城市规模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

61、中小城市”。4、启示与应用(3)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启示 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从2000年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从1995年的24亿猛增至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由47升至61。世界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根据预测,中国城市化率将从2005年的43增长到2050年的75左右,城市人口届时将翻近一番。然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奎格利和美国布朗大学教授亨德森在所作的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政策问题和政策选择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经济增长水平。19902004年,中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4,这个数字明显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它们

62、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的城市人口增长率56,而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显著快于这些国家。虽然中国有规模尚可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但许多城市规模还很小,如果这类城市的规模扩大一倍,可以使其单位劳动力的实际产出增长2035。伴随城市人口规模不足而生的是城市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4、启示与应用(3)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体系在一个严格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其他地级市和县级市的行政层级上运作。这有两个特点:第一,较高层级的城市“监督指导”较低层级的城市;第二,较高层级的城市享有更大的决策自主权、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更容易得到交通方面的便利。奎格利指出,在中国城市层级体系里,层级顶端城市里的企业更

63、容易得到国内外资本的青睐,这就会导致个别精英城市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因而过多的移民被吸引到这些城市,移民对金钱的追逐通常会造成一个过度拥挤、管理很差的超大城市,生活质量会变得很低。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3)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启示 那么如何来避免过度拥挤的超大城市出现?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政策问题和政策选择给予的结论是,应该进行广泛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整个资本市场应该向所有的企业、城市和农村部门开放,形成融资市场的自由竞争,从而使那些处于较低行政层级的城市能更好吸引投资和移民。确保资本进入高回报领域而不是政治上受宠的地方,这样的改革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其次,国家政治权

64、力的分权程度也对城市的分散有较大影响;同时,政府对区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城市集中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水运系统、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大大减少城市的集中。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3)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启示 另外,对超大城市的规模不能放任自流。上文的分析表明,随着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市分散化就变得十分紧迫。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指出“如果城市在发展早期不加以控制,就不能防止大城市的膨胀。成功的关键是抓住时机,在集中化的优势开始下降时,鼓励分散化”。我国目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各类用地需求正处在不断上升阶段。为防止城市恶性膨胀,减少城市扩大所产生的城市病和城市蔓延对乡村

65、农田的侵占,必须在城市化由中级向高级的转型阶段,对城市的人口及其用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控制。三、城市规模理论三、城市规模理论4、启示与应用(3)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启示 因此,基于我国正处于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这样一个判断,我国的城市规模政策,在现阶段应通过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基础设施的倾斜,增加中等城市的吸引力,为超大城市规模解压,而非简单运用行政手段压制超大城市规模。四、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由于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对产业的发展较少关注,使得城市的各项功能布局难以较好地指导城市的产业布局,引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的发展

66、策略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 城市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就其主要产业门类而言,一般不是为满足城市自身消费的需要,因此其产品是以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以输出为目标。构成城市之间交换的基础是分工,由分工而引起和扩大城市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各方面的经济交往,必然增进经济效益,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由于城市之间分工的发展,各个城市都会有特定的产业门类兴起,并相应地发展一系列其他门类而形成产业群。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人们对产业的划分有不同的方法。迄今为止,影响最广泛的是费希尔和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四、产业发展

67、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在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以社会生产发展阶段为依据,以资本流向为主要标准,把初级生产阶段称为第一次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猎业、渔业和林业;把第二阶段生产称为第二次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电力和煤气业等;把第三阶段生产称为第三次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公共行政事务等。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英国经济学克拉克继承和发展了费希尔的理论。1940年,克拉克

68、(C.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按距离自然资源的远近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建立起所谓的费希尔克拉克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克拉克认为产业的划分标准有三个:(1)产业距离消费者的远近。远者为第一次产业,近者为第三次产业,介于两者之间的为第二次产业。(2)产业是否有形。有形者为第一次或第二次产业,无形者为第三次产业。(3)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分离,可分离的划入第一次或第二次产业,不可分离的划入第三次产业。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根据上面的标准,费希尔克拉克体系由下述三个基本概念组成: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采掘业

69、等。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业、能源工业等。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运输通信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各项事业。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

70、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1977年,波拉特提出了产业划分的四分法,即把信息业从服务业中独立出来,整个国民经济由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信息业组成,信息业即人们所说的第四产业。近十几年来,美、日等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继第四产业概念之后,开始提出第五产业的概念,但目前尚无定说。按照日本的说法,第五次产业一般是指以精神享受、娱乐消遣、心理刺激为中心的服务业,其范畴大致包括娱乐业、趣味业、时装业、美容业、旅游业等。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

71、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常处于变化的趋势中。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

72、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1)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 工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也处于变化中。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第二,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第三,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

73、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2)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

74、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2)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

75、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2)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3)产业地位分类法 按产业的

76、地位划分,城市产业结构可分为中心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 中心产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所谓中心产业,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门类,其产品以输出为主。对不同的城市来说,中心产业可能是一个产业门类,也可能是若干产业门类。中心产业,通常又称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城市经济,仅仅从工业规模多大,工业产值多高看往往是片面的,造成大量的浪费也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经济的发展要着力于建立中心产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否则,不可能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3)产业地位分类法 配套产业,也称辅助产业,是围绕中心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些产业门类,其产品或劳

77、务主要是为满足中心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这些相应的产业服务,中心产业也不可能顺利地发展。 一般产业,则是以满足城市自身居民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门类,其产品或劳务大都就地消费,这类产业对城市经济生活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重要的是坚持择优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促使城市产业的发展,包括发展什么部门,发展哪类产品,都要以市场的适应性、资源、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等多方面为依据,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做出必要的选择。四、产业发展理论1、城市产业结构与分类(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

78、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四

79、、产业发展理论2、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cluster)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l E.Poter)教授提出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

80、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四、产业发展理论2、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

81、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考虑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四、产业发展理论2、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同时又弱化了自然禀赋对竞争力的影响。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尽管自然禀赋和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仍然是构成一个经济体或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否能够提供为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等,也是构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长三角在整体上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也有局部地

82、区在自然禀赋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无优势,如温州地区地少人多,交通不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入长期不足,但是温州却通过努力形成独具的竞争优势,成长出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所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摆脱自然禀赋的制约,培育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四、产业发展理论2、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从理论而言,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主要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建立市场运行的制度规则,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此外,在现代经济中,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推动经济增长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通常情况下,政府参与经济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83、产业政策等方式来推动重点产业的发展等。实践表明,这些方式或多或少扭曲了市场竞争,而强化市场竞争是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的唯一有效途径。产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四、产业发展理论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研究的先驱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经深入分析后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而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转移

84、现象。他认为,企业为顺应产品从新产品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地区之间转移产业,以规避生产上的比较劣势。弗农的观点,尽管仍以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却独辟蹊径,以产品属性的变化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其后,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雁行模式,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赤松要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大雁等。雁行模式在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小岛清于20世纪世纪70年代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85、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边际产业的概念可以扩大,更一般地称之为边际性生产,包括边际性产业、边际性企业、边际性部门”。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缩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转移”。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不仅研究整个产业的转移,而且已涉及企业、生产工序的转移问题。四、产业发展理论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理论界认为,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各区域间在产业结构方面往

86、往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因技术水平高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梯度。随着本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的需要,产业呈现出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四、产业发展理论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基础是区域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迫于本区域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逐利资本为赢得更丰厚的回报,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所进行的必然行为。该行为有两种比较普遍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从富余资本中抽出一部分或全部在梯度低的区域创办企业,企业的经营项目同母体相同或相似;另一种是产业生产转移。迫于在本区域较难竞争,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企业将整体或部分转向梯度低的区域。后者

87、比前者更进一步,其转移不仅限于资金,还包括技术、管理、人员、信息、市场等。四、产业发展理论3、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向外梯度转移可粗分为四类:一是成本比较型。由于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原本较低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使得区域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在企业技术和装备未能改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向梯度低的区域转移,体现资本向外转移所获取的机会成本。二是资源占有型。某种或几种资源容量不能满足需求时,企业只得转向资源相对丰裕区域,去占有和使用该地资源,以取得发展、实现扩张。三是市场开拓型。市场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展,企业生产基地相应地调整为“销地产”。四是资本运作型。当企业资金积累到一定阶段

88、时,开始进入资本运作时期,或是进入新兴行业,或是转移到梯度高的区域发展。四、产业发展理论4、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其对临近地区的发展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首先可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使其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确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中心地位,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其邻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四、产业发展理论4、增长极理论 从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发现“增长极理论推动中国前进的轨迹”,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的决策,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理论的运用。具体做法是通过给予这些地区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地区经济更快地发展。仅20多年的时间,这些增长极和增长中心就从较为贫困的地区变成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依靠其“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城市与地区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