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7969950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赏析课件宜宾市考点(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川省高县中学四川省高县中学 邸玲邸玲1、明确中考考点、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掌握答题技巧古诗词赏析点:古诗词赏析点:1.品味精美的品味精美的语言语言 。2.感知感知艺术形象艺术形象 。3.描述描述画面意境画面意境。 4.体会体会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5.赏析赏析艺术手法艺术手法。 (三)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三)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16-17题。(题。(5分)分)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文天祥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

2、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分) 17.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分)20112011年宜宾市中语文考古诗词题年宜宾市中语文考古诗词题 (三)(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3、分)题。(分)渔家傲渔家傲秋思秋思 范仲淹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白发征夫泪。16首句中的首句中的“异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分) 1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里,长烟

4、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分)20122012年宜宾市中语文考古诗词题年宜宾市中语文考古诗词题古诗词赏析点古诗词赏析点1:品味精美的品味精美的语言语言(诗词中的字词)(诗词中的字词) 1 1、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 2、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哪里?3 3、诗词中的某字或某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诗词中的某字或某词有什么表达效果?4 4、某字能否改为某字?为什么?、某字能否改为某字?为什么?一、考试题型一、考试题型二、知识储备二、知识储备1 1、

5、动词、动词:特别是具有: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多重含义”的动词。的动词。2 2、修饰语、修饰语:大部分为:大部分为形容词形容词。3 3、特殊词、特殊词 (1 1)叠词)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2 2)表颜色的词:)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3)(3)把某个艺术形象的什么特点表现得怎样;描绘把某个艺术形象的什么特点表现得怎样;描绘了什么画面;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了什么画面;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揭

6、示了什么哲理等)。揭示了什么哲理等)。答题步骤和方法:答题步骤和方法:(1)(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抒情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抒情方式。(好词(释义)好词(释义)+(运用)艺术手法(运用)艺术手法+表达作表达作用或效果用或效果三、解题思路三、解题思路 1. 品味品味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中中 “几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句一句中中“争争”字的妙处。字的妙处。 诗中诗中“争争”字用字用拟人拟人的手法,生动的手法,生动形象,形象,描写描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象,抒发抒发了诗

7、人的喜悦之情。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古诗词赏析点古诗词赏析点2: 感知感知艺术形象艺术形象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请具体分析。2、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什么意境?一、考试题型一、考试题型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诗人自我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豪放洒脱,忧国忧民、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豪放洒脱,忧国忧民、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士,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高洁的志士等)2、自

8、然形象、自然形象:意象(景物):意象(景物)二、知识储备:二、知识储备:什么是诗歌艺术形象什么是诗歌艺术形象(1)(1)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2)(2)学会知人论世。学会知人论世。 1、 如何鉴赏人物形象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三、解题思路三、解题思路(回答时用四字词语归纳人物特点,(回答时用四字词语归纳人物特点,然后结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分析。)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分析。)春春 望望 杜甫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9、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刻画了诗人苍老、忧愁焦虑的形象。刻画了诗人苍老、忧愁焦虑的形象。(1)(1)抓景物及其特点;挖掘物象特殊内抓景物及其特点;挖掘物象特殊内涵及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涵及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回答时(回答时从诗句中找出意象,注意找完整,从诗句中找出意象,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不能抄诗句。)(2)(2)析意境(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意境(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答时用四字词语归纳意境特点。)(回答时用四字词语归纳意境特点。) 2、如何鉴赏意象、

10、如何鉴赏意象古诗词赏析点古诗词赏析点3:描述描述画面意境画面意境1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考试题型一、考试题型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先翻译,再用优美的语言来先翻译,再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描述。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画面。要忠实于原诗。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力求优美

11、。描绘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所展现的画面。现的画面。这两句描绘了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这两句描绘了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广阔无垠的广阔无垠的大漠大漠黄黄沙漫漫,黄昏橘沙漫漫,黄昏橘红红色的色的夕阳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河水,沙漠上升,沙漠上升起一缕起一缕白白色的色的烽烟烽烟,直上高空。,直上高空。练习练习2试描述试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所展现的画面。潮水上涨,江面显得更加宽广,潮水上涨,江面显得更加宽广,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

12、,使得长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才有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才有“风正一帆悬风正一帆悬”的美景。的美景。古诗词赏析点古诗词赏析点4:体会体会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1 1、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一、考试题型一、考试题型v二、知识储备二、知识储备(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v忧国伤时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反映离乱的痛苦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13、。命运的担忧。v建功报国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v思乡怀人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中怀人。v生活杂感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

14、喜悦。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主要诗人风格:主要诗人风格:李白:李白:杜甫:杜甫:苏轼:苏轼:辛弃疾:辛弃疾:李清照:李清照:陶渊明:陶渊明:雄奇奔放,愤世嫉俗雄奇奔放,愤世嫉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旷达豪放,意境超脱旷达豪放,意境超脱 悲壮豪放,意境开阔悲壮豪放,意境开阔细腻深情,婉约凄切细腻深情,婉约凄切恬淡自然、醇厚隽永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2 2、知作者,明背景(知人论世),探究、知作者,明背景(知人论世),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诗人的写作意图。3 3、弄清诗句含义,找表露情感的词语、弄清诗句含义,找表露情感的词语(特别是(特别是“诗眼诗眼”) )。4 4、抓意象,悟

15、景语;析意境,悟情语。、抓意象,悟景语;析意境,悟情语。1 1、看题目、序文。、看题目、序文。三、解题方法三、解题方法 渔家傲渔家傲秋思秋思 范仲淹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渔家傲渔家傲秋思秋思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怎样的思想情感?古诗词赏析点古诗词赏析点5:赏析赏析艺术手法艺术手法 1 1、这首

16、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 ?一、考试题型一、考试题型(1)抒情方式)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烘托、虚实结合、以动写静、运用典故、联烘托、虚实结合、以动写静、运用典故、联想和想像、以乐写哀,白描、对比等。想和想像、

17、以乐写哀,白描、对比等。(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双关等代、设问、反问、双关等 二、知识储备二、知识储备1.准确指出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和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或或修表现手法修表现手法。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武陵春武陵春 (李清照)(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18、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全词是如何表达此人对故人全词是如何表达此人对故人的思念这份的思念这份“浓愁浓愁的?的? 鸟鸣涧鸟鸣涧 王维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最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什诗中最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简析这种表现手法。么?简析这种表现手法。本诗本诗运用运用了了以动衬静以动衬静的表现手的表现手法法。“人闲人闲”说明人的内心是闲静说明人的内心是闲静的的,“夜静夜静”“山空山空”表

19、明环境的表明环境的静谧;但作者用静谧;但作者用“花落花落”“月出月出”“鸟鸣鸟鸣”这些动景,就更加这些动景,就更加衬托衬托了山涧的幽静,了山涧的幽静,表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了诗人内心的闲适。闲适。 分析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这句诗运用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以乐写哀、拟人)参考答案:(以乐写哀、拟人)诗人将悲情寓于美景诗人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之中,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表达了诗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千古传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