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宪法解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8241126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宪法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节宪法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节宪法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节宪法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节宪法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宪法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宪法解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宪法解释宪法解释一、宪法解释的概念、对象、性质、特征、一、宪法解释的概念、对象、性质、特征、意义和功能意义和功能1、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实施、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宪法精神和原则,依照一定的程序,过程中,根据宪法精神和原则,依照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所做的理解、说明和分析。限所做的理解、说明和分析。有学者认为,宪法解释包含三个方面的含有学者认为,宪法解释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宪法条文的意义;义:一是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宪法条文的意义;二是对引起宪法争议的具

2、体案件,适用宪法条文二是对引起宪法争议的具体案件,适用宪法条文予以解决;三是从宪法条文的体系和关联性上,予以解决;三是从宪法条文的体系和关联性上,阐明宪法条文的意义。阐明宪法条文的意义。2、宪法解释的对象:、宪法解释的对象:宪法条文是宪法解释的形式对象,宪法规宪法条文是宪法解释的形式对象,宪法规范是宪法解释的实质内容,对宪法原则、宪法结范是宪法解释的实质内容,对宪法原则、宪法结构和功能的解释是宪法解释的重要内容。构和功能的解释是宪法解释的重要内容。3、宪法解释的性质:、宪法解释的性质:(1)法律实证主义者的客观说,这种观点)法律实证主义者的客观说,这种观点认为制宪者的意图是宪法解释的唯一目标,

3、因而认为制宪者的意图是宪法解释的唯一目标,因而主张按照宪法的原意,通过对宪法条文的逻辑推主张按照宪法的原意,通过对宪法条文的逻辑推理,达到绝对客观的宪法解释。所以这又被称为理,达到绝对客观的宪法解释。所以这又被称为是对宪法的是对宪法的“发现发现”,是对宪法原初含义的重新,是对宪法原初含义的重新“发现发现”。(2)自由主义法学派的主观说,这种观点)自由主义法学派的主观说,这种观点认为对宪法解释起决定作用的是解释者的主观意认为对宪法解释起决定作用的是解释者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判断,具有高度原则性和概括性的宪法图和价值判断,具有高度原则性和概括性的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空白只能通过解规范与社会

4、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空白只能通过解释者的主观创造来补充,因而把宪法解释视作释者的主观创造来补充,因而把宪法解释视作“造法造法”而非而非“寻法寻法”。这种解释的主观性是不可。这种解释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是为实现社会正义服务。避免的,是为实现社会正义服务。(3)折中说。这种观点认为宪法解释既)折中说。这种观点认为宪法解释既不可能绝对客观,也不应成为解释者的主观不可能绝对客观,也不应成为解释者的主观“恣意恣意”,只能寻求一种相对客观的解释。,只能寻求一种相对客观的解释。为了防止解释者滥用宪法解释权而损害宪法为了防止解释者滥用宪法解释权而损害宪法与宪政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就必须约束解释与宪政的稳定性和权

5、威性,就必须约束解释者的主观性具体的约束方法可以包括制宪者者的主观性具体的约束方法可以包括制宪者意图的约束、宪法基本精神的约束、客观的意图的约束、宪法基本精神的约束、客观的历史进步方向的约束、解释规则的约束,等历史进步方向的约束、解释规则的约束,等等。等。目目前前,折折中中说说已已经经基基本本上上成成为为学学术术界界的的通通说说。一一般般而而言言,解解释释宪宪法法规规范范时时,首首先先应应当当对对宪宪法法规规范范本本身身的的客客观观含含义义进进行行探探索索。只只有有在在明明确确了了其其客客观观含含义义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才才能能检检验验宪宪法法规规范范的的客客观观含含义义是是否否与与社社会会的的

6、现现实实要要求求相相一一致致。如如果果两两者者不不一一致致,解解释释者者也也只只能能在在综综合合考考虑虑宪宪法法的的规规范范性性和和现现实实性性之之间间的的冲冲突突之之后后,才才能能决决定定作作出出何何种种与与宪宪法法规规范范的的客客观观含含义义不不同同的的解解释释。当当然然这这种种不不同同应应当尽可能少。当尽可能少。4、宪法解释的特征:、宪法解释的特征:(1)宪法解释的规范性,这是指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规范性,这是指宪法解释具有法律规范普遍适用的规则特征。具有法律规范普遍适用的规则特征。(2)宪法解释的被动性,这是指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被动性,这是指宪法解释因具体案件或根据有关机构的请求而启

7、动解释的因具体案件或根据有关机构的请求而启动解释的程序。从各国宪法解释的实践来看,只有在涉及程序。从各国宪法解释的实践来看,只有在涉及到宪法条文如何具体适用到特定案件时,才发生到宪法条文如何具体适用到特定案件时,才发生宪法解释的问题。宪法解释通常因为解释一个具宪法解释的问题。宪法解释通常因为解释一个具体的案件牵涉到的宪法问题而发生,解释机关遵体的案件牵涉到的宪法问题而发生,解释机关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使得宪法解释具有附带性与循不告不理的原则,使得宪法解释具有附带性与被动性。被动性。(3)宪法解释的中立性,这是指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中立性,这是指宪法解释者应当受其解释结果的支配,以中立的而非主观

8、者应当受其解释结果的支配,以中立的而非主观意志来解释宪法。如果解释者在具体的案件中援意志来解释宪法。如果解释者在具体的案件中援引了某项原则,那么在未来类似的案例中也应适引了某项原则,那么在未来类似的案例中也应适用同样的原则,这样可以将解释者进行任意解释用同样的原则,这样可以将解释者进行任意解释的风险限制到最低的程度。的风险限制到最低的程度。(4)宪法解释的适应性。这是指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适应性。这是指宪法解释不受已有解释意见的拘束,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变不受已有解释意见的拘束,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作出新的解释。化而作出新的解释。5、宪法解释的意义、宪法解释的意义(1)对宪法制定时没有明确的问题

9、予以明)对宪法制定时没有明确的问题予以明确化、具体化。确化、具体化。(2)对宪法中的原则性规定予以明确。首)对宪法中的原则性规定予以明确。首先,宪法具有高度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从而先,宪法具有高度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宪法的条文离不开必要的解释以明确其具决定了宪法的条文离不开必要的解释以明确其具体的含义。其次,宪法条文大多采用开放式的语体的含义。其次,宪法条文大多采用开放式的语言,以便通过宪法解释的形式,赋予条文新的含言,以便通过宪法解释的形式,赋予条文新的含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宪法条文中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宪法条文中使用了一些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必须结合具体

10、案使用了一些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必须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与情况进行解释,才能有效地进行适用。件事实与情况进行解释,才能有效地进行适用。(3)对与宪法相关的惯例和实践进行阐释)对与宪法相关的惯例和实践进行阐释和说明,以适应实际所需。在各国的宪政实践中,和说明,以适应实际所需。在各国的宪政实践中,都存在着文本宪法和现实中的都存在着文本宪法和现实中的“活宪法活宪法”的差距。的差距。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一些宪法没有明文规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一些宪法没有明文规定,或者与宪法规定在形式上存在差异的情况,都需或者与宪法规定在形式上存在差异的情况,都需要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进行弥补和确认。要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进行

11、弥补和确认。(4)宪法的修改有严格的限制,在宪法修)宪法的修改有严格的限制,在宪法修改的条件不具备但又需要使宪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改的条件不具备但又需要使宪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时,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要解决的新情况时,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对宪法条文进行明确、补充和发展。这是各国宪对宪法条文进行明确、补充和发展。这是各国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法发展的重要方式。美国宪法从美国宪法从1787年通过以来,至今只有年通过以来,至今只有26条修正案。其中条修正案。其中1791一次性通过了一次性通过了9条修正案,条修正案,就是普遍称为的就是普遍称为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美国主要是通过,美国主要

12、是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在法院的判例中),发展、补宪法解释的方式(在法院的判例中),发展、补充宪法的规定,使宪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充宪法的规定,使宪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需要。(5)宪法解释是宪政实践的基础。宪法之)宪法解释是宪政实践的基础。宪法之所以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法的地位,并不是仅仅所以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法的地位,并不是仅仅因为宪法文本宣称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是基于因为宪法文本宣称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是基于社会共同体的广泛认同和共识。宪法解释是宪法社会共同体的广泛认同和共识。宪法解释是宪法的一个重要渊源。的一个重要渊源。6、宪法解释的功能、宪法解释的功能(1)阐释宪法精神和条文

13、中的疑义,明确)阐释宪法精神和条文中的疑义,明确宪法给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保障宪法实施;宪法给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保障宪法实施;(2)补充宪法不完备之处;)补充宪法不完备之处;(3)统一解释国家的法律,以便进行违宪)统一解释国家的法律,以便进行违宪审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保障宪法的权威和最审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保障宪法的权威和最高法律效力;高法律效力;(4)适应社会发展,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适应社会发展,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二、宪法解释的机构二、宪法解释的机构1、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具有最终解释宪法的职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具有最终解释宪法的职责,是宪法解释的最高机构。总统、国会可以按照他

14、们对宪是宪法解释的最高机构。总统、国会可以按照他们对宪法的理解来行使权力。联邦各级法院也都可以在判决有法的理解来行使权力。联邦各级法院也都可以在判决有关案件中解释宪法。关案件中解释宪法。2、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和宪法委员会都负有解释、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和宪法委员会都负有解释宪法的职责。宪法的职责。3、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具有最终解释权。但也并、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具有最终解释权。但也并未完全排斥其他法院在诉讼中可以对宪法解释的权力。未完全排斥其他法院在诉讼中可以对宪法解释的权力。4、英国:议会解释宪法并承担违宪审查的职责,、英国:议会解释宪法并承担违宪审查的职责,但普通法院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不成

15、文宪法进行解但普通法院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不成文宪法进行解释。释。5、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最终解释权;最、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最终解释权;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其他国高人民法院;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其他国家机关。家机关。三、宪法解释的方法三、宪法解释的方法1、文本解释法,与结构解释法。、文本解释法,与结构解释法。文本解释法是指以宪法条文的文字和词组为基础,文本解释法是指以宪法条文的文字和词组为基础,结合宪法条文的上下文,对宪法条文的含义,做狭隘的、结合宪法条文的上下文,对宪法条文的含义,做狭隘的、精确的解释。结构解释法,是指根据宪法确立的规范结精确

16、的解释。结构解释法,是指根据宪法确立的规范结构体系,寻找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是否相互抵触构体系,寻找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是否相互抵触或者互为补充,结合宪法条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推理。或者互为补充,结合宪法条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推理。2、原旨解释法,或称历史解释法。、原旨解释法,或称历史解释法。原旨解释法,是指根据在宪法制定或者修改的过程原旨解释法,是指根据在宪法制定或者修改的过程中要实现的目的为基础,对宪法条文的含义进行解释。中要实现的目的为基础,对宪法条文的含义进行解释。历史解释法,是指根据制宪者的意图,从制宪历史的角历史解释法,是指根据制宪者的意图,从制宪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宪法,通过寻求

17、条文的原初意图和演进发展,度来理解宪法,通过寻求条文的原初意图和演进发展,来分析宪法条文的原来含义,以避免解释者任意主观的来分析宪法条文的原来含义,以避免解释者任意主观的解释。解释。3、目的解释法,与价值解释法。、目的解释法,与价值解释法。目的解释法,是指对宪法上空白或有漏洞的部分,目的解释法,是指对宪法上空白或有漏洞的部分,依照宪法的基本精神和意图,参照基本原则或者先例进依照宪法的基本精神和意图,参照基本原则或者先例进行的类推解释。又称漏洞补充。行的类推解释。又称漏洞补充。价值解释法,是在具体案件中援用宪法确立的基本价值解释法,是在具体案件中援用宪法确立的基本价值,进行价值判断。又称价值补充

18、。价值,进行价值判断。又称价值补充。4、先例解释法。又称判例解释法,是指援引已有、先例解释法。又称判例解释法,是指援引已有的宪法解释案例对宪法的条文进行解释。的宪法解释案例对宪法的条文进行解释。5、平衡法。是指解释者通过鉴别、评估和比较宪、平衡法。是指解释者通过鉴别、评估和比较宪法保护的各种价值,特别是相互对立或竞争的价值,来法保护的各种价值,特别是相互对立或竞争的价值,来确立宪法条文含义的方法。确立宪法条文含义的方法。在现实的解释中,往往不会只采用以上方法中的一在现实的解释中,往往不会只采用以上方法中的一种,而会根据情况,综合地采用其中若干种方法。种,而会根据情况,综合地采用其中若干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