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8025401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实用教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本标准中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的定义细粒土:颗粒最大粒径(不指土块或土团,以下同)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btn)的各类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中粒土:颗粒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粗粒土:颗粒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第1页/共43页第一页,共44页。p2.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颗粒(既砾石、砂粒、粉粒、粘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p水泥剂量=水泥质量/

2、干土质量p2.3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必要(byo)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第2页/共43页第二页,共44页。3、质量要求(实测(shc)项目质量要求)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基层底基层1压实度代表值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范围点数设计规定值或97设计规定值或96设计规定值或95设计规定值或941点/车道/100m且每检验评定单元不少于6点灌砂法检验、按附录5点评定极值939291902湾沉值设计规定值设计规定值设计规定值设计规定值每车道每20m1按附录7检测3强度设计规定值或3.0MPa设计

3、规定值或2.5MPa设计规定值或1.5MPa设计规定值或1.5MPa每台班且2000m21组按附录4检验,按附6评定4厚度-10-12-12-151000m21用直尺度5平整度10121215每车道每20m1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6宽度设计值设计值设计值设计值40m1用钢卷尺量7中线高程+5,20+5,-20+8+820m1-2用水准仪测量8横坡-0.3且+0.3-0.3且+0.3-0.3且+0.3-0.3且+0.3每车道每20m1用水准仪测量第3页/共43页第三页,共44页。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方法4.1、烘干法4.1.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法是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标准方法。在1

4、05-110的条件下烘干到恒重的稳定土称为干稳定土。湿稳定土和干稳定土的质量之差(湿土中的水的质量)与干稳定土的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稳定土的含水量。4.1.2仪器设备对于稳定粗粒土(1)能够维持(wich)105110的自动控制的烘箱。(2)大铝盒(能放样品2000g以上)。(3)称量2000g以上的天平1架,感量lg。第4页/共43页第四页,共44页。4.1.3对于稳定粗粒土,其步骤如下;(1)铝盒应该(ynggi)是清洁干燥的,称其质量并精确至1g(m1)。取2000g试样(粗稳定土)经粉碎后松松地放在铝盒中,盖上盒盖,称其质量并精确至1g(m2)。(2)取下盒盖,并将盛有试样的铝盒放到温

5、度已达110的烘箱内进行烘干需要的烘干时间,随土类和试样数量而变。当冷却试样连续两次称量的差(每次间隔4h)不超过原试样质量的0.1时,即认为已经烘干。(3)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铝盒,并将盒盖紧,放置冷却。(4)称铝盒和烘干试样的质量,并精确至lg(m3)。第5页/共43页第五页,共44页。4.1.4计算用下式计算无机(wj)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m2m3)(m3m1)100式中:ml铝盒的质量(g);m2铝盒和湿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m3铝盒和干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无机(wj)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用两位有效数表示。第6页/共43页第六页,共44页。p4.2酒精法p4.2

6、.1目的和适用范围p本方法适用于在工地快速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粗粒土不宜用酒精法)。p4.2.2仪器设备p(1)蒸发皿,最好是硅石的,直径150mmp(2)长100mm、宽20mm的刮土刀一把p(3)长200-250mm、直径约3mm的搅棒(金属棒)一根(yn)。p(4)称量100g以上的天平1架(用于细粒土),感量0.1g。称量500g以上的天平1架(用于中粒土),感量0.5g。p(5)纯度高的洒精。第7页/共43页第七页,共44页。4.2.3试验步骤(1)将蒸发皿洗净、烘干。称质量并精确到0.1g(对于细粒土)或0.5g(对于中粒土)(m1)。(2)对于细粒土,取试样30g左右放

7、在蒸发皿内;对于中粒土,取试样300g左右放在蒸发皿内。称蒸发皿和试样的合质量,准确到0.1g(对于细粒土)或0.5g(对于中粒土)(m2)。(3)对于细粒土,取2030ml左右的酒精( jijng);对于中粒土,取200ml左右的酒精( jijng),将酒精( jijng)倒在试样上,使其浸没试样。用刮士刀拌和酒精( jijng)和土样,并将大土块破碎。第8页/共43页第八页,共44页。(4)将蒸发皿放在不怕热的表面上。点火燃烧。(5)在酒精( jijng)燃烧过程中,用金属棒经常搅拌试样,但应注意勿使试样损失。一般需烧23次。(6)酒精( jijng)烧完后,让蒸发皿冷却。当蒸发皿冷却到可

8、以用手拿时,即称蒸发皿和试样的合质量,准确到0.1g(对于细粒土)或0.5g(对于中粒土)(m3)。第9页/共43页第九页,共44页。p4.2.4计算(参看记录格式表)p用下式计算无机结合( jih)料稳定土的含水量()p=(m2m3)(m3m1)100p式中:ml蒸发皿的质量(g)pm2蒸发皿和湿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pm3蒸发皿和干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p第10页/共43页第十页,共44页。5、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5.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cdng)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本试验方法包括按照预定干密度用静力压实

9、法制备试件以及用锤击法制备试件。试件都是高:直径=1:1的圆柱体。应该尽可能用静力压实法制备等干密度的试件。第11页/共43页第十一页,共44页。5.2仪器设备(1)圆孔筛:孔径40mm、25mm、5mm(2)试模:对于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试模直径高=150mm150mm(3)脱模器(4)压力机(5)夯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g。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xngchng)为450mm。(6)密封湿气箱(7)水槽:深度应大于试件高度50mm(8)台秤:称量10Kg,感量5g。第12页/共43页第十二页,共44页。(9)量筒、拌和工具、漏斗、铝盒、烘箱(hngxing

10、)。5.3按预定的干密度制件制备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稳定土混合料数量m1(g)随试模的尺寸而变。m1=dV(1+)式中:V试模的体积;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d稳定土试件的干密度(g/cm3)将试模的下压柱放人试模的下部,但外露2cm左右。将称量的规定数量m1(g)的稳定土混合料分23次灌人试模中(利用漏斗)每次灌人后用夯棒轻轻均匀插实第13页/共43页第十三页,共44页。然后将上压柱放入试模内应使其也外露2cm左右(即上下压柱露出试模外的部分应相等)将整个试模(连同上下压柱)放到压力机上。加压直到(zhdo)上下压柱都压人试模为止,维持压力lmin。解除压力后,取下试模。拿去上压拄

11、,并放到脱模器上将试件顶出。(利用千斤顶和下压柱)。称试件的质量m2,小试件准确到1g;中试件准确到2g;大试件准确到5g。然后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h,准确到0.1mm。用击锤制件,步骤同前。只是用击锤(可以利用做击实试验的锤,但压柱顶面需要垫一块牛皮或胶皮以保护锤面和压柱顶面不受损伤)将上下压柱打入试模内。第14页/共43页第十四页,共44页。注:1、事先在试模的内壁及上下压柱的底面涂一薄层机油( jyu)。2、水泥稳定有粘结性的材料时。制作后可以立即脱梗,用水泥稳定无粘性材料时最好过几小时再脱模。3、小试件指50mm50mm的试件,中试件指l00mml00mm的试件大试件指150mm15

12、0mrn的试件,下同。第15页/共43页第十五页,共44页。p5.4养生p试件从试模内脱出并称量后,应立即放到密封湿气箱和恒温室内进行保温保湿养生。但中试件和大试件应先用塑料薄膜包复。有条件时,可采用蜡封保湿养生。养生时间视需要而定,作为工地控制,通常都只取6d。整个养生期间的温度,应保持203。养生期的最后一天,应该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shnd)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在浸泡水中之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m3。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的损失应该符合下列规定: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4g;大试件不超过10g。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第16页/共43页第十六页,共44

13、页。p5.5抗压试验p试验步骤p1、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zyu)水,并称试件的质量m4。p2、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h1,准确到0.1mm。p3、将试件放到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使试件的形变等速增加,并保持速率约为lmm/mim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N)。p4、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经过打破)测定其含水量1第17页/共43页第十七页,共44页。p5.6计算p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Re用下列相应的公式计算:p对于小试件:Rc=PA=000051P(MPa)p对于中试件:Rc=PA=0000127P(MPa)p对于

14、大试件:Rc=PA=0000057P(MPa)p式中:P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N)pA试件的截面积(A=D2/4,D试件的直径(zhjng),单位(mm)。第18页/共43页第十八页,共44页。p5.7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材料强度评定p1、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材料强度,以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后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knyqind)为准。p2、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试件数量每2000m2或每工作班:当多次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CVl0时,可为6个试件;CV=1015时,可为9个试件;CV15时,则需13个试件,评定路段试样(每组单独评定)的平均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15、pRmRd(1CVZa)p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knyqind)(MPa);p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效(以小数计)pCV=S/Rm(S为评定组试块的标准差)第19页/共43页第十九页,共44页。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保证率95%,Za=1645;城市次干路、支路(zhl):保证率90,Za=1282当RmRd(1一CVZa)时。评定合格。合格率按100计算,否则评定不合格,合格率按0计算。第20页/共43页第二十页,共44页。6、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6.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但不适

16、用于填石路堤(ld)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注: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的小型灌砂筒。如最大粒径超过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第21页/共43页第二十一页,共44页。p6.2仪器设备p(1)灌砂筒:金属圆筒的内径为150mm总高360mm,灌砂筒主要分两部分:上部为储砂筒,筒深270mm(容积约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直径15mm的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为15mm,并焊接在一块直径150mm的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直径15mm

17、的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ydun)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ydun)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直径15mm的圆孔。将开关向左移动时开关铁板上的圆孔恰好与简底圆孔及漏斗上开口相对,即三个圆孔在平面上重迭在一起,砂就可通过圆孔自由落下。将开关向右移动时,开关将筒底圆孔堵塞,砂即停止下落。第22页/共43页第二十二页,共44页。(2)金属标定罐:内径150mm,高150mm的金属罐一个,上端周围有一罐缘。注:如由于某种原因,试坑不是150mm时,标定罐的深度应该与拟挖试坑深度相同。(3)基板:一个边长350mm,深40mm

18、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直径150mm的圆孔。(4)凿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具。如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毛刷等。(5)玻璃板:边长约500mm的方形板。(6)试样(shyn)盘(存放挖出的试样(shyn)若干。第23页/共43页第二十三页,共44页。(7)台秤或电子秤:称量1015kg,感量5g。(8)含水量测定器具:铝盒、天平、烘箱等。6.3、量砂粒径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应先烘干(hnn),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6.4、仪器标定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其步骤如下:(1)在灌砂筒内装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15mm左右。称筒内砂的

19、质量m1,准确至lg。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第24页/共43页第二十四页,共44页。(2)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3)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zhdo)简内砂不再流时关上开关,并细心地取走罐砂筒。(4)收集并称量留住玻璃板上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5)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m2,准确至1g第25页/共43页第二十五页,共44页。p6.5确定量砂的密度s(gcm3)p(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cm3),方法如下:p将空罐

20、放在电子秤上,使罐处于水平位置,读记罐质量m7,准确(zhnqu)至lg。向标定罐中灌水,注意不要将水弄到台秤上或罐的外壁。将一直尺放在罐顶。当罐中水面快要接近直尺时,用滴管往罐中加水直到水面接触直尺。移去直尺 读记罐和水的总质量m8。重复测量时,仅需用吸管从罐中取出少量水,并用滴管重新将水加满到接触直尺。标定罐的体积按下式计算:pV=m8m7第26页/共43页第二十六页,共44页。(2)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罐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流出时.关上开关。取下罐砂筒,称筒内剩余的砂质量m3,准确至lg。(3)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snc),最后取其平

21、均值确,准至1g。(4)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g):ma=ml-m2-m3(5)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s(g/cm3):s=ma/V式中:V-标定罐的体积,cm3。第27页/共43页第二十七页,共44页。式中:m1灌砂人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m2灌砂筒下部(xib)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第28页/共43页第二十八页,共44页。6.6试验步骤(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ykui)约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果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g)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

22、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罐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第29页/共43页第二十九页,共44页。(2)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biomin)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biomin)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50mm。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塑料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g。减去已知塑料袋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mt(3)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量。样品数量:对于细粒土

23、,不少于l00g;对于粗粒土,不少于500g第30页/共43页第三十页,共44页。(4)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至恒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dki)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5)如清扫干净的平坦的表面上,粗糙度不大,则不需放基板,将罐砂筒直接放在已挖好的试洞上。打开(dki)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简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简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第31页/共43页第三十一

24、页,共44页。p6.7结果整理p(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mb(g):p灌砂时试洞上放有基板的情况pmb=m1m4(m5m6)p(2)灌砂时试洞上不放基板的情况pmb=m1m4m2p式中:m1灌砂入试洞前筒内砂的质量,gp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pm4灌砂入试洞后,筒内剩余(shngy)砂的质量,g;p(m5-m6)灌砂简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砂的总质量,g。p第32页/共43页第三十二页,共44页。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g/cm3):w=mt/(mb/s)式中:mt试洞中取出的全部土样的质量,gmb填满(tinmn)试洞所需砂的质量,gs量砂的密度(g

25、/cm3)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g/cm3):d=w/(1+)按下式计算压实度:K=d/cc:由击实试验得出的试样的最大干部密度第33页/共43页第三十三页,共44页。p6.8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压实度评定p(1)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压实度以重型击实标准(biozhn)为准。p(2)标准(biozhn)密度应做平行试验,求其平均值作为现场检验的标准(biozhn)值。p(3)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以施工部段或单位工程按不同结构层作为检验评定单元,按本标准(biozhn)备有关章节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现场压实度抽样检查,求算每一测点的压实度Ki,检验评定单元的压实度代表值K(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为

26、:第34页/共43页第三十四页,共44页。K=KmStan1/2K0式中:Km检验评定(pngdng)段内各测点压实度的平均值,tat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而变的系数,ta见附表5.3(tan1/2值)采用的保证率: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底基层为95。次干路、支路:基层、底基层为90。S检测值的均方差;n检测点数;K0压实度标准值KK0时评定(pngdng)合格合格率按100计算KK。时评定(pngdng)不合格合格率按0计算第35页/共43页第三十五页,共44页。7、贝克曼梁测定路基回弹弯沉试验方法7.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

27、力。(反映基层整体强度的重要(zhngyo)指标)7.2仪器与材料(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的要求:后轴标准轴载:P=1001(KN),一侧双轮荷载:500.5(KN),轮胎充气压:0.70.05(Mpa),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21.300.5(cm),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要求第36页/共43页第三十六页,共44页。(2)路面(lmin)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lmin)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l。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

28、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当在半刚性基层上测定时,宜采用长度为5.4mn的贝克曼粱弯沉仪,并采用BZZ100标准车。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3)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第37页/共43页第三十七页,共44页。p7.3试验准备工作p(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p(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科),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p(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minj):在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

29、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复写纸下铺一张新的方格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minj)准确至0.lcm2。p(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第38页/共43页第三十八页,共44页。p7.4路基回弹弯沉测试步骤p(1)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p(2)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p(3)将弯沉仪插人汽车后轮之同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触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

30、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弯沉仪可以 (ky)是单侧测定也可以(ky)是双侧同时测定。第39页/共43页第三十九页,共44页。(4)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sd)宜为5km/h左右。第40页/共43页第四十页,共44页。p7.5结果计算p路基测点的回弹(hudn)弯沉值依下式计算;pL=(L1L2)2p式中:L回弹(hudn)弯沉值(0.0lmm);pL

31、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lmm);p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敷(0.01mm)第41页/共43页第四十一页,共44页。p7.6结果评定p按下式计算每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pLr=Lm+ZaSp式中:Lr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0.01mm);pLm一个评定路段内经修正(xizhng)后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001mm);pS一个评定路段内经修正(xizhng)后的全部测点弯沉的标准差(0.01mm);pZa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采用下列数值:p城市快速路、主干路Za=2.0p城市次干路Za=1.645p城市支路Za=1.5pLrL0评定为合格。第42页/共43页第四十二页,共44页。感谢您的欣赏(xnshng)!第43页/共43页第四十三页,共44页。内容(nirng)总结关于本标准中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的定义。只是用击锤(可以利用做击实试验的锤,但压柱顶面需要垫一块牛皮或胶皮以保护锤面和压柱顶面不受损伤)将上下压柱打入试模内。粒径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mb=m1m4m2。KK。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qinhu)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qinhu)臂分别为3.6m和1.8m。感谢您的欣赏第四十四页,共4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