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8216571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5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存悌)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ppt(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阴阳辨诀的重大意义张存悌火神派最基本的学术观点是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郑钦安所谓“发病损伤各有不同,总以阴、阳两字为主。”因此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为此首先要识别阴阳,内经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然而如何识别阴阳,从来都是一个大问题,郑钦安说:医学一途,最难于识阴阳。张景岳说:“伤寒纲领,惟阴阳为最,此而有误,必致杀人。”陈修园则谓:“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己;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己。”可见辨清阴阳的重要意义。 为了辨识阴阳,郑钦安总结了“辨认阴虚、阳虚要诀”,亦即“阴阳辨诀”,作为辨认阴证、阳证的纲领,又称之为阴阳实据、“辨认阴虚阳虚

2、之切法”。他非常重视这个辨诀,临床认症,每次都强调以此为准,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挈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医法圆通卷一)现在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阴阳辨诀,为简明起见,本人综合郑氏论述,按“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为纲,将其归纳如下:阳虚:舌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强调舌润滑不燥。脉脉浮空或细微无力。神目暝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色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口气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二便必自利。阴虚:舌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脉脉息有神,六脉长大有力。神其人烦躁,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色面目唇口红色。口气口臭气粗,口渴饮冷

3、,饮水不休。二便尿黄便秘,二便不利。两相对比,确如郑氏所说,“阴阳二症,判若眉列”。 这一阴阳辨诀,等于给了我们衡量阴阳的两把尺子。即使用高校讲义衡量,阴阳辨诀都没有出格的地方,阴证什么样,阳证什么样,舌、脉如何,气色如何,哪本讲义都这么讲,绝非火神派标新立异,更未离经叛道,我们说它是中医正统正脉,也正因为这一点。承认了这一点,下面的立论就有了基础。那么,这一阴阳辨诀有什么意义?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用郑钦安的话说,掌握了阴阳辨诀,“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毕生研究火神派的唐步祺先生称赞郑氏“阳虚阴虚辨证纲要阳虚阴虚辨证纲要最切最切实用。实用。”确为心得之语! 本人体会,学习火神派,首先

4、分清了阴阳,辨明了真假,才真正会看病了,有登堂入室之感,治病也有信心了,这是学习掌握了阴阳辨诀后才发生的质的变化。也是学习火神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从4个方面谈谈阴阳辨诀主要是阳虚辨诀的重要性,因为火神派最注重、最擅长阳虚的辨治。 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临床上见到“满身纯阴”之证,证候单纯,辨识并不困难。关键是阳虚之证有很多变化,引发诸多假热之象,甚至“肿痛火形”,如口疮、牙痛、咽炎、发热、皮肤病等,“多有与外感阳症同形”,“往往称为阴虚火旺”,极易惑人。明陶节庵称:“自然阴证人皆可晓,及至反常则不能矣。如身不发热,手足厥冷,好静沉默,不渴,泄利腹痛,脉沉细,人共知为

5、阴证矣。至于发热面赤,烦躁不安,揭去衣被,饮冷脉大,人皆不识,认作阳证,误投寒药,死者多矣。”他说的“自然阴证”当指纯阴之证,“及至反常”则指见有阴火之症。刘渡舟教授亦说:“少阴寒盛之极则有格阳之变,而见反常之象,往往使人难以辨认。”总之是“三阴上逆外越”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变证百出”。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郑钦安勘破阴霾,辨伪存真,称之为阴火。这才是其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唐步祺先生评曰:“郑氏所特别指出而为一般医家所忽略的,是阴气盛而真阳上浮之病。”当系指阴火而言。辨认阴火亦唯有阴阳辨诀可恃。让我们重温“钦安用药金针”:“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

6、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这段话堪称郑钦安全部著作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段论述,在其著作的标题中冠以“钦安”字体者,仅此一例。归纳了他对阴阳辨诀的精辟认识,其玄机在于:在阴证前提下(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

7、一切诸症,一概不究”,不被这些假热、假象所迷惑,一律专主扶阳;反之,专主益阴。这里这里“一切诸症,一概不究一切诸症,一概不究”,是勘破阴火的八字,是勘破阴火的八字箴言,当然也是贯彻阴阳辨诀的心法。照此用药,箴言,当然也是贯彻阴阳辨诀的心法。照此用药,无论阴证阳证,疗效是两个无论阴证阳证,疗效是两个“百发百中百发百中”,说得何,说得何等坚定自信!此老这一等坚定自信!此老这一“考究多年考究多年”的的“用药真机用药真机”,就是建立在阴阳辨诀、八字箴言的基础上。,就是建立在阴阳辨诀、八字箴言的基础上。 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举例为证:举例为证: 李某,男,55岁,干部。口腔、舌

8、边、嘴唇溃疡反复发作3年,此起彼伏。伴有鼻腔燎灼感,咽痛色红,偶有耳鸣时胀或目赤,胃时胀痛,便粘,尿黄,舌淡胖润,脉浮滑无力寸弱。患者系中医“票友”,早年患过肺结核,素来研究中医,自以滋阴之品多方治之不效,经人介绍来诊。告以诸症所示皆阳虚而非阴虚,滋阴治法是南辕北辙。此乃阴火上僭,所现五官肿痛火形皆系假火,当以温潜治之,处以潜阳封髓丹加味:砂仁25 g ,附子30 g,龟板10g,黄柏15 g,肉桂10g,炮姜20g,牛膝15g,磁石30g,麦芽30g,茯神30g,炙甘草30 g。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7剂后口舌、嘴唇溃疡及咽痛均消失,余症亦减,自觉精力增加。患者述称,

9、战战兢兢的服用热药,未料效果这样好,守方调理半月,诸症若失,以附子理中丸善后。本人曾提出“头面五官多阴火”的观点,即头面五官症现肿痛火形者,多属阴盛逼阳上浮所致,尤其久病、久治不愈者,绝少阴虚阳热所致。既如本例目舌口鼻耳和咽喉等五官皆现肿痛火形者确属典型,其症此起彼伏,缠绵不愈,与阳虚体质固然有关,屡服滋阴之药亦脱不了干系。 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口苦,一般都按心火论治,五味中苦味属心,亦为少阳病主症之一。多从少阳证用柴胡剂,或者清心泻心之剂。曾治侯某,男,40岁。口苦半个月,没精神,容易发怒,余无异常。形瘦,自幼手足发凉,畏冷,经营鲜蘑,偶尔需要出入冷库。舌淡胖润,苔

10、略黄,脉左沉关浮,右弦滑寸弱。辨为阴盛阳浮,处以大回阳饮:附子30g(先煎1小时),炮姜30 g,炙甘草60g,肉桂10g,7剂。复诊:口苦显减,手足凉已温,精神转旺。附子增为45g,另加红参10g,生麦芽30g,10剂。3个月后,妻子因病来求治,谈及侯患口苦未发。 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一、辨认阴火的八字真言 目干涩案:协和医院王某,女,56岁。病理专家,长期用眼看病理片,患干燥综合症,目干涩流泪,红赤,自称“凡有粘膜处皆干燥”,迄用激素、明目地黄丸等,口疮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畏冷,下肢水肿,舌尖红,脉沉滑寸浮。用黄元御乌肝汤,附子30g,效果很好。曾治眼睛干涩病人十几例,用此方即茯苓四逆

11、汤加味,均取得满意效果。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辨认阴火的照妖镜。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辨认阴火的照妖镜。 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当前,中医最主要的通病在于“中医西化”,表现为跟着西医的诊断走,搞对号入座,将西医的指标如白细胞、体温、血压、血糖值等机械的理解为阴虚阳亢、湿热、热毒等,施以清利、寒凉、滋阴之法,结果离题太远,甚至南辕北辙,疗效不得而知,说到底是中医西化的毛病在作怪。受温病派的不良影响,“万病皆火”,最常见的误区就在于认寒为热,视阴为阳;反过来,认热为寒,视阳为阴者则不常见,其源盖出于“中医西化”上。在许多人看来,肝炎是湿热,肾炎是湿热,前列腺炎更是湿热,高血压一定阴

12、虚阳亢,糖尿病更是阴虚燥热,肿瘤则是热毒这些即便现在医界,犹有着广泛市场。 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归根结底,是跟着西医的诊断走,跟着化验指标走,不知道或者说没认识到这个判断标准搞错了,说揶揄些,是在以圣经解释佛道。卢崇汉教授说:“末世的很多医者确实搞不清阴阳寒热了”,毛病就出在这辨证标准上,背离了阴阳辨诀这两把尺子。西医诊断和化验指标如同阴火一样遮蔽着我们的眼光。“钦安用药金针”中的八字箴言“一切诸症,一概不究”,就包括这些西医诊断和化验指标,只有这样理解,才祘懂得八字箴言之真谛。唐步祺先生曾言:“数十年临床经验,凡遇阳虚症,无论一般所称之肾炎、肝炎、肺炎、心肌炎、胃炎等等

13、,只要临床症状有阳虚之实据,即不考虑炎症,辄以四逆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益佩郑氏之卓见。”可以说是对八字箴言的最好诠释。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以阴阳辨诀这两把尺子来衡量,用得着仲景那12字箴言,“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做中医的始终要跟着脉证走,不要跟着指标走。”衡量一下,上述各病可能根本就不是湿热、阴虚、火热之证,恐怕属于阳虚的更多,从而用温法取得疗效。火神派名家有许多关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肺结核等病十分精彩、令人惊叹的案例。当然我不是说这些病就都是阳虚了,只不过强调要用阴阳辨诀来判别。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坦率说,今天不知有多少所谓

14、名医、教授、大师,连阴阳都没搞清楚,一遇病人先看西医诊断,化验指标,然后对号入座施以治疗,效果自然不得而知。倒是经常有外行,或者中医爱好者(中医粉丝或票友)给我打电话,说过去怎么治也治不好的肝炎或者什么病,看了我的书以后,明白了是阳虚,过去按阴虚、按阳证治错了,然后用附子,用扶阳法,确实尝到甜头。 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举几个例子: 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糖尿病:糖尿病:程某,女,11岁,小学生。2011.1.13.咳嗽2个月不愈,咽痒,鼻塞,咳嗽,无痰,但流清涕。在某中医学院住院治疗,服养阴清肺汤迄今不效。昨日验血糖16.2,歺后19。便、纳均可,无汗

15、,不乏力,足凉,形胖。舌淡胖润,苔薄黄,脉沉滑。诊为寒饮咳嗽,处方小青龙汤加附子等:麻黄10g,细辛10g,炮姜25g,桂枝20g ,白芍15g ,附子25g,法半夏25g,五味子10g,紫苏10g,防风10g,紫苑25g,甘草10g 。7剂。2,21:咳嗽显减,鼻涕黄而多,血糖9.8,足凉消失。上方适当调整,再进7剂。3.12:咳嗽已止,黄涕显减,时鼻塞,血糖8.8,舌淡胖润,苔薄,脉沉滑。处方附子理中汤加味:红参10g ,附子25g ,苍术20g,茯苓30g,姜半夏20g ,陈皮10g,炮姜20g,花粉30g,灸草10g,生姜10片。4.25:诸症消失,血糖5.8,上方适当调整,再进7剂。

16、 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楚某,女,41岁,某石化公司职员。慢性肾盂肾炎2年,反复尿路感染,夹血,高度浮肿5个月,伴有胸水腹水,体重260斤(身高1.60米),行走不便,需坐轮椅。刻诊:腹胀,胸部憋闷,气短,身冷,尿少色淡黄,灼热,尿后余沥。无汗,纳可。舌淡红胖润,苔薄黄,脉沉滑寸弱右尺浮。尿检:Rbc3(十),蛋白3(十),Wbc3(十)。某医大教授处方八正散加银翘、公英地丁不效,水肿日渐加重。诊为阳虚夹表,处以真武汤加麻黄等:麻黄15g,附子30g,炮姜30g,苍术30g,茯苓30 g,泽泻30g,猪苓30g,桂枝30g,仙灵脾30g,砂仁10g,黄柏1

17、0g,炙甘草10g,生姜30片。5剂。复诊:服药次日尿量增加,达3000ml,5天间体重减轻40斤,已见汗。腹胀、气短均减,自觉身体转暖和。药已见效,前方稍作调整:麻黄减为10g,附子增至45g,另加黄芪45g,再予7剂。三诊:保持日尿量3000ml以上,体重已减轻86斤,余症均有好转,自己步行前来,病态似无。 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除了对于体温、血压、炎症等西医指标的误读之外,还有一除了对于体温、血压、炎症等西医指标的误读之外,还有一个常见大病,个常见大病,即肿瘤的辨识也具有代表性。目前大多数医家都认为肿瘤是热毒为患,癌细胞等同于热毒,用药不离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寒凉药物

18、,其疗效不尽人意。如果我们以阴阳两把尺子判断肿瘤的属性,不难看出大多数肿瘤都属于阳虚阴盛。按此认识投以姜附之品,常可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天津肿瘤专家孙秉严先生根据对1000例肿瘤患者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论是长江以北还是长江以南,也不论是沿海还是内地,寒型和偏寒型证候者最多,约80%。”据此他用大剂量附子(30g)、干姜、肉桂治愈许多癌症患者,其疗效时人罕有其匹。*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二、中医西化的回归线 强调阴阳辨诀,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校正中医西化倾向,回归中医的正统正脉上来,亦即坚持中医的传统特色,李可先生所称的“古中医学”,这可以说是回归中医的最佳切入点。正如李可所说:“近两个世纪,火神

19、派的诞生为先圣继绝学,冲破迷雾,拨乱反正,引导古中医学回归经典正路。”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中医西化的回归线,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中医西化的回归线,中医回归的切入点。中医回归的切入点。 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用阴阳辨诀来衡量某些传统或市习的观点,就会发现有些观点是有问题的,许多我们认作阴虚、阳热的病症,常见的如潮熱、盜汗、午后发热、五心烦热等,讲义上也都这样说,其实可能都是阳虚使然。我们不要囿于市习成见,坚持用阴阳辨诀衡量这些证候的属性,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阴证为阳热,滥用苦寒滋润,沦入庸医之流。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郑钦安对潮热、盗汗等症的阴阳属性做了

20、很好的论述,例如:潮热:潮热本指发热如潮而有定时之证,一般多指午后或夜间发热而言,诸书均认为阴虚所致。郑钦安不同意此说,认为是阴盛所致。他说:“世人以为午后发热为阴虚,是未识阴阳消长之道也。”“人身真气从子时一阳发动,历丑寅卯辰巳,阳气旺极,至午未申酉戌亥,阳衰而下潜藏”(医法圆通卷三)。 也就是说,午后至夜间子时这一时段,是阴气当令,此时发病或病情加重者,是阳虚逢到阴令,雪地加霜,故而发病或病情加重。 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予于此证,无论夜间、午后发热烧,或面赤,或唇赤,脉空,饮滚,无神,即以白通汤治之,屡治屡效。”他并且例举了一个验案加以证明:“予治一易姓妇,每日午初即

21、面赤,发热,口渴,喜热汤,至半夜即愈,诸医概以补阴不效,予以白通汤,一服而愈。”可以看出,对于潮热的认识,无论从理论还是从临床上看,郑氏所言都是言之有据,持之有故。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盗汗亦有阳虚所致者:“各书俱称盗汗为阴虚者,是言其在夜分也。夜分乃阳气潜藏之时,然而夜分实阴盛之候,阴盛可以逼阳于外,阳浮外亡,血液随之,故汗出,曰盗汗。医者不知其为阳虚,不能镇纳阴气,阴气外越,血液亦出,阴盛隔阳于外,阳不得潜亦汗出,此旨甚微,学者务须在互根处理会”(医法圆通卷二)。郑钦安说过:郑钦安说过:“潮熱潮熱亦必審其虛實,盜汗亦必究其源委。亦必審其虛實,盜汗亦必究其源委。”断不可一律

22、断不可一律论为阴虚。论为阴虚。还有午后发热、足心发热如焚等症状,多数系阳虚所致,绝非概由阴虚引起。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比如痈疽,我们一向认为是热毒,“痈疽原是火毒生”,首选方是消疮饮,用药不离双花、公英之类,但如果用阴阳辨诀衡量一下,就会发现有些疮痈是阴证,用消疮饮永远治不好。疖疮:疖疮:高昇,男,26岁。头面、上肢疖疮此起彼伏已2年,双鬓角处尤多,挤出为脓血。已因肿大者手术5次。曾服解毒片等不效。正汗。舌胖润有痕,脉滑数软右寸左尺弱。用阴阳辨诀衡量,这是阳虚外浮所致,以真武汤加麻黄等投治:附子30g (先煎1小时),茯苓30g,白术30g,赤芍20g,

23、麻黄10g,炮姜30g,白芷10g,连翘20g,生姜10g。7剂。半月后疖疮迄未再发。用此法治疗疮痈五六例,均收效满意。当然我不是说,凡是疮痈都是阴证,我要强调的是,疮痈既有阳证,也有阴证,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照我经验,那些久治不愈的疮痈,多数都是阴证,用清热泻火法一辈子也治不好,关键是掌握好阴阳辨诀。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皮肤病,举个带状疱疹的例子,这个病现在都按肝火论处,用药无非龙胆泻肝汤之类。曾治刘某,女,48岁。患带状疱疹2天,发布于左胁三、五片,色红成簇,灼热疼痛,无汗,余无异常,舌淡胖润,苔薄白,脉滑数而软,右关沉。按阴阳辨诀衡量舌脉这也是阴证,考虑无汗,选麻

24、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10g,细辛10g,附子25g,瓜蒌30g,红花10g,连翘20g,甘草10g。7剂。开药后,听人说这病治不好,直闹心,想退药,无奈药已抓出泡上了,只好吃吧。5天后其邻居来看湿疹,言及刘某服药5天即愈,尚剩煎好的药汁8代。欲给该邻居服用,招拒绝而来求诊。最近治武老师患带状疱疹,打针吃药,半个月一直不好。亦用上方,手到病除。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还有一个经常辨错的大症,即各种出血,还有一个经常辨错的大症,即各种出血,“今人一今人一见失血诸症,莫不称为见失血诸症,莫不称为火旺也。称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凉以泻火。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证,

25、群皆畏死。由其一经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于病,实死于泻火之凉药耳。”(医法圆通卷四)。他说:“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正气一衰,阴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仅一二。”这一点确为真知灼见,与市习成见大不相同,是他关于血症独到的观点。以本人认识,郑氏经验才符合临床实际,我书中所附很多验案可以证明。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个人体会,这个认识还可以引申到经方的运用上来。个人体会,这个认识还可以引申到经方的运用上来。在有关伤寒的研究中,有一派主张“方证对应”,对有证有方的条文不必捉磨,拿来就用,如经文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凡见

26、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无问其它,即可投之,称之为“方证辨证”, 即有是证用是方,典型如胡希恕先生“把辨方证称之为最高级辨证”,“辨证的尖端”。我也曾经认同这个观点,但实践中发现,有效有不效者。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一条文,用过经常无效,其它条文也有这种情况,怎么回事呢?现在用阴阳辨诀衡量,发现这里有问题,条文系指阴血虚少导致心悸、脉结代之证,从炙甘草汤的组成亦可看出这一点。但是临床上,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脉亦可以造成心悸、脉结代之证,而且比例不小,可以说非桂附辛热不为功。这里有阴阳之异,标准就是这个阴阳辨诀。若用炙甘草汤滋补阴血为主,差

27、不多是“速其死也”,难怪无效。所以我现在治疗心悸、脉结代之证,包括房颤,不用炙甘草汤,而是用补坎益离丹,用桂附辛热之品,效果很好,因为阳虚者居多。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最近再学伤寒恒论,发现郑钦安对此早有议论,他反复强调:“不可专凭原文一二語,以论药论方。”“切勿死守陈言,为方所囿。”他在许多条文后面都说:不得“一例论之,統以某某方。”即不可一概而论,要园通活法,要辨证。如原文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湯主之。”郑按:“呕而发热,但呕有寒呕、热呕之不同;发热有外入、內出之各別,不得統以小柴胡汤论,当辨明为是。”如用柴胡湯,必兼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滿等证,病属少阳,方为

28、合法。否则如因寒呕,发热由內而出,证属太阴,当用附子理中汤,这里同样有阴阳之别,标准就是这个阴阳辨诀。 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三、市习成见的校正仪因此,临床上有些条文可以遵从方证对应论,有是证用是方。有些条文则不可以,需要有辨证的观点。否则容易陷入简单僵化的“為方所囿”、“见病治病”的俗境,盖源于缺乏阴阳辨证的观念。个人觉得,掌握这一点,再用起经方来,处理病症会考虑得更全面些,选方用药更精准些。我曾经说过,有了伤寒基础,再掌握阴阳辨诀、火神派章法,如虎添翼。 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金元以来,寒温之争一直持续不休,直至今天仍然如此。所谓寒温之争,是指用药以寒凉为主,还是以温热为主

29、的不同观点,其前提则是主张火热病多发,还是虚寒病多发,由此才引发用药寒热的分歧。亦即疾病发生的大多数、大趋势究竟是什么?这才是寒温之争的关键。虽然见仁见智,互不相让,但孰是孰非,终归应该有一个真相。寒凉派刘完素主张“六气皆从火化”,滋阴派朱丹溪倡导“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加上温病学派的影响,都强调火热病症的多发性、普遍性,甚至宣扬“万病皆火”论,至今仍有很大的市场;张景岳主张“阳非有余,阴亦不足”。火神派则主张“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疾病发生的大趋势是阴盛阳衰,“阳虚之证十之七八,阴虚之证十无二三。”两派针锋相对。 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究竟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现在郑钦安提供

30、了阴阳判定的标准,用阴阳辨诀衡量一下,问题自然可以解决。我们也可以看出,寒凉派之所以“万病皆火”论,很多时候是因为误认假热、阴火为实火、阳证,自然“万病皆火”了。郑钦安曾经大声疾呼:此“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医理真传卷一) 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案例:发烧:发烧:史某,女,85岁。2010.7.2。 直肠癌改道术后14个月,糖尿病8年。血糖一高则发烧十余天,此次已扎滴流8天未效。午后5点开始发热,体温38OC左右,早晨则退。口渴嗜凉,有汗,尿清,便似干,畏冷,着衣4件,乏力,身懒,嗜困,舌略赤胖润,苔白垢,脉浮滑数软尺弱。白细胞15.3109/L,红血球2.81012/

31、L,血小板85109/L。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细辛10g,附子30g,炮姜30g,桂枝25g ,红参10g ,姜半夏25g,陈皮10g,肉桂10g,砂仁10g,灸草60g,大枣10个,生姜10片。7.7:服药次日发热即退。出小汗,便已不干,仍口渴,乏力,着衣3件,仍困,舌淡胖润尖略赤,苔白垢,脉浮滑数软尺弱。调方巩固:附子45g,炮姜30g,红参15 g,白术30g,茯苓30g,砂仁、白蔻各10g,菖蒲20g,山楂25g,炙甘草15g。 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我在开始说过,学习了火神派,分清阴阳,才真正我在开始说过,学习了火神派,分清阴阳,才真正会看病了,这首

32、先要归功于对阴阳辨诀的感悟,唐会看病了,这首先要归功于对阴阳辨诀的感悟,唐步祺先生所谓步祺先生所谓“阳虚阴虚辨证纲要阳虚阴虚辨证纲要最切实用。最切实用。”所谓所谓“遵得佛法便是佛,遵得圣道便是圣。遵得佛法便是佛,遵得圣道便是圣。”灵枢灵枢中提到中提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确实感同身受,辨病认证如同增加了一双慧眼。确实感同身受,辨病认证如同增加了一双慧眼。如果说火神派的用药风格是心狠手辣,那么用阴阳如果说火神派的用药风格是心狠手辣,那么用阴阳辨诀认证则是心明眼亮。从这个角度上说,怎么估辨诀认证则是心明眼亮。从这个角度上说,怎么估计阴阳辨诀的意义都不为过。我的辽宁老乡三七生计阴阳辨诀的意义都不为过。我的辽宁老乡三七生说过一句话:不学郑钦安,阴阳不过关。确实言之说过一句话:不学郑钦安,阴阳不过关。确实言之有理。有理。 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四、寒温之争的试金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