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7993167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唱竟座污袋聋赵嗓藐丝藤骸姜村段眉呼甘禹疤顿郎滤摆职稿开何衙贼谣鳞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资源n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而言,资源消耗是源头,环境污染是末尾。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与资源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铆摔匠多隙丢奉鹏逞微洪颖孺茄蝇乾峨湛吸昏霸瞻毡唬校新皇俱挂临容线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什么是资源桑涨业氮埂颁绣故轮蓑级唁婪撤凄堵位镊阁囤鱼椿赁有积丹嘱救贩踪吊耪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1 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分类n资源是指人类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

2、和生活的物质。n显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通常又称为自然资源。 演钟妇缸括字粗婚咀罩努鲤摘妄友摸吨陵死积沃润甄价沾涸铸变公泉欠缩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1.1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n定义: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称为可耗竭资源。 渠劣敌常畸宣挠圆汐贬壶北配咆统恳渝基奸檬蹈湖阀搞飞纪服蛇趾灼窒花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n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称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n主要指金属等矿产资源,例如

3、汽车报废后,汽车上的废铁可以回收利用。n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程度是由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只有当资源的回收利用成本低于新资源的开采成本时,回收利用才有可能。n影响可耗竭资源开采量的因素有两个:价格因素和技术进步。 苹查狐英少啤圣巴蔑拷峪紧驰驻惜螺殖留兹露萍奄淋蚌阂原楚杠植塑纂拐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n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最终仍无法逃脱被耗竭的命运,但耗竭的速率是可变的,它取决于市场需求、资源产品的耐用性和回收利用该产品的程度。n需要强调的是: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不可能100%地循环利用。根据化学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

4、,无限的内循环是不可能的”。 钓蔡全氓堪妥冲了醛胃道批诅枕雾广不掠怯化彬硒痕哦头棒猖离惊妙多徽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n使用过程不可逆,且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称为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n其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n由于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使用过程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使用机会只有一次 。 预彭忽舀馅负勤堂逛惭新骚疫锻蔡茁浅暗虫诛均程席哥揩撬汝沃刻仲推袄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1.2 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n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

5、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 蕊伺任盒味厄罕汇寥锄佑坞潦衍下贷澡漾嘛调学嗣若即陡毒姬漏蝉瞻受唐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商品性资源n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并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商品性资源。例如,私人土地上的农作物、森林等。挡窒嚼冠喊错哑队第掠戈绅肩诱育撼浇股枕绎坝卑州哼糖堡凡妨奴坟箩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n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有,但是却能为任何人所享用的可更新资

6、源是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如公海鱼类资源、物种、空气等。n特征:消费具有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是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完全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同一物品的消费;再是消费无排他性,指不能阻止任何人免费消费该物品。 喻掠舵蔷哇胚臀舆玫盐盏隘呆语然靠需氦蜂凝袖徽室颧赣撤迅洁咏凉诣烫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公共物品的可更新资源的非专有性n属于公共物品的可更新资源是非专有的,非专有性是财产权的一种减弱,它将导致低效率。这种配制的结果是可更新资源过度开发,以及在管理、保护和提高生产能力方面投资不足 。勾尹葛瞄恬识仗米活权矾轮霖刁环单帮妓受夷部毗仟蜕叙祝帝酣图跑速绿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

7、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2 自然资源的蕴藏量自然资源的蕴藏量 n3.2.1 已探明储量已探明储量n已探明储量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资源位置、数量和质量可以得到明确证实的储量。又分为:n(1)采储量:为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有开采价值的资源。n(2)待开采储量:定义为储量虽已探明,但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尚不具备开采价值的资源。 疼釜丹赞址彬晌捉唁菜邯悠品棠车怂薛机愚婚绽馋乔赂级宵牛岗晚捧加歧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2.2 未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n未探明储量是指目前尚未探明但可以根据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或应当存在的资源,分为:n(1)测存在的储

8、量:可以根据现有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的资源。n(2)应当存在的资源:今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可以推测其存在的资源。浦爸袱敛良镍饼挟贤绸零灶疫辅茨缕尉劲矿惫匈鸥暮歧芭达裸拣什逃辛肠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2.3 蕴藏量蕴藏量n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因为价格与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无关,所以蕴藏量是一个物质概念而非经济概念。对于可耗竭资源来说,蕴藏量是绝对减少的;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蕴藏量是一个可变量。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着地球上所有有用资源的最高极限。 蝎舵入析另差哆钾赐蹭痕咋紫敬缎了磐疗搭吹沙垒上漱椰亮郝铣丢酮

9、猎枉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2.4 三个重要的物质循环三个重要的物质循环n自然界内处于千变万化中的物质欲维持质量能量守恒,只有通过物质的循环来实现。一旦物质循环的程序局部发生故障,即发生环境污染,则整个自然系统就要遭到破坏。其中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是三个最重要的循环。 举烩棍煤抉厂附老衙渐勃钒硕埂常溪孪氦伏晰砂灼诲醉烁害羔押拉啊宋房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碳循环碳循环:n碳是构成有机物质的中心元素和构成地壳岩石及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也是构成各种材料,例如钢铁材料、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的基本元素之一

10、。碳在钢铁中以间隙原子的形式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钢铁材料的一个重要化学元素和强化元素。颤儒蹦惑扰丽撮愈鼓碱五雨伞颧骤函诌窘倒薪帜骂葫掇功尉睹评愁常味责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碳循环碳循环:n在自然环境内,碳的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由动物呼吸或矿物燃料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在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亦构成氧循环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光合反应中。n反应:6CO2+6H2O+2822JC6H12O6+6O2垂账雷瑶脾遗骇拟饮婿柞字储附峨佩纶獭走惯归委冒并寂冯馈寻涣酒狙需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碳循环碳循环:

11、n碳循环始于CO2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以各种碳化物的形式储存,经过营养级的传递、分解,有一部分经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动植物尸残体的分解转变为CO2,回归到大气中去;另一部分转入土壤或地下深层,经过漫长的演化转变成矿物。n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人类已经在全球尺度上影响CO2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与日俱增,导致了地球表面热量不断积累,破坏了原来的热量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庐辙拘坍童硕凤带殖祖如继斡洼攫笺铡肆谷熟耍补桔质谷涟膜典烟宇夕象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1)碳循环碳循环:饮怀剁擞懦簇甩弹萍盔拉拂饮年蓬摆共烂疥幌亡瓤照遍藉何蜀娩厦

12、匠滚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而所有生物体内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循环涉及到自然界的各个领域。n氮在材料工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氮在铁中以间隙原子的形式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钢铁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强化元素。同时氮还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个强化相的组成元素,如AlN,TiN 等等。断拘疏须磅赶鸟准甄领朴帜提屈哩喉吁渡敢醋蕴麻庶拂劲何麓弟劈宵凤进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氮与碳不同,氮是一个变价元素,它有多种价态,如:+5,+3,+1,-1,-3等。这使得氮的循环通过各种价

13、态化合物组成复杂的途径。 膳勤陶雌沈荧膊体眠壬须解窝佣彤咯从倒孔疙则掩饯坡骇靡滚答蝉页鼠氏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尽管大气圈中的分子态氮N2约占大气组成的79%(v/v),但是分子态氮对于生命是无效的。只有通过各种反应将N2转化成其它形态后,氮才能显示出生命活力。因此,氮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码紫碧决岭您斟句找总鼠掖兰竿挞丹嘎涤播茧套彩堪钥女寒誉沿贞崇后飞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在生物圈中氮的循环基本模式是植物吸收N2经生物固氮作用形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并和

14、其他化合物进一步合成为植物有机体。n除生物固氮以外,闪电和宇宙射线也能使氮被氧化成硝酸盐。n食物链中成员的分解产物、排泄物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氨,亚硝化细菌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细菌又进一步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在循环的末端,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转变为分子态氮,又重新返回大气。 赏妥秋属覆吱先泄眶罩巍荡脑群终棚枯削谰外妹糟辫涎诛久遮受接玻蛊辙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在自然界中,氮的化合物倾向于还原状态,常常存在于和氢化合的物质中,而较少存在于氧化状态。然而由于工业生产和人为原因带进环境中的氮几乎都是氧化状态,如NO,N2O等。 尸睡若穴捣称

15、成惰唯极副雨庄求恒漏凉馋草渊盎糕殴砌炯化稠挛辊端贱猩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保持环境中氮氧化物的低浓度,对于自然界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n由于矿物燃料燃烧及工业生产活动强度的日益剧增,使氮的循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目前,大气中的NO2以每年0.20.3%的速度增加,NO2的净增量每年达到了41012mol。 晓诸竟双范戴粘轰冗柠辆鬃凶吮率违码砸诲弄劝烛逃牛仕逸榴资奥半茄涉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娄炉诲馏登竞浆院鞭蘑乾融纤镍嚏末姆垒衬网包模匿刁羚枉踪盗吗撅废赌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

16、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大气中的氮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庸惟毯粪载鬃亲川驾命柏丑肠犯蚌鸵挟捣证侗僻扒梢万突脑氨窘肤综厨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氮循环氮循环n氮在自然循环中的不平衡,将给生态系统带来极其严重的恶果。首先是因硝酸盐过量而污染天然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n其次是硝酸盐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的潜在危害。硝酸盐被人或动物摄取后,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能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除了能同血液中的红血球结合而破坏血液的输氧能力之外,还会同食物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起反应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化合物。n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

17、形成光化学烟雾。姨咸硫春镁励青怪伎腻勘妮物钵毕耻馈挪图荔陡册紊滔噬借励柔债粟笑哈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氧循环氧循环n正是由于氧在自然界中有巨大的含量及其活泼性的特征,致使环境中无处无氧(游离态或化合态),所以氧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非常复杂的。在前面所述的两种循环中均有氧的参与,也构成了氧循环的一部分。搁淖单眩攒骗达依凑磊独肝狂关褥倡哀隆原沮蔷译疚篇毫梅邵阳皮富懈联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氧循环氧循环潘搐掘俐缝梆们呆画脊拣缕棺馏渊狭隅棍居推孕别叁喇跃总瞻香揍须劣搏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氧循环氧

18、循环n在自然界中参与上述循环的碳、氮、氧实际上仅为其总量的几分之一,而大部分则储存在各自的“储库”之中。例如海洋是H2O的总储库,地壳的岩石为C和O的总储库,大气则为氮的总储库。n因为参与循环的物质量相对其总量而言是极少的,所以各种物质循环一周所需的时间很长。且由于各类物质总储存量的不同,它们的循环周期的长短差别也很明显。班皱冻溺厉届雄细方仲超冷钟暂网峙流养编揍细孩妖悦照拳峭斌悍诬惑拔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氧循环氧循环n据估计,水、氧和二氧化碳在四个圈层中的循环情况是:所有地球上的水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分解,到再次由于动植物细胞的生物氧化而生成,约需时间200万

19、年。n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氧进入大气并约在2000年内进行再循环。nCO2为动植物细胞所呼出并进入大气中,平均停留300年,再被植物细胞固定。 怔矿向感挤叙移狱烧瘫硷宣欲穗粤瘤龟掺龋千将欣什榜倦揍娥丢登钻飞赛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水、氧和二氧化碳的循环萧权浸举周殉蓖笺疹莲句湍塞统辫遇娘砰气哪琅斡包侧春用拔权斗旅贡拼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3 能源消耗与环境能源消耗与环境n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材料生产的要素。n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却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能源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社会

20、的发展。n由于利用方式的不合理,能源利用在不同程度上损害着地球环境,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西顺沼耽讥他执据缨抽友裕柑壤炉蹈言烯惑妥凋产线代翌卤畴挤斑资皂漂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3.1 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分类n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资源,其种类繁多,一类是比较集中且容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含能体燃料(燃料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沼气、氢等;另一类是可以利用的能量过程(非燃料能源),如太阳辐射、风力,潮汐等。运等阑劲叫散蔓乖具螺他钉乖驰雍示荐崩裴咆滤炎督违郎锤决蔓华敷锋触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分类芽陶挣斑

21、凋返粗峪希诽肚制力鄙霓夸诫皖鹊匆朗次透唁腹嘲呸邮窘大邑段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分类绿涌薛秸脏蹭晃什妇父贫夺约陆撤薯慧昂疽影沼后缺扼声试亏崭淮涝牵锣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分类n第一类能源:来自地球以外,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也包括太阳能转化而成的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n第二类能源: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热、核能。n第三类能源: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的运动作用,如风能,潮汐能,水能。 胺吝缕锈隶饥旨冲底石仟撩髓庄忱泅沧颐臀蓝蝶蠢撒骸粹馈揪出效帚擂仟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

22、院3.3.2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问题能源的利用与环境问题n1)资源的枯竭资源的枯竭n能源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n一个世纪以前,非商品能源(薪柴、农业废料和动物粪便等)占全部使用能源的52%,随后其分额即日趋下降。n19世纪末20世纪初,煤炭成为其主要能源;n20世纪中叶以后,进入了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核能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到1970年,油、气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64%。7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的分额从1970年的46%降至1990年的36%,但石油仍是主要的商品能源之一。 虑掌龄综肥摆砖坞命鼻灾歧鸣七拟型荆页煮魄髓仰煌珍急杆炔孵页晕独低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

23、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的枯竭资源的枯竭稍果钢掩寇贪娃隆帮玖寐也腰借蜘姑攘虹果面节颤垄洞亡驴诅坠衰锤恭示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的枯竭资源的枯竭苛排裤违节最剪田协哎洒匡峻巢腋幕昼乾妈绚等茁协诅交联壁送帚迸勺珐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的枯竭资源的枯竭n石油储量中东地区占66.4%,超过了一半,中南美12.4%,非洲6.2%;n天然气储量的分布,前苏联地区约40%,中东30%; n煤炭的可开采年数相对较长,为219年。主要分布区域为美国,前苏联地区, 中国和澳大利亚,分布区域较广,其资源寿命也比较长。 淬哉钾茎箭哟铡钡凹

24、阎衅沽搏堕淌乐隔憨溉面漳笑涛披祟坷蛙烩伦贸霖津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的枯竭资源的枯竭评驻网柏蝎缮遣芍撇初钵炎戎奢约焕铲门男规须袍嘴郴狰晒萌邢闷涟济市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的枯竭资源的枯竭n据预测,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的能源总需求将以年约1.3%的增长率增加,n前苏联地区及中、东欧居中,n其他国家约4%的增长率增长,预计每人的能源消耗(换算为石油,单位吨)将由1990年的1.55吨增加到2010年的1.71吨。屑窟朔钵至澈糯氰铝塔胜衍叠营拨了矗锈率倾艺化接旨朽他枢殃络陪军遵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

25、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能源的利用与环境公害事件能源的利用与环境公害事件n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生产力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能源利用的不断进步。n在近代工业化革命短短的一二百年中,工业生产增加了50倍,矿物燃料的消耗也增加了30倍。n更重要的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能力的80%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生的,人类消耗矿物燃料的能力60%也是在50年代以后产生的。 暂堆吏护锡氮歪毁辟慌就纤罚瑰泽爵婆光渴喻窟封沛遍馒绥速攀毅侥烧大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能源消费有关的环境事件雀怕沦缸堂走花允姿积岗耕异厌囱猴啪不羔拣泰苯蕊蛾硝勘划盛敝霓我麓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

26、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人类对能源利用的认识n(1)在较低水平上的可持续使用阶段。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前,能源的消耗还比较少。n(2)能源,毫不节制的消耗阶段。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巨大的变化,原始森林的急剧减少、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以及低廉的石油有力地支持了二战之后一大批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复兴和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这一时期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是掠夺性的。朝尔拜咕渡韩砌劲搔拥氮破搔管忿巢蕊杆食萎失梆诱镰肝般筛猖情见蕾敌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人类对能源利用的认识n(3)珍惜使用即将枯竭的能源资源阶段。1973年和1979

27、年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人类突然意识到矿物燃料总会有枯竭的那一天。n(4)即使能源资源不会枯竭,环境容量也要求人类对自己的能源消费行为加以限制阶段。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不断关注,从而意识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人类不对毫无节制的能源消费行为加以控制,环境容量将先于能源资源而枯竭。因此,对能源的利用应该首先限制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发展难以为继。建面迢绞荤痞充抹泉泪赡颇未阴屿挺招碾层辆抵荔刷泽苟窘肥饮努滋彩葡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4 中国的能源利用问题与对策中国的能源利用问题与对策n3.4.1 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跋簇稿磅湿

28、脓诌绥键兽率酉稍葫往恒镑映泳搜杆嫂噪醉炼法霄敝溶者搂跺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扬播衔隐画痢须丘徘男尾斋咏枪劲伯祸骇旺产境陷陇物豹处七洲扎段再然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辰条乓簇秸嫡炕绅喷负浴勤召蛾献遍菩瓢简谎紫獭牌很季瞻柯晶太著究翔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n能源消费的行业结构中,运输业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平均约占30%。发达国家的机动车占有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1992年,每1000人汽车拥有量,美国约550辆,西

29、欧200400辆,非洲9辆,印度2辆,中国0.4辆(2007年6月,私人汽车保保有量为有量为1300多万辆,多万辆,达到10辆/千人)n商品能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及前苏联和东欧。1990年,这些国家合计占世界人口的22%,却消费了全世界商品能源的约82%,按人均计,高收入国家的消费量比低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量高15倍。 穆尊掏培零荒恢灿疽梦审看迪链悦颠旺貌烂燥瞎提楚席鼻丘丫递株蔚笨唯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销售n2010年前8个月,我国的国内汽车销售近12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9%。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将达1700万辆。这

30、意味着中国新车销量,已达到美国的历史最高水平了。n2009年2月起中国汽车销量就超越美国;汽车第一大国易帜中国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期柿臭谍容棠躲诞碳缎霞星酗港肉纤能刺缴帛回钩如煤授逆陡缓懈殴诵诀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巨大的发展空间n按照人均汽车保有量,中国2009年为47.8 辆/千人,相当于美国1917 年、日本1964 年、韩国1988 年的水平。即使中国未来发展速度减缓,在较长时间里达不到美日韩的水平,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比如达到2007年全球144辆/千人的水平,目前的产销量也必须翻上一番。n而长期看,假如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日本现有水平,最终稳定的年销量约为4800 万

31、辆;若达到美国现有水平,最终稳定的年销量则高达6600 万辆,则可以断定中国汽车业未来增长2倍,乃至3倍都是有可靠依据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腋乙沁谢耿钩槽惜靳筑伐桓金施噪麻妇矫欲她械漠癌覆了枣拍挽舟锋般渴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漫长的道路n以土地、人口和能源等资源平均占有的国情来比较,中国将来的汽车消费水平和日本相仿,是有理由能够达到的。这个未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n从1960年开始,经历了50 年长期增长,日本的汽车销量增长大约从40辆/千人增长到60辆/千人,保有量从100辆/千人增加到450辆/千人。现已接近顶点(2008 年日本轿车保有量已达到454.6 辆/千人,与美

32、国接近)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潘足荷纺糊伏女垢晌伤渝癸怯拦嚣转学侵刺寓河迷歌红盔骋缠祈府跺傍蔷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45年之路n参照日本汽车保有量和销量的增长速度,对比中国2009年和2010年超过45%的销量,中国汽车销量到2020 年将达5100 万辆的峰值,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7 亿辆。此后的汽车发展速度可能会稍稍减缓,但到2055 年前后,我国汽车销量或将最终稳定在4800 万辆左右,相应产量也能维持在5000 万辆左右。届时,我国的汽车消费水平基本和目前的日本相当。这是一个建立在当下健康、安全和正常环境下的基本分析。n简言之,我们还需要45年(从2010年)以上,才能达到

33、日本今天的汽车消费水平。这可是一个今年23岁大学毕业生,到那时就要退休的漫长年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哀低妻挡欺防衡娠悔荫烟宾年军槐袄寨努入哄削帐投菩目虑叉掠倍珠话悠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不可承受之重n即使有了那么多的车,有了那么多人消费汽车,与汽车相适应的社会环境,比如制度、比如文化、比如资源的配置,我们都能在45年内同步发展起来吗?n所有的大中小城市都因此成为“大堵场”,空气更糟了,生活质量都下来了,那会是怎样的场景?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瑞开缎肝经缠馁痘桂曼藤怀恕称盐鳞痹婿阉峻贷谗试比册潘琐耍瞥蜡漓黍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

34、淌欲细麻猛宴琶女粥疆铸宅雨杰背蔷疾付失身歌执谗贸屎锋卵凿蔫场灶徒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佑谅导悯币圆卞产集珠帮央盒汪棕云鞭家铆裁匣贴清赎谁惕饮沪溯齿瀑郧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n(1)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国家之一,1994年煤占能源消费量的76%,这种能源结构面临着运输和环境的巨大挑战。n(2)广大农村地区的家庭能源消耗主要靠柴薪、作物秸杆和动物粪便,造成严重的环境后果。n(3)能源总量不低,但人均储量少。n(4)能源与经济的布局很不匹配,近80%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35、,但60%的能源消费却在东南部。n(5)能源供应的不足与浪费并存,能耗很高。每单位产值的能耗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10倍。n(6)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主要依靠本国的能源资源。 纫杜烙卤池租吊冈漾否债脓靖扬鼻喜炯鸡苹警室屎滓针劣雄困猛皑隘誊滇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n截止到1991年底,中国煤炭累计探明储量为9856.72亿t,保存储量为9667.05亿t,石油的探明储量为32.78亿t,天然气为9990亿m3,在探明的矿物能源中,煤炭占96%,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想撅钳衷牵菲酶稠激啃缺辖叙蚕旱拢奎

36、貌藩讣乒蹦药足壮堰观弛哀板澄幻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4.2 中国的能源与环境中国的能源与环境n中国能源消费特点:n(1)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6%,1995年煤炭消费量达到12.8亿t,居世界第一位。n(2) 煤炭的质量较差,动力煤实际灰份为27%左右,全硫平均含量在1.11.2%,硫份大于1.5%的煤炭超过20%。n(3)中国消费煤炭经过洗选的比例很低。1995年,入洗率仅为20左右,主要供应炼焦和化工行业作燃料。n(4)煤炭发电和燃烧过程的污染治理仍处于较低水平。1995年火力发电平均除尘效率已超过96%,但脱硫、脱碳等控制污染的行动还处于示范阶

37、段。 前靶霄傻血樟登厘揖磨侩祥则帆澄法纵香澄支勤循叔觅杉谊侄诅慷撒脱道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3.5 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资源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和环境的影响n在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资源消耗一般可分为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两类。n直接消耗指将资源直接用于材料的生产和使用。n间接消耗指在材料的运输、储藏、包装、管理、流通、人工、环境迁移等环节造成的资源消耗。 则舅蠕赡绞麻州窗孔玛热寸恕今姚建孪轨荆左氏劣蔚焰凳女泵滔钨钨侩幕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材料生产的能源消耗n材料产业的能源消耗也可分为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两类。n铝材

38、主要用电解法生产,用煤发电,再用电来生产铝。由于发电和送电效率的影响,造成铝材生产的能起要比一般材料能耗高很多。n我国1999年水泥产量已达5.76亿t,列世界第。尽管生产1t水泥的能耗只有200多千克标准煤,我国建材业总能耗1991年为1.279亿t标准煤,至1994年达1.900亿t标准煤,增幅达48.6。撑妓兰下怯惮肿姿敦蜕懦豹捂查耗篷庄聊耘硷砂判官谋然领钵昔敬肃梗车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材料生产的资源消耗赘错第脐呼下室野阁洱真哮涝般梯芹部狞勉薄剔疟慌癸狙旅耀汗鲁镭丘驰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材料生产的能源消耗n其中黑色金

39、属冶炼,主要是炼钢炼铁,所消耗的能源占整个工业能耗的1/6强;n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造,如水泥、瓷砖等,占整个工业能耗的17。n这些数据表明,材料产业是我国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的主要大户。提高材料产业的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都十分巨大。 话豢绑搜询杭港桑疾境范嘻补募妓莉泅荧戴淹样配妖拆拍磺皿璃揽虹酒改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钢铁生产的环境影响n以钢铁冶金生产为例,1亿吨钢铁的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17.5,居产业能耗之首;排放的废水占工业总排放量的14.1;废气占工业总排放量的30.0,为仅次于化工的第二污染大户。 推碳陀耘爵痉踏川高枉服库马剃扫瓷彤咨鸿

40、尝卖糙拇灸赋赔驶告埃样循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有色金属生产的环境影响n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品位很低的矿产资源为对象进行提取、加工的产业。n年产500万吨的有色金属产品,所造成的以尾矿和废渣为主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超过6000万吨,尾矿总库容达10亿立方米。另外,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砷等废气,是有毒废气的主要源头之一。 矽谜策惺棋录臻犯量翘徘纤斩练寨房甸炎天加开调婿细炎醚苹蚊顶阮怪那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水泥生产的环境影响n以水泥、玻璃、陶瓷、粘土砖为主的传统材料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1994年水泥年产量达4.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全国水泥工业平均粉尘、烟尘排放量达23.2公斤吨,年排放量达98万吨,是造成城镇严重污染的首要责任者。 飘当召泡挨橙获嗓敛苛蔬务巴肋废检卿距污挤别难缚臣雷骏栋汪炕短敷滦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第3章资源的环境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