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990056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黄冈市中医医院黄冈市中医医院王小官王小官2019-61 1什么是什么是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2 2定义:是指安全有效、定义:是指安全有效、成本成本低廉、简便易学低廉、简便易学 的的中医药中医药技术,又称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中医药适宜技 术术”现代医学:称为现代医学: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中医保健保健 技能技能”,“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或称为 “中医民间疗法中医民间疗法特点:特点:“简、便、效、廉简、便、效、廉” 中医的中医的精髓精髓所在所在3 3分类 :一、针法类:“针”是指“针刺”,利用各种针具 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1、 针的

2、类型:体针、头针、耳针、足针、 梅花针、 火针、电针、穴位 注射、小针刀疗法等 2、临床应用: 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 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 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4 43、针法: “针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4、针法种类: 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 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 电针疗法 穴位疗法、针刀疗法等5 5二、灸法类: 1、定义:“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 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

3、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6 62、功用:预防疾病 延年益寿 “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 艾灸神厥穴可艾灸神厥穴可使人使人延年健康延年健康7 7三、按摩疗法: 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 整脊疗法、捏脊疗法、拨筋疗法 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 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 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8 8 四、中医外治疗法: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等 9 9五、中药内服法 方药应用:(

4、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 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1010 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 “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 炮制是中医药的专业制药术语,其历史悠久,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草药的效果 1111适宜适宜区妇幼的中医区妇幼的中医适宜技术适宜技术1212一、目前儿科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1、穴位贴敷2、放血疗法3、刺四缝4、中药灌肠5、中药熏洗6、中药内服:膏方、汤剂、颗粒 剂

5、、成药(口服液、散剂、丸 剂等)1313二、目前儿科拟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1、艾灸2、推拿3、刮痧4、药浴5、香薰疗法6、敷脐疗法1414三、目前康复科开展的适宜技术由康复科有关人士介绍1515四、区妇幼应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资源重组优化布局1616如何开展如何开展中医适宜中医适宜技术技术1717一、正确认识一、正确认识1 1、纵向:、纵向: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过去:中医院校学生(专科、本科(经典班)、过去:中医院校学生(专科、本科(经典班)、 硕研、博研)硕研、博研) 医院中医医院中医 民间中医民间中医 现在:(临床实际)现在:(临床实际) 未来:(临床路径)未来:(临床路径) (中医科研)

6、(中医科研) (民间中医)(民间中医)? ? ? ! ! !? ? ? ! ! !18182、横向 公立医院: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基层医院 私立医院: 以中医药为标志的服务场所: 1919二、抓住机遇二、抓住机遇 适时而起适时而起1、公立医院的公益性2、政府主体地位3、国家中医药政策4、经济利益的相对优势5、患者相对集中6、中医适宜技术自身优势2020三、准确实施三、准确实施 疗效优先疗效优先1、辨证施治2、个体化特色3、临床应用:内科基础(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口腔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肛肠科、男性病科、养生保健、药膳等等) 举例:咳嗽2121辨证施治辨证施治2222辨证施治辨

7、证施治-咳嗽咳嗽1、穴位贴敷治疗2、针灸3、推拿4、按摩5、中药灌肠6、中药洗浴7、中药内服2323咳嗽咳嗽概述:概述: 邪犯肺系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症状 、一种疾病 咳 -嗽 -咳嗽 临床上多痰、声并见 ,故以咳嗽并称2424咳嗽咳嗽概述:概述: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脏腑脏腑-五脏咳五脏咳-“ “五脏六腑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令人咳 , ,非独肺也非独肺也” ” 隋代巢元方隋代巢元方-十咳十咳-五脏咳五脏咳-风咳、寒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胆咳、厥阴咳等 明代朱棣明代朱棣普济方普济方 咳嗽门咳嗽门 诸咳嗽诸咳嗽-热嗽、热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冷嗽、肺气嗽和饮气嗽-张介宾张介宾张介宾张

8、介宾-外感、内外感、内外感、内外感、内伤两大类伤两大类伤两大类伤两大类 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2525咳嗽咳嗽概述:概述: 现代现代:防御反射防御反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 按时间按时间3 3类类: : 急性咳嗽急性咳嗽-3 3周以内周以内-普通感冒普通感冒 和急性气管和急性气管 - -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 亚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 - 3 3 8 8周周-感染后感染后 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 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超过超过 8 8

9、周周-咳嗽变异咳嗽变异 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 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 食管反流性咳嗽等食管反流性咳嗽等 2626咳嗽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病机:病因:病因: 外感外感-六淫、疫疠时邪及环境因素六淫、疫疠时邪及环境因素 内伤内伤-饮食、情志、他脏疾患等内生病邪饮食、情志、他脏疾患等内生病邪 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 , ,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 , , 病势缠绵病势缠绵 目前临床上常见外感症状已消失目前临床上常见外感症状已消失 , ,而尚无明显脏而尚无明显脏 腑亏虚之象腑亏虚之象 , ,咳嗽频发咳嗽频

10、发 , ,遇刺激尤剧之证遇刺激尤剧之证 , ,为邪气为邪气 留恋留恋 , ,肺气上逆所致肺气上逆所致病机:肺气不宣病机:肺气不宣 , ,失于肃降失于肃降生理:生理:2727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1 1、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外感:新病外感:新病 、起病急、起病急 、病程短、病程短 、常伴肺卫表证、常伴肺卫表证 风寒、风热、风燥为主风寒、风热、风燥为主 、均属实、均属实 内伤:久病内伤:久病 、常反复发作、常反复发作 、病程长、病程长 、可见他脏证、可见他脏证 痰湿、痰热、胃气上逆、肝火犯肺多以邪实痰湿、痰热、胃气上逆、肝火犯肺多以邪实 为主兼有虚象为主兼有虚象 , ,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阴津

11、亏耗咳嗽则属虚 其他:风盛挛急、气道失畅之咳嗽其他:风盛挛急、气道失畅之咳嗽 , ,以呛咳阵作、以呛咳阵作、 喉痒或胸闷为主喉痒或胸闷为主 , ,不伴有肺卫表证不伴有肺卫表证 , ,亦无明显亦无明显 脏腑虚实表现脏腑虚实表现2828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2、治疗原则 外邪 内伤 兼而有之 治随证出 ,法从候来 ,除止咳之外 ,尚有散寒、清热、润燥、疏风、缓急、宣肺、化痰、利咽、降逆、泻肝、养阴等法2929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3、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3030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证 证候证候: : 咳嗽声重咳嗽声重 、气急咽痒、气急咽痒 、

12、咳痰稀薄色白、咳痰稀薄色白 、鼻塞、鼻塞 、流清涕、流清涕 、头痛、头痛 、肢、肢 体酸痛体酸痛 、恶寒发热、恶寒发热 、无汗、无汗 、舌苔薄白、舌苔薄白 、脉浮或浮紧、脉浮或浮紧病机病机: : 风寒外束风寒外束 、内袭于肺、内袭于肺 、肺气失宣、肺气失宣 、肺气闭郁、肺气闭郁 、不得宣通、不得宣通 治法治法: : 疏风散寒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宣肺止咳 方药方药: : 三拗汤三拗汤 合止嗽散合止嗽散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炙麻黄炙麻黄 9g 9g 杏仁杏仁9g 9g 荆芥荆芥 9g 9g 桔梗桔梗 9g9g 紫菀紫菀 9g 9g 百部百部 9g 9g 白前白前 9g 9g 陈皮陈皮 6g6

13、g 甘草甘草 6g6g加减加减: : 夹痰湿夹痰湿 ,咳而痰黏,咳而痰黏 、胸闷、胸闷 、苔腻者、苔腻者 法半夏法半夏 9g9g、厚朴、厚朴 9g9g、茯苓、茯苓 12g12g以燥湿化痰以燥湿化痰 风寒外束风寒外束 , ,肺热内郁肺热内郁 , ,俗称俗称“ “寒包火寒包火” ” , ,可用麻杏石甘汤可用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伤寒论 ) ) 素有寒饮伏肺素有寒饮伏肺 , ,而兼见咳嗽上气、痰液清稀、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白而滑、而兼见咳嗽上气、痰液清稀、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白而滑、 脉浮紧或弦滑者脉浮紧或弦滑者 , ,治以疏风散寒治以疏风散寒 , ,温化寒饮温化寒饮 , ,可用小青龙汤可用小青

14、龙汤 ( (伤寒论伤寒论 ) )加加 减减3131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 证候证候: : 咳嗽频剧咳嗽频剧 , ,气粗或咳声音哑气粗或咳声音哑 , ,喉燥咽痛喉燥咽痛 , ,咯痰不爽咯痰不爽 , ,痰黏或稠黄痰黏或稠黄 , ,鼻流黄涕鼻流黄涕 , ,口渴口渴 , ,头痛头痛 , ,恶风恶风 , ,身热身热 , ,舌质红舌质红 , ,舌苔薄黄舌苔薄黄 , ,脉浮数或浮滑脉浮数或浮滑病机病机: :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 , ,卫表不和卫表不和 , ,肺失清肃肺失清肃 , ,肺热伤津肺热伤津治法治法: : 疏风清热疏风清热 , ,宣肺止咳宣肺止咳方药方药:

15、: 桑菊饮桑菊饮 (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桑叶桑叶 9g 9g 菊花菊花 9g 9g 杏仁杏仁 12g 12g 连翘连翘12g12g 薄荷薄荷 6g(6g(后下后下 ) ) 桔梗桔梗 9g 9g 芦根芦根 15g 15g 甘草甘草 6g6g加减加减: : 咳甚咳甚 , ,加金银花加金银花 12g12g、浙贝母、浙贝母 9g9g、枇杷叶、枇杷叶 9g9g以清热止咳以清热止咳 肺热甚者肺热甚者 , ,加黄芩加黄芩 9g9g、鱼腥草、鱼腥草 12g12g以清泄肺热以清泄肺热 咽痛咽痛 , ,加青果加青果 9g9g、射干、射干 9g9g以清热利咽以清热利咽 内夹湿邪内夹湿邪

16、 , ,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苔黄而腻、脉濡数者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苔黄而腻、脉濡数者 , ,加砂仁加砂仁 6g6g、佩兰、佩兰 9g9g以理气化湿以理气化湿 热伤肺津热伤肺津 , ,咽燥口干咽燥口干 , ,舌质红舌质红 , ,酌加南沙参酌加南沙参 12g12g、天花粉、天花粉 15g15g以清热生津以清热生津 痰中带血者痰中带血者 , ,加白茅根加白茅根 30g30g、藕节、藕节 9g9g以凉血以凉血 若夏令夹暑湿若夏令夹暑湿 , ,症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尿赤、舌质红、苔薄、脉濡数症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尿赤、舌质红、苔薄、脉濡数 , ,加六加六 一散一散 ( (包煎包煎 ) ) 以

17、疏风解暑以疏风解暑3232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燥邪伤肺证燥邪伤肺证 证候证候: : 干咳少痰或无痰干咳少痰或无痰 , ,咽干鼻燥咽干鼻燥 , ,咳甚胸痛咳甚胸痛 , ,或痰黏不易咯出或痰黏不易咯出 , ,初起初起 可有恶寒可有恶寒 , ,身热头痛身热头痛 , ,舌尖红舌尖红 , ,苔薄黄苔薄黄 , ,脉小而数脉小而数病机病机: : 燥邪伤肺燥邪伤肺 , ,耗津灼液耗津灼液 , ,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治法治法: : 疏风清肺疏风清肺 , ,润燥止咳润燥止咳方药方药: : 桑杏汤桑杏汤 (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 )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桑叶桑叶 9g 9g 杏仁杏仁9g 9g 北沙参北沙参

18、 9g 9g 浙贝母浙贝母 9g9g 淡豆豉淡豆豉 9g 9g 栀子栀子 6g 6g 梨皮梨皮 9g 9g 桔梗桔梗 6g6g 连翘连翘 6g6g加减加减: : 痰质清稀痰质清稀 , ,恶寒无汗恶寒无汗 , ,苔薄白而干苔薄白而干 , ,脉浮弦脉浮弦 , ,为凉燥之邪犯肺为凉燥之邪犯肺 , ,卫气郁卫气郁 遏的表现遏的表现 , ,宜疏风散寒、润肺止咳宜疏风散寒、润肺止咳 , ,用杏苏散加减用杏苏散加减 若痰中带血若痰中带血 , ,配生地黄配生地黄 15g15g、白茅根、白茅根 30g30g以清热止血以清热止血 痰黏难出者痰黏难出者 , ,加紫菀加紫菀 9g9g、瓜蒌、瓜蒌 9g9g以润肺化痰以

19、润肺化痰 咽痛明显者咽痛明显者 , ,加玄参加玄参9g9g、马勃、马勃 6g6g以清润咽喉以清润咽喉3333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风盛挛急证风盛挛急证风盛挛急证风盛挛急证 证候证候: : 咳嗽咳嗽 , ,干咳无痰或少痰干咳无痰或少痰 , ,咽痒咽痒 , ,痒即咳嗽痒即咳嗽 , ,或呛咳阵作或呛咳阵作 , ,气急气急 , ,遇遇 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外界寒热变化、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 , ,多见夜卧晨起咳剧多见夜卧晨起咳剧 , , 呈反复性发作呈反复性发作 , ,舌苔薄白舌苔薄白 , ,脉弦脉弦病机病机: : 风邪犯肺风邪犯肺 , ,邪客肺络邪客肺络 , ,气道挛急气道挛急 ,

20、 ,肺气失宣肺气失宣治法治法: : 疏风宣肺疏风宣肺 , ,解痉止咳解痉止咳方药方药: : 苏黄止咳汤苏黄止咳汤 (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炙麻黄炙麻黄 6g 6g 蝉蜕蝉蜕 6g 6g 紫苏叶紫苏叶 9g 9g 紫苏子紫苏子 9g9g 前胡前胡 9g 9g 五味子五味子 9g 9g 牛蒡子牛蒡子 9g 9g 枇杷叶枇杷叶 9g9g 地龙地龙 9g9g加减加减: : 偏于风寒者偏于风寒者 , ,宜加荆芥宜加荆芥 9g9g、防风、防风 9g9g、生姜、生姜 6g6g以散风寒以散风寒 偏于风热者偏于风热者 , ,宜加薄荷宜加薄荷 6g(6g(后下后下 ) )、桑叶、桑叶

21、9g9g以散风寒以散风寒 偏于痰热者加黄芩偏于痰热者加黄芩 9g9g、鱼腥草、鱼腥草 15g15g、金荞麦、金荞麦 15g15g以清热化痰以清热化痰 偏阴虚者加麦冬偏阴虚者加麦冬 9g9g、乌梅、乌梅 9g9g以养阴生津以养阴生津 久病者久病者 , ,宜加川芎宜加川芎 9g9g、红花、红花 6g6g以化瘀通络以化瘀通络3434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痰湿蕴肺证痰湿蕴肺证痰湿蕴肺证痰湿蕴肺证 证候证候: : 咳嗽痰多咳嗽痰多 , ,咳声重浊咳声重浊 , ,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 , ,每于清晨咯痰尤每于清晨咯痰尤甚甚 , ,因痰而嗽因痰而嗽 , ,痰出则咳缓痰出则咳缓 ,

22、,胸闷胸闷 , ,脘腹胀满脘腹胀满 , ,纳差纳差 , ,舌苔白腻舌苔白腻 , ,脉濡滑脉濡滑病机病机: : 脾湿生痰脾湿生痰 , ,上渍于肺上渍于肺 , ,痰湿蕴肺痰湿蕴肺 , ,肺失宣降肺失宣降治法治法: : 燥湿化痰燥湿化痰 , ,理气止咳理气止咳方药方药: : 二陈汤二陈汤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合三子养亲合三子养亲( (韩韩 氏医通氏医通 )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法半夏法半夏 9g 9g 茯苓茯苓 9g 9g 陈皮陈皮 15g 15g 苍术苍术 9g9g 白芥子白芥子6g 6g 莱菔子莱菔子 9g 9g 紫苏子紫苏子 9g 9g 炙甘草炙甘草 6g6g加

23、减加减: : 寒痰较重寒痰较重 , ,痰黏白如沫痰黏白如沫 , ,怕冷者怕冷者 , ,加干姜加干姜 9g9g、细辛、细辛 3g 3g 以温肺化以温肺化痰痰 久病脾虚久病脾虚 , ,酌加党参酌加党参 12g12g、白术、白术 9g9g以益气健脾以益气健脾3535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痰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 证候证候: : 咳嗽气息粗促咳嗽气息粗促 , ,或喉中有痰声或喉中有痰声 , ,痰多痰多 , ,痰质黏厚或稠痰质黏厚或稠 黄黄 , ,咯吐不爽咯吐不爽 , ,或有热腥味或有热腥味 , ,或吐血痰或吐血痰 , ,胸胁胀满胸胁胀满 , ,咳咳 时引痛时引痛 , ,面赤面赤 ,

24、 ,或有身热或有身热 , ,口干欲饮口干欲饮 , ,舌质红舌质红 , ,苔薄黄苔薄黄 腻腻 , ,脉滑数脉滑数病机病机: : 痰热郁肺痰热郁肺 , ,肺失清肃肺失清肃 , ,热邪久郁热邪久郁 , ,热伤肺络热伤肺络治法治法: : 清热化痰清热化痰 , ,肃肺止咳肃肺止咳方药方药: : 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汤 ( (医学统旨医学统旨 )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桑白皮桑白皮 9g 9g 黄芩黄芩 9g 9g 栀子栀子 9g 9g 知母知母 9g9g 浙贝母浙贝母 9g 9g 瓜蒌仁瓜蒌仁 9g 9g 桔梗桔梗 6g 6g 橘红橘红 9g9g加减加减: : 痰热甚者痰热甚者 , ,可加竹沥可加竹沥

25、10ml10ml、天竺黄、天竺黄 9g9g、竹茹、竹茹 9g9g以以 清热化痰清热化痰 痰黄如脓或腥臭痰黄如脓或腥臭 , ,酌加薏苡仁酌加薏苡仁 30g30g、冬瓜仁、冬瓜仁 12g12g、 金荞麦金荞麦 15g15g以清热化痰解毒以清热化痰解毒3636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胃气上逆证胃气上逆证胃气上逆证胃气上逆证 证候证候: : 阵发性呛咳、气急阵发性呛咳、气急 , ,咳甚时呕吐酸苦水咳甚时呕吐酸苦水 , ,平卧或饱平卧或饱 食后症状加重食后症状加重 , ,平素上腹部不适平素上腹部不适 , ,常伴嗳腐吞酸、常伴嗳腐吞酸、 嘈杂或灼痛嘈杂或灼痛 , ,舌红舌红 , ,苔白腻苔白腻 , ,

26、脉弦弱脉弦弱病机病机: : 胃气上逆胃气上逆 , ,痰浊壅中痰浊壅中 , ,肺胃失和肺胃失和 , ,气道受累气道受累治法治法: : 降浊化痰降浊化痰 , ,和胃止咳和胃止咳方药方药: : 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伤寒论 ) )合半夏泻心汤合半夏泻心汤 ( (伤寒伤寒 论论 )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旋覆花旋覆花9g(9g(包煎包煎 ) ) 赭石赭石 9g 9g 法半夏法半夏 6g 6g 党参党参15g15g 干姜干姜 5g 5g 黄芩黄芩 9g 9g 黄连黄连 3g 3g 枇杷叶枇杷叶 9g9g。加减加减: : 呃逆、泛酸较重者加吴茱萸呃逆、泛酸较重者加吴茱萸 15g15g、 (

27、(煅煅 ) )瓦楞瓦楞 15g 15g 以以 降逆制酸降逆制酸 痰多者加浙贝母痰多者加浙贝母 10g10g、紫菀、紫菀 10g10g以化痰止咳以化痰止咳3737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肝火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肝火犯肺证 证候证候: : 上气咳逆阵作上气咳逆阵作 , ,咳时面红目赤咳时面红目赤 , ,咳引胸痛咳引胸痛 , ,可随情绪波动增减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 ,烦热咽烦热咽 干干 , ,常感痰滞咽喉常感痰滞咽喉 , ,咯之难出咯之难出 , ,量少质黏量少质黏 , ,或痰如絮条或痰如絮条 , ,口干口苦口干口苦 , ,胸胁胸胁 胀痛胀痛 , ,舌质红舌质红 , ,苔薄黄少津苔薄黄少津

28、, ,脉弦数脉弦数病机病机: :肝失条达肝失条达 , ,郁结化火郁结化火 , ,上逆侮肺上逆侮肺 , ,肺失肃降肺失肃降治法治法: : 清肺泻热清肺泻热 , ,化痰止咳化痰止咳方药方药: : 黄芩泻白散黄芩泻白散 ( (症因脉治症因脉治 ) )合黛蛤散合黛蛤散 (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 桑白皮桑白皮 12g 12g 地骨皮地骨皮 12g 12g 黄芩黄芩 9g 9g 青黛青黛 6g 6g 海蛤壳海蛤壳 15g(15g(先煎先煎 ) )加减加减: : 火热较盛火热较盛 , ,咳嗽频作咳嗽频作 , ,痰黄者痰黄者 , ,可加栀子可加栀子 9g9g、牡丹皮、牡丹皮 9g9g

29、、浙贝母、浙贝母 9g9g、枇杷叶、枇杷叶 6g6g 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 胸闷气逆胸闷气逆 , ,加枳壳加枳壳 9g9g、旋覆花、旋覆花 9g(9g(包煎包煎 ) )以利肺降逆以利肺降逆 胸痛配郁金胸痛配郁金 9g9g、丝瓜络、丝瓜络 9g9g以理气和络以理气和络 痰黏难咯痰黏难咯 , ,酌加海浮石酌加海浮石 9g(9g(先煎先煎 ) )、浙贝母、浙贝母 9g9g、竹茹、竹茹 9g9g、瓜蒌、瓜蒌 9g9g以清热化痰降以清热化痰降 气气 火郁伤津火郁伤津 , ,咽燥口干咽燥口干 , ,咳嗽日久不减咳嗽日久不减 , ,酌加北沙参酌加北沙参 9g9g、麦冬、麦冬 9g9g、天

30、花粉、天花粉 15g15g、诃、诃 子子 9g9g以养阴生津敛肺以养阴生津敛肺3838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 证候证候: : 干咳干咳 , ,咳声短促咳声短促 , ,痰少黏白痰少黏白 , ,或痰中见血或痰中见血 , ,或声音逐渐嘶哑或声音逐渐嘶哑 , ,午后潮热午后潮热 , , 颧红颧红 , ,手足心热手足心热 , ,夜寐盗汗夜寐盗汗 , ,口干咽燥口干咽燥 , ,起病缓慢起病缓慢 , ,日渐消瘦日渐消瘦 , ,神疲神疲 , ,舌舌 质红质红 , ,少苔少苔 , ,脉细数脉细数病机病机: : 肺阴亏虚肺阴亏虚 , ,虚热内灼虚热内灼 , ,肺失滋润肺

31、失滋润 , ,肃降无权肃降无权治法治法: : 养阴清热养阴清热 , ,润肺止咳润肺止咳方药方药: :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汤 (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 ) )加减加减处方处方: :北沙参北沙参 9g 9g 麦冬麦冬 9g 9g 天花粉天花粉 9g 9g 玉竹玉竹 9g9g 桑叶桑叶 9g 9g 知母知母9g 9g 川贝粉川贝粉 2g(2g(冲服冲服 ) )加减加减: : 咳而气促咳而气促 , ,加五味子加五味子 6g6g、诃子、诃子 9g9g以敛肺气以敛肺气 痰中带血痰中带血 , ,加牡丹皮加牡丹皮 9g9g、白茅根、白茅根15g15g、仙鹤草、仙鹤草 15g15g、藕节、藕节 9g9g以清热止血

32、以清热止血 潮热潮热 , ,酌加功劳叶酌加功劳叶 9g9g、银柴胡、银柴胡 9g9g、青蒿、青蒿 9g(9g(后下后下 ) )、鳖甲、鳖甲 9g(9g(先煎先煎 ) )、胡黄连、胡黄连 9g9g 以清虚热以清虚热 盗汗盗汗 , ,加乌梅加乌梅 9g9g、牡蛎、牡蛎 15g(15g(先煎先煎 ) )、浮小麦、浮小麦 15g15g以收敛止涩以收敛止涩 咯吐黄痰咯吐黄痰 , ,加海蛤粉加海蛤粉 12g(12g(冲服冲服 ) )、黄芩、黄芩 9g9g以清热化痰以清热化痰 手足心热手足心热 , ,梦遗梦遗 , ,加黄柏加黄柏9g9g、女贞子、女贞子 9g9g、墨旱莲、墨旱莲 9g9g、五味子、五味子 6

33、g6g以滋肾敛肺以滋肾敛肺 兼气虚者兼气虚者 , ,可用生脉饮加减可用生脉饮加减3939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中成药应用中成药应用辨证使用中成药 ,并可与中药汤剂配合应 用1、疏风宣肺 ,利咽止咳类 苏黄止咳胶囊2、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类 通宣理肺丸3、清热解毒 ,利咽止咳类 蓝芩口服液4、 清热化痰 ,宣肺止咳类 清肺消炎丸4040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其他治法其他治法1 1、针刺、针刺 主穴主穴: : 肺俞、中府、列缺、太渊。风寒袭肺证肺俞、中府、列缺、太渊。风寒袭肺证 , ,加肺门、合谷加肺门、合谷; ; 风热风热犯肺证犯肺证 , ,加大椎、曲池、尺泽加大椎、曲池、尺泽; ;燥邪

34、伤肺证燥邪伤肺证 , ,加太溪、照海加太溪、照海; ;痰湿蕴肺痰湿蕴肺证证 , ,加足三里、丰隆加足三里、丰隆; ;痰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 , ,加尺泽、天突加尺泽、天突; ;肝火犯肺肝火犯肺 , ,加行间、加行间、鱼际鱼际; ;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 , ,加膏肓、太溪。实证针用泻法加膏肓、太溪。实证针用泻法 , ,虚证针用平补平泻虚证针用平补平泻2 2、艾灸、艾灸 选穴大椎、肺俞选穴大椎、肺俞 ( (或风门或风门 ) )、膏肓。采用麦粒灸、膏肓。采用麦粒灸 , 3, 3 5 5日治疗日治疗 1 1次次 , , 5 5次为次为 1 1个疗程个疗程; ;或予艾条灸或予艾条灸 , ,每日每日 1 1

35、次次 , ,每次每次 5 5 10min,10min,以皮肤潮红以皮肤潮红为度为度 , ,可与针刺配合应用可与针刺配合应用 ,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3 3、穴位贴敷、穴位贴敷 可用疏风宣肺、止咳化痰药敷贴胸背部腧穴可用疏风宣肺、止咳化痰药敷贴胸背部腧穴 , ,取穴天突、大椎、取穴天突、大椎、 肺俞肺俞 ( (双双 ) )、中府、中府 , ,每天换一次药贴每天换一次药贴 , ,连续连续 1010天天4141咳嗽咳嗽-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调摄与预防调摄与预防注意气候变化注意气候变化 , ,做好防寒保暖做好防寒保暖 , ,避免受凉避免受凉 , ,尤其在气候反常之时更尤其在气候反常之

36、时更 要注意调摄。要注意调摄。咳嗽痰多咳嗽痰多 , ,饮食不宜肥甘厚味饮食不宜肥甘厚味 , ,以免蕴湿生痰。风热、风燥、肺阴以免蕴湿生痰。风热、风燥、肺阴 虚咳嗽虚咳嗽 , ,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 , ,以免伤阴化燥助热。戒以免伤阴化燥助热。戒 除烟酒等不良习惯除烟酒等不良习惯痰多者应尽量鼓励患者将痰排出。咳而无力者痰多者应尽量鼓励患者将痰排出。咳而无力者 , ,可翻身拍背以助可翻身拍背以助 痰排出痰排出 , ,必要时吸痰必要时吸痰 , ,但操作时要避免刺激或损伤咽部但操作时要避免刺激或损伤咽部增强体质增强体质 , ,对慢性久咳的肾虚患者对慢性久咳的肾虚患者 , ,应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应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 , 以提高肺的通气功能以提高肺的通气功能 , ,增强抗病能力增强抗病能力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 可根据患者体质可根据患者体质 , ,辨证用药。辨证用药。 对于平素自汗对于平素自汗 , ,易于感冒易于感冒 属肺卫不固者属肺卫不固者 , ,可服玉屏风散可服玉屏风散; ;对于气阴两虚者对于气阴两虚者 , ,可服生脉饮可服生脉饮4242中医的精髓在辨证施治4343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4444谢谢聆听!谢谢聆听!45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