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7920529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会和反思1 初中生物新课程在我县已实施了两年,现在已不是喊“狼来了”的季节了,而是步于“与狼共舞”的时代。手捧新教材,有喜悦也有困惑,有雄心也有迷惘,有憧憬也有彷徨,想全部抛弃养成多年的教学定式,一者有些别扭,二者有些麻烦。因此我把这次课程改革私自定格为“第二次创业”。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等一系列强化措施,我县在实施生物新课程过程中也小有成效:顺利迎接了第一次综合全面的考核八年级的生物会考,据我统计我们生物会考成绩接近七成达到合格;在优质课、说课比赛中也有大奖产生;多篇论文获奖;在教研室的组织下举行了一定数量的生物交流课。总之,生物课程的教改浪潮一年高于一

2、年。当然,回首两年的课改历程,我也反思了一些问题,现通过这次假期培训的平台,与大家交流一下,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2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 客观方面(一)师资不足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再加上我们目前处于学生高峰期,师资的缺乏,越来越限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师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教师少。专业教师是我们学科教学的基本保证。这几年,生物专业教师日趋减少,这大大束缚了我们的生物专业教学。 2、专职教师少。由于传统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生物这门小学科的授课教师可以兼而代之,任何人都可随时上岗和下岗,因此生物专职教师严重缺乏。 3、师资不

3、稳定。这几年由于为迎接新课改,培训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但当学校人员不够时,他们又被调教别的学科,使得生物学科教师极不稳定。 4、乐于探索的少。由于师资的不稳定,评价机制滞后,再加上重大科、轻小科观念的影响,有的生物教师认为教这门学科不被人重视,而养成职业倦怠情绪,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教师的拼劲,影响了课改的有序进行。3(二)观念陈旧 由于评价机制的滞后,传统的陈旧观念仍然严重影响了生物学科的教学。 1、“小儿科”的观念。现在社会上的人,一问及哪个班的任课教师,首选的就里语、数、外,其它的都是“小儿科”,“小儿科”意思就里无关紧要,“小儿科”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小儿科”的时间是可以挤占的。 2

4、、“题海战”观念。目前相当多的关心子女成绩的家长。一到临近考试,就希望老师多出一些试卷(附上答案),然后,督促子女背试卷、背题目,这种观念明显与“轻结果重过程”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3、“分数至上”的观念。由于评价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上信奉的还是分数。在这种强大的社会观念之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谨慎小心,能力培养再强,也不能不顾及分数。4(三)资源缺乏 课程资源是我们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新的课程要求我们不断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中设有很多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等活动。这些活动必然需要一定的活动资源,这些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 1、实验设施和材料严重不

5、足。就目前看,没有一个学校有一个完整规范的实验室,学校没有配制与新课程相匹配的实验器材,更谈不上准备实验的实验员。 2、实验基地建设不够。 3、新资源开发不够,由于教师的任务偏重,学生安全等因素,我们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实践活动难以走向社区,从而大大限制了课程资源的开发。5(四)评价落后 1、评价内容过多偏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偏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6、4、评价主体单一(多为教师),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仍偏重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6(一)知识储备不够 主观方面 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也包括非本学科知识,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等。 1、生物学科知识储备不够。我们很多教师不是专业教师,在生物学科知识储备上面,有很多不足。尤其那些改行教生物的、辅代生物的教师更是明显。 2、其他学科知识储备不够。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科渗透是必然趋势,我们除要了解本学科的知识外,还要不

7、断学习探索与本学科有联系的知识,从而在拓展和引伸中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3、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要力避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知识的呈现处于多样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得和构建。7(二)理念更新不够 传统的理念对我们教学的影响有定势。新课程理念主要有如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尊重每一个学生。 (2)课程内容多样化。多样性的内容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教学要因材施教。 (4)学习资源公平。 (5)评价学生公平。 2、提高生物科学

8、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具体体现在: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 (4)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3、倡导探究性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8(三)标准理解不够 重视新课程标准对生物教学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既然是法定性质的纲领性文件,那么,在生物教学中,需要从事生物教育的各级管理者和教师们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规

9、定的课程目标,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和确定的内容标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便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1、把课程目标体现和贯彻于教学活动中。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基础,在教学中力争做到全面地、均衡地、互动地考虑,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性提高。 2、组织好探究性学习:(1)开发各种研究活动。(2)重视探究过程。(3)重视探究活动总结报告的撰写和交流。(4)改进生物实验。 3、教学方式多样化。9(四)教材把握不够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也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

10、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是简单地“教教材”。 2、对教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可进处理和调整。但千万不能偏离和违背新课程标准。 3、积极开发课程资料,以弥补教材在教学中的不适和不足。我们现在可利用和开发的课程资源主要有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10(五)风格创建不够 教学活动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它在推动学生生命发展、闪光的同时,也在推动教师自身的闪光发展。我们怎样形成自己教书育人的风格和特色呢? 1、客观认识和了解自己,扬长避短。有的教师知识丰富,适于开放性课堂;有的教师教学逻辑推理性教学,适于理论的演绎和推理;有的教师课件制作有优势,有的教师很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所以我们

11、要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2、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学校和社区资源也具有独特性,尽量使它们为自己的教学服好务。 3、不断反思和总结。反思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多写教学日志和总结性文章,也可进行网上博客交流。 4、积极构建创新教学。 5、多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方法,多进行交流和合作。11二、对于问题所采用的对策(一)生物教学,要做到孤芳自赏 孤芳自賞,是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生物是“小儿科”,所谓“小儿科”就里任何人都可评头论足,任何教师都可兼而代之。于是,差教师时,随便安排人员顶;排课表时,随便填空;评优晋级时,没有份量靠边站这是客观的事实,因为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生物

12、教学没有巧,复习试卷要做好,花它几个通夜工,任何考试难不倒。”但新教材的到来就发生了改变,生物的专业性增强了,生物教学的不可代替性提高了,生物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增大了,即使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但还是要提醒大家做到孤芳自赏。如何才能孤芳自赏呢?我认为有三点:一、强化内功,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钻研生物知识,不断提高生物素养。二、多出专业成果,多制作生物小作品(如:生物标本、生物模型等);多举行生物竞赛;多辅导撰写生物小论文;多完成各种实验。三、多进行户外教学,多组织课外活动、实践活动;落实课本中的探究、实践、技能训练等有关内容。例如:在去年生物教学中,我组织两次课外实践活动,当

13、时学校为了办展版,对这两次活动作了摄像,并大力赞赏,学生、社会反映很好。真正做到这几点,我想:“小儿科”的观念会逐渐消失,羡慕敬佩的目光会越来越多,学生兴趣会越来越浓。俗话说:有为才有味,有为才有位。只有通过强化专业不可代替性,我们不仅能自賞,同时也会引起他賞。12(二)生物教学,要走出学校教室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里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技能训练、课外实践、调查、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资料分析、生物与职业等内容,这些知识技能的获得要借助一定的外部环境,纸上谈兵不管用。如教材的最后一个课外实践“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上这一活动课时,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一个村的退耕还林调查

14、活动,学生的热情很高,活动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都得到较好的实现。活动后,学生们写了认识和体会:有的同学谈到退耕还林政策;有的同学谈到“三农”问题;有的同学谈到美化环境;有的同学谈到家乡资源;有的同学谈到沙漠的危害等,收获不小。当然生物教学走出课堂,决不能走形式,要有充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如调查当地的植被,先一定要分好组,确定好内容,搞好安全防患等,不能随意安排户外教学。13(三)生物教学,要走进生活 教学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学生的成长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所以生物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要走进生活,依赖生活。27面有一个典型的练习题“有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大量捕捉

15、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是一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通过练习的形式,学生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道德情怀。例如:在学习“病毒”这一内容时,很多同学对微小的病毒是一个抽象的认知,而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引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上课前先给学生阅读一侧有关“欧洲疯牛病”的新闻,从而使学生在惊讶的情绪中认识冱,效果良好。然后进行正面的饮食卫生教育,不乱吃零食、不吃腐败的食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这种“由生活引入生物常识,再由生物常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14(四)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科渗透

16、 辩证唯物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是不可避免,尤其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培养学生学科整合能力,是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生物中涉及很多与医学有关的知识,如血管受伤的护理;维生素缺乏会造成多种疾病;高血压引起人的脑溢血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总结出学科之间的结合点,要恰当有分寸的渗透。如讲到“血液循环”时在总结过程中,我延伸了一个问题:把伊拉克的石油从陆地上怎样运输到我国境内?需要哪些设施?有的同学根据血液循环的原理马上想到要有管道、要有动力(油泵等)。这样,巧妙的结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合和迁移。在讲到“光合作用”时,必然要涉及化学知识,在检验它的原料和产物时,要借

17、助化学药品和实验。由此可见,学科间的渗透越来越重要,我们在钻研业务知识的同时,要博览全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15(五)生物教学,要突破评价机制 有学者称:我国的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瓶颈。评价机制滞后必然阻碍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课程中,偏重知识传授,其评价方式多采用考试以分数论英雄。而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如果仍用原来的评价机制,其结果只是评价了三维目标中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突破原有的评价机制。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去年,我们在探索“实践活动评价细则”后,准备在生物学科中将活动评价纳入学科成绩,这样就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热情

18、,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技能和美德。这样,对学生评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面对全体学生的终生发慌”的教学理念。16 总之,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则”。我们力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的同时,要力避形式,要落在实处。我听了一些公开课,有的课学生情绪高涨互动频频,但下课一问,学生感觉是“好玩”;有的课全面采用媒体画面不断闪动,学生眼花缭乱;有一堂观察校园植物的调查课,学生缺乏组织一盘散砂达不到效果。教学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我们要把它当作事业而不能只当作职业,尤其新课程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果不真正领悟其精髓,效果将食得其反。散文有一种境界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每上一节课,每组织一次活动,一定要反复思考:学生学到了什么?三维目标达到没有?只有这样,新课程教学才能很好的进行。17谢谢大家!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