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8245436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DF 页数:119 大小:9.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李东涛)(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方法及规范要求目录目录第一部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方法第一部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方法一、工作区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收集及研究一、工作区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收集及研究二、编制工作区研究程度图及工作区地质草图二、编制工作区研究程度图及工作区地质草图三、工作区野外踏勘三、工作区野外踏勘四、剖面测制四、剖面测制五、地质填图五、地质填图六、综合整理及编图六、综合整理及编图第二部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的规范要求第二部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的规范要求一、填图比例尺的选择一、填图比例尺的选择二、实测剖面比例尺的选择二、实测剖面比例尺的选择三、地质点与

2、剖面编号三、地质点与剖面编号四、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四、矿区实测地质剖面五、地质填图五、地质填图六、数字化填图简介六、数字化填图简介第三部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几个应注意的问题第三部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几个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部分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方法第一部分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方法一、工作区以往地质资料的收集及研究一、工作区以往地质资料的收集及研究1、工作区以往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1)、1:50万地质资料(2)、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20万区域矿产调查资料、1:20万自然重砂测量资料、1:20万化探扫面资料、 1:20万重磁解释资料。(3)、1:5万地质资料及矿产资料(4)

3、、各种大中比例尺的矿点(矿化点)地质、物化探、勘探资料2、工作区以往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工作区以往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1)、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地层、侵入 岩、变质岩、构造(2)、填图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岩矿资料、物化资料、各类测试资料(3)、填图区与成矿有关的特殊地质体的综合研究岩体、矿源层、含矿层、控矿构造二、编制工作区研究程度图及地质草图二、编制工作区研究程度图及地质草图(一)、编制工作区研究程度图1、工作区1:50万、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范围2、工作区各种矿(化)点工作范围(二)、编制工作区地质草图1、综合工作区各种地质资料2、参考工作区物、化、遥综合解译成果金级查证铜异

4、常查证金级查证铜异常查证三、工作区野外踏勘三、工作区野外踏勘在详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填图区进行全面野外踏勘。(一)、初步认识填图区地质概况:地层分布情况及裸露程度、各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标志及可填图性;第四纪沉积分布及地貌特征;岩浆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分布及接触关系;构造格局、主要形式及调查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二)、对区内以往所测岩石地层剖面进行再认识。(三)、了解填图区矿产概况,了解矿产种类、含矿层位、找矿标志,初步确定进一步找矿方向。(四)、了解区域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确定野外工作季节和时限,选择住地,并对交通运输工具和其它有关装备、设备的选择与配备作出决定。(五)、校

5、正物、化、遥初步解译成果,进一步收集地方必性解译标志。(六)、了解前人工作成果质量及其资料可利用程度。野外踏勘工作应有重点,如填图区有层型剖面和代表性的矿床(点),前人工作中提出的关键性疑难问题或有典型意义的地质构造现象等,应重点踏勘。对于研究程度较差地区,可根据物、化、遥初步解译成果,选择不同地质体及构造部位,以穿越法为主进行踏勘。四、剖面测制四、剖面测制(一)、实测剖面的布置方法1 .实测剖面的布置,一般要垂直于重要地质体或构造线走向,并尽可能通过露头较佳或物化探异常中心。2 .沉积岩剖面一般要选择在地层出露完整,接触关系、标志层、相带清晰,构造相对较简单地段。3 .变质岩剖面应选择在变质

6、变形复杂,填图单位齐全地段。4 .侵入岩剖面应在划分侵入体的基础上,对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异源岩浆演化序列及造山带无根侵入岩均应选择其各种地质体出露较齐全地段。5 .火山岩剖面应选择岩相发育较全地区,并尽可能通过火山机构中心。四、剖面测制6 .对已有1:5万、1:25万图幅实测剖面的布置对原有实测剖面在检查基础上,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或有重要意义而出露好的剖面进行重测或补测,若符合质量要求的实测剖面,可部分或全部引用,凡新建地质单位,不论是那一类区都要新测制原型剖面。7 .实测剖面时,若露头不连续,应布置一些短剖面加以拼接,但应注意拼接准确性,防止重复或遗漏层位,最好以明显标层作为拼接依据。8 .

7、实测剖面时,如剖面线上某些地段有深土覆盖,且两侧一定范围内找不到作为拼接对比的标志层,应采用探槽或剥土予以揭露。9 .剖面线方向如因需要改变时,应注意其与地质体走向交角不得小于60度。四、剖面测制(二)、实测剖面的技术要求1 .实测剖面是矿区地质勘查的基础,通过剖面实测,建立各类地质体建造顺序,合理确定填图单位,最具体与详细地获得地质信息。2 .沉积岩剖面要进行详细分层,逐层岩性描述,系统采集样品,合理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进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3 .侵入岩剖面详细研究侵入体的岩石、结构、构造等特征及组合规律,系统采集样品,研究岩浆演化序列和侵位机制,合理进行单元划分,研究其形成

8、时间。选择有代表性的侵入体采集同位素测年样品。4 .火山岩剖面详细研究火山岩石、地层、岩石组合、岩相及序列,系统采集样品,探索火山演化规律及时间。5 .变质岩剖面研究各类填图单位之岩石类型、组合、矿物成分、变质变形特征,划分变质相系、变质带,区分不同构造变形域。四、剖面测制6 .第四纪堆积物剖面详细研究堆积物种类、物质成分、厚度、成因、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分层,逐步系统采集样品,以探索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与古地理地貌关系,研究堆积物形成时期及其年代地层对应关系。调查可能赋存的矿产及古风化壳、古土壤和古文化层;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7 .实测剖面时,要用丈量表、计算表详细记录导线号、导线

9、方位、导线长度、坡度、分层位置、分层号、各种构造产状要素,采样号、采样位置、照相素描位置、编号、工程位置、编号,记录剖面起止点的位置、标高、剖面线、剖面观测点;地层分界线、产状要素都应准确地标绘在地形图或航空照片上。8 .实测剖面时,要逐层详细记录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沉积特征、成分、含量),岩石组合规律,相互关系、地质体的厚(宽)度、矿化、蚀变、古生物等特征,附必要素描图、照相等内容及各种采样情况。剖面记录同时要画出沿线信手剖面图。9 .实测剖面时,除制作剖面图外,要相应附有柱状图、图例说明、责任表。四、剖面测制10 .剖面图制作原则上采用投影法,参考使用展开法。地形复杂,导线方位多

10、变时,则宜用投影法作图。剖面图上应附有该剖面的平面位置示意图。11 .剖面图制作比例尺要针对所测地质体的大小而定,原则上以能标绘出最小地质体为准。第四系或含矿层位,厚度不大的标志层等,务必用较大比例尺标绘,或局部放大绘制。12 .剖面测制所需时间,一般要占全部野外工作的20%。13 .剖面测制完,要在野外整理阶段及时整理成图,并作自查,如地质体厚度超差20%,必须重测。14 .原始剖面图,上方要标明导线号,导线方位角,特征性地物名称或符号,工程编号及采样品;剖面图下方,要标注地质体代号、产状;按标志层平移的剖面,连接两端地质体必须要有衔接依据或标志。15 .新建地层单位剖面,一定要符合规程要求

11、,顶底完整,符合新建单位函义。五、地质填图(一)、观察路线的运用1. 观测路线的划分(1). 踏勘路线一般指设计阶段的野外观测路线,或地质填图,小组作业前的统一性观测路线。(2) .填图路线指野外调查阶段的系统布置的观察路线。(3) .检查路线是指项目组自查过程布置的路线,或围绕某一技术问题处理时的观察路线。(4) .上述各类路线,均必须如实做好记录和图面标示,它们均构成野外调查的原始资料,不同路线要以不同符号区分。五、地质填图2。观测路线的布置填图路线一般要尽可能采用垂直地质体或构造方向的穿越法,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用追索法,二者均以能观察和控制调查区地质体和地质现象为准则。踏勘路线、检查路

12、线要按具体情况而定。填图路线的布置,不能机械平均分布,其网密度要以不同图幅、不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不同编、测区段予以区别,编测区要根据前人资料可利用程序,插入必要的复核性路线和观测路线,被利用的前人路线要用不同符号插于图上。五、地质填图(二)、地质填图基本方法1. 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并进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建立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2. 变质岩变质岩区应分深变质岩及浅变质岩区,尤其深变质岩先要填制构造岩性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构造研究、剖面测制,才能正式确定填图单位,然后按照变质表壳岩及变质深成侵入岩开展地质填图。采用构造-地(岩)层法或构造-岩石法填图;划

13、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构造-岩层单位和变质相带与相系,建立地层层序,变质岩层构造叠置序列;填图初期可划分非正式填图单位,详细研究建造基础上,再确定正式填图单位。3 .侵入岩花岗岩类-采用岩石谱系填图,划分侵入体,建立单元,归并超单元或序列。基性超基性岩类按岩性年代方法填图。五、地质填图4 .火山岩采用火山岩石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法填图。确定成因类型,查明火山岩岩石、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及火山岩产出分布状态,按照火山喷发旋回、喷发韵律、演化特点及其沉积变化关系,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建立岩石地层层序。同时,详细划分火山岩相,查明古火山机构。5 .第四系根据松散堆积物物质成分、结构构

14、造、厚度变化及所处地貌部位,确定成因类型,划分地层相对层序,建立地层单位,进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大面积分布区应以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为重点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同时研究沉积矿产。注意调查收集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及地质灾害有关的资料。6 .构造划分各类构造形迹,建立调查区构造格架,探索演化规律序列,探索其与岩浆、成矿关系。7 .矿产野外路线观察中,注重矿产地质观测记录,对新发现的矿化、蚀变,要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和采集必要的测试样品。五、地质填图(三)、地质调查主要内容1. 沉积地层(1). 查明各地层岩石组合,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厚度、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含矿性及其分布规律;(2) .建立岩石地层层序,进行

15、多重地层划分对比;(3). 探索沉积环境、沉积作用;2 .火山沉积地层(1). 查明火山岩层之岩石组合、岩石矿物化学特征、结构构造特征、厚度及其变化规律;(2). 划分火山岩喷发旋回及分布规律,划分火山沉积地层层序,建立地层单位;(3). 探索火山岩产出特征与规律;五、地质填图3. 变质沉积岩、火山岩(1). 查明变质沉积岩、变质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组合、岩石特征,并进行原岩恢复,探索原岩建造;(2) .划分变质相带、变质相系,探讨变形变质规律, 探索岩层构造叠置序列;(3). 建立地层层序;五、地质填图4. 侵入岩(1). 查明各个地质体的分布、产状、规模、岩石组合、岩石特征;(2) .研

16、究侵入活动的形成规律、建立岩石谱系单位;(3) .探索岩浆作用与构造作用、成矿作用的关系;(4) .研究古老变质深成侵入岩的产出特征、分布规律、进行原岩恢复,在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地质单元划分;5 .构造(1). 查明各类构造形迹;(2) .建立区域构造格架;(3). 研究构造变动、演化规律;(4) .探索构造作用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变质作用等的关系;(5) .研究新构造运动及其与地质灾害关系;五、地质填图(四)、填图单位1. 沉积岩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层,其中以组为基本填图单位;只有对区域地层研究有必要和有可能时,1/25万才划分到段,或并组为群,1/5万区调才划分到段和

17、层,或并组为群;在地质图上较详细具体地表现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中的局部标志层、特殊岩性层,一般可将其作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填绘。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可以岩性为填图基本单位。2 .火山岩岩石地层单位一般按地层学方法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火山喷发旋回、特殊岩性层等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3 .中酸性侵入岩地区,一般以单元作为基本填图单位,而未划分单元的独立侵入体和脉岩则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基性-超基性岩一般无需建立正式填图单位;4 .变质岩地区,按变质岩区1/5万区调填图方法指南,以构造-地层、构造-岩层或构造-岩石为正式填图单位划分到岩组,有时可视情况细分到岩段或合并为岩群。从变质岩中划分出的古老深成侵

18、入岩,可能时按岩石谱系法进行单元划分。六、综合整理及编图(一)、综合整理要求矿区地质填图工作贯穿地质勘查的全过程,要根据勘查工作进展,不断进行综合分析研究1. 地质填图应逐日整理原始的现场编录资料(包括标本、样品和声像资料)补正文字记录,编制实际材料 图;2. 整理分析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野外用图着墨,各种地质现象的综合研究;3. 阶段性综合整理:已取得的地表填图资料结合矿区各类探矿工程取得的资料对矿体产状形态及构造特征进行研究。检查填图工作方法,手段使用的合理性;4. 编制阶段性填图工作小结,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下阶段填图工作计划和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内容;5. 矿区地质填图野外工作结

19、束后进行资料的系统整理,野外手图转绘成室内清图;6. 将矿区内完工的探矿工程投绘到室内清图上,工程中揭露到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界线、标志层、矿体界线、蚀变带、主要岩脉、断层等)对室内清图进行联接或修正,对重要的矿化蚀变带、构造带,控制不够的布置浅部工程进行揭露,使地表与地下工程资料吻合。随勘查工作进展,对矿区地质图逐步进行修正补充,直至勘查阶段结束,编出矿区地形地质图。(二)、矿区地形地质图的编制1、矿区地形地质图编制要求1、矿区地形地质图编制要求1.1矿区地形地质图是用以正确详细地表示,矿区的矿体(层)、矿化带或含矿层,一切岩层与岩体的产状、分布、大小,构造特征及相互关系,从而适当地表达或推

20、断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1.2矿区地质图地形底图用聚脂薄膜图,以防止图件伸缩;现在多用数字化图件。1.3矿区地质图比例尺根据勘查工作性质、矿种、矿床规模及复杂程度而定;一般金属矿床为1:10001:2000,大型沉积矿床为1:50001:10000;1.4矿区地形地质图应表示的主要内容:A:地形底图应有地形等高线、座标线、水系、主要厂房、桥梁、高压线路、主要交通线等;B:各种实测与推测地质界线,包括:断层线、地层、侵入岩、火山岩、矿体、矿化体、蚀变带、含矿层的地质界线及地层、矿体、断层、节理产状要素;C:矿区勘查剖面线,主要探矿工程;D:必要时附物化探异常等值线图;1.5根据地质图应表示的内容,

21、系统收集整理矿区已有资料;(二)、矿区地形地质图的编制2、矿区地形地质图编制2、矿区地形地质图编制2.1根据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地质观察路线,地质观察点结合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的地质界线、地质体,勾连地质界线,地质界线野外实地勾连,室内用“V”字形法则进行检查核对;地层的划分按实测地质剖面划分的填图单元,一般应划分到段或层。地质体一般图上宽大于1mm,走向大于1cm均应在图上表示,对矿体、矿化体可适当放大表示;2.2图上一般不表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但如矿区内大面积第四系覆盖,要编制矿区基岩地质图,揭去所有的第四系盖层时,则在图上所有穿过第四系的工程达到基岩的深度,工程揭露和物探方法推断的地质界线

22、应表示;2.3主要探矿工程及勘查剖面位置及编号的展绘;2.4为了反映矿区地质构造,垂直主要构造线和矿体走向切制1-2条地质剖面,附于地形地质图下方,剖面比例尺同地形地质图;2.5投绘物化探异常等值线图;2.6地形地质图左侧附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2.7图面整饰、编排图例、柱状图、剖面图花纹、图名、比例尺、图签、图廓、座标等。第二部分:矿产地质调查中地质第二部分:矿产地质调查中地质填图的规范要求填图的规范要求本标准是根据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参考有关矿区钻探、坑探、化探、采样、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等

23、有关规范、规定,结合地质勘查单位工作经验编写而成。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本标准起草人:黄与能、刘玉书、何 虹、赖贤友、李云泉、刘培林、李连生、钱光胜、杨世民、刘应平、张 萍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一、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实测矿区地质图比例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矿区地质图1:500000 - 1:250000 预查1:250000 - 1:50000 普查1:10000 - 1:2000 普查1:10000 - 1:2000 详查1:10000 - 1:2000

24、(1:500)勘探二、实测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实测地质剖面比例尺根据矿区地质图比例尺确定:矿区地质图实测地质剖面图勘探线剖面图1:25000 1:2000-1:1000 150001100001:10000 1:1000-1:500 12000150001:5000 1:500-1:200 12000150001:2000 1:200-1:100 11000120001:1000 1:100 150011000三、地质点与剖面编号地质点与剖面编号 地质点、实测剖面、录像、录音、磁带、磁盘、标本、样品,均用全矿区顺序编号。即: 矿区代号、类别号、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号码允许不连续、缺号,但不许有重号

25、。项目代号项目代号项目代号项目代号地质观察点D光盘GP古地磁标本GC植物化石标本ZH薄片b标本B相分析标本XF孢粉化石标本BF光片g单矿物分析样DF地质软力学试验标本DL自然重砂Z照片ZP组合分析样ZHX-射线衍射分析标本XR水系重砂SZ录音带LY定向标本DB差热分析标本CR人工重砂RZ录像带LX构造标本GB矿物测温标本KW基本化学分析样品H磁带CD形组分析标本XZ化石标本HB光谱分析样GP磁盘CP岩组分析标本YZ动物化石标本DH化学全分析样HQ四、矿区实测地质剖面矿区实测地质剖面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 实测地质剖面(简称实测剖面)和实测勘探线剖面。 (一)目的 为了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

26、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矿区填图前至少应实测12条完整的剖面。 (二)准备工作 1、 剖面位置的选择 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较好、构造较清楚或较简单、岩石变质或蚀变较浅、矿层(体)与围岩关系清楚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 2 、剖面踏勘 剖面线的位置基本选定后,应实地踏勘,了解露头出露情况,构造种类及形态,地层组合及岩性特征,侵入岩种类、分布、岩性及岩相变化、接触关系等;确定填图单元、标志层划分和位置、矿化带、含矿层或蚀变特征及位置、化石层位、主要构造性质、特征,重要标本、样品采集位置,剖面总体方位、工程揭露地段等。 3、编制实测剖面设

27、计书 实测剖面设计可单独编写,也可在项目工作设计中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剖面线位置、总体方向、工作量、完成期限、比例尺及精度,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规格、数量等。实测剖面比例尺可参照前表在设计中予以确定。实测剖面的分层精度可根据剖面的比例尺大小确定。凡在剖面图上宽度达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等,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也应将其放大到1mm表示。 (三)剖面测制 1、 测制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测制组一般由34人组成,包括组长、前后测手及作图员。组长由地质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含地质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剖面测

28、制技术工作。具体担任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地质记录;前后测手及绘图员,由技术员或地质工担任,主要负责测量剖面导线方位、长度、坡度、标注导线点、打桩、测量岩层产状、采样(标本)、绘制自然剖面图和剖面导线平面图。主干剖面(指完整的地质剖面)测制时,矿区所有技术人员都应参加。2、测制方法在剖面的起点处打入写有A0(A剖面)编号的木桩,后测手持测绳的端点站于A0处,前测手持测绳向剖面前进方向推进,在地形明显变化处或与A0点有一定距离处设置导线点1打入编号为1的木桩或用油漆在基岩上写上编号1。前测手用测绳丈量该导线斜长,前、后测手分别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均要求误差3内取平均值),并将上述测量数据记

29、录于剖面记录表中。以此类推,测制A01,12、23导线的斜长、方向、坡度(坡度角记录时,上坡为正、下坡为负)绘出剖面导线平面位置图,见图。在导线布置的同时,要求作剖面导线平面图和自然剖面图地形线。剖面导线平面位置图3、 绘制剖面导线平面图根据各导线的斜长和坡度,计算出各自的平距,然后在确定了正北方向的图纸上,按各导线方位角及平距将剖面位置绘制在矿区实际材料图上。如:03剖面导线已知:01斜长22m,方位角20,坡度1512斜长30m,方位角30,坡度2023斜长26m,方向25,坡度30根据公式:平距斜长坡度角余弦则:01平距22mCOS 1521.25m12平距30mCOS 2028.19m

30、23平距26mCOS 3022.52m依次将上述各导线按方向及平距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即成剖面导线平面图,见图。 4、 绘制自然剖面图地形线 在剖面导线平面图的基础上,按各导线点相对标高和比例尺及地形地貌特征,将导线徒手勾绘为较园滑的地形线。即成为自然剖面图地形线。见图。 5、分层 仔细观察导线附近出露的基岩,根据比例尺及矿区的实际要求,按野外地质标志将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具明显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地质体的地层或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岩性层或岩相带等,作为描述、反映矿区地层特征的基本组成部分。6、剖面投影投影方法有:铅直投影法、直接读数投影法和产状投影法。a)铅直投影法或直接读数投影法

31、一般用于剖面地形线和分层界线的投影上。见图。图中:A23导线,坡度与地形坡度一致,地形线不需投影,J1与J2界线直接与导线相交,交点在导线上读数(5m、13.2m)即为界线位置。A34导线地形线形态变化较大,J31、J41分别为界线点J3、J4在导线上的垂直投影点,上述投影点在导线上读数点与地形线上的铅直高度为点的实际位置。b)产状投影法用于在导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测量产状和采集的标本、样品等的投影。作法是将测量出的产状和采集的标本、样品,按岩层走向或倾向方向投影到导线上,并在导线相应的地形线上标注。 7、记录 剖面测制中,应将实测的数据和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在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中,实测地质剖面记

32、录表见附录B 表B.1。表中的分层地质描述部分应记录: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矿物成分、风化、其他物理特征、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岩(矿)脉、地质构造、标本、样品采集等内容。对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可作素描图或照相(见附录B表B.2)。 8、物化探工作 视需要开展物化探工作,物化探工作应与剖面测制同时进行,如岩石化学剖面测量(原生晕)等。 9、地物地貌标注 剖面通过的居民点、水系、地形制高点、重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可视需要选择性的标注在剖面图上或导线平面图上。 (四)野外资料整理 剖面测制资料必须当天整理,避免造成资料积压、混乱或出错。 1、文字记录 文字记录应当表述清楚、数据准确,语

33、句通顺,层次分明。文、图、样品应对应吻合,数据着墨。 2、自然剖面图 应核对、完善自然剖面图。 3、标本、样品整理 应整理标本、检查样品,按附录B中表B.18“标本登记表”的要求逐一登记,确认无丢失、无遗漏后,填写岩矿与测试样品送样单,及时送实验室鉴定和化验。 (五) 剖面图的室内绘制 室内绘制剖面图的方法有展开法和投影法。 1、 展开法 当导线方向变化不大时,用展开法绘制剖面图。将各次所测的不同方向的导线,按其斜距和坡度角依次连接。在每一导线的起点标注导线方位角,分层等位置就是野外投影在导线上的斜距读数,导线上的倾角按换算后的视倾角绘制。但产状为实测倾向、倾角,见图。 展开法绘制剖面图时,下

34、方的导线平面图意义不大,成图时可以省略不绘。2、 投影法导线方向多变、转折点较多时,用投影法(一次投影)绘制剖面图。首先在图纸的下方,绘出一条代表剖面总体方向的水平投影基线,然后把各种地质要素标绘在这条基线的相应位置上,构成路线地质图。当导线方向变化不大时,可将路线地质图上地质界线与导线交汇点直接投影在剖面图上进行剖面绘制。如:实测导线01斜长20m,方向31,坡度+5导线12 斜长15m,方向29,坡度8导线23 斜长21m,方向30,坡度10导线34 斜长16m,方向31,坡度6总剖面方向为30根据各导线斜长和坡度,计算得出各导线平距和导线两端高差。导线01平距20Cos519.92m,高

35、差20Sin51.74m导线12平距15Cos814.85m,高差15Sin82.09m导线23平距21Cos1020.68m,高差21Sin103.65m导线34平距16Cos615.91m,高差16Sin61.67m依据上述数据绘制成剖面图,见图所示。一次投影法绘制剖面图及导线平面图一次投影法绘制剖面图及导线平面图路线地质图是根据导线计算的平距和方向所绘。根据各地质要素在剖面导线上的斜距,计算为平距后,绘于导线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地质界线则绘出走向线或分层界线,其它地质内容(如产状、标本等),按规定的图示标注在平面图上。(六) 地层厚度计算地层厚度按各导线分层进行计算。厚度计算公式:D L

36、(SinCosSinCosSin)式中D:地层真厚度(m)L:导线斜距(m):岩层真倾角():地形坡度角():剖面导线与地层走向线的锐夹角()(注:当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公式中用加号计算;当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公式中用减号计算。)例如:某实测剖面中某段导线记录如下:导线23,斜距25m,方向35,坡度+1005m:砂岩523m:白云质灰岩,产状200/60(20m处)2325m:泥岩计算白云质灰岩层厚度:L23518m,60,10, 走向110方向35代入公式 D 18(Sin60Cos10Sin75Cos60Sin10) 13.27m (七) 实测剖面图的内容 1、 实测剖面图的图面内容

37、 实测剖面图上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剖面图、平面图及责任签等(见附录A 图A.1)。作图时,剖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在剖面图的右边。剖面图自左至右总体方位应小于180。如果有物化探工作,其曲线图可视情况放在实测剖面图的上方或单独成图。 2、 实测剖面图上的主要内容 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岩性、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及标本、样品编号、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如图所示)。如有放大素描图应在剖面上方绘制并用箭头指示位置

38、。岩相证据3、 导线平面图上的主要内容方位、导线(长度以平距计)和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如图8a 所示)。 (八) 综合地层岩矿体柱状图 1、 编制综合地层岩矿体柱状图 在实测地质剖面工作(野外测制、文字图件整理、标本样品测试、地层厚度计算、作剖面、平面图等)全部完成后,应对测制的若干剖面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矿区综合地层岩矿体柱状图。 2、 综合地层岩矿体柱状图的内容 比例尺(能表达地层、岩体和矿体结构基本特征)、图例(采用矿区统一图例)、地层时代、地层名称、地层符号、分层号、分

39、层厚度、岩层厚度、柱状图(用规定的线条、花纹符号表示不同的地层岩体、矿体及其接触关系)、简单岩性描述(注明有代表性的样品、标本、化石和矿产)、责任签等。见附录A中图A.2。系牙形 带层号石厚度岩性结构构造泥粉砂三叠系Cm312130482918284444455102327d27c27b27a262524e24d251.40.3ma250.70.3Ma二叠系NiCaCrSrBaRbThPb01530 40600204060800204060800150300 450600 0601201802400408012016005101520020406080(九)实测剖面小结(九)实测剖面小结实测剖

40、面工作结束后,应编写剖面小结,内容如下:一、前言叙述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测量方法;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单位、主要工作人员;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及样品数量等。二、地质成果1、区域地质:简述测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特征。2、地层:依地层年代由新至老对剖面进行分层叙述。每一时代中地层可按地层组合单位叙述其组合特征,再按不同岩性分层或填图单元详述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及标志层特征和分层的识别标志。3、岩浆岩:岩浆岩形态、产状、岩性(岩相)组合、穿插关系、接触蚀变类型及矿化情况。4、构造:包括断裂及褶皱,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

41、模、形态、产状、对地层或矿层破坏,以及控矿特征等。5、矿产:含矿层、矿体及矿化线索应作详细叙述。6、新发现、新进展及新认识。三、存在问题及建议编写剖面小结时,不同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剖面小结的内容作适当调整。 (十) 实测剖面应提交下列资料 a)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b)标本、样品登记表 c)实测地质剖面图 d)综合地层-岩矿体柱状图 e)音像记录表 f ) 岩矿石标本、样品及送样单 g)鉴定及测试成果 h)实测剖面小结(十一)实测勘探线剖面(十一)实测勘探线剖面1、 矿区勘探线剖面布设布设矿区勘探线剖面时,应照顾到矿区各地段或相邻矿区,勘探线剖面应尽可能垂直矿体(带)走向、等间距布设,也可根

42、据实际情况布设为放射状或网格状,主要控制矿体的探矿工程应沿勘探线布置。2、 勘探线地形剖面测制勘探线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主要地质界线(如矿体顶底板界线、重要断层线等)必须用仪器定位。勘探线的端点要埋设水泥桩,水泥桩要编号并测量位置坐标(X、Y、Z)。3、 勘探线剖面的内容勘探线剖面要反映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间距及相关关系,样品分布与品位,从而反映矿区勘查工程对矿体的控制程度、矿体形态、产状及变化特征,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及各类资源储量分布的合理性。内蒙古东升庙矿床勘探线剖面图内蒙古东升庙矿床勘探线剖面图内蒙古炭窑口矿床勘探线地质剖面图五、地质填

43、图地质填图 (一) 目的任务(一) 目的任务 1、 110000125000 地质填图(以下简称填图)的目的任务是: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床(区)远景。 2、 1500011000 填图的目的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查明矿体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提供矿区基础地质资料。 (二) 准备工作(二) 准备工作 1、 设计编写阶段的准备工作 (1) 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 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应收集的资料

44、主要包括: a)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1500001250000)地质图也应收集。 b)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c)测区内褶皱、断裂的分布、形态特征、规模、性质、产状以及对岩(矿)层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的资料。 d)测区地形图(应与填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资料。如果收集不到与矿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或新测地形草图。 e)测区内物化探、重砂、航遥解释等资料。 (2) 确定填图比例尺 依据矿区的勘查程度及范围大小、地质复杂程度、矿体

45、形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区填图比例尺。 (3) 确定填图范围 a)110000125000填图范围,一般在矿区外围有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地质体及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发现或圈定的综合异常地段。 b)1100015000填图范围,通常为矿区或矿段(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探矿工程集中布置的地段应位于填图范围的中部。 2、 填图准备工作 (1) 准备矿区地形图 矿区地形图可以收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矿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 (2) 踏勘 针对拟定的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矿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地质、水文

46、、物化探、测量等工种的主要人员,对测区进行踏勘和实测剖面,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填图单元、统一野外岩矿石命名、统一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 (3) 人员组成 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应由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 (三)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三)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 观察路线布置 填图工作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将实测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断层线、侵入体界线、矿层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绘到手图上,再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渐展开。 (1) 穿越法填图 以手图上实测剖面线为起点,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的观察路线距离,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观察路线。观察路线要根据填图精度

47、和基岩出露情况考虑点距和线距,见图。 (2) 追索法填图 选择标志层、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主要断层(或断裂带)等,采用沿走向追索填图。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和了解变化情况,见图。 2、 地质点布置 (1) 地质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 a)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

48、布置的观察点。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2)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a)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见表。b)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c)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地质界限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限的有效控制。每平方千米地质点数(个)填图比例尺地质界线上的点距(m)构造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复杂11000010

49、0200406080150005010080120150120002050160240300110001025320480600 3、 地质点定位 (1) 现场标注点位 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桩)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找点。 (2) 测量坐标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实心园点()和空心小圈()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的地质点,并标注点号。 (3) 精确定位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一般的做法是

50、: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4、 地质点记录 在地质点测量到的坐标数据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都要记录在地质点记录表中(表式及内容见附录B中表B.3)。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附录B中表B.2的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 (1) 矿区名称:用矿区代号(在矿区设计中规定)表示。 (2) 点号:指地质点编号。一个矿区如果两个填图组最好一组用单号D1、D3、D5,另一组用双号D2、D4、D6。 (3) 位置:GPS 的定位坐标及明显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 (4) 地质点性质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

51、等。 (5) 路线地质 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 表示1 号地质点到2 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但必须: a)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 b)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 c)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 d)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必要时可作路线剖面图或平面图表示地质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6) 地质描述 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叙述。内容主要有: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名称、岩石

52、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穿插关系;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7) 岩矿石标本、样品编号 地质点及沿途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在露头和手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注和编号 5、 地质界线勾绘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地质界限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

53、用虚线表示。 (四) 野外资料整理(四) 野外资料整理 野外填图中形成的文字、图、实物等资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后累计整理。 1、 文、图、实物资料的核对 整理文字记录、手图、实物(标本、样品、照像)资料时,应核对点号、层位代号、标本及样品编号、位置及各种数据等,确认无误后,再分别进行整理。若发现问题,必须到野外核实,方能补充和修正,不允许回忆补充修正。 2、 地质点记录表的整理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是否齐全,文字是否通顺、有无错漏字、用语是否准确;素描图是否需要完善;检查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3、 手图整理 检查手图中的地质点、观察路线、产状、填图单元代号、标本、样品

54、、照片等位置、数据以及界线勾绘有无错漏,确认无误后着墨。 4、 编制实际材料图 (1) 用与手图同版的、未折叠、无皱纹、无缺损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手图中填绘的全部内容(地质点、路线地质、标本、样品、产状、已施工工程、各种地质界线、断层线等的位置、编号、代号)转绘到底图上,加上图框、图名、图例(按矿区统一图例)、比例尺、责任笺等,形成实际材料图(样式见附录A 图A.8)。实际材料图应在野外填图过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证填图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争议等问题能在野外得到弥补、修正和统一。 (2) 实际材料图转绘方法与要求 首先丈量手图上地质点及其它内容的坐标数据,然后依据手图上各点的位置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

55、(也可以用灯箱透视将手图上的内容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展绘过程中做到: a)按坐标方格网,依一定顺序逐个进行; b)先用铅笔展绘,待自检和组内检查无误后,再上墨。对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的推测地段不要急于上墨,要等证据确凿后再上墨; c)在展绘点丈量坐标时,要对手图经野外使用、折叠出现的图纸收缩误差进行平差处理,将误差消除在每个方格网中,避免产生累计误差。(五) 地质填图应提交的资料(五) 地质填图应提交的资料1、资料清单a)地质观察点记录表b)音像记录表c)标本登记表d)地质填图工作总结e) 实际材料图f ) 岩矿石标本(实物)及送样单g)鉴定及测试成果h)地质图(反映填图阶段成果)2、 地质填图

56、工作总结的内容a)概况: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完成实物工作量;b)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c)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变质岩、岩浆岩、矿床;d)结语: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意见。六、数字化填图简介GPS定位GPS定位信息GPS实时空间定位实例实时空间定位实例P过程过程R过程过程B过程过程D3645P2mP2q路线地质调查路线地质调查PBR过程过程路线地质调查路线地质调查PBR过程过程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路线小结路线信手剖面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照片自动挂接与显示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57、) 研究现状简介素描图自动挂接与显示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输出野外记录本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地质路线与地质点检索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地质连图工具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1/5万地质图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野外实测剖面数据采集导线测量库导线测量库地层分层库地层分层库信手剖面信手剖面样品检索样品检索采样与观测记录采样与观测记录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野外实测剖面数据采集自动生成描述框架自动生成描述框架多级字典多级字典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

58、AP) 研究现状简介剖面可视化管理剖面可视化管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剖面数据管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剖面照片管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剖面数据计算与绘图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剖面自动生成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RGMAP) 研究现状简介剖面柱状图自动生成第三部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第三部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一、地质草测图存在的问题(一)、草测图不是草草测,只是工作程度的放稀。(二)、草测图除了工作程度放稀外,其它必须按正规测图要求 进行。二、填图中注意对构造岩的识别(一)、构造岩分类岩类岩石

59、名称粒径(亳米)(破碎、磨细部分)结构构造力学性质构造角砾岩类构造角砾岩构造圆化角砾岩压扁角砾岩2角砾状砾状角砾状构造砾状构造碎裂岩类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2-0。220。20。20。02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碎粒结构块状构造压性、压扭性、张性、张扭性糜棱岩类糜棱岩化岩类糜棱岩超糜棱岩0。02变余结构、碎裂结构、糜棱结构糜棱结构超糜棱结构眼球状构造、透镜状构造、眼球纹理构造、木纹构造、波纹条带构造压性、压扭性千糜岩类千糜岩化岩石千糜岩0。02糜棱结构显微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千糜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压性、压扭性玻状岩类波状岩(假熔岩)超糜棱结构、隐晶质结构假流纹构造压性、压扭性构造片状岩类如;片状石英岩构造绿片岩

60、显微花岗变晶结构显微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透镜状构造、糜棱片状构造压性、压扭性二、填图中注意对构造岩的识别(二) 糜棱岩(二) 糜棱岩1、在糜棱岩野外编录中,对糜棱岩的识别应以国际通用定义为准,即采用彭罗斯(ponrose)会议标准,对于过时的糜棱岩概念(指七十年代以前)应摒弃。2、糜棱岩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粒径减小具有强化叶理和线理;分布在相对狭窄的带内。凡符合上述特征的岩石就是糜棱岩,凡糜棱岩都是韧性变形的产物。3、糜棱岩的粒径减小(或颗粒细化)主要指颗粒的相对减小(细化)。粒径减小有如下几种情况从剪切带边部向中心,粒径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糜棱岩相对于与其对应的正常的未变形岩石具有相

61、对细的粒度;基质矿物相对于矿物类型相同的残斑具有相对的粒径减小;糜棱岩中矿物粒径相对于其内的残留岩块具有相对小的粒径。因此,糜棱岩中的颗粒细化实质上是相对细化。4、糜棱岩中强化叶理和线理是指糜棱岩发育有面状和线状构造,糜棱岩中的线理是指拉伸线理,即糜棱岩叶埋面上矿物具有定向排列或拉伸。定向排列或拉伸的矿物可以是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等。在某些情况下,线理是否存在是区别糜棱岩与正常片麻岩最关建的标志之。5、糜棱岩带可以小到几cm宽,大到,几十公里宽,不过从总的特征来看,糜棱岩具有带状分布特征。6、糜棱岩除具有上述三个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其它现象,这些现象也是鉴别糜棱岩的辅助标志。三、填图中注意对小脆性构造的识别(一)、填图中注意小脆性构造的识别(二)、填图中注意小脆性构造对地(岩、矿化)层连续性的破坏和位移。如有错误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如有错误之处,请多指教,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