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962118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173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1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 第一章第一章 第二节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一章第一章 第三节 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1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第二章 第一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结构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二章第二章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二章第二章 第四节 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2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 旧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第三章第三章 第二节 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3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四章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的要素第四章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系统第四章第四章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的增长第四章第四章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4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五章第五章 第一节 农业商品化 第五章第五章 第二节 市场农业和市场调节第五章第五章 第三节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第五章第五章 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与价格5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六章第六章 第一节 集约经营是农业增长的基本方式第六章第六章 第二节 农业中的土地第六章第六章 第三节 农业中的劳

3、动力第六章第六章 第四节 农业中的资本第六章第六章 第五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七章第七章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原理第七章第七章 第二节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第七章第七章 第三节 主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第七章第七章 第四节 粮食问题7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八章第八章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第八章第八章 第二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第八章第八章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第八章第八章 第四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第八章第八章 第五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8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

4、体课件 第九章第九章 第一节 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第九章第九章 第二节 农业中的规模经营第九章第九章 第三节 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第九章第九章 第四节 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第九章第九章 第五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9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十章第十章 第一节 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十章第十章 第二节 农业中的经营制度第十章第十章 第三节 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10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第一节 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第二节 农业的家庭经营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第三节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第十一章

5、第十一章 第四节 农业中多种企业组织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1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12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第一节 农民的非农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产业结构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第四节 农民的收入与消费第第十十三三章章 第五节 “三农”问题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补充内容) 13fgfh农业经

6、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第二节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第三节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14fgfh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农业经济学多媒体课件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第一节 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第二节 农业的国际化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第三节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第四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返回首页15fgfh第一章第一章 农业经济学的对象农业经济学的对象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 一、什么是农业

7、一、什么是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即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狭义农业概念,专指动植物生产的产中部门即动植物生产部门;广义农业概念,则包括动植物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部门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 16fgfh二、农业的地位二、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的基础产业和前提条件。农业不仅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而且是人类社会其他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 三、农业的特点三、农业的特点 1、农业生产中,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密切交织在一起。2、土地是农业中特殊的生产资料。3、农产品是人类的基本生

8、活资料。4、农业是农民经营的产业。 17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运动规律及两者相互间的运动规律。二、农业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二、农业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 农业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中既是部门经济学,又是应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又是农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各农业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18fgfh三、研究农业经济学的任务 农业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科学揭示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揭示运用这些规律为发展农业经济服

9、务的对策与途径。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学的具体任务有:1、科学地阐明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客观规律。2、科学地探讨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服务。3、科学地总结各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教训。4、继续纠正农业经济方面的“左”和“右”错误论点。5、不断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9fgfh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农业经济学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一、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一、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二、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方

10、法二、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方法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2、运用典型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研究方法;3、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4、运用数量分析法;5、学习和吸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研究、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20fgfh第二章第二章 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结构农业生产方式的结构 一、生产方式的一般概述一、生产方式的一般概述 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方式,即人们谋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1fgfh二、农业生产方

11、式的特点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农业生产方式是指在农业中谋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方式。它由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组成。 1、当农业是该社会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时,社会生产方式就是由农业生产方式决定的。 2、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农业中尤为突出。3、农业生产方式还受农业特点的深刻影响,呈现出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22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运动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方式运动基本规律决定了农业的演变一、生产方式运动基本规律决定了农业的演变 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方式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完全适用于农业,决定农业经济的演变。 23

12、fgfh二、分析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两条线索二、分析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两条线索 一条是从农业本身观察,一定的农业生产力决定一定的农业生产关系。 另一条是从整个社会来观察。当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相一致时,这里就不会发生冲突;当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不一致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会分别影响、变革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关系。 24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历史阶段 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量变与质变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量变与质变 农业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使农业生产力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

13、段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即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 二、原始农业二、原始农业 大约在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前,产生了原始农业。 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石制工具,采用刀耕火种、撂荒制等极为粗放的耕作方式,劳动者以部落内部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生产力极其低下。 25fgfh三、古代农业(传统农业)三、古代农业(传统农业) 我国通常把古代农业称之为传统农业,但也特指从秦汉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生产力状况。 其基本特征是: 1、在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方面,制造了金属的、木质的农具等,人工操作、蓄力的利用和兴修农田水利等是一个重大进步。 2、在生产技术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古代农作物耕作栽培

14、技术和畜牧业饲养技术。 3、在生产力结合方式方面,分工协作不发达,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的自然经济。 总之,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人畜力耕作的、经验技术的、自然经济的农业。 26fgfh四、近代农业四、近代农业 近代农业大体上是指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力状况。 其基本特征有: 1、在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方面,近代农业机具取代旧式农具,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 2、在生产技术方面,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成长起来,使农业技术发生变革。 3、在农业生产力结合方面,分工协作通过商品性农业走向社会化,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专业化发展起来。近代农业特征可概括为:半机械化的

15、,从经验技术走向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初步社会化的农业。 27fgfh五、现代农业五、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20世纪以来尤其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状况。 其基本特征是:1、在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方面,采用了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农业机械化、电力、现代水利工程等广泛应用。2、在生产技术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经验农业已演变为科学化农业。3、在农业生产力结合方面,农业市场化、商品化提高,农业企业规模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切而广泛。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械化、科学化、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农业。28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历史阶段

16、一、农业生产关系的更迭一、农业生产关系的更迭 农业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依次为:原始公社农业生产关系,奴隶制农业生产关系、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二、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关系二、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在大约170万年前到三四千年前。 其基本特征是: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劳动和对产品的平均分配。 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关系经历了自身的发展阶段:原始群氏族公社农村村社 29fgfh三、奴隶制农业生产关系三、奴隶制农业生产关系 奴隶制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在大约三四千年前到2000多年前。 其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还占有奴隶本身。 四

17、、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四、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 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对地主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第二,农民耕种地主土地并向地主交纳繁重的地租;第三,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超经济的压迫和剥削,农民没有政治权利和完全的人身自由。 封建制农业生产关系的典型形式有两种:1、领主制经济。2、地主制经济。 30fgfh五、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五、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的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典型形式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其特征是:农业资本家获得利润,农业工人获得工资,地主获得地租。 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存在多种复杂形式:(1)资本主义雇

18、工经营的大农场;(2)家庭农业;(3)资本主义大农场;(4)农场主合作社。总之,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在性质上都是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 六、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六、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31fgfh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 第一节第一节 旧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旧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封建农业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一、封建农业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大部分土地被地主阶级占有,农民无地少地,租种一小块土地要向地主交纳繁重地租和向封建政权交纳

19、赋税和服徭役。农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雇佣农业工人和经营地主,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农业由封建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农业经济。 32fgfh二、半封建半殖民农业的基本特征二、半封建半殖民农业的基本特征 1、封建制的土地关系仍在农业中占统治地位;2、零细化的小农是农业主要经营形式;3、帝国主义入侵后农业的半殖民地化;4、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的统治和剥削;5、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停滞,甚至倒退;6、农民的贫困与反抗。33fgfh第二节第二节 新中国农业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生产方式的演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

20、式。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演变可分为4个历史时期,即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一、土地改革时期(一、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1949-1952年年) 195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的具体政策有:(1)没收地主的土地等;(2)将没收来的土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农民;(3)保护中农的土地和其他财产;(4)保存富农经济;(5)保护小土地出租者;(6)保护农村工商业。 34fgfh二、农业合作化时期(

21、二、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71953-1957年)年) 从1953年起,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的基本途径是“一化三改”。其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合作化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 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和措施有:1、制定和实行了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合作化方针。农业生产合作化发展分三步走: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2、在发展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流通性质的农村供销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3、重视自愿互利原则和国家支援与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4、以搞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保证农业增产增收为中心任务。5、在“一化三改”过程中,

22、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制度。35fgfh三、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三、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1958-1978年)年) 从1958-1978年是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20年,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1、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1958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我国在农村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调整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党中央1958年末就重申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必须继续实行商品生产和按劳分配。1959年正式肯定了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3、“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进程也被打断,农业生产出现了10年的徘徊,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4、粉碎“四人帮”初期。农

23、业和工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左”的思想还束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四、改革开放时期(四、改革开放时期(19791979年以来)年以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为改革的突破口,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6fgfh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基本理论的依据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基本理论的依据 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包括:1

24、、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4、关于党的基本路线。5、关于经济发展战略。 37fgfh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点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生产方式,包括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方面。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3、农业和农村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4、大力发展农业商品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5、过渡,实现农业市场化。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6、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7、实施科教兴农。8、农业必须对外开放。9、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民非农化。10、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必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12、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保证。 38fgfh第四章第四章 农业生产力结构农业生产力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的要素农业生产力的要素 一、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组成一、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组成 农业生产力要素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各个时期共同存在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第二大类是组合性要素,即将

26、实物性要素组合成一定方式的要素。第三大类是渗透性要素,即渗透到实物性要素和和组合性要素中发挥作用的要素。 39fgfh二、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二、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实体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 农业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或科技知识)及劳动能力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劳动者在农业生产力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劳动者发生了两方面的重大变化:第一,农业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劳动者智能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农业劳动者的数量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劳动资料。

27、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还包括土地、厂房、仓库、道路、水利设施等。 农业劳动对象。是指人类农业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农业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的现存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40fgfh三、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三、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组合性要素是指将各种实物性要素组合成一定方式的要素,包括分工与协作、管理与信息等要素。四、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四、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是指渗透到生产力实物性和组合性要素之中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等要素。 41fgfh第二节第二节

28、 农业生产力系统农业生产力系统 一、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概念一、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概念 农业生产力系统是由农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农业生产力系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42fgfh二、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二、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 农业生产力系统有四种组合方式,即质态组合方式、量态组合方式、空间组合方式和时间组合方式。 质态组合方式。指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的各种状态。通常称为生产力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农业技术结构是指农业各技术手段之间的

29、相互联系。 量态组合方式。指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配比和表现为一定的规模。量态组合方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在形成农业生产力时要有一定数量比例关系。另一种是在某一经济实体内要形成有效生产力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即企业规模。 空间组合方式。指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然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形成一定的联系状态。这种空间组合方式也称为农业生产力布局。 时间组合方式。指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在时间上按顺序进入运行过程并相互结合形成现实生产力。43fgfh三、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三、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

30、农业生产力系统是一个与外界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所谓开放是指农业生产力系统本身同其外部条件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农业生产力系统与自然界、社会经济系统等外部环境发生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称为农业生产力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土壤圈和水圈,共同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自然环境,它们对农业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第一,提供了对象型的自然资源。第二,提供了条件型的自然资源。2、经济环境。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农业生产力系统是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第二,农业生产力系统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运

31、行的。3、社会环境。农业生产力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并受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 44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农业生产力的增长 一、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意义一、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意义 农业生产力增长是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增加。 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意义:第一,意味着农业提供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增长;第二,农业生产力增长是国家经济规律和经济实力增长的基础。第三,农业生产力增长是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源泉。农业生产力增长包括增长的规模和增长的速度。 45fgfh二、农业生产力的增长规模二、农业生产力的增长规模 农业生产力的增长规模是指农业生产力增长的绝对值,它反

32、映农业生产力的水平。通常用来衡量的指标有:1、农产品实物总量2、农业总产值3、农业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消耗)4、投入产出率三、农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三、农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 农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是指增长的相对值,它反映农业生产力水平变动的状况。国际上,通常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农业生产指数,来反映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增长速度。在我国,通常用农业总产值指数来反映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增长速度。但由于农业总产值有重复计算中间消耗,采用农业增加值指标反映更科学一些。 46fgfh四、农业生产力增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四、农业生产力增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第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影响;第二,人口因素对农业

33、生产力增长的要求;第三,农业生产力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第四,处理好农业生产力增长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第五,农业生产力增长与农民收入提高相协调。47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一、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20世纪是世界各国先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我国目前总体上还处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强国,使包括全国农民在内的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我国必须按照农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伟大转变,这是富民强

34、国的必由之路。48fgfh二、农业现代化要从国情出发 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依据和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必须重视与农业密切关联的基本国情:1、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2、我国农业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3、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落后;4、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虽然落后,但拥有丰富的传统农业技术;5、我国地区差异大,经济条件发展不平衡。49fgfh三、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步骤三、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步骤(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建设起一个发达的农业。2、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

35、村。3、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我国农业现代化步骤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90年是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990-2000年是起步阶段。第三阶段,2000-2050年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50fgfh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1、要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战略;2、要加快农业和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战略转变;3、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4、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5、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技术改革;6、加速农业生产的社会化;7、积极参与农业的国际化;8、要增加对农业的投

36、入;9、搞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控制人口增长;10、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11、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12、要稳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制度。 51fgfh第五章第五章 农业的市场化农业的市场化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商品化农业商品化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产品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商品经济,是指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生产的产品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52fgfh二、农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二、农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几千年来,农业长期处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

37、状态。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农业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而向商品经济转化,商品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的主体,农业成为商品性农业。 农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农业的商品化使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农业经济中发挥日益广泛而深刻的作用;其次,农业商品经济促进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再次,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将逐步提高农业的商品率和增加商品量,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最后,农业商品化也会促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53fgfh三、我国农业的商品化三、我国农业的商品化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才迫使中国农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使中国农业商品经济有了缓慢

38、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仍然很低,农民自给性生产还占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已提高到60%以上,农业商品经济占据了主体地位。 要加速我国农业商品化的进程,除了要转变观念和完善政策以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理顺农村产权关系,保护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专业分工。3、实施科教兴农,大力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4、促进市场发育,健全市场体系。 54fgfh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农业和市场调节市场农业和市场调节 一、市场农业一、市场农业 市场农业是指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农业

39、,是由市场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在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我国商品性农业发展到了市场农业的阶段。55fgfh三、我国市场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三、我国市场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即市场农业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即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由市场形成价格,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此外,还需在以下方面推进其发展:1、进一步促进农业中商品量与商品率的提高;2、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的市场化;3、加快建设农产品的市场体系;4、培育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5、农业市

40、场化还要求提高农民的外购率。 56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 一、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一、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2)中间需求的变化。(3)商品农产品本身的价格。 农产品的需求法则即需求规律:商品农产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但也有如“吉芬商品”等例外情况。(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5)消费者的偏好。(6)文化习俗。(7)人口数量和结构。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1、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2、农产品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3、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4、农产品需求人口弹性 57fgfh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二、农产品的市场

41、供给 影响农产品市场供给的因素凡是影响农产品生产的因素都会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如农产品价格、自然资源条件、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状况、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其中影响农产品供给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产品本身的价格。 农产品的供给法则:农产品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或者说是某种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之间的比值。 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1)占用土地面积大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小,反之供给弹性大。(2)同一种农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供给弹性大,在落后地区供给弹性小。(

42、3)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弹性大,价格下降时供给弹性小。(4)农产品的临时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短期供给弹性小于长期供给弹性。(5)畜牧业和林业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可能小于零。58fgfh三、农产品供求平衡三、农产品供求平衡 农产品供求平衡即农产品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种农产品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其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的状态。 农产品供求平衡,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这种理论包括三种模型:(1)收敛型蛛网。形成收敛型蛛网的原因是某些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2)发散型蛛网。形成发散

43、型蛛网的原因是某些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3)环型蛛网。也叫封闭型蛛网, 形成环型蛛网的原因是某些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我国农产品供求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90年代末,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价格相对稳定。59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与价格农产品流通与价格 一、农产品流通一、农产品流通 农产品流通的意义第一,它是保证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加速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二,它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它对于保障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第一

44、,农产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较长。第二,农产品需求具有普遍性,使流通具有合理的流向。第三,农产品流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营农产品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第四,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流通。60fgfh 农产品流通渠道(1)农产品集贸市场(2)农产品专业市场(3)农产品批发市场(4)农产品期货市场 农产品的采购与销售策略(1)农产品采购策略A、扩大性采购策略。B、控制性采购策略。C、稳定性采购策略。 (2)农产品销售策略A、横向发展策略。纵向发展策略。 61fgfh二、农产品价格二、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应当以经营劣等地的生产单位生产某种农产品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生产该种

45、农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决定其价值并作为其价格形成的基础。 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农产品价值是形成价格的基础,其他影响的因素还有:(1)市场供求状况(2)货币的价值(3)农产品成本与农业劳动生产率(4)国家经济政策62fgfh 农产品差价(1)农产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因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2)农产品差价的主要形式有: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和批零差价。 农产品比价(1)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各种不同农产品的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2)农产品比价以各种农产品自身的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调整,并以粮价为中心保

46、持适当价格比例。63fgfh 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1)“剪刀差”是指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而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其表现形式是工农产品比价,实质是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2)我国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剪刀差”过大;第二,国家为了发展工业,通过“剪刀差”积累部分建设资金;第三,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产品的劳动耗费相对较高。(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 64fgfh 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化(1)农产品价格是整个市场物价的基础,实现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化,对于协调各方面的

47、利益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实现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化,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各种关系:第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第二,各种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第三,工农产品的比价关系。第四,农产品价格合理化与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65fgfh第六章第六章 农业集约经营农业集约经营第一节第一节 集约经营是农业集约经营是农业增长的基本方式增长的基本方式 一、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及类型一、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及类型 农业集约经营,是指通过采用先进农业的技术措施和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或农业增长方式。 农业集约经

48、营分为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两种基本类型:(1)劳动集约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投资总额中,活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2)资金集约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的投资总额中,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和新技术的密集使用。它也叫技术密集型农业。 66fgfh二、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世界农业发展历史来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土地利用得当可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世界各国的农业都经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过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约经营,提高土

49、地生产率,已经成为各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67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中的土地农业中的土地 一、土地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土地,是指包括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土壤、岩石、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 土地的作用: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人类一切物质财富生产都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大量的基本生产资料。68fgfh二、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二、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1、土地具有面积上的一定性。2、土地事业得当,土壤肥力或生产能力可以不断提高。3、土地位置的不可移动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三、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状况三、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状况 我国农业用地资源的

50、基本状况(1)农用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水平低。(2)耕地后备资源贫乏。(3)大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相当部分土地退化严重。(4)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我国耕地利用的成就与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巨大成就。但我国土地利用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二,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第三,山林和草原乱垦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69fgfh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扩大与节约农业用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措施有:开垦荒地

51、,扩大耕地面积;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合理利用草原草山草坡,发展畜牧业;合理利用水面,发展水产业;治理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石漠化,改进生产和生存条件。同时,要注意节约用地,依法保护耕地。 地集约化经营。(1)我国土地集约化经营状况:长期以来,我国土地集约化经营主要是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的集约经营,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步向资金密集型集约经营即现代集约农业转化,使我国从一个农业单产较低的国家转变为单产较高的国家。但是,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很不平衡,现有中低产田约占2/3,集约化经营潜力巨大。(2)我国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途径:第一,加大农业投入,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二,扩

52、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第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产业部门的比重;第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3)衡量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及其经济效果的指标:衡量农业集约经营水平最主要最准确的指标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摊得的基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分析农业集约化经济效果的指标,就是把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指标和实现集约化所取得的成果加以对比。 70fgfh五、追加投资适合度和土地报酬规律五、追加投资适合度和土地报酬规律 土地效益(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时,最初可以使产量随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当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新增加

53、的产量会愈来愈少,最后减少为零甚至为负值。 追加投资适合度,是指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追加投资和增加的产量产值之间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追加投资的最大限度应当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之点。 71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中的劳动力农业中的劳动力 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及其使用上的特征(1)农业劳动力,是指在农业中有劳动能力的人。(2)农业劳动力使用上的特殊性:第一,农业劳动时间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第二,农业劳动的周期长,劳动效益具有差异性;第三,农业劳动场所的分散性;第四,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

54、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唯一能动的要素,也是人类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经济资源。 72fgfh二、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二、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1)农业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2)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3)农业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1)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是指已经利用的劳动力和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2)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第一,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劳动力在大农业领域内开辟广阔的生产门路;第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走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第三,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55、,促进农业力的合理利用;第四,鼓励和帮助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做工经商;最后,要控制人口的增长。73fgfh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1)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支出的劳动时间。(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及其提高的途径(1)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自然条件。(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第一,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第二,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第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

56、程度;第四,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74fgfh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1)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时间含义:指生产单位农产品所花费的物化劳动时间和活劳动时间的总和。此外,还应包括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但在实际中,只按直接花费的活劳动时间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2)计算平均劳动生产率。应采用多年平均数,可以采用每劳动力年生产各种农产品产量的指标。(3)按负担人口数计算劳动生产率。即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负担的人口数。(4)劳动生产率中时间与产量的计算:第一,计算产量或劳动成果,可按产量、产值和工作量分别计算。第二,计算劳动时间,可采用人年生产产品数量、人工日

57、或人工时。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增长缓慢。改革开发以来增长较快,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75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中的资本农业中的资本 一、农业资本的作用及其运动规律一、农业资本的作用及其运动规律 农业资本的概念及分类(1)农业资本,是指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2)农业资本按不同标准可以做如下分类:第一,按资本存在形态划分为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第二,按资本来源划分为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第三,按资本在再生产过程所处阶段,分为生产领域资本和流通领域资本;第四,按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划分

58、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农业中资本的重要作用 农业资本运动的规律性:即由第一阶段生产开始前的贮备资本,转化为第二阶段生产过程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形成价值更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资本,之后进入第三阶段的流通过程变成货币形态资本和实物形态资本,又将形成下一个生产周期的贮备资本,以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周转运动。 76fgfh二、农业资本的来源和合理使用二、农业资本的来源和合理使用 农业资本的来源:农户自有资金投入、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信贷资本、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等。 农业资本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本投放应遵循讲求效益、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农业资本的管理(1)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2

59、)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77fgfh三、农业资本使用的经济效果分析三、农业资本使用的经济效果分析 农业资本使用经济效果分析的概念和作用(1)农业资本使用经济效果分析,就是对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状况进行计算和评价。(2)农业资本使用经济效果分析,是查明农业经济效果状况,分析经济效果高低原因和改进农业投入方式的重要依据,是正确选择和决定不同农业生产项目和投入方案的必然要求。它既是提高已有农业生产投入的经济效果所必须,也是避免今后对农业投资的盲目性的要求。78fgfh 评价农业资本使用经济效果的基本指标:(1)农业投资增加生产能力(或效益)指标(2)农业投资增加农产品产量指标(3)农业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指

60、标(4)农产品成本指标(5)农业投资利润率指标(6)投资效果系数(7)投资回收期指标(8)建设工期与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9fgfh 农业投资效果的边际分析(1)农业投资的边际分析,是指对新增加或最后增加的那部分投资的效益进行的计算和分析。(2)边际效益变化呈现出四个阶段性特点。根据边际效益分析和追求最大总利润的投资目标,一定面积土地上的追加投资最大限度应当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之点。边际效益分析方法的扩大运用:当有一定量某种生产要素在若干个生产项目上进行分配而追求总效益最大时,就要在分析各个生产项目边际效益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各个项目边际效益相等的分配方案为最佳。80fgfh 农业投资的经

61、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 目前一般是对可供选择的一些农业投入方案先从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比较,然后考虑分析各个方案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将会产生的后果,做出综合性结论。 为了使三方面效益的综合评比能够实现量化,通常又需要采用加权平分评比方法。 81fgfh第五节第五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特征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及

62、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经济上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 82fgfh 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3、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其实现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其实现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人口众多,但素质不高;农业生产能力低,农业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化且未得到抑制;科技能力弱。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63、质;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开发可耕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乡镇企业的环保;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83fgfh第七章第七章 农业的产业结构农业的产业结构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原理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原理 一、农业的产业化一、农业的产业化 当农民的生产为了获得利润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时,农业就演变为产业。从农业开始向现代产业转化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可以称之为农业的产业化。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

64、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84fgfh三、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与质变三、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与质变 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可借助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农业商品产值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农业资金利用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的变化,或叫产业结构升级,一般经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结构改革起步阶段;第二阶段,结构改革发展阶段;第三阶段,结构改革的高级阶段。85fgfh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 1、它基本上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实质上就是农业生产的比例关系;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供给结构是否合理要通过市场有

65、效需求来检验;3、它关系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4、它关系农业产业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问题;5、它关系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86fgfh五、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五、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 农业产业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此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还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变化,粮食供求状况,交通运输加工商业等,农业经营体制,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及特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 87fgfh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供需状况相适应;2、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

66、社会经济资源,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3、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要求,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4、保证国家全局性长远性利益,同各地区的局部性及眼前利益正确结合;5、要因地制宜地逐步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88fgfh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改革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一、改革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 旧中国农业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业结构;解放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种植业比重有所下降,多种经营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各业比重的变化是由副业比重上升较快而引起。二、改革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改革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1、农业各产业部门的

67、产值均有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不同,反映农业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结构的重大改革;2、结构变化主要是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主要是粮食产值比重下降;3、结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不仅是变动频率不同,而且还有各自特点。 89fgfh三、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向三、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向 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2、实现农业专业化经营,与资源和市场需求相适应3、增加高产值农产品的比重4、与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相结合5、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6、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加强宏观调控7、发展与农业有关的信息产业8、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90fgfh第三节第三节 主

68、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主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一、农业(一、农业(种植业) 狭义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种植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因为种植业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粮食生产,是农业各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种植业包括粮食、经济作物、蔬菜及瓜类、特产作物,以及饲料与绿肥作物等。 建国以来,我国种植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第一,粮食作物面积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粮食仍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二,各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第三,蔬菜面积持续快速增长。 91fgfh三、畜牧业三、畜牧业 畜牧业在农业内部实质上是植物产品的加工业,它把各种人工的、天然的饲料、饲草转化为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69、畜牧业已经从副业上升为重要的产业部门,畜牧业产值比重1997年已上升到31%。四、渔业四、渔业 渔业即水产业,是利用水域进行捕捞和养殖的产业,主要产品有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等。 建国以来,我国渔业发展较快,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比重由建国初期0.2%上升到1997年的9.3%。 92fgfh第四节第四节 粮食问题粮食问题 一、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粮食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因为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状况成为居民生活和政权稳定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条件。93fgfh二、我国粮食生产的发

70、展二、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举世公认的中国以7%的世界耕地成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的巨大成就,最重要的表现于粮食生产的成就即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到1978年。粮食生产有了较大增长,但粮食产量波动很大,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不足的困难。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改变,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94fgfh三、我国粮食生产内部结构三、我国粮食生产内部结构 我国粮食包括谷物、大豆和薯类。其中谷物在粮食总产的比重超过90%。而谷物又以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为主;稻

71、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占粮食总产量40%-45%。四、我国粮食问题展望四、我国粮食问题展望 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从近期来看,应正确分析粮食形势,采取相应对策: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多种经营发展和农业生态建设;及时调整粮食结构性不平衡和区域性不平衡问题;加快粮食生产的技术改革、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进一步改革粮食的流通体制和宏观购销政策;增加粮食出口。从长期来看,要坚持不懈地发展粮食生产,自力更生地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95fgfh第八章第八章 农业中的科技进步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第一节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一、一、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

72、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科学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技术。 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力中日益起决定作用的渗透性要素。农业科技进步已经和将要极大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之一。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技术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贡献率70%-80%)。96fgfh二、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二、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实现了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管理社会化的农业。正是

73、农业的科技进步,促使农业生产力不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断赋予现代农业以崭新的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农业科技贡献率的迅速提高,我国42%,发达国家高达70%-80%。 农业科技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的增量投入对农业增量产出的影响,用农业科技投入所带来的农业产出增量在农业总产出增量的比例来表示。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根本任务就在于大力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97fgfh三、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三、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1、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2、提高了农业的投入产出3、提高农业的劳动

74、生产率4、改善资源状况,优化字眼配置5、开拓农业新领域,为农业发展创造无限广阔前景6、改变农村面貌和逐步缩小“三大差别” 98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途径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途径 农业现代化最本质的过程是从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向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转换和变革。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大体上有三条途径:第一,从现代工业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第二,在各类基础科学发展基础上,以生物科学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日益形成了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与前两项变革相适应的管理技术的兴起。 。99fgfh二、农业生

75、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1、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即实现农业机械化;2、农业能源的进步,最突出的表现是石油与电力在农业日益广泛的应用;3、农业基础设施的进步。三、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三、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1、良种选育技术的进步;2、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3、土壤改良技术的进步;4、化肥和平衡施肥技术的进步;5、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动植物生长激素技术的进步;6、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100fgfh四、对四、对2121世纪农业科技进步的展望世纪农业科技进步的展望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1、农业科技将向深度与广度

76、发展;2、现代农业科学在科学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3、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的更大进展和更新更广泛应用,将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4、农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走向融合。101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一、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一、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2、资源节约型技术。3、中性技术。二、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国际经验二、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国际经验 1、美国型。走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2、日本型。走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3、西欧型。走中性技术进步

77、的道路,即劳动节约型技术与资源节约型技术同时并举的道路。 102fgfh三、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三、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部分地区可大致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第二阶段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与选择性的劳动节约型相结合;第三阶段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点应放在资源节约型技术方面。具体抓好五个方面:第一,大力推广以良种为中心的生物技术;第二,积极使用化学技术;第三,重视农田水利技术;第四,推进农业机械化;第五,正确处理农业技术的继承、引进和

78、创新的关系;第六,综合运用农业资源开发。103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 市场机制迫使农户和企业不断追求技术创新,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创新;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创新;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创新;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创新。 104fgfh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 农业科技进步的外在动力源于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需求。1、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对农业的科技进步;2、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科技进步;3、

79、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推进农业科技进步;4、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 105fgfh第五节第五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 1、正确确定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2、要有一个科教兴农总体规划3、构筑农业技术创新体系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5、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水平106fgfh第九章第九章 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生产社会化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农业中的分工与协作、农业中的分工与协作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农业中分工与协作发展的结果。 农业中的分工是指由不同的劳动者分别完成不同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同一农产品的不同生产

80、阶段分别由不同劳动者来完成。 农业中的协作是指许多劳动者在同一农业生产过程或在不同但相互联系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107fgfh三、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意义三、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它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四、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趋势四、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第一,农业商品化与市场化日趋发达;第二,农业生产趋向集中,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性;第三,企业专业化生产;第四,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五,农艺过程专业化;第六,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108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中的规模经营农业中

81、的规模经营 一、农业中规模经营的形成一、农业中规模经营的形成 规模经济即规模经营效益,指在通常情况下,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会使生产经营成本下降,引起企业产品产量提高和企业收益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日益市场化、社会化,农业企业(农户或农场主)经营规模日趋扩大,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109fgfh二、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二、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农业规模经营由于受土地面积制约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存在,土地面积扩大和投入土地的资本超出了现有技术和管理的合理限度,会导致规模不经济,投资效益会从递增转为递减。为此,要掌握以下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条件:1、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商品化、市场化基础上发展

82、起来的。2、农业规模经营必须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适应。3、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农产品市场容量相适应。4、农业规模经营需要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5、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要以剩余农业劳动力能够转移为必要条件。三、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道路三、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小规模农业经营。应当引导农民走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道路。110fgfh四、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途径四、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途径 1、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2、过农业集约化扩大经营规模;3、过农业专业化使经营规模扩大;4、过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经营使经营规模扩大;5、过农户联合办农场形成较大规模经营111fgf

83、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 一、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一、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 农业企业专业化,指农业企业实行明显的社会分工,各企业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种(类)农产品,其他生产项目降为次要地位甚至完全消失。 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它有利于各企业发挥优势和提高效益;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等。112fgfh二、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制约因素二、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企业专业化产品生产拥有的优势程度;专业化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价格;需要购入商品的供应条件和价格。归根到

84、底要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三、农业企业专业化带来的新问题三、农业企业专业化带来的新问题 它加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矛盾;种植业年年连作引起地力减退等;它使农业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四、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四、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采取专业户的形式,即从小规模的专业化着手逐步扩大和提高,将会成为我国农业企业专业化发展的最适宜的道路。五、农艺过程专业化五、农艺过程专业化 农艺过程专业化又叫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指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113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 一、农业地区专业化要与综合发展相

85、结合一、农业地区专业化要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农业地区专业化也叫农业生产区域化,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各地区农业生产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 农业地区的综合化发展是指在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各地区还应发展一些辅助性的生产项目与之相配合。114fgfh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商品生产发展和专业户大量涌现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村、专业乡,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地区的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三、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三、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急于求成和盲目追求地区

86、专业化水平。2、农业地区专业化不能忽略地区的综合发展。3、粮食生产的布局要相对均衡。115fgfh第五节第五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可以把分散的农户经营联合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之中;可以成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者;可以帮助农户传递市场信息;它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从服务内容来看,主要有:产前服务;

87、产中服务;产后服务;经营服务;金融服务;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服务等。116fgfh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 1、公共服务体系。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2、合作服务体系。如农机服务站等。3、各类企业性质的农业服务体系。如种子公司等。 117fgfh第十章第十章 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农业生产关系结构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基础 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或企业资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和由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等基本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它是农业中全部生产

88、关系的基础,对农业诸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正确处理农业中所有制的原则二、正确处理农业中所有制的原则 正确处理农业中所有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使所有制与农业中的生产力状况或性质相适应。 118fgfh三三、我我国国农农业业中中以以公公有有制制为为主主体体和和多多种种所所有有制制经经济济共共同同发发展展的经济结构的经济结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农业。2、非公有制农业。3、混合所有制农业。119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中的经营制度农业中的经营制度 一、经营制度的含义与重要性一、经营制度的含义与重要性 经营制度也

89、叫经营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二、我国农业中基本经营制度二、我国农业中基本经营制度 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其特点是:1、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2、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三、我国农业中经营制度的多样化三、我国农业中经营制度的多样化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的基本经营制度以外,还有个体经营制、合作制、工厂制、公司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 120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中的分配关系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一、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重要性与原则一、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重要性与原则 分配关系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形式

90、的实现,直接影响着生产关系各方面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从而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业中,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21fgfh二、我国公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制度二、我国公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经济。 其收益分配原则与程序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全是自己的。 在集体统一经营的企业或单位中的收入分配,仍需在扣除生产费、交纳国家税收、提留公积金公益金之后,在形成个人消费基金中对企业或单位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通常采取工资制、奖金制或承包制等进

91、行分配。三、我国非公有制农业和混合所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关系三、我国非公有制农业和混合所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在个体农业中,在缴纳国家税收和乡村统筹后,收入归个体所有; 在私营经济农业中,劳动者按劳动力的价值获得工资,剩余价值除了交纳国家税收以外,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资分配。 在混合所有制农业中,交织存在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四、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四、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22fgfh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 一、农业企业制度的形成与特点一、农业企业制度的形

92、成与特点 农业的微观组织,是指一个社会农业经济的基础经济组织,它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进入农业领域处于渐进的、过度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经营形式在农业中长期的普遍的存在,直到今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中的家庭农场仍然是农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现代家庭农场(农户),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从事农业生产和交换的基层单位,它是具有企业基本特征的特殊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组织的特点:家庭经营形式在农业中长期的普遍的存在;普遍存在合作制经济组织形式。二、农业产权制度二、农业产权制度 农业产权主要是围绕土地所发生的权利体系,土地产权可分化为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93、。123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的家庭经营农业的家庭经营一、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及演变一、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及演变 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农业家庭经营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小家庭经营;在奴隶社会先后表现为家长奴隶制和社会奴隶制家庭经营;封建社会表现为自给自足式家庭经营;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家庭农场,今日的家庭农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场构成中仍占绝对优势;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经营承包制。124fgfh二、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二、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 1、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特性所决定;2

94、、农业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不可控制性,以及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决定;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家庭经营管理的成本最小;4、家庭成员的多样差别便于农业分工。三、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三、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 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125fgfh四、我国的农业家庭经营四、我国的农业家庭经营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经营承包制。即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使农户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并采取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农业家庭经营是集体经济内

95、部的承包经营,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家庭经营是集体经济内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它直接构成市场的经营主体;农业家庭经营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是公有的,农户拥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户享有家庭经营的收益分配权;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密切结合。 126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特别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户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的本质特征是劳动者的经济联合。127fgfh二

96、、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农民在经济上实行联合以发展生产为必要。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2、为了抗御高风险和自然风险需要农业合作;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4、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其次,是农民在经济上联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了六项原则,并于1984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28届代表大会又得到确认。六项原则包括入社自由、民主管理、资金报酬适度、盈余返还、合作社教育、合作社之间的合作。128fgfh四、农业合

97、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 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性和盈利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组合。五、五、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类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类型 世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类型可分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贷合作和产后合作。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基本类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经济组织。129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中多种企业组织农业中多种企业组织 1、合伙制企业2、股份制企业3、股份合作制企业4、农业中的公司制130fgfh第五节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

98、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所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联合经营体会提高农业企业特别是企业化农户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类型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类型 按联合经营体联系程度分为两大基本类型:1、松散型的联合2、紧密型的联合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基本形式可以简化为: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131fgfh三、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关键三、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关键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要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自愿原则;2、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

99、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要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最关键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和内部利益的分配。 132fgfh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一、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的职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职能二、农业市场机制失灵二、农业市场机制失灵 市场是配置农业资源的基础,但市场机制在农业的以下方面表现出失灵:1、农业的外部性。2、农业的弱质性和波动性。3、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性。4、收入分配

100、的不公平性。133fgfh三、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三、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 政府行为可能失灵的原因:主观与客观不一致;政府机构具有垄断性;宏观调控带来的利益矛盾;宏观调控决策的滞后性。 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必须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决策正确,措施得当。 134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农业宏观调控目标 一、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一、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是为了政府宏观调控行为设定一个基本方向,是检验和提高调控质量的依据。 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内部以及农业和国民经济总体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

101、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全面进步。 135fgfh二、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内容二、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内容 1、培育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步入市场经济;2、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保证主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3、提供农业所需要的公共物品;4、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5、保护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三、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方式三、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宏观调控方式主要实行间接调控方式,在必要时也采用直接调控方式。136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手段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一、计划手段一、计划手段 制定和颁布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计划和农业规划。二、经济手段二、经济手段 价

102、格手段;财政手段;信贷手段;保险手段。三、法律手段三、法律手段四、行政手段四、行政手段 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活动。 137fgfh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新内容)新农村建设(更新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农民的非农化农民的非农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一、农民的非农化一、农民的非农化 农民的非农化是指农民日益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其中一部分脱离农业和农村转移到城市二、三产业演化为非农民,另一部分仍然留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成为非农产业的农民。 138fgfh二、农业劳动

103、力转移的客观性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性 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其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巨大进步;再次,与农业劳动对象的自然属性有关,即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在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日益缩小。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变化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变化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工业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要剧增,大量农村青年被吸引到城市工业和其他部门。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第二阶段:1958-1965年,城乡劳动力出现大增大减的非正常流动。第三阶段:1966-1978年,不仅农村劳动力流动基本冻结,农村劳动力新增6000万,而且还接受了城市1600万下乡知青、干部等,“文化大革命”还割

104、“资本主义尾巴”,严重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第四阶段:1979年以来,农业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9年的70。5%下降到1998年的49。8%,农业劳动力从相对下降开始出现绝对下降。但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仍然滞后,1998年农业GDP比重已降至18。4%,而劳动力仍占49。8%。139fgfh四、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四、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 1、打开城门,双向流动。2、重视发展劳动密集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3、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4、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

105、度和非农产业制度的创新。5、开发人力资本,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五、农民的兼业化五、农民的兼业化 指农民在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不同程度上从事非农产业的趋势。140fgfh第二节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乡镇企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一、乡镇企业一、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由农民投资兴办的自主经营的各类企业。其主体是农民在农村兴办的二、三产业的企业。 乡镇企业的兴起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最重大的创举之一,它对农业、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哟十分重大的作用:1、促进农业更快发展;2、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3、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4、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41fgfh二、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二、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

106、 农村产业结构演变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关系。在现代社会农村中,农业的比重趋于下降,农村中的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并逐渐居主体地位。三、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三、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农村产业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第二,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条件,是形成农村产业结构的物质基础;第三,人口及消费构成是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第四,农村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第五,经济政策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42fgfh 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第一,农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发展为前提;第二

107、,农村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三, 农村产业发展手到自然条件和多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第四,农村产业结构与土地、阳光、市场和集镇相联系而具有分散性和集中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第一,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第二,农村各产业、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原则;第三,农村各生产要素、再生产各环节要面向市场流动和协调发展;第四,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佳原则;第五,一定地区产业结构要有适时地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转换能力。 优化农村产业的途径:第一,适应经济新形势,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第二,调整好农村三类产业的相互关系;第三,实行

108、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第四,依靠乡镇企业的深化改革,国家要继续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第五,大力发展小城镇,改善农村产业发展基础。 143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农村工业化一、农村工业化 农村工业化,是指通过在农村合理布局工业,使农村居民在从事生产的同时也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以农村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我国农村工业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二,有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第三,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富裕起来;第四,有利于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工业规模结构的优化;第五,有利于小城镇建设。144fgfh二、我国农

109、村工业的发展历程二、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立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发了农村工业的萌芽。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工业始于1958年,过早地提出“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上。三、进一步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三、进一步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2、农村工业产业结构要继续优化;3、实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重视规模效益;4、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出口竞争能力;5、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6、要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共同发展;7、要缩小农村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8、农

110、村工业布局要相对走向集中。145fgfh四、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四、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 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日益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也叫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的职能可分五类:政治型、商业型、工业型、交通运输型、消费型。五、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五、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1979年农村改革以来,小城镇获得了迅速发展。 小城镇大战略,我国发展小城镇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途径;第二,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第三,是扩大国民经济内需和启动市场的重要途径;第四,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等福利水平的必然要求。146fgfh 推进小城

111、镇建设的主要对策:第一,适当积聚,优化农村人口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第二,强化规划意识,科学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对农村城市化的调控。 147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民的收入与消费农民的收入与消费 一、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农民收入与消费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农民、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状况,也反映国家的富裕程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我国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邓小平的战略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解决温饱问题阶段,即摆脱贫困阶段。第二,实现小康水平阶段。达到比较富裕阶段。 148fgfh二、农民的收

112、入二、农民的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它是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扩大国内市场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巩固工农联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 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第一,农业生产的增长是农民收入提高的基本因素;第二,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第三,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第一,改善经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第二,实行正确的收入分配政策,保证农民收入的合理增长;第三,不断改善农业农村宏观环境和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第四,要预防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第八,控制和减少农

113、村人口。 149fgfh三、农民的消费三、农民的消费 农民消费在扩大再生产中的意义: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农民消费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消费者是判断生产经济活动有无价值和效益大小的最终标准。 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农民个人所得在消费与储蓄上的分配比例;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和价格状况;农民人口的多少。 农民的消费结构,指农民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消费支出在农民的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150fgfh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结构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第一,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增长而下降;

114、第一,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主副食消费质量提高;第二,衣食的比重下降;第三,居住支出上升最快,居住面积有较大增长;第四,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运输、文教等支出比重上升较大;第五,货币性消费支出比重上升较快。 社会公共消费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普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显得发展滞后。151fgfh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新内容)新农村建设(更新内容) 第五节第五节 “三农三农”问题问题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补充内补充内容容) )一、一、“三农三农”问题及其对策思考问题及

115、其对策思考 “三农三农”问题及其主要表现问题及其主要表现 1、什么是“三农”问题 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就是我国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给温总理写信中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问题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152fgfh 2、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村人多耕地少矛盾突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十分困难,农村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条件,甚至是贵州农村的交通

116、、供水、供电基础设施都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以贵州省为例,从统计数据来看, 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11.73元,比上年增长2.7,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59.7,居全国第30位,仅次于西藏而处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挂末位置,与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的5870.87相差4.2倍。特别是到2001年底贵州农村还有307万贫困人口生活在高山深谷和石漠化山区,全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基本生产和生存条件需要易地移民搬迁的群众约有45万人,另有约500万左右的农村群众生活刚刚越过温饱线,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村返贫率还比较高,还没有从根本上摆

117、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实际增长7。4%。同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6。61元,实际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实际增长4。7%。可见,贵州“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153fgfh “三农三农”问题的成因分析问题的成因分析 贵州“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全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的根源。 与全国相同因素包括:农民人多耕地少、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落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滞后、城乡分配体制不合理、城乡二元结

118、构明显(城乡分治政策偏差)等。 与全国不同之处是,贵州“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还在于贵州省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灾害。154fgfh 解决解决“三农三农”问题的对策思考问题的对策思考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1、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实抓好。2、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3、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5、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6、分类指导,整村推进

119、,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 7、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 8、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55fgfh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讨论题:1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什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2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56fgfh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新

120、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对策策措施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主要是: (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157fgfh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

121、合生产能力 1、 坚 持 把 发 展 农 业 生 产 力 作 为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首 要 任 务 。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3、要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5、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6、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158fgfh(四)加快发展农村各

122、项社会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2、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4、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五)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1、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3、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4、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5、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6、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

12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本章章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59fgfh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农业与国民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 一、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一、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 按照现代产业部门划分理论,国民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985年起,我国开始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标准: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

124、即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160fgfh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首要基础产业的基本要求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首要基础产业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发展农业始终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其次,要在投入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其他部门的投入在数量上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再次,要在增长速度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业的增长速度与工业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关系;最后,要在利益分配上体现和保障农业基础地位,使农民收入与

125、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一个合理的差距。 161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产品贡献一、产品贡献 产品贡献指农业部门所生产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作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经历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的过程,这种农业份额下降的普遍性称为“农业份额下降规律”。二、要素贡献二、要素贡献 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首先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是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贡献。其次是资本、土地要素的贡献。162fgfh三、市场贡献三、市场贡献 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农民作为买者

126、,购买生活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农民作为卖者,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并带动运输、商业、金融等各业和市场体系的发展,都被称为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四、外汇贡献四、外汇贡献 指农业通过出口农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赚取外汇。163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一、农业的产业联系效应一、农业的产业联系效应 指农业产业与它具有依存关系的产业发生联系的强度。分为前后联系效应。 后向联系是指农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种子公司等。前向联系是指农业与购买或吸收它的农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农产品运输、加工业等。二、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二、农

127、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 一方面,二、三产业绝对依存于农业所提供的食物,还依存于农业提供的原料、市场、劳动力和资本等;另一方面,农业也依存于二、三产业提供的物质设备、技术及推广服务、产前及产后服务、融资和保险服务和国际贸易服务等。164fgfh三、农业与工业关系的动态演化三、农业与工业关系的动态演化 农业与工业关系的动态演化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发展阶段。四、我国处理工农业关系的实践四、我国处理工农业关系的实践 从总体上说,我国重视农业,注重工农业关系的协调,但实践中仍经历了不少曲折。165fgfh第四节第四节 城

128、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城乡差别缩小甚至消失,城乡经济社会融为一体和协调发展的过程。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 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此外,要加快农民市民化,统筹城乡发展等。三、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彻底消除了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但在处理城乡关系方面同样经历了曲折。1979年以前,我国总体上实行了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和城乡隔离政策,形成了工农、城乡的巨大差别。改革开放后,有所调整和改善,但工农、城乡的差别依然存在,城乡一体化尚未实现

129、。 166fgfh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农业与世界经济农业与世界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一、一、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 产业革命以前,农业在世界各国都占据主要地位。产业革命以后,工业日益成为各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即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不仅工业增长仍高于农业,而且各种服务业以更快速度增长,使农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二、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二、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生产大国,对世界农业和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我国人口占世界22%,耕地占7%,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

130、饭问题;中国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分别占世界36。9%和30%;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占有较大比重,许多基本农产品总量占据世界第一。可见,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中的占据重要地位和产生重大影响。167fgfh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的国际化农业的国际化 一、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国际化指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日益走出国家边界,在国际范围内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二战以后,农业国际化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农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农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各国农业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提高,国际资本和农业跨国公司投入农业经营规

131、模扩大,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加快等。168fgfh二、我国农业正走向国际化二、我国农业正走向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摆脱了与世界隔离的状态,逐步走向国际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积极进入世界农业生产体系;第二,积极引进外资投入农业和有关项目,同时发展了在国外的投资;第三,积极发展和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第四,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国际协定。169fgfh第三节第三节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地位与作用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最早进入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在现代社会虽然其比重下降但绝对额

132、仍迅速增长,其重要性不减,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反映该国农业生产力国际分工和农业开放度的重要标志。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有了很大增长;农产品外贸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上升;农产品外貌外贸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对外开程度;农产品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进出楼市场结构从过于集中向多元化发展;农产品进出口的地区结构主要集中在“三沿”地区。170fgfh三、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意义与途径三、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意义与途径 进一

133、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意义:首先,农产品出口扩大了农产品市场容量;其次,农产品出口扩大和发展了创汇农业;再次,农产品进口改善了国内市场供应,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农产品进出口还在增加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改革和完善农产品外贸政策和体制,积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扩大创汇农业基地,制定调动农民发展创汇农业的政策,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多方向、全方位的农产品外贸;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171fgfh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农业生

134、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发展一、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发展 二战以后,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国际资本对农业的投资日益增长;跨国公司对农业的参与日益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农业科学技术在国际间迅速传播与合作;农业国际组织发展较快等。二、农业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二、农业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农业外资的引进和利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用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农业外资的引进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农民收入。172fgfh三、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一个重点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明显效益。 返回首页173fgf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