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反思与探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8250741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课反思与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观课反思与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观课反思与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观课反思与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观课反思与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课反思与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反思与探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基本理念: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基本理念:1 1、审美性: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审美性: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质。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2 2、实践性: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这些实践活、实践性: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这些实践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感体验。近十年的高中音乐课改要解决什么问题?近十年的高中音乐课改要解决什么问题?1 1、

2、课程结构:完善音乐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完善音乐课程体系2 2、课程内容:改变学科重心,、课程内容:改变学科重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3 3、课程教学方法:改变传承、讲授等理性、课程教学方法:改变传承、讲授等理性方式方式4 4、教学评价:改变选拔、淘汰等传统方式、教学评价:改变选拔、淘汰等传统方式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与课改教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与课改教学探索模式的对比:学探索模式的对比:一、传统教学模式:讲解为主;聆听为辅;以传一、传统教学模式:讲解为主;聆听为辅;以传授学科本位知识为主。如讲授音乐创作背景及作授学科本位知识为主。如讲授音乐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介绍;聆听并解说作品主题或片段;进

3、而曲家的介绍;聆听并解说作品主题或片段;进而深层次讲授作品内容与曲式结构(综上所述:不深层次讲授作品内容与曲式结构(综上所述:不是体验,而是讲音乐)是体验,而是讲音乐)二、课改教学探索新模式:二、课改教学探索新模式:1、教师课堂角色的变、教师课堂角色的变化化 :学生音乐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音乐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音乐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开发者(由代替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开发者(由代替学生学习变成了引领学生学习)生学习变成了引领学生学习)2、音乐教学学习方、音乐教学学习方式的变化:师生双方对体验、比较、探究、合作式的变化:师生双方对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法

4、的综合运用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思考:1、聆听与讲解:要不要讲?要不要多讲?讲什么?怎么讲?2、聆听与记忆:为什么记不住?应该记住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为什么要让他记住?3、聆听与实践:音乐鉴赏课必须有实践吗?如何实践才能对鉴赏音乐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4、聆听与表达:在课堂中属于必备环节吗?高中学生音乐表达的方式有哪些?5、聆听与教学生成:为什么要关注教学生成?教学生成有哪些形式?无数个45分钟你将怎样面对?音乐课境界追求:一、问题意识:一、问题意识:试以国歌、民歌、社会音乐、三种唱法(美声、试以国歌、民歌、社会音乐、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为内容设置问题民族、通俗)为内

5、容设置问题问题一:在当代背景下如何理解问题一:在当代背景下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到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这句歌词?问题二:我国传统民歌主要根植于农村、乡镇,问题二:我国传统民歌主要根植于农村、乡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是否意味着民歌就要逐渐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是否意味着民歌就要逐渐灭绝?绝?问题三:快餐店一般放什么音乐?为什么?问题三:快餐店一般放什么音乐?为什么?问题四:如果殷秀梅、宋祖英、毛阿敏分别属于问题四:如果殷秀梅、宋祖英、毛阿敏分别属于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那么你认为李谷一、谭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那么你认为李谷一、谭晶和韩红属于什么唱法?晶和韩红属于什么唱法

6、?音乐课境界追求:二、深度交流:以教学双方情绪感染,意境想通,心灵互融达到主体意识,唤醒思维活跃,并发生净化,顿悟效应为标志,称为深度交流,渗透着老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质,从课堂的情境出发体验作品意境引发心境共鸣音乐课境界追求:三、诗化课境:达到课堂无墙;教学无痕;师生无阂(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情景的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四、个性风格:个性化风格的音乐课堂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老师带着很有个性的学生,学习很有个性的音乐”。教师能力决定教学质量新课程要求教育观念、艺术修养、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焕然一新,集教学、科研于一身;既有教学实践,又有理论研究;既熟悉教育规律,又了解教学艺术的新

7、型教师,可见教师的能力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句话(即做到“三多,二会,一成熟”)教师能力决定教学质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三多多类知识、多面技能、多种教学方法“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会会倾听音乐,会倾听学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成熟成熟的教学心里与教学气质是教师最终的追求创新课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一、重教轻学,学生被动接受(课标倡导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二、知识点的教学不明确,识谱教学不重视,过分依赖简单的模仿教学,学生音乐思维得不到有效地培养(课标中提出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元素的教学要求)三、

8、教学流程和手段、方法上过于模式化,缺乏创造和灵动(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新模式)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专家点评解疑惑,五个问题引领“攻关”新方向专家点评解疑惑一:吴斌先生从哲学角度阐述并提出了,教师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要防止运用“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的观点。并重申了“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内容永远比形式更重要”的辩证原理;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和“选择论”,引导教师要理解教学改革的诸多观点,就音乐中的重复和对比;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强调。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专家点评解疑惑,五个问题引领“攻关”新方向专家点评解疑惑二:评委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9、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爱青老师在评课中强调,音乐教学中应当关注音乐本体;注重体验;注重音乐性;注重即兴教学。教学目标要规范标准;注重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如下:1、自然轻松,流畅清晰,不做作的课2、突出音乐本体,突出音乐的美,引起学生共鸣的课3、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4、体现教师丰厚的人文和音乐素养的课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专家点评解疑惑,五个问题引领“攻关”新方向五个问题引领“攻关”新方向:1、教学意识和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协调2、教师的基本功有待加强3、预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4、教学用具使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有待增强5、教师用语有待进一步规

10、范如何深入挖掘教材听音乐1、本能出发听音乐、本能出发听音乐2、领悟课标听音乐、领悟课标听音乐3、了解学生听音乐、了解学生听音乐4、剖析教材听音乐、剖析教材听音乐5、紧抓效果听音乐、紧抓效果听音乐6、反思教学成败听音乐、反思教学成败听音乐思考一:为什么老师喜欢的作品学生不喜欢?是什么导致思考一:为什么老师喜欢的作品学生不喜欢?是什么导致老师的精心准备对学生来说老师的精心准备对学生来说“索然无味索然无味”思考二: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作品,换位思考学生能从中思考二: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作品,换位思考学生能从中听出什么?愿意从中听出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学生的兴趣听出什么?愿意从中听出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学生的

11、兴趣点和切入点?点和切入点?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一、欣赏和鉴赏的区别:欣赏:以感觉为主,怀着愉悦的心情去体味美好的事物(可以没有结论)鉴赏:通过比较、对照、评价、判断来得出结论,并了解与这个美好事物有关的一切内容(必须有结论)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二、课堂活动要设计的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设计体现了老师的教学能力,一堂课要想成为有效课程就必须对活动设计的学生关注度有准对性,而且学生必须认真听音乐才能完成活动内容,不要让活动流于形式。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三、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不仅要学生感受要素,更要让学生知道要素的特点,对作品的聆听的体验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是我们鉴赏课的重点

12、。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四、如何理解和运用教研室推进的学案导学和问题导学无论哪种导学方法都不能只成为形式,有或没有不是重要的,用或不用,有没有必要用才是重要的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五、高中老师在备课时要注意“问题设计”问题是起点,问题是主线,问题反映目标,反映学习内容,反映教学重点,问题就是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老师必备的能力。问题不是“问答式”,不要提出“正确的废话”式的问题,把定论作为问题提出来“探究”是没有效果的。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六、什么是音乐?1、专业院校不探究音乐的概念2、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现3、音乐通过听觉使人产生反应,训练人敏锐的听力4、音乐必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感的体现(通过音乐来教育人是音乐教师的目的)通过听课反思的几个问题七、音乐内容是什么?1、音乐中的内容是指音乐之外的事件和生活经历及情感,阐述了一个生活经历而不是音乐经历(在音乐课中不要鼓励学生去寻求非音乐的信息)2、音乐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即人类可感知的不同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在欣赏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不是共同的情感,是被唤起的个人的情感)3、音乐反映了音乐中的形式要素(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受能力来体验情感的丰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